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內城河

(江蘇如皋內城河)

鎖定
如皋內城河,又名玉帶河市河,始建於隋代,原為從運鹽河疏浚出的一條支流,目前的內城河除北部己成平陸外,仍成半環形。東起東水關,至古玉蓮池,經泮池南閘橋至嚴家灣,折而向北迄北水關,總長2381米,最寬處在古玉蓮池和泮池,最窄處在冒家橋至文德橋段。與外城河同為如皋的護城河。
中文名
內城河
別    名
玉帶河
別    名
市河
地理位置
江蘇省如皋市
河    長
2381 m

內城河歷史變遷

運鹽河自西北流至古舊河巷南折而向東,至玉帶橋西側向南,過錢家橋至王家灣折而向東。
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知縣胡昂浚治運鹽河及西南秀水港支流,並由藕花池折而向北浚通至錢家橋,連接古運鹽河,成矩形環河,形似環繞縣衙的玉帶,因名玉帶河。
明嘉靖年間,擴築新城,外鑿濠河,改稱市河,又名內城河。
明萬曆年間,浚學宮以東部分,經迎春橋達東水關。東、南、西三面,清代曾多次疏浚,可行小船。
民國3年(1914年)及民國17年兩次撈淺。縣署以北一段因居民傾倒垃圾,日漸淤塞,日漸淤塞,至清代後期賈家橋至關帝廟一帶,已成為平地,民舍櫛比。
民國19年,國民政府如皋縣政府建設局將東起泰平橋、西迄沙家紅橋一段填平,改為中山路(後改名新生路,今廣福路) [4]  。至此,迎春橋、閘橋、益人橋、雁橋、豐樂橋沿河皆建有民房,河身窄隘,流水污濁,不再行船。
1955年、1958年,內城河兩度撈淺。
1960年冬,如城人民公社成立疏浚市河民兵團,拆除沿河房屋,將狹隘之處拓寬、撈淺,歷時兩月,共挖土6萬餘立方米。
1961年,北水關處建幸福河閘,安裝20千瓦水泵,抽水、放水,並於市河兩岸植樹綠化。
1983年12月,具政府成立內城河硫浚工程指揮部,歷時12天,挖土21.25萬立方米,實支費用11.78萬元。疏浚後,河底寬2米,高程1.5米,坡比1:3,2.5米以上1:2。同時,城河與通揚河匯合處建排灌站,1984年10月竣工。
至1998年年底,內城河東起東水關,北迄北水關,總長2381米。最寬處為洋池,33米;最狹處在文德橋東,10米;一般為15-20米。
2001年8月,市委、市政府開始組織內外城河整治工程,內城河兩岸用石塊駁坡,由益人橋向西、文德橋向東改用一級坡。拆除重建冒家橋、益人橋、豐樂橋、雁橋,修復眾善橋。
2002年,開始進行後續工程,加固錢家橋、育賢橋,實施如皋師範至如皋師範附屬小學沿線內城河治理工程。此後,又全面實施內城河亮化工程。 [1] 

內城河地理環境

內城河東大街段 內城河東大街段
內外城河風光帶有十幾處歷史文化景點,從數千年前的春秋遺址射雉亭,到傳説美妙的明代高橋迎春橋;從歷經千年風雨的隋定慧寺,到名人輩出的風水寶地宋集賢裏;從冠甲江淮的道觀靈威觀,到紀念宋賢臣、學者范