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童仲揆

鎖定
童仲揆(?-1621年),南京(今屬江蘇省)人,中國明代後期將領。 [1] 
童仲揆早年考中武舉會試,曾任都指揮,掌管四川都司。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提升為副總兵,都率川兵支援遼東,與同官陳策一起擔任增援剿寇的總兵官。熙宗登位後,經略袁應泰,召集蒙古諸部落安置在遼陽、沉陽二城。仲奎極力勸阻,不聽。 [1] 
天啓元年(1621年),後金起兵進攻沉陽,童仲揆聞訊與陳策馳救,未至城破。至渾河時,被後金軍隊包圍,力戰而死。 [1-2] 
所處時代
明末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南京
逝世日期
1621年
主要成就
瀋陽之戰
本    名
童仲揆

童仲揆早年履歷

童仲揆,南京人,考中武舉會試,曾任都指揮,掌管四川都司。萬曆末年,提升為副總兵,都率川兵支援遼東,與同官陳策一起擔任增援剿寇的總兵官。僖宗登位,經略袁應泰,召集蒙古諸部落安置在遼,沈二城。仲奎極力勸阻,不聽。

童仲揆瀋陽之戰

次年,天啓改建年號,應泰要在清河,撫順築城。建議分3路出兵,用大將10人,各自統領士兵萬餘人。仲揆、陳策是其中的兩個,還未行動,清兵已經逼近瀋陽。兩人趕來救援,駐紮在渾河。遊擊將軍周敦吉説:“事情緊急了,請直接抵達瀋陽,與城中的軍隊夾擊,可以成功。”
不久,聽説瀋陽陷落,諸將都憤恨地説,我們這些人不能救援瀋陽,在這3年幹什麼?敦吉堅決請求與石柱都司秦邦屏先渡河,在橋北紮營,仲揆、陳策及副將戚金,參將張名世統領浙兵3000在橋南紮營,邦屏還沒有擺好陣勢,大清兵就來攻打,3次退下去又衝上來,諸軍於是失敗。敦吉,邦屏及參將吳文傑,守備雷安民等都戰死了,其他將領逃入浙江兵的營地,被圍困了幾層,副將朱萬良,姜弼不救,等到圍攻緊急了才上前,一交戰就敗走,清兵用全部精鋭攻打浙江兵的營地,營中使用火器,殺傷很多,火藥用完短兵相接,於是大敗。陳策先戰死,仲揆將奔逃,戚金阻止他,於是回師戰鬥,氣力用盡箭用完,揮刀殺了17人,清兵萬箭齊發,仲揆與戚金,世名及都司袁建龍鄧起龍等,一起死了,萬良既已逃走,經略將要殺他,請求恕罪效力,到遼陽被攻破果然衝入敵陣,而死。

童仲揆青史留名

自從遼左用兵將士都是聽到敵人消息就奔逃潰散,只有這一次以1萬多人抵擋幾萬敵眾。雖然兵力不足而覆敗,當時都認為很壯烈,事情上報,贈陳策管少保,左都督,增加三級世代恩蔭的官職,贈仲揆都督同知,增加世襲恩蔭三級,名世起先有罪,關在監獄中,尚書薛三才薦舉他擅長使用火器,命令他隨從征伐立功贖罪。文傑也原先被革職,到死後一起得以恢復官職,贈官升三級。

童仲揆史籍記載

童仲揆,南京人。舉武會試,歷都指揮,掌四川都司。萬曆末,擢副總兵,督川兵援遼,與同官陳策並充援剿總兵官。熹宗初立,經略袁應泰蒙古諸部,處之遼、沈二城。仲揆力諫,不聽。
明年,天啓改元,應泰欲城清河、撫順。議三路出師,用大將十人,各將兵萬餘,仲揆、策當其二。未行,而大清兵已逼瀋陽。兩人馳救,次渾河。遊擊周敦吉曰:“事急矣,請直抵瀋陽,與城中兵夾擊,可以成功。”已,聞瀋陽陷,諸將皆憤曰:“我輩不能救沈,在此三年何為!”敦吉固請與石砫都司秦邦屏先渡河,營橋北,仲揆、策及副將戚金、參將張名世統浙兵三千營橋南。邦屏結陣未就,大清兵來攻,卻復前者三,諸軍遂敗。敦吉、邦屏及參將吳文傑、守備雷安民等皆死。他將走入浙兵營,被圍數匝。副將朱萬良、姜弼不救,及圍急始前,一戰即敗走。大清兵盡鋭攻浙營。營中用火器,多殺傷。火藥盡,短兵接,遂大潰。策先戰死,仲揆將奔,金止之,乃還兵鬥。力盡矢竭,揮刀殺十七人。大清兵萬矢齊發,仲揆與金、名世及都司袁見龍、鄧起龍等並死焉。萬良既遁,經略將斬之,乞勩罪自效‚。及遼陽被攻,果陷陣死。
自遼左用兵,將士率望風奔潰,獨此以萬餘人當數萬眾。雖力絀而覆,時鹹壯之。事聞,贈策少保、左都督,增世蔭三級,贈仲揆都督同知,增世蔭三級。名世先有罪繫獄,尚書薛三才薦其善火器,命從徵立功。文傑亦先褫職。及死,並得復官,贈三級。
參考資料
  • 1.    王者主編;莊樹莊樹,姜守鵬,安楓;中國古代軍事大辭典.
  • 2.    沈遼之戰  .學習強國[引用日期2023-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