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若虛

鎖定
張若虛(約670年—約730年),揚州(今江蘇揚州)人,唐朝詩人。
曾任兗州兵曹 [1] 賀知章張旭包融並稱為“吳中四士”。《春江花月夜》為其代表作,被譽為唐詩開山之作,享有“一詞壓兩宋,孤篇蓋全唐”之名。 [3] 
(概述圖來源於揚州晚報 [4] 
所處時代
唐代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揚州(今屬江蘇)
出生日期
約647年(採《唐詩選》説法)
逝世日期
約730年(採《唐詩選》説法)
主要成就
孤篇蓋全唐
主要作品
春江花月夜
本    名
張若虛
名    號
吳中四士之一
職    業
唐代文人、兗州兵曹

張若虛人物生平

張若虛,主要活動在公元七世紀中期至公元八世紀前期,曾任兗州兵曹。事蹟略見於《舊唐書·賀知章傳》。
中宗神龍(705—707)年間與賀知章賀朝萬齊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詞俊秀馳名於京都,《全唐詩》説他與賀知章(越州永興人,今浙江杭州)、張旭(蘇州人)、包融(潤州延陵,今丹陽人,一説湖州人),號“吳中四士”,文詞俊秀。開元年間尚在世。 [2]  [5] 

張若虛主要影響

綜述
其詩描寫細膩,音節和諧,清麗開宕,富有情韻,在初唐詩風的轉變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詩風影響,常露人生無常之感。詩作大部散佚,《全唐詩》僅存2首,其一為《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絕唱,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名作,有“以孤篇壓倒全唐”之譽;聞一多評價《春江花月夜》是“詩中的詩,頂峯中的頂峯”。另一首詩是《代答閨夢還》。 [6] 
張若虛的詩僅存二首於《全唐詩》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陳隋樂府舊題,抒寫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語言清新優美,韻律宛轉悠揚,洗去了宮體詩的濃脂豔粉,給人以澄澈空明、清麗自然的感覺。
以《春江花月夜》為例分析
該詩的藝術美表現在三個方面:一、取境美。 張若虛在詩中營造的意境寓縹緲於高遠之中,詞采華贍而 不失之繁縟,趣遠情深而又鮮明如畫。二、音樂美。“春江 花月夜”本是樂府歌曲名,屬於 “清商曲·吳聲歌”。説創始於陳後主,可能是採用吳地流傳的 民歌樂曲改編而成的。張若虛是揚州人,“吳中四士”之 一,對此曲必很熟悉。而且 [7] 
該詩的內容和形式的特色體現:內容上意境化的“達觀灑脱”及哲理化的“與永恆相遇”,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中將真切的生命體驗融入美的興象,詩情與畫意相結合,濃烈的情思氛圍,空明純美的詩境,在表明詩人詩歌意境的創造已達爐火純青的階段,為盛唐詩的到來作了藝術上的充分準備。形式上意境化的“孤篇橫絕”與悼惜哲思,《春江花月夜》本為樂府《清商曲辭·吳聲歌曲》舊題,相傳為陳朝後主(叔寶)和宮中女學士及朝臣唱和而作,與《玉樹後庭花》是其中最豔麗的曲調。但是,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卻是吸取了南朝文學的精華和同時代文學的營養,開拓了詩歌的高遠意境和格律,使詩歌的內容和形式達到了完美統一。為寫景、敍事、抒情融合一體的詩歌,鋪墊了基礎,創作出新的格局。全詩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組,四句中押三個韻。四句一換韻,以平聲韻起首,最後一組用仄韻作結束。全詩隨着韻腳的轉換變化,平仄韻交替,高低相間,轉承和諧,既迴環往復,又層出不窮,音樂的節奏感既強且美。這種語音與韻味的變化,是和內容相協調的,又是隨着詩情的轉換而轉換的,因之做到了聲情與文情絲絲入扣,和諧一致,情切意濃而富有民歌色彩。此外,詩中還用明喻、借喻、擬人、對比、映襯、對仗、疊字、設問、象徵等手法,使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給人留下無限想象的空間,比起前人來,是更為豐富了。而音韻的圓轉動聽,語言的清淺流暢,更近於盛唐之音的“深入淺出”之特色。 [8] 

