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期門穴

鎖定
期門。期,期望、約會之意。門,出入的門户。期門名意指天之中部的水濕之氣由此輸入肝經。本穴為肝經的最上一穴,由於下部的章門穴無物外傳而使本穴處於氣血物質的空虛狀態。但是,本穴又因其位處於人體前正中線及側正中線的中間位置,既不陰又不陽、既不高亦不低,因而既無熱氣在此冷降也無經水在此停住,所以,本穴作為肝經募穴,儘管其穴內氣血空虛,但卻募集不到氣血物質,唯有期望等待,故名期門。
中文名
期門穴
別    名
肝募穴
主治疾病
胸脅脹滿疼痛、嘔吐呃逆
刺灸法
斜刺0.5~0.8寸;可灸。
運行規律
由穴外進入穴內後循肝經下行

期門穴基本簡介

取穴方法:該穴位於胸部,當乳頭直下,第6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  解剖:有腹直肌肋間肌;有肋間動、靜脈;布有第六、七肋間神經
主治疾病:胸脅脹滿疼痛,嘔吐,呃逆,吞酸腹脹泄瀉,飢不欲食,胸中熱喘咳奔豚瘧疾,傷寒熱入血室
人體穴位配伍:配大敦穴疝氣;配肝俞穴公孫穴中脘穴太沖穴內關穴治肝膽疾患、膽囊炎膽結石肝氣鬱結脅痛、食少、乳少胃痛、嘔吐、呃逆、食不化、泄瀉等。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附註:肝經募穴。
別名:肝募穴。
穴義:天之中部的水濕之氣由此輸入肝經。

期門穴名解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散行於天之中部的濕熱水氣。
運行規律:由穴外進入穴內後循肝經下行。
功能作用:募集天之中部的水濕風氣。
治法: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之。 [1] 
位置:位於乳下兩肋間當第六肋間。
經屬:屬肝經,肝之募穴。足太陰,厥陰,陰維之會。擊中後,衝擊肝、脾
主治:胸脅脹痛、嘔吐、吞酸、呃逆、腹脹等肝胃病證;奔豚氣乳癰

期門穴臨牀治療

期門穴辯證

【功用】健脾疏肝理氣活血。
乳癰
【主治】胸脅脹痛,腹脹,嘔吐,乳癰
其他疾病:心絞痛,胸脅脹滿,癃閉遺尿,肋間神經痛腹膜炎胸膜炎心肌炎腎炎高血壓
【配穴舉例】配肝俞膈俞治胸脅脹痛;配內關、治呃逆;配陽陵泉中封黃疸 (《腧穴學》)。
配肝俞、膈俞,有疏肝活血化瘀的作用,主治胸脅脹痛。
配內關、足三里,有和胃降逆的作用,主治呃逆。
配陽陵泉、中封,有舒肝利膽的作用,主治黃疸。

期門穴治療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平刺
【文獻摘要】
乳癰 乳癰
甲乙經》:足太陽、厥陰、陰維之會。 《千金方》:主喘逆卧不安,咳脅下積聚。
《銅人》:治胸中煩熱賁豚上下,目青而嘔,霍亂泄痢,腹堅硬,大喘不得安卧,脅下積氣。
《大成》:胸連脅痛,期門、章門、丘墟、行間、湧泉。

期門穴相關鏈接

期門穴肝脾不調

肝脾不調證,是指肝失疏泄脾失健運所表現的證候。多由情志不遂,鬱怒傷肝,或飲食不節,勞倦傷脾而引起。

期門穴臨牀表現

平刺 平刺
胸脅脹滿竄痛,喜太息,情志抑鬱或急躁易怒,納呆腹脹,便溏不爽,腸鳴矢氣,或腹痛欲瀉,瀉後痛減。舌苔白或膩,脈弦

期門穴證候分析

本證以胸脅脹滿竄痛,易怒,納呆腹脹便溏為辨證要點,肝主疏泄,有助於脾的運化功能,脾主健運,氣機通暢,有助肝氣的疏泄,故在發生病變時,可相互影響,形成肝脾不調證。肝失疏泄,經氣鬱滯,故胸脅脹滿竄痛,太息則氣鬱得達,脹悶得舒,故喜太息,氣機鬱結不暢,放精神抑鬱;條達的失職,則急躁易怒。脾運失健,氣機鬱滯,故納呆腹脹;氣滯濕阻,則便溏不爽,腸鳴矢氣;腹中氣滯則腹痛,排便後氣滯得暢,故瀉後疼痛得以緩解。本證寒熱現象不顯,故仍見白苔,若濕邪內盛,可見膩苔弦脈為肝失柔和之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