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弒君

(臣子或下屬殺死君主)

鎖定
弒(shì),本意是指封建時代臣子殺死君主,也就是下屬殺死上司。
弒君,即指臣子或下屬殺死君主,因此因自然原因致死的則不應歸入弒君,如病死、服丹藥中毒死等。
正史中對於皇帝被殺記錄有時描寫明確,如“帝遇弒”或者“某某反,帝崩”;有的則諱莫如深,只能從其他野史或筆記中查找。由於這些野史或筆記通常史料存疑或與正史矛盾,因此某些君主之死存在很大爭議。
中國歷史上被殺害的皇帝近三分之一。
中文名
弒君
外文名
Regicide
內    容
臣子或下屬殺死君主
拼    音
shì jūn

目錄

  1. 1 夏朝
  2. 2 商朝
  3. 3 西周
  4. 4 東周
  5. 5 秦漢
  6. 秦朝
  7. 西漢
  8. 新朝
  9. 玄漢
  10. 東漢
  11. 6 三國
  1. 魏國
  2. 吳國
  3. 7 兩晉
  4. 西晉
  5. 東晉
  6. 8 南朝
  7. 南齊
  8. 南梁
  9. 南陳
  10. 9 北朝
  11. 北魏
  1. 東魏
  2. 北齊
  3. 西魏
  4. 北周
  5. 10 隋唐
  6. 隋朝
  7. 唐朝
  8. 11 五代
  9. 後梁
  10. 後唐
  11. 後漢
  12. 12 兩宋
  1. 北宋
  2. 南宋
  3. 13 遼夏金
  4. 遼國
  5. 金國
  6. 西夏
  7. 14 元明清
  8. 元朝
  9. 明朝
  10. 清朝

弒君夏朝

后羿:本為有窮國君主,趁夏王太康外出打獵時攻入夏都,另立其弟仲康為王,自任攝政。仲康死後立仲康子為王,不久又廢黜相,自立為夏王。即位後與太康一樣喜外出打獵,國事交給大臣寒浞,寒浞趁機奪權,後派人殺死後羿。
帝相:帝仲康死後,后羿立相為夏王,後又廢黜並趕走相。帝相仍自稱夏王正統,實際成為流亡政府。寒浞殺后羿後,指使其子澆圍攻相,相被迫自刎。
寒浞:殺死後羿後,其自立為夏王。相的遺腹子少康起兵復國,寒浞部下趁機叛變,將寒浞全家捉住送給少康,少康將其凌遲處死。

弒君商朝

伊尹:《竹書紀年》載,伊尹流放商王太甲到桐宮,自立為商王。後太甲從桐宮潛出,殺死伊尹,復位為商王。《竹書紀年》中記載背離儒家的價值取向,曾被斥為偽書,故存疑。
武乙:《史記》載武乙在渭水流域打獵時被雷震死,有學者認為此為仇恨他的巫師編造以貶低武乙。從其晚年常對渭水流域用兵,推測其死於對西方方國部落的戰爭中。
帝辛:即紂王,周軍攻入朝歌,帝辛自焚而死。《史記·殷本紀》載“紂走入,登鹿台,衣其寶玉衣,赴火而死。” [2] 

弒君西周

周昭王:昭王親率六師南征楚國,結果全軍覆沒,陣亡於漢水之濱。《史記·周本紀》載“昭王德衰,南征,濟於漢,船人惡之,以膠船進王,王御船至中流,膠液船解,王及祭公俱沒於水中而崩。” [1] 
周幽王:其晚年廢黜王后申後和太子宜臼,引起申後的父親申侯的怨恨。《史記·周本紀》載前771年,“申侯怒,與繒、夷犬戎攻幽王。幽王舉烽火徵兵,兵莫至。遂殺幽王驪山下,虜襃姒,盡取周賂而去。” [1] 

