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愛新覺羅·阿敏

鎖定
愛新覺羅·阿敏(Amin,一説取自滿語“後鞍橋”之意 [2]  ,一説取自蒙語“氣息、生命”之意 [40]  ,1586年—1640年),清太祖努爾哈赤之弟舒爾哈齊的次子。後金宗室、將領,“四大貝勒”中的二貝勒、鑲藍旗首任旗主。 [4] 
阿敏很早就隨努爾哈赤征戰,在後金建立前參與滅烏拉部,後金建立後參與薩爾滸之戰、滅葉赫部、攻陷遼瀋等戰役中,併到朝鮮討伐毛文龍、伐蒙古內喀爾喀巴林部扎魯特部皇太極即位後,命其掛帥出征朝鮮,迫使朝鮮國王李倧求和,是為丁卯之役,接着參與寧錦之戰。天聰四年(1630年),阿敏被派往鎮守遵化永平遷安灤州四城,明軍攻破灤州後,他棄城逃走,皇太極大怒,召諸貝勒共議阿敏之罪。罪狀除了此次棄四城之外,還有心懷異志、曾在朝鮮謀求自立等等共十六條。廷議阿敏死罪,皇太極改為幽禁,僅留莊六所、園二所、奴僕二十,其餘財產歸其弟濟爾哈朗
崇德五年(1640年),阿敏死於幽所,享年五十五歲。 [1]  [6] 
(概述圖來源) [5] 
全    名
愛新覺羅·阿敏
所處時代
明末
民族族羣
女真族(滿族
出生地
赫圖阿拉
出生日期
1586年11月25日
逝世日期
1640年12月28日
主要成就
攻打明朝、朝鮮

愛新覺羅·阿敏人物生平

愛新覺羅·阿敏早年戰功

明萬曆十四年十月十五日(1586年11月25日),阿敏出生。 [3]  初封台吉。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與努爾哈赤長子褚英領兵五千,攻取烏拉部的宜罕山城(今吉林省吉林市龍潭山城),斬千人,獲甲三百,俘其眾以歸,這是他首次嶄露頭角。 [5-6] 
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他的父親舒爾哈齊和兄阿爾通阿、弟扎薩克圖涉嫌謀叛努爾哈赤,兄弟被殺,父親被囚禁至死。據説阿敏也捲入其中,努爾哈赤本想連阿敏一起殺了,但由於其子褚英、代善、皇太極等人的求情,遂免於一死,剝奪其一半部屬。等到舒爾哈齊死後,努爾哈赤收養阿敏,給他增加一些部屬,編為一旗(固山),交給他統領,即藍(青)旗。 [4] 
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正月,阿敏隨努爾哈赤徵烏拉部,布佔泰以三萬人來戰,諸將欲戰,努爾哈赤見對方人多勢眾而猶豫不決。阿敏與貝勒代善等判斷形勢決定進攻,阿敏説:“布佔泰都出來了,我們卻丟下他不戰,將如何是好?”努爾哈赤聽從其建議,一舉攻克烏拉城,滅烏拉部。 [6]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努爾哈赤正式創建八旗制度,阿敏任鑲藍旗旗主貝勒 [4] 

