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如皋古城

鎖定
如皋古城位於江蘇省如皋市,分內城和外城,外圓內方,形似古錢
內城有玉帶河(市河,內城河)無城牆,設六座城門(先春、集賢、宣化、豐樂、北極、拱辰);外城有濠河(城河,外城河)及城牆,設城門四座(靖海、澄江、餞日、拱極)及東、北二水關。
中文名
如皋古城
地理位置
江蘇省如皋市
建城時間
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

如皋古城地名來源

如皋得名有兩説。
如皋古城
如皋古城(5張)
一説起源於和《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御以如皋射雉”相關的歷史故事。據傳,昔時有一位賈大夫,相貌醜陋,卻娶得一位美貌的妻子。妻子見丈夫貌醜,整日鬱鬱寡歡,三年不説不笑。為了博得嬌妻歡心,有一天賈大夫帶上妻子“御以如皋,射雉”,一箭就射中一隻野雞。妻子很高興,始解顏談笑。賈大夫感慨地對人説:“人的才能不能少啊!我若不會射箭,妻子就會始終不和我説話。”這裏所講的“如”是到的意思,“皋”則是水邊高地。後來人們就將賈大夫當年射雉的地方取名為“如皋港”,港邊的村莊則定名為“如皋村”。
東晉義熙七年建縣時,據此定縣名為“如皋”。據《太平寰宇記》載:“縣西百五十步有如皋港,港側有如皋村,縣因以為名。”據考證,如皋港就是今天如城鎮豐樂橋西的秀水港
如皋得名的另一説,則以如皋位於長江北岸沙咀上,平疇彌望,取《荀子·大略篇》中的“望其壙,皋如也”之義為名。 [1] 