弒君東周

周攜王:申侯立太子宜臼為周平王,虢公翰立王子餘臣為周攜王,週二王並立。晉文侯二十一年(前760年),文侯殺攜王。
姬頹:王子頹聯合蒍國等五位大夫發動叛亂,趕走周惠王,自立為周王,史稱“王子頹之亂”。後鄭、虢二國聯軍攻進周朝都城,殺死王子頹和五大夫,周惠王復位。
姬朝:尹文公等人不滿周悼王繼位,發兵攻打悼王,悼王出逃,尹文公等人立王子朝為周王,史稱“王子朝之亂”。悼王病死,周敬王繼位,週二王並立。周敬王聯合晉國攻打王子朝,王子朝兵敗奔楚,後被敬王派人刺死。
周哀王:繼位後三個月被弟姬叔殺死,姬叔自立為周思王。《史記·周本紀》載“哀王立三月,弟叔襲殺哀王而自立,是為思王。” [1] 
周思王:繼位一年被弟姬嵬殺死,姬嵬自立為週考王。《史記·周本紀》載“思王立五月,少弟嵬攻殺思王而自立,是為考王。” [1] 

弒君秦漢

弒君秦朝

秦二世:丞相趙高指使其弟趙成及女婿閻樂帶兵入宮,逼迫二世自殺,二世無奈,只得自殺。 [3] 
秦王子嬰:投降劉邦,被項羽殺死。《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居月餘,諸侯兵至,項籍為從長,殺子嬰及秦諸公子宗族。” [3] 

弒君西漢

前少帝劉恭:被呂后廢黜,後被呂后幽死。《史記·呂太后本紀》載“帝廢位,太后幽殺之。” [4] 
後少帝劉弘:呂后死後,呂氏掌權,劉氏宗族及忠於劉氏的大臣不滿,起兵造反,從呂氏手中奪權。這些人誣衊劉弘並非劉氏子孫,將其兄弟均殺死。《史記·呂太后本紀》載“夜,有司分部誅滅梁、淮陽、常山王及少帝於邸。” [4] 
漢平帝劉衎:《漢書》載平帝於元始五年(公元5年)十二月未央宮駕崩 [5]  。居攝二年(7年)九月翟義起兵反對王莽,其檄文首次稱王莽“毒殺平帝”;《資治通鑑》顯然採信翟義的説法,稱王莽“因臘日上椒酒,置毒酒中。帝有疾”,“崩於未央宮” [6]  ,也認為平帝死為王莽下毒。
孺子嬰:將皇位禪讓給王莽,後被更始帝派李松殺死。《通鑑》載“春,正月,方望與安陵人弓林共立前定安公嬰為天子,聚黨數千人,居臨涇。更始遣丞相松等擊破,皆斬之。” [7] 

弒君新朝

王莽:綠林軍攻入長安,王莽被商人杜吳殺死。《漢書·王莽傳》載“商人杜吳殺莽,取其綬。” [8] 

弒君玄漢

更始帝劉玄:投降赤眉軍,被赤眉軍大將謝祿殺死。《後漢書·劉玄劉盆子傳》載“於是祿使從兵與更始共牧馬於郊下,因令縊殺之。” [9] 

弒君東漢

漢質帝劉纘:“跋扈將軍”梁冀命人在餅中下毒,質帝食餅中毒而死 。《後漢書》載本初元年(146年)閏六月,“大將軍梁冀潛行鴆弒,帝崩於玉堂前殿,年九歲。” [10] 
漢少帝劉辯:被董卓廢黜,後董卓指使李儒用毒酒將少帝毒死。《通鑑》載“董卓使郎中令李儒酖殺弘農王辯。” [11] 

弒君三國

弒君魏國

高貴鄉公曹髦:權臣司馬昭專權,曹髦不堪壓迫,率領宮中侍衞、宦官等,意圖殺死司馬昭。司馬昭指使賈充等人對敵,賈充指使成濟將曹髦刺死。《通鑑》載“濟即抽戈前刺帝,殞於車下。” [12] 

弒君吳國

會稽王孫亮:被權臣孫綝廢黜為會稽王,吳景帝在位時孫亮受到誣告,因此景帝將其降爵為候官侯,孫亮在去封國途中自殺,也有説是被景帝毒殺。《通鑑》載“吳主黜亮為侯官侯,遣之國;亮自殺,衞送者皆伏罪。” [12] 

