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姜瓖

鎖定
姜瓖(?-1649年),陝西延川縣人,明末掛“鎮朔將軍”印大同總兵。 [15]  [18]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大順軍攻克太原後,他主動派人聯絡,歸降大順政權。李自成自北京敗亡後,姜瓖降清。之後跟隨清廷英親王阿濟格攻打山西、陝西地區,封為統攝宣化、大同諸鎮兵馬的將軍。姜瓖不滿清朝統治者崇滿歧漢政策,尤其江西金聲桓、廣東李成棟反清之後,清廷對手握軍權的漢軍將領猜忌加深,他因此擔心清廷對自己不利,內心不安。 [16] 
清朝順治五年(1648年)十一月,蒙古喀爾喀部二楚虎爾入邊,清廷遣英親王阿濟格等率軍進駐大同。十二月,由於清廷猜忌和阿濟格的羞辱,姜瓖據城反清,自稱大將軍。清廷增兵圍困大同,勸姜瓖罷兵歸服,姜瓖堅守不出。次年初,順治帝派重兵至太原,先後打敗了姜瓖的部屬,消滅了劉遷、萬練部,攻佔了陝西延綏、榆林等地,增兵圍困大同。清軍勸姜瓖投降,他仍孤軍堅守。日久,城中糧斷,部將楊振威等人無意再守,便將姜瓖及其兄弟多人殺死,開城投降清軍。 [15] 
姜瓖領導的抗清鬥爭雖然失敗了,但這次抗清鬥爭前後持續時間達九個月之久。聲勢之大、範圍之廣、影響之深,在全國少有,它鼓舞了山西和全國各地的抗清鬥爭,沉重地打擊了清廷在山西的統治。 [17] 
全    名
姜瓖
所處時代
明末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陝西榆林
逝世日期
1649年
主要成就
大同反正
擔任職務
大同總兵

姜瓖人物生平

姜瓖早期經歷

姜瓖是陝西延川縣人。 [1]  據《朔州志》載,姜家世代皆明將,長兄姜讓是陝西榆林總兵,弟姜瑄為山西陽和副總兵。姜瓖掛鎮朔將軍印大同總兵官。

姜瓖投降大順

崇禎十七年(1644年)二月,李自成自率主力攻破汾州(今汾陽),分向潞安(今長治縣)、河曲、靜樂,遂長驅太原陷之,然後北向大同。李自成攻寧武,總兵周遇吉堅城固守,兩日後城破,周遇吉殉國。此時,姜瓖秘密派人送上降表,李自成大喜過望,馬上整頓軍隊,越雁門,佔朔州,直向大同。 [2] 
崇禎十七年(1644年)二月十九日,起義軍開到大同城周圍。姜瓖歸順,李自成意欲殺之。據《甲申傳信錄》記載:“闖軍遂入城,定之。綁姜瓖至,定其叛國之罪,欲斬之,奉闖將張天琳勸釋,未戮”。在張天琳的幫助下,放了姜瓖一條生路。李自成對姜瓖心懷戒心,三月六日離開大同時留下張天琳、柯天相、張黑臉掌控大同,而姜瓖雖然仍被封為總兵,但已無大權。 [2] 