如皋古城歷史沿革

如皋建縣前為如皋村。東晉義熙七年(公元411年)如皋建縣後為縣治所在地。東晉置縣時,古如皋縣治已具一定規模,範圍約在今內城河區域內,中山路兩側。縣衙位於古運鹽河北岸(今如城廣福路),在縣衙的東西河上建有“東惠政橋”“西惠政橋”。除縣衙外,縣治有街道、廟宇等。“北周至隋開皇初年,如皋蒲濤臨江三縣均被海水湮沒或侵蝕,三縣均廢”(民國《如皋縣誌》),東晉古縣治亦被浸沒。今如城東水關至新皋橋東中山路段兩側地下3米左右深處多次發現東晉古縣城遺蹟。 [2] 
敵台 敵台
唐文宗太和五年(公元831年)置如皋鎮。如皋集鎮在古運鹽河(今通揚運河)北岸,東西長約500米。日本圓仁和尚《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載:“二十日,卯畢,到赤岸村。問土人,答雲:‘從此間行百二十里(當為二十里),有如皋鎮。’暫行有堰,掘開堅壕發去,進堰有如皋院(為鹽業機構),......比至午時,水路北岸楊柳相連。未時到如皋,茶店暫停,掘溝北岸,店家相連,射手丈部貞名等從大使所來,雲:‘從此行半里,西頭即鎮家(鎮衙所在地),大使(日本遣唐使)等居此,未向縣家(設於今泰州海陵縣衙)。’”“二十一日卯時,由如皋沿掘溝向西北去縣家,沿途富貴家相連,專無阻隙。暫行未幾,人家漸疏,已是鎮家四圍矣”。 [2] 
南唐保大十年(公元952年),如皋場升為如皋縣,恢復如皋縣,如皋鎮復為縣治,治所移至古運鹽河南岸,此後如皋鎮一直為縣治所在地。
北宋慶曆年間,宋慶曆初,縣治“居民户逾五千”,縣令許元始建譙門(即城門樓),是為如皋城池雛形。元末,縣城建築物多毀於兵燹。陳基《如皋縣》詩嘆:“井邑無人煙”“牢落徒四壁”。 [1] 
明洪武年間,知縣宗行簡再建譙門。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知縣胡昂將縣衙由古運鹽河北岸移至南岸(今中山路與海陽路交叉口東北側),浚治運鹽河西南支流,環抱縣衙成玉帶河(今內城河)。
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知縣吳宗元將譙門改建為三間譙樓,在縣衙前面。譙樓上設鐘鼓,晨昏敲鐘擊鼓報時辰,並作記勒石。 [2] 
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知縣劉永準劃定了城池,建起六座城門:東門叫先春門,在迎春橋西堍;西門叫豐樂門,在豐樂橋東堍;南門叫宣化門,在閘橋北堍;北門叫北極門,在西惠政橋(後改名范家橋)南堍;東南門叫集賢門,在集賢橋(今名冒家橋)北堍;東北門叫拱辰門,在東惠政橋(後改名賈家橋)南堍。那時,只有城門沒有城牆,僅有一條玉帶過河環繞。河上建有眾多石橋、磚橋,除以上六座城門外的橋樑外,有名的還有玉帶橋、太平橋、沙家虹橋、望月橋、曹家橋、燕橋雁橋文德橋武定橋等。
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為抗擊倭寇,邑人李鎮倡議築城御倭,巡撫都御史鄭曉奏發白銀2.8萬兩,修築新城,闢城門四座,均建有譙樓由知縣陳雍負責實施,一年完工。城凡七里,總長一千二百九十六丈,高二丈五尺,上闊五丈,下闊七丈。東門名靖海門,西門名餞日門,南門名澄江門,北門名拱極門。門外各設吊橋一座,東邊和北邊各建水關一座(東水關北水關),城外環以寬闊的濠河。
明萬曆二十年(1592)知縣王以蒙加築月城。萬曆二十七年(1599)知縣張星於城牆加築敵台13座。清雍正十二年(1734)農曆六月,大風雨沖毀城垣16段,約250餘米,兩水關依故。乾隆三十年(1768)知縣崔正音、高郵知州何廷模(原任如皋知縣)奉委領帑修城。何廷模承辦西、南兩門,崔正音承辦東、北兩門,費時3年,耗白銀35967兩3錢。乾隆五十八年(1793)、道光十五年(1835)、咸豐三年(1853)、咸豐十一年(1861)、同治二年(1863)先後6次修葺,兩水關亦作適當修葺。 [3]  此後,城垣多年失修。至清光緒年間,宣化、拱宸2門已不存在。 [2] 
至清代中葉,如皋城人口漸稠,範圍逐漸向郊外延伸。民國14年(1925年),開始修補道路,開鑿公井,並將高石橋改平,方便行人。直至民國年間,如皋城垣的輪廓尚保存完好,民國17年,國民政府如皋縣政府建設局成立,先後疏浚內外城河,填平廢河,建菜場及中山鐘樓
民國年間,戰事累發特別是日本侵略軍進犯,給如皋城以極大破壞,部分城垣毀於戰火或被拆除。至民國34年(1945年),如皋城城垣已破敗不堪。
民國35年8月,國民政府如皋縣政府徵民夫萬人,修補殘壞城垣1500米。是年,如皋城城門、水關為內外磚砌,其餘均為外磚內土,上窄下寬,外面每隔一段有凸出的箭垛;內面每隔一段有磚砌的流水道;頂上磚鋪,朝外有女牆。城磚大小不一,有35×17×7.1(釐米)、30×13.5×7(釐米)、24.5×17.6×8(釐米)等數種,砌時用糯米煮汁調拌石灰砌成。城門外包鐵板,各門頂上建有城樓,城外濠河環繞。靖海門北闢東水關,拱極門西闢北水關。 [2] 
解放戰爭時期,如皋城城垣再次遭戰火損壞,至1949年,城垣頂部被拆除,牆體高度普遍降低,且多處傾塌。
1945年9月,新四軍第一次解放如城後對如皋古城牆進行拆除。羣眾拆了城牆可以把牆磚運回去鋪豬圈。據説當時遠鄉的吳窯磨頭江安等地也有羣眾參與,那裏羣眾家裏留存的豬圈裏仍有拆除的古城牆磚。國民黨軍隊回來後,又把沒有運走牆磚及牆土圍繞老的城牆堆了一圈,以當堡壘。
1946年8月,國民政府如皋縣政府徵民夫萬人,修補殘壞城垣1500米。
水繪園東門 水繪園東門
1951年,興建新皋橋,拆除殘破城牆,鑿公井3口,添路燈50餘盞,設菜場1處,大修水倉數處,修文德、武定等橋樑8座,修下水道數處,修公井4口,修道路340多米,並開闢西南城門、疏浚城河等,拆卸北門外石坊。 [2]  7月,縣政府因城牆多處傾塌,且城門隘窄,阻礙交通,報經蘇北行政公署批准,拆除城垣,僅保留東水關。城磚部分用於建造烈士館及大會堂。
1952年11月及次年1月,先後拓寬南大街及東西大街,建設海陽路和躍進路(今中山路)。同時疏浚市河,填平淤廢河塘,建居民點。
1969年冬,城北濠河拓寬取直,填平北門外已淤塞的古運鹽河築普慶路。1970—1976年,玉帶、眾善、前進、健康、文德、武定及南北二門吊橋改建成水泥鋼筋橋。 [2] 
1990年10月10日,在人民公園(現水繪園)北側收集原有城磚重建城牆96.2米。
2001年8月至2002年1月28日,內外城河整治。 [2] 
2003年5月在舊城東南側定慧寺旁利用舊城磚恢復文昌閣
2006年在東門外城河內側利用新材料復建靖海門,城牆高12米。
水繪園 水繪園
2006年起,市委、市政府投資1.5億元,實施水繪園風景區保護和擴建工程,實施東大街集賢裏歷史街區保護性改造工程。 [2] 
2008年,西延復建城牆56米;復建敵台一座,置於外城河外側。
2009年,復建“集賢”牌坊一座,位於冒家巷南端,冒家橋北堍,作為歷史上的集賢門和集賢街北端集賢牌坊的一個標誌性建築。 [4] 