愛新覺羅·阿敏天命時期

主詞條:薩爾滸之戰
天命元年(1616年),努爾哈赤稱汗,建立後金政權,阿敏受封和碩貝勒,與代善、莽古爾泰皇太極並稱四大貝勒,共執國政。阿敏按年齡排行稱二貝勒。 [6] 
天命四年(1619年)三月,明朝發動四路大軍進剿努爾哈赤,阿敏等率軍迎戰,先破西路明軍於薩爾滸、北路明軍於尚間崖,又設伏擊敗東路明軍於阿布達裏岡,殺明總兵劉綎。接着,阿敏與大臣扈爾漢擊敗明遊擊喬一琦,喬一琦奔固拉庫崖,與朝鮮都元帥姜弘立合營。阿敏同諸貝勒大破在富察佈陣的朝鮮兵,姜弘立投降,喬一琦自縊。八月,從努爾哈赤滅葉赫部 [6] 
天命六年(1621年)三月,從努爾哈赤攻克瀋陽遼陽。七月,鎮江城(今遼寧丹東九連城鎮)中軍陳良策作為明將毛文龍的內應,引其入城,阿敏趕往鎮江,遷沿海居民於內地。十一月,率兵五千人出征毛文龍。十二月,跨過結冰的鴨綠江進入朝鮮,在朝鮮宣川郡之林畔館夜襲毛文龍,斬其守將及兵一千五百,毛文龍僅以身免。 [6]  [7] 
天命十一年(1626年)四月,徵內喀爾喀巴林部,取其所屬屯寨。 [6]  八月,努爾哈赤去世,阿敏、莽古爾泰在代善的倡議下推舉四貝勒皇太極為汗。 [8]  與此同時,阿敏試圖拉其弟濟爾哈朗一起單幹,濟爾哈朗予以勸阻,阿敏反而責其懦弱;又讓皇太極的近侍傅爾丹轉告皇太極説自己雖然推舉皇太極為汗,但請求皇太極即位後就讓他出居外藩,皇太極對阿敏“自弱其國”之語感到不滿與擔憂。 [9]  十月,阿敏偕代善等討伐內喀爾喀扎魯特部,俘虜其部眾。在這一過程中,阿敏及其屬下行為異常,出言不遜,甚至在報捷時罵了代善,只不過代善好言好語回覆,忍了下來。 [10] 