姜瓖投靠清朝

李自成敗出北京,姜瓖生變。崇禎十七年(1644年)六月初六,姜瓖率親信撲向帥府,將大順軍守將柯天相和張天琳殺死。就在姜瓖撲殺大順軍首領的時候,清軍派出恭順侯吳惟華進攻山西,於五月十日兵臨大同,姜瓖投降清廷英親王阿濟格,仍舊委以總兵職務。 [3-4] 
順治二年(1645年)七月,他被叫到北京,由大學士剛林秉承攝政王多爾袞的意旨進行質訊,指責他順治元年六月初八日上表歸順清廷,七月間卻用明朝崇禎年號發給文武官員劄符,又擁戴明朝宗室棗強王,“此罪不小”。姜瓖跪在地上解釋清兵入關之初人心未定,不得不採取一些權宜之計,“原不敢有二心”。剛林又無中生有地斥責他“去年冬,英親王西征路出大同,你心生疑慮”。最後,才宣佈:“今大清恩寬,王上令旨許功罪相準,往事並不追究。着你仍鎮大同,洗心滌慮,竭力盡心,以報國家大恩。”姜瓖自以為不費清朝一兵一卒,把大同地區拱手獻給了清廷,接着又在陝西榆林擊敗大順軍,不僅功高無賞,反而備受猜疑。他一肚子怨氣,但又不得不“叩頭謝恩” [5]  。這以後的三年裏,清廷對陝南、四川用兵,曾多次徵發山西的人力、物力,加重了官民的負擔。 1647年(順治四年)三月,清廷下令“在京官員三品以上,在外官員總督、巡撫、總兵”各“送親子一人入朝侍衞,以習滿洲禮儀,察試才能,授以任使”。這顯然具有人質的用意。姜瓖接到兵部傳旨後不敢怠慢,把長子姜之升送往北京 [6] 
1648年(順治五年)十一月,蒙古喀爾喀部二楚虎爾犯邊。清攝政王多爾袞召集諸王、大臣會議,決定派英親王阿濟格、端重親王博洛、承澤郡王碩塞、多羅郡王瓦克達等領兵戍守大同,加強這一地區的防務。

姜瓖戊子之變

姜瓖降清後,雖然仍舊委以總兵職務,但軍權在清將吳惟華手中,並由英親王阿濟格坐鎮。清廷對姜瓖弟兄始終不予理會,姜瓖仍舊沒有大權。英親王阿濟格是努爾哈赤第十二子,他坐鎮大同,藉口大同漢人拒絕剃頭梳辮,便濫殺無辜,為官不仁。意大利馬丁諾《韃靼戰紀》中記載:“大同女人被譽為是中國最美麗女人,八王(阿濟格)及其隨人任意姦淫婦女。一個有身份的新娘被他們從轎中搶走,姜瓖親自找他們要人,被攆打了出來。姜瓖不能再忍,勃然大怒,誓用韃靼的血來洗刷恥辱,立即率親兵到他府上見人就殺。嚇得阿濟格從城牆逃走了”。
順治五年冬,姜瓖得知多鐸病故、多爾袞染病,十二月初三日(1649年1月)於大同率眾起義重歸大明,自稱大將軍,舉起抗清大旗。此年(1649年)是戊子年,故稱"戊子之變"。
耿焞逃往陽和,家屬被姜瓖處死。姜瓖連陷旁近府縣,富喀禪遣諸將根特、杜敏赴援 [7]  ,其附近十一城皆起義,以割辮為標誌 [8]  ,遵用永曆正朔 [9]  。多爾袞得知消息,派遣阿濟格載紅衣大炮急赴大同,初四日到達大同城下 [10]  ,進行圍剿,一方面又對姜瓖進行勸降,宣佈若能悔罪歸誠,仍將“照舊恩養” [10]  多爾袞見招降無效,加派端重親王博洛承澤親王碩塞、多羅親王滿達海,連同阿濟格繼續作戰。
順治六年六月,清軍攻克了山西部分州縣,阿濟格圍困大同數月,大同城內已經食盡,“兵民飢餓,死亡殆盡,餘兵無幾”,守將楊振威等人於10月斬殺姜瓖及其兄弟首級,獻城投降。阿濟格入城,恨城內兵民固守,下令屠城,除楊振威的官兵家屬外,“官吏兵民盡行誅之”,“隳其城睥睨五尺”,鄰近各府、縣等地區亦遭屠戮,史稱“大同之屠”。山西戰事陸續平息。

姜瓖主要成就

姜瓖擁明自立

由於姜瓖起兵奪得大同的時候,並不瞭解清廷有入主中原的意圖,擁立了一個名叫朱鼎珊的明朝宗室(代藩棗強王后裔)“以續先帝之祀”,被清廷斥為“大不合理” [11] 