如皋古城地理概況

迎春橋 迎春橋
如皋平原最早成陸的地方位於揚泰古沙嘴最東端的海安如皋一帶。青墩新石器遺址的發現及隨後的研究證實,距今6000年前,如皋周邊今南通西北部已經成陸,並有人類活動。
如皋平原是長江上游泥沙衝擊與黃海海水頂衝共同作用,與南通地區諸沙洲連接而成。如皋平原地形地貌“狀如覆釜”,即周邊低、中間高,最高處在如皋古城老縣治處,高程6.0米(廢黃河高程)。海安鎮以東一般高程由3.5到5.0米,以西里下河地區則低至1.6至3.5米;如皋南部沿江一般在2至5米。
從地質上看,在長江古入海口改道之前,如皋位於江南;從上文化層遺存看,4000~5300年前,如皋先民傳承的是良渚文化 [4] 

如皋古城城市建設

如皋古街區 如皋古街區
如皋縣城今稱如城鎮,位於縣境中心偏北。春秋時為如皋村。原址在今西門秀水港。東晉置縣時,村鎮中心延伸到了今豐樂橋東。唐代,如皋經濟發展較快,置如皋鎮(如皋場),店家相連,商業興起。宋代,市坊基本形成。仁宗慶曆(1041~1048年)初,全鎮居民户逾5000,縣令許元始建譙門。元末,縣城建築物被毀,陳基詩《過如皋》稱之“井邑無人煙”。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知縣劉永準始建如皋城垣,建城門6座,城周以玉帶河環繞。三十三年,知縣陳雍擴築新城,周7裏,建城門4座及東、北二水關,外鑿新濠河長4208米。全城分東、西、南3條大街成丁字形格局。北端沿河為街,南端略有曲折。城廂溝渠縱橫,民宅多臨河而建。至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全城有10街、18巷。清代,全縣農村植棉,家庭手工業亦隨之興旺,促進了商業的繁榮。清初如皋商業以“鹽、當(典當)、米、木、布、藥材”6行為大。至乾隆年間,全縣經濟發達、富裕,有“金如皋”之稱。嘉慶九年(1804年),全城有11街66巷。至道光十八年(1838年),全縣人口規模百萬。
民國初年到抗日戰爭爆發前,如皋經濟建設穩步發展。全城有11街83巷。民國14年(1925年)後,修築道路橋樑,開鑿公井。17年,縣建設局先後疏浚內外城河,建菜市場及中山鐘樓。19年,將市河(玉帶河)東起泰平橋,西至沙家虹橋河段填平為中山路。27年春,日軍侵佔如皋,東、北、南門外房屋遭日寇焚燬,城內房屋亦遭破壞。35年秋,國民黨軍隊在城內拆挖鋪路磚石建築碉堡,至使部分巷道遂成泥路。
靖海門 靖海門
建國初,恢復市政建設。1951年7月,經蘇北行政公署批准,拆除城垣,闢建環城路,僅存東水關。翌年,城北濠河列入通揚運河疏浚。1958年10月,成立如城拓寬街道委員會,發動羣眾參加縣城道路建設。同年,組織6000餘人,拆除南大街拓寬成南北向的海陽路。1959年出動萬餘人,一夜之間拆除東西大街(東城門至西城門)千餘間舊屋,拓寬成躍進路,與海陽路形成“丁”字形街道。同年11月,成立疏浚市河辦公室,疏浚市河,至翌年1月初完竣。沿河植樹綠化,並於北水關建提水站。1960年,拓寬西門外大街為和平路。1969年冬,城北門外通揚運河段改道,填平原河段築普慶路,城區向北拓展。1975年建成如皋自來水廠。
80年代,如皋市政建設步伐加快。1982年5月,省人民政府批准如皋縣城總體規劃。1985年,拓建躍進東路。翌年,拓建海陽路南門至外環路段。1987年拓建新生路。1988年拓建環城西路、築環城東路。翌年,築寧海路、東皋路。拓築環城南路、環城北路。全城形成內外二城河、內外三環路,由內向外逐層擴展。這一時期,新建東皋、蒲行口、健康、肉聯廠等住宅新村。1990年縣城——如城鎮政區面積達8.5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為6.21平方千米,縣城人口7.84萬人。
1991年2月6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如皋縣,設立如皋市。全市行政區域面積1593平方千米,全市總人口142.72萬人。1992年,如皋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如皋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開始啓動。同年底,如皋城市人口達20.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2.1萬人;城市建成區面積23.5平方千米。建成區範圍大體北至環城北路,東至東皋路,南至環城南路,西至東風河、環城西路一線。 [5] 