愛新覺羅·阿敏天聰時期

天聰元年(1627年)正月初八日,阿敏與貝勒嶽託、濟爾哈朗阿濟格杜度等被派去討伐朝鮮,臨行時,皇太極命一併討伐毛文龍。 [11]  後金軍渡過鴨綠江即攻克義州,分兵直搗毛文龍在陸上的根據地鐵山,因毛文龍身在海島,所以阿敏沒有繼續攻擊他,而是轉攻朝鮮。清軍連克定州、安州、平壤。進至中和,朝鮮國王李倧遣使求和。阿敏與諸貝勒答書數落其七罪。二月初五日,後金軍攻至黃州,李倧又遣使請和,阿敏希望攻破朝鮮首都漢城(今韓國首爾),其他貝勒則主張等待朝鮮大臣來到後結盟撤軍,總兵李永芳對阿敏説:“我們奉大汗之命,秉持信義而行,之前已給他們説過派大臣來結盟就班師,不如暫駐於此,等他們的大臣到來,聽下他們怎麼説再討論下一步舉動。”阿敏大怒,罵道:“我就不能殺了你這個蠻奴嗎?你怎敢多嘴?”兩天後,後金軍攻至平山,李倧派遣其臣晉昌君姜絪到後金軍前。阿敏令吹角督進兵漢城,嶽託説服阿敏之弟濟爾哈朗移駐平山。阿敏還派副將劉興祚江華島責李倧。李倧遣族弟原昌君李玖等來到後金軍營,阿敏設宴招待。宴會結束後,嶽託議還師,阿敏説:“你們想回就回吧,我是一定要到漢城的,我常常羨慕明朝皇帝和朝鮮國王所居的城郭宮殿,卻一直沒有機會見到。如今既然來了,為什麼不看一看再回去呢?我的意思是到王京附近再議和,如果他們不從,我們就屯兵種田,居住於此,我們所眷念的妻兒難道不會送過來和我們團聚嗎?”隨後又向褚英的兒子杜度説:“其他人想去就去,我們叔侄就住在這裏吧!”杜度變色道:“我為什麼要和你同住?大汗是我的叔父,我為何要遠離他?”隨後各自回營討論,七旗都贊成與朝鮮結盟,只有鑲藍旗的阿敏與其屬下固三泰、孟坦、舒賽等商議許久都沒有結果。嶽託、濟爾哈朗、阿濟格等單獨開會,決定派人與朝鮮定盟,阿敏迫於壓力,只好同意,於是在三月初三日與朝鮮締結江都之盟 [12]  其後,阿敏在撤退途中又不顧其他貝勒勸阻,縱兵大掠三日,並在平壤與朝鮮締結了條件更苛刻的盟約。 [13]  在凱旋瀋陽前,他請求皇太極不要出來迎接,如果一定出來迎接,也要端坐於上,讓自己拜見,以向西藏喇嘛和察哈爾使臣顯示後金大汗的威儀。皇太極對阿敏的戰功非常滿意,並表示一定要答禮。 [14]  四月十七日,皇太極與大貝勒代善、三貝勒莽古爾泰等出城,翌日迎接阿敏於御營一里外,阿敏叩首,皇太極以抱見答禮,最後還賜阿敏御衣一襲。 [15]  五月,隨皇太極親征錦州寧遠,參加寧錦之戰,擊斬明軍千餘人。 [6] 
天聰三年(1629年)閏四月,阿敏娶了蒙古巴林部塞特爾台吉為妻,邀請皇太極到他府上,並將巴林部給的緞幣駝馬牛羊獻給皇太極,皇太極納鞍馬一、空馬一,其妻哲哲受駝二、貂裘一。 [16] 
天聰四年(1630年)三月初一日,在明朝境內血戰而歸的皇太極回到後金,留守瀋陽的阿敏趕到遼河邊迎接。 [17]  三月初十日,皇太極命阿敏偕貝勒碩託率五千人等駐守後金在塞內攻取的遵化永平遷安灤州四城。 [18]  三月二十四日,阿敏與碩託抵達永平,與阿巴泰濟爾哈朗、薩哈廉交接。 [19]  阿敏認為後金駐軍力量不足,曾説:“如此安能克敵?” [32]  他上任後,就出榜要求當地百姓剃髮,不剃髮就處死。 [20]  隨後西征明朝,諭降榛子鎮。四月,曉諭投降的明朝降官,令其不得行賄。 [6]  又警告民眾不得窩藏明朝奸細,否則殺全家,如有明軍經過必須上報,如果被發現就隱瞞就屠村。 [21]  五月,明朝派孫承宗督兵攻灤州,阿敏遣數百人赴援,收遷安守兵入永平府。明兵攻灤州急,灤州守將固山額真圖爾格等不能支,棄城冒雨奔永平府,明軍截擊,後金軍戰死四百餘人。五月十三日,阿敏令遵化守將、固山額真察哈喇等亦棄其城,同時下令將明朝降官白養粹、張知初等及永平、遷安二城男丁全部殺光,他們的妻兒分給後金將士為奴,隨後帶着財物,夜出冷口,東還瀋陽。 [1]  [22]  [25]  在撤退過程中,阿敏來不及部署軍隊殿後,以致遭到明軍襲擊,後金又折損了約二百名士兵。據明朝方面統計,一共有三千二百餘名後金兵被殺。 [27]  [29] 