張若虛主要作品

在唐代,似乎沒有詩集傳世。從唐至元,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詩幾乎無人所重。據文史學家程千帆先生考證,今存唐人選唐詩十種、唐人雜記小説,宋代《文苑英華》《唐文粹》《唐百家詩選》《唐詩記事》,元代《唐音》等唐詩選本,均未見他的詩作。不僅唐詩選本無載,而且在由唐至明的二十餘種詩話中也無一字提及。
最早收錄他的《春江》詩的本子,是宋人郭茂倩的《樂府詩集》卷四十七,共收《春江花月夜》同題詩五家七首,張若虛一首也在其中。
嘉靖年間,李攀龍選編《古今詩刪》收錄張若虛的《春江》詩,萬曆年間的三種選本《唐詩所》《唐詩解》《唐詩歸》,崇禎年間的《刪補唐詩脈箋釋會通評林》七言古詩、《石倉歷代詩選》,明末成書的《唐詩鏡》都選錄了此詩。
最早提及張若虛及其詩的詩話,是成書於萬曆年間的胡應麟詩藪》。及至清代,有關唐詩的重要選本,如成書於康熙年間的季振孫《唐詩》、徐增而庵説唐詩》《御製全唐詩》(卷十九和卷一一七),成書於乾隆年間的沈德潛《重訂唐詩別裁》、管世銘的《讀雪山房唐詩鈔》等等,都收錄了他的《春江》詩,有的還附錄有關此詩的評論。
現今流傳的作品有:《代答閨夢還 [9]  《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歷史評價

張若虛,揚州人,兗州兵曹。與賀知章張旭包融號吳中四士,詩二首。————清《全唐詩 [10] 
若虛,兗州兵曹———《舊唐書·藝文志·賀知章傳》
先是神龍中,知章與越州賀朝萬齊融,揚州張若虛、邢巨,湖州包融,俱以吳、越之士,文詞俊秀,名揚於上京。————《舊唐書
天寶中,劉希夷王昌齡祖詠、張若虛、孟浩然常建李白杜甫,雖有文章盛名,俱流落不遇,恃才浮誕而然也。————鄭處誨明皇雜錄
春江花月夜》,其為名篇不待言,細觀風度格調,則劉希夷《搗衣》諸篇類也。此誠盛唐中之初唐。且若虛與賀季真同時齊名,遽分初盛,編者殊草草。吾讀詩至賀秘書,真若雲開山出,境界一新,毋寧置張於初,列賀於盛耳。————《載酒園詩話又編》
若虛開元初人,與賀知章、張旭齊名。————《唐詩別裁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調,孤篇橫絕,竟為大家。李賀、商隱挹其鮮潤,宋詞、元詩盡其支流,宮體之巨瀾也。 ————王闓運《湘綺樓論唐詩》
張若虛的功績是無從估計的。————聞一多《宮體詩的自贖》
詩中的詩,頂峯中的頂峯。————聞一多

張若虛人際關係

張若虛、賀知章(越州永興人,今浙江杭州)、張旭(蘇州人)、包融(潤州延陵,今丹陽人,一説湖州人),號“吳中四士 [11] 

張若虛後世紀念

張若虛紀念館
張若虛紀念館和春江花月夜藝術館坐落於千年古鎮瓜洲總建築面積約2000平方米,共分為序廳、張若虛與“吳中四士”、歌辭緣起、畫意樂韻、藝魂匠心、瓜洲記憶、千年對話(尾廳)等七大展區,採取“聲、光、電”及“音、詩、書畫和非遺技藝”,全方位、立體式介紹張若虛其人,解讀《春江花月夜》這首經典古詩詞的魅力,展示以“春江花月夜”為題材的古代文學作品、近現代音樂作品和揚州非遺技藝作品,並通過多媒體新技術重現詩渡瓜洲的千年勝景。 [1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