如皋古城遺址發掘

定慧寺 定慧寺
1969年,建築工人開築如城躍進路地下水道時,在冒家巷北端西側郵電大樓建築工地地下約3米處,發現有青石板鋪成的與原如皋城石板街道十分相似的道路及一些殘磚破瓦。挖出部分的石板街道東西長約10米,發現的瓦片大於常見之瓦,長寬均約33釐米。其時,未引起有關方面重視,未取出石板,亦未進一步向兩端開挖。
1973年,縣百貨公司施工工地(今中山路海陽路交叉口西南側)地下約3米處,發現古河流、豬圈遺蹟,河流由百貨公司向東北菜場巷方向延伸,豬圈位於河岸邊。
1979年,如城清泉浴室(今中山路與安定步行街交叉口東側)開工建設,在地下約3米處,再次發現古水井、茅廁遺蹟,古井井欄用磚略呈弧形,頂端有榫頭、榫眼。此後,“地下古如皋”引起全縣文物界高度重視,並開始結合工程建設有意識挖掘、考證。
玉帶橋 玉帶橋
1995年,原如皋中學禮堂(今如皋初中校園內)西側地下約3米處,挖出原關帝廟牆磚200餘塊,上有“如皋製造”4字。經考證,南唐保大十年(952年)如皋縣衙重建於運鹽河南,原址改建為道觀,明代為關王廟,後更名關岳廟,此處應為古關岳廟遺蹟。
1996—2004年,如城第四中學(今信合大樓附近)、東水關等處先後發現地下古水井40餘口,並出土十尊20多釐米高塑金彌勒佛、古陶器及大量陶瓷碎片。地下古水井與此前挖出的地下石板街道、古茅廁及沒有上蓋的豬圈等,均有遭江海激浪衝刷的痕跡。
根據《如皋縣誌》“北周至隋開皇初年,如皋蒲濤臨江三縣均被海水湮沒或侵蝕,三縣均廢”的記載,考證確認今如城地下約3米處,存在古如皋城遺蹟。 [6] 

如皋古城保護現狀

如皋城區 如皋城區
形似古錢又如玉帶的內外城河,其形為國內少見,被著名園林大師、同濟大學教授陳從周譽為“雙環城”。近年來,如皋市建設局堅持美化城市與古城保護並舉,科學規劃,精心運作。千年古城煥發出了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機。 [7] 
內外城河沿線有春秋遺址射雉亭、明代高橋迎春橋、千年古剎定慧禪寺、名人輩出的集賢裏、冠甲江淮的靈威觀、紀念宋代名人范仲淹的範公苑等歷史文化景點10餘處。內外城河上架有形狀各異橋樑29座,承載着許多美妙傳説和故事。雙環河兩岸白石護欄蜿蜒若龍,沿線樹木葱鬱、百花爭豔。 “水環城,城包水”奇特景觀成就古城如皋獨具魅力的風光帶。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