愛新覺羅·阿敏幽禁至死

就在阿敏棄城的同一天,皇太極派杜度率兵千人增援永平,並告誡阿敏不得以捉拿奸細為由騷擾百姓,一定要愛民,以便將來招降更多漢人,又對守將高鴻中寧完我表示等後金軍耕種收穫後就親率大軍來援。 [23]  結果卻等來了阿敏棄城屠民的消息,皇太極在天聰四年(1631年)五月二十三日召集貝勒官民時怒責阿敏、碩託“不盡忠為國”,並“嗟嘆良久”。 [24]  六月初四日,阿敏抵達瀋陽,皇太極不準貝勒及官員入城,讓他們在瀋陽城外十五里紮營,只准士卒進城。 [26]  其後皇太極着手審理敗軍之罪,阿敏服罪。 [27]  皇太極想到後金損失了這麼多士兵,當眾潸然淚下。 [30] 
六月初七日,諸貝勒大臣正式向皇太極報告他們所審理的阿敏十六大罪,包括:
  1. 嗾使其父遷居黑扯木地方;
  2. 出征朝鮮時心懷異志;
  3. 不滿皇太極納自己所中意之朝鮮女子,迫使皇太極將次女賜冷格里
  4. 感慨自己生而為人,羨慕山上的樹或石,暗示自己受制於皇太極,又串通幷包庇科爾沁奧巴
  5. 擅自與巴林部塞特爾聯姻,又因皇太極拒絕幫助召回其在巴林部生活艱苦的養女而埋怨;
  6. 擅自放棄其被分配開墾的靖遠堡一帶,移住黑扯木地方;
  7. 自稱夢見被努爾哈赤鞭撻,有黃蛇護身,醒來後斷言黃蛇是自己的保護神,顯示其不軌之心;
  8. 阿敏留守期間,懈怠防守,專注狩獵;
  9. 嶽託、豪格先行班師後,讓他們以見君之禮見自己;
  10. 出鎮永平時,對皇太極召還其弟濟爾哈朗不滿,必欲濟爾哈朗與其同駐;
  11. 抵達永平時,對只張一蓋來迎接他不滿(皇太極出行一般也只張一蓋);
  12. 駐紮永平時,對皇太極恩養降民的政策不滿,一味主張屠殺掠奪;
  13. 在關內無故掠奪漢人並分給八和碩貝勒為奴,破壞後金聲譽形象;
  14. 在永平聽説皇太極已準備議自己之罪,遂埋怨皇太極不議阿濟格、莽古爾泰之罪卻議無罪之自己;
  15. 在永平強娶喀喇沁部兩女子;
  16. 在明軍圍灤州時只派一二百單弱之兵往救,在灤州失守後只與自己的兒子與部下商量而不聽碩託等貝勒、大臣的勸阻,倉皇棄城逃走並屠戮永平、遷安二城官民,只顧財物,不顧士卒。
皇太極命嶽託宣讀這些罪狀。隨後,諸貝勒、大臣要求將阿敏處死,皇太極不忍,只下令幽禁,奪所屬人口、奴僕、財物、牲畜給濟爾哈朗,只給阿敏留下莊六所、園二所以及其子之乳母等二十人、羊五百、乳牛及食用牛二十,終其餘生。其長子洪科退(宏科泰)也受到同樣的處罰。 [28] 
天聰六年(1632年)十二月,鑲紅旗下的漢人談大受奏請釋放阿敏,翌年五月,又有一名漢官請求釋放阿敏,不過皇太極都沒有聽從。 [31] 
崇德五年十一月十六日(1640年12月28日),阿敏死於幽禁之所。 [1]  [3] 

愛新覺羅·阿敏主要影響

阿敏在後金戰功赫赫,對明、朝鮮、蒙古均有勝績,取得如下戰果:
  • 天命三年(1619年)春,在薩爾滸之戰中擊退明軍;
  • 天命三年(1619年)秋,從努爾哈赤擊滅葉赫部;
  • 天命六年(1621年)春,從努爾哈赤攻克瀋陽、遼陽;
  • 天命六年(1621年)冬,率軍入朝鮮,在林畔之戰中擊敗毛文龍;
  • 天命十一年(1626年),先後掃蕩內喀爾喀巴林、扎魯特兩部;
  • 天聰元年(1627年)春,徵朝鮮,定盟約;
  • 天聰元年(1627年)夏,從皇太極徵錦州、寧遠;
  • 天聰四年(1630年)春,守永平,向西掠奪,降榛子鎮。 [1]  [6] 
不過,阿敏最後放棄遵、永等城,給後金造成嚴重影響,被指為“毀壞基業”即破壞皇太極的入關大計。因此一敗,致其幽禁至死,也使四大貝勒合議體制受到破壞,加強了皇太極的權力。 [28] 