姜瓖鎮壓民變

七月十五日,姜瓖不得不上疏請求原諒自己“不學無術之罪”,並且要求“解臣兵柄,另選賢能”,讓自己“休息田間,從此有生之日皆歌詠太平之年矣” [12]  。清攝政王多爾袞一面讓他繼續充當大同總兵,一面警告他“洗心易慮”,“倘仍前不悛,越分干預,國有定法,毋自取戾” [13]  。這年十月,他奉命抽調大同地區的精鋭兵馬跟隨英親王阿濟格西征,在鎮壓陝北大順軍高一功等部時頗為賣力。

姜瓖大同反正

姜瓖降清後,雖然仍舊委以總兵職務,但軍權在清將吳惟華手中,並由英親王阿濟格坐鎮。由於阿濟格在大同期間,藉口漢人拒絕剃頭梳辮,便濫殺無辜;姜瓖愛惜生靈,心生憤懣,與阿濟格發生隔閡,矛盾不斷。順治五年冬,姜瓖得知多鐸病故,多爾袞染病,遂於十二月初三日在大同起義,宣佈反清歸明(此時南明政權還在進行反清復明的努力)。姜瓖自稱大將軍,率眾舉起反清大旗。此年是戊子年,史稱“戊子之變”。 [14] 

姜瓖鑄造貨幣

為宣佈效忠與滿清對立的南明政權,表達對滿清之決裂,姜瓖開始鑄造使用大明通寶光背錢,直徑26.1毫米,重4.39克。此錢大小與順治通寶背右“同”錢近似。從出土實物來看,大明通寶光背錢多出自山西大同,常與順治通寶背同錢、背二、背延錢一起出土。大明通寶錢目前發現的有“寬字明大字版”和“窄字明小字版”兩大版別,尤以窄字明小字版為少見。 [14] 
從實物上看,大明通寶光背錢與大明通寶背“工、户、帥”字錢鑄造及打磨工藝及風格迥異。結合出土情況,可以修正以往泉界認為大明通寶錢均為南明魯王朱以海鑄造之説,確立大明通寶光背錢是由姜瓖鑄行。 [14] 
參考資料
  • 1.    順治六年三月山西巡撫祝世昌揭帖中説:“且瓖原籍榆林延川”,見《明清檔案》第十冊,A10—59號。
  • 2.    顧誠.明末農民戰爭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216-218
  • 3.    《清史稿》:“故明大同總兵姜瓖斬賊首柯天相,獻大同來降”。
  • 4.    《左雲縣志》:“雲岡以甲申三月為闖賊張天琳盤踞,……五月朔十日一舉克復之。生綁過天星,寸磔之以快雲鎮”。
  • 5.    《明清史料》丙編,第五本,第四九四頁,《記注殘葉》。
  • 6.    順治四年八月二十二日大同總兵姜瓖“為恭謝天恩事”揭帖,見《明清檔案》第六冊,A6—63號。
  • 7.    《清史稿·富喀禪傳》。
  • 8.    參見順治六年四月山西巡按蔡應桂揭帖,見《明清檔案》第十冊,A10—71號;同月山西巡撫祝世昌揭帖,上書A10—74號。
  • 9.    《清世祖實錄》卷四十二,順治六年八月陝西總督孟喬芳疏報:“山西逆寇虞允等稱偽永曆年號,陷蒲州及臨晉、河津等縣。”
  • 10.    《清世祖實錄》卷四十一。
  • 11.    《清世祖實錄》卷五。朱鼎珊當是代王朱桂的九世孫。
  • 12.    《明清檔案》第一冊,A1—22號。
  • 13.    《清世祖實錄》卷六。
  • 14.    姜瓖與明末清初山西大同局制錢  .人民政協網[引用日期2023-03-16]
  • 15.    陝西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陝西省志第79捲上人物誌[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03.第565頁
  • 16.    高文文著. 清朝十二鐵帽子王[M]. 武漢:華中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2020.12.第98頁
  • 17.    古鴻飛,要子瑾編.雁北史話[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02.第49-50頁
  • 18.    寧武清朝史話  .寧武新聞網[引用日期2023-08-23]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