弒君兩晉

弒君西晉

晉惠帝司馬衷:吃餅中毒而死,有人説是司馬越下的毒。《晉書·惠帝紀》載“後因食餅中毒而崩,或雲司馬越之鴆。” [13] 
司馬倫:趙王倫,八王之亂中曾篡位為帝,後被迫退位,《通鑑》載晉惠帝“遣尚書袁敞持節賜倫死,收其子荂、馥、虔、詡,皆誅之。” [14] 
晉懷帝司馬熾:永嘉五年被劉聰俘虜,廢去帝位,降為會稽郡公;西晉舊臣仍認為司馬熾是皇帝,永嘉年號繼續使用至其死。永嘉七年,劉聰為絕後患,用毒酒將懷帝毒死。
晉愍帝司馬鄴:建興四年向劉聰大將劉曜投降,廢去帝位,降為懷平侯;晉朝舊臣仍認為司馬鄴是皇帝,建興年號繼續使用至其死。建興五年,劉聰將愍帝殺死。

弒君東晉

孝武帝司馬曜:被張貴人殺死。《晉書·孝武帝紀》載“時張貴人有寵,年幾三十,帝戲之曰:‘汝以年當廢矣。’貴人潛怒,向夕,帝醉,遂暴崩。” [15] 
晉安帝司馬德宗劉裕王韶之將其縊死。《晉書·安帝紀》載“劉裕將為禪代,故密使王韶之縊帝而立恭帝”。 [16] 
晉恭帝司馬德文:將皇位禪讓給劉裕,降為零陵王,劉裕派人用棉被將其悶死。《晉書·恭帝紀》載“帝自是之後,深慮禍機,褚後常在帝側,飲食所資,皆出褚後,故宋人莫得伺其隙,宋永初二年九月丁丑,裕使後兄叔度請後,有間,兵人逾垣而入,弒帝於內房。” [16] 

弒君南朝

弒君

宋少帝劉義符徐羨之傅亮謝晦等人將少帝廢黜為營陽王。這些人又不放心,由大將檀道濟帶領,徐、傅等人隨後,指使邢安泰將少帝殺死。然而其弟劉義隆繼位後,馬上殺死徐、傅二人;謝晦被迫起兵造反,不久被擒殺;檀道濟雖然威名顯赫,但畢竟廢殺皇帝他也有份,因此也被殺,雖然自毀長城,但也算罪有應得。
宋文帝劉義隆:皇太子劉劭指使張超之入宮犯駕,文帝舉凳子自衞,被砍掉五個指頭,最終被超之殺死。
元兇劉劭:被弟弟劉駿的軍隊抓住處死。
前廢帝劉子業劉彧收買劉子業的心腹壽寂之、姜產之,並指使二人將其殺死。
後廢帝劉昱蕭道成指使王敬則、楊玉夫等人將其殺死。
宋順帝劉凖:禪讓皇位給蕭道成,降為汝陰王,派兵監視。後監視兵士誤以為發生變亂,擅自將順帝殺死。

弒君南齊

鬱林王蕭昭業蕭鸞指使蕭諶率軍入宮將蕭昭業殺死。
海陵王蕭昭文:蕭鸞將其廢黜,降為海陵王。後詐稱蕭昭文有病,派御醫探視,趁機將其殺死。
東昏侯蕭寶卷:被太監黃泰平張齊殺死。
齊和帝蕭寶融:禪讓皇位給蕭衍,降為巴陵王。寫《宋書》的沈約卻唆使蕭衍殺死和帝,於是蕭衍派鄭伯禽傳旨,命其吞金,和帝不從,鄭伯禽用酒將其灌醉,然後殺死。

弒君南梁

梁武帝蕭衍:被東魏降將侯景圍困,求食不得而餓死。
簡文帝蕭綱:被侯景廢黜,降為晉安王。侯景指使彭俊、王修用土袋將其壓死。
蕭棟:被侯景廢黜,降為淮陰王,幽禁起來。梁元帝收復建業後,蕭棟兄弟意圖逃走,元帝派人將其沉入水中淹死。
梁元帝蕭繹:被西魏俘虜並殺死。
梁敬帝蕭方智:禪讓皇位給陳霸先,降為江陰王,後陳霸先派人將其殺死。

弒君南陳

陳廢帝陳伯宗:被陳頊廢黜,降為臨海王,死時年僅19歲,死因不詳。

弒君北朝

弒君北魏

道武帝拓跋珪:被其子清河王拓跋紹刺死。《魏書》載天賜六年(409年)十月“清河王紹作逆,太祖崩。”太祖即拓跋珪。
太武帝拓跋燾:被宦官宗愛殺死。《北史》載正平二年(452年)三月“中常侍宗愛構逆,帝崩於永安宮,時年四十五。”
南安王拓跋餘:祭祀宗廟當晚,宗愛指使小太監賈周將其殺死。
獻文帝拓跋弘:將皇位禪讓給兒子拓跋宏,自為太上皇。後來與文明馮太后產生矛盾,被毒死,也有説法認為是自殺。《魏書》載“太后行不正,內寵李弈。顯祖因事誅之,太后不得意。顯祖暴崩,時言太后為之也。”《北史》載“承明元年,文明太后有憾,帝崩於永安殿,年二十三。”顯祖即為獻文帝。
孝明帝元詡:被生母胡太后毒死。《北史》載“為武泰元年,復陰行鴆毒。其年二月,明帝暴崩”。
幼主元釗:被爾朱榮沉入黃河而死。
孝莊帝元子攸:被爾朱兆縊死。
長廣王元曄:被爾朱世隆廢黜,降為東海王。後被高歡指使孝武帝將其賜死。
節閔帝元恭:被高歡廢黜,後來被高歡毒死。
後廢帝元朗:被高歡廢黜,後被殺死。
孝武帝元脩:被宇文泰毒死。

弒君東魏

孝靜帝元善見:禪讓皇位給高洋,降為中山王。後被高洋毒死。

弒君北齊

齊廢帝高殷:被高演廢黜,降為濟南王。後被高演殺死。
齊後主高緯:禪讓皇位給兒子高恆,自為太上皇。後來被北周俘虜,北周武帝賜死。
齊幼主高恆:被北周俘虜,後被處死。

弒君西魏

魏廢帝元欽:被宇文泰廢黜,後被毒死。
魏恭帝拓跋廓:禪讓皇位給宇文覺,降為宋公,後來被著名的“屠龍王”宇文護殺死。

弒君北周

孝閔帝宇文覺:被宇文護廢黜,降為略陽公,後被宇文護殺死。
周明帝宇文毓:被宇文護毒死。西魏權臣宇文泰臨死前,讓其侄宇文護輔佐兒子宇文覺。宇文護也沒什麼野心,開始的時候還算對得起宇文泰的託付,幫着宇文覺順利篡位,並殺了拓跋廓。但是後來宇文護覺得宇文覺不好控制,又有人挑唆,於是廢殺了宇文覺,另立宇文毓。但是宇文毓也不讓宇文護放心,於是又被毒死,另立宇文邕。令宇文護沒想到的是,宇文泰的兒子們一個比一個厲害,最終宇文護自己還是死在了宇文邕手裏。宇文護連着殺了三個君主,弒君者之最,因此被戲稱為“屠龍王”。
周靜帝宇文闡:禪讓皇位給楊堅,降為介國公,後來被楊堅派人殺死。

弒君隋唐

弒君隋朝

隋煬帝楊廣:被李淵廢去帝位,遙尊為太上皇。後被宇文化及等人縊死。
隋恭帝楊侑:禪讓皇位給李淵,降為酅國公。年僅15歲時病死,也有人認為是被殺。

弒君唐朝

唐中宗李顯:被皇后韋氏和安樂公主等人合謀毒死。《舊唐書》載“時安樂公主志欲皇后臨朝稱制,而求立為皇太女,自是與後合謀進鴆。六月壬午,帝遇毒,崩於神龍殿,年五十五。”
唐憲宗李純:宦官王守澄、陳弘志等人進入寢宮將憲宗殺死。《新唐書》載“十五年正月,宦者陳弘志等反。庚子,皇帝崩,年四十三。”
唐敬宗李湛:宦官劉克明與軍將蘇佐明等人將敬宗殺死。《舊唐書》載“辛丑,帝夜獵還宮,與中官劉克明、田務成、許文端打球,軍將蘇佐明、王嘉憲、石定寬等二十八人飲酒。帝方酣,入室埂衣,殿上燭忽滅,劉克明等同謀害帝,即時殂於室內,時年十八。”
唐昭宗李曄:朱温指使朱友恭、氏叔琮、蔣玄暉、史太等人殺死昭宗。《舊唐書》載“壬寅夜,朱全忠令左龍武統軍朱友恭、右龍武統軍氏叔琮、樞密使蔣玄暉弒昭宗於椒殿。···帝方醉,聞之遽起。史太持劍入椒殿,帝單衣旋柱而走,太追而弒之。···帝殂,年三十八。”
唐哀帝李柷:禪讓皇位給朱温,降為濟陰王。後來朱温派人將其毒死。

弒君五代

弒君後梁

梁太祖朱温:被親生兒子朱友珪指使馮廷諤殺死。《資治通鑑》載“雖未以友文為太子,帝意常屬之。友珪心不平。友珪嘗有過,帝撻之,友珪益不自安。六月,丁丑朔,帝使敬翔出友珪為萊州刺史,即令之官。已宣旨,未行敕。時左遷者多追賜死,友珪益恐。戊寅,友珪易服微行入左龍虎軍。見統軍韓珪,以情告之。勍亦見功臣宿將多以小過被誅,懼不自保,遂相與合謀。勍以牙兵五百人從友珪雜控鶴士入,伏于禁中,中夜斬關入,至寢殿,侍疾者皆散走。帝驚起,問:‘反者為誰?’友珪曰:‘非他人也!’帝曰:‘我固疑此賊,恨不早殺之。汝悖逆如此,天地豈容汝乎!’友珪曰:‘老賊萬段!’友珪僕伕馮廷諤刺帝腹,刃出於背。友珪自以敗氈裹之,瘞於寢殿,秘不發喪。”
朱友珪:袁象先率領禁軍數千人殺入宮中,朱友珪與妻子張皇后跑到北牆樓下,準備爬城牆逃走未成,於是命馮廷諤將他自己以及張皇后殺死。
梁末帝朱友貞:京城開封被後唐軍圍困,末帝讓臣子皇甫麟將自己殺死,皇甫麟拔劍意圖自殺明志,末帝握住皇甫麟的劍柄,將劍刃橫在自己的脖子上,一揮劍,末帝就死了。

弒君後唐

唐莊宗李存勖:莊宗的親信郭從謙發動兵變,莊宗出宮抵抗,被飛來一箭射中而死。
唐閔帝李從厚:被李從珂廢黜,降為鄂王,後來李從珂指使王巒將其毒死。
唐末帝李從珂:後晉軍隊圍困洛陽,李從珂無奈,闔家自焚。

弒君後漢

漢隱帝劉承祐:郭威造反攻入開封,隱帝帶親信郭允明等出逃。郭允明以為追兵至,欲向追兵請賞,於是將隱帝刺死。

弒君兩宋

弒君北宋

宋太祖趙匡胤:“燭影斧聲”,千古謎案,但從太祖暴斃和太宗自立來看,宋太宗趙光義是最大的受益者,太祖可能是被太宗毒死的。
宋欽宗趙桓:被金國俘虜後,被廢黜帝位,降為重昏侯,《金史》載正隆元年(1156年)六月去世。講史話本《大宋宣和遺事》稱,欽宗被金暴君完顏亮下令用馬踩死。

弒君南宋

宋恭宗趙㬎:投降元朝後被廢黜帝位,元世祖送他到西藏出家為喇嘛,法號合尊。後來心念故國,被元英宗賜死而圓寂。
宋帝昺趙昺:崖山被圍,陸秀夫背抱着帝昺投海而死。

弒君遼夏金

弒君遼國

遼世宗耶律阮:被耶律察割、耶律盆都等人殺死。
遼穆宗耶律璟:被近侍小哥、盥人花哥、庖人辛古等六人殺死。
天祚帝耶律延禧:被金國俘虜後,被廢黜帝位,降為海濱王。後病死,也有的説被金國皇帝完顏亮下令亂箭射死。

弒君金國

金熙宗完顏亶:完顏亮、唐括辯、完顏秉德、完顏烏帶、大興國、徒單阿里出虎、僕散師恭、徒單貞、李老僧等人將熙宗殺死。完顏亮捅了最後一刀,血濺完顏亮臉和衣服。
海陵王完顏亮:完顏亮攻南宋途中,金世宗完顏雍即位,廢黜完顏亮帝位。完顏亮仍然攻宋,大將完顏元宜兵變,完顏亮出帳抵抗,胸部中箭,倒地不起,叛將納合斡魯補等人將其縊死。
衞紹王完顏永濟:叛將紇石烈執中,女真名胡沙虎,廢黜永濟帝位,不久胡沙虎派宦官李思中毒殺永濟。
金哀宗完顏守緒:被蒙古帝國軍隊圍困,禪讓皇位給完顏承麟,然後自縊而死。
金末帝完顏承麟:在與蒙古帝國的戰爭中陣亡。

弒君西夏

夏景宗李元昊:被兒子李寧令哥削掉鼻子,傷重而死。
夏桓宗李純佑:被李安全廢黜,同年五月末暴卒懷疑是李安全所為。李安全即夏襄宗。
夏襄宗李安全:被李遵頊廢黜,一個月後不明不白地死去。李遵頊即夏神宗。
夏末帝李睍:投降蒙古帝國後全族被殺。

弒君元明清

弒君元朝

元英宗碩德八剌:至治三年(1323年)八月五日,元英宗與丞相拜住自上都(今內蒙古正藍旗東)南返大都(今北京),途經南坡店(上都西南三十里)駐營。御史大夫鐵失、知樞密院事也先帖木兒、大司農失禿兒、前平章政事赤斤鐵木兒、前雲南行省平章政事完者、鐵木迭兒子前治書侍御史鎖南、鐵失弟宣徽使鎖南、典瑞院使脱火赤、樞密院副使阿散、僉書樞密院事章台、衞士禿滿及諸王按梯不花、孛羅、月魯鐵木兒、曲呂不花、兀魯思不花等十六人人,於當天夜裏發動變亂,鐵失、赤斤鐵木兒先殺死拜住,鐵失親手弒殺英宗,史稱“南坡之變”。
元天順帝阿速吉八:關於阿速吉八的下落,漢文史料無載。《黃金史》、《恆河之流》等蒙文史料均載阿速吉八死於此戰亂。而據元代藏文史料《紅史》載,阿速吉八為齊王月魯帖木兒所殺。
元明宗和世瓎:“兩都之戰”,因戰爭和正統需要,燕帖木兒立武宗子圖帖睦爾為帝,即元文宗,文宗稱要讓位兄長和世瓎。天曆二年(1329年)正月,和世瓎稱帝於和林之北,即元明宗。四月,燕帖木兒謁明宗,陪同明宗返回大都。八月,明宗抵達王忽察都(今河北張北北),文宗從大都趕來謁見,兄弟重逢,大宴羣臣,但三天之後,明宗暴斃,史稱“天曆之變”。後世指燕鐵木兒下毒,而文宗難脱干係。《元史》載文宗死後,燕帖木兒以“明宗之崩,實與逆謀”,不敢立明宗子妥懽帖睦爾(即元順帝),恐其報復;至元六年(1340年)六月,順帝下詔指斥文宗“繼知天理人倫之攸當,假讓位之名,以寶璽來上,皇考推誠不疑,即授以皇太子寶。文宗稔惡不悛,當躬迓之際,乃與其臣月魯不花、也裏牙、明裏董阿等謀為不軌,使我皇考飲恨上賓。”

弒君明朝

明惠帝朱允炆:燕王朱棣軍隊攻入南京,宮中起火,搜出幾具焦屍,無法辨認面目,被認為是建文帝自焚而死。但通常是認為建文帝失蹤,生死不明。
明思宗朱由檢:李自成進京,崇禎皇帝自縊而死。

弒君清朝

清德宗載湉:光緒帝死因惹人懷疑,因為他死後,僅隔一天慈禧太后也死了。經現代科技證實,光緒皇帝死於砒霜,最大嫌疑者即為慈禧太后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