愛新覺羅·阿敏歷史評價

  • 庫爾纏等:阿敏台吉夙好記仇,一聞人之過,便置之不理,久怨不釋。於諸弟衣食供給,厚薄不均。 [33] 
  • 皇太極:胸懷異志,紊亂軍紀。 [34] 
  • 楊學琛:皇太極對阿敏的懲治是不太合適的,太重了,對阿敏之子(固爾瑪琿)的處分更是出於私心,很不公正,加給的罪狀是不符合事實的。天聰四年五月,在明軍圍攻的壓力下,阿敏放棄永平四城,退回遼東,損兵失地,打亂了後金的軍事佈局,實屬有錯,按照軍紀,理當問罪懲辦。但是,如果僅就此事按軍律處理,阿敏長期統兵出征,功勞很大,完全可以將功折罪,從輕發落,不致於按謀反大罪論處,被革除“二大貝勒”、“旗主貝勒”,幽禁至死。皇太極加在阿敏身上的十六條大罪,只有一條是棄守永平四城之罪,其餘十五條罪狀,多是責備阿敏妄自尊大、目無君汗、“儼若國君”、欲圖自主一方。説到底是阿敏對皇太極不尊敬,不願居於皇太極之下。皇太極是因欲圖廢除努爾哈赤所定的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制,改行君主獨尊制,遭到阿敏的反對,這才懷恨在心,藉機重懲。 [35] 

愛新覺羅·阿敏軼事典故

愛新覺羅·阿敏與弟不睦

天命五年(1620年),阿敏母親村莊的一個女人對阿敏之弟寨桑武(寨桑古)説阿敏已與寨桑武同心合力,阿敏聽説後,追問其妻。阿敏的岳母輝發福晉遂將此事告訴努爾哈赤,努爾哈赤命人審理,發現是謠言,並斬了傳謠的阿敏母親村莊的那名女子以及信謠的寨桑武之妻,而阿敏從此忌恨寨桑武,寨桑武也經常説阿敏的壞話。其後傳出寨桑武夥同碩託等出走明朝的流言,而兄弟不睦之事也由此傳開。阿敏要求當眾對質,並稱如果錯在寨桑武,就將其殺死,不過努爾哈赤不允。 [38] 

愛新覺羅·阿敏稱王朝鮮

丁卯之役後,阿敏寫給朝鮮國王的信中説“天賜我京與八道,有意我在此為王,我不肯居,還留與貴國”,暗示了他“效箕子在此為王”的野心。 [39] 

愛新覺羅·阿敏人際關係

關係
姓名
備註
父親
舒爾哈齊

母親
富察氏
阿格巴晏之女
妻子
輝發納喇氏
台詩貝勒之女
納喇氏
納喇氏
額諸之女
博爾濟吉特氏
扎魯特台吉洛薩之女
博爾濟吉特氏
巴林部台吉塞特爾之女
兒子
宏科泰
與父一起被囚,一年半後去世
艾度禮
鎮國公,順治元年(1644年)因私自發誓反對二王(濟爾哈朗多爾袞)擅政之事被告發而與妻、子同斬於市
固爾瑪琿
温簡貝子
鎮國公
果蓋
鎮國端純公
果賴
鎮國公
女兒
愛新覺羅氏
三女,嫁蒙古敖漢部台吉索諾木杜稜,為皇太極在莽古濟死後對其夫索諾木杜稜的安撫之舉
養女
愛新覺羅氏
其弟寨桑武之女,嫁巴林部塞特爾台吉
以上內容來源 [3]  [36-37] 

愛新覺羅·阿敏史料索引

《清史稿 卷二百十五 列傳二》 [1] 

愛新覺羅·阿敏影視形象

年代
名稱
演員
1986
於擴
1987
劉敏錫
1987
吳彩南
1992
張紀平
2003
2005
2005
2012
山河戀美人無淚
2014
2016
以上部分參考資料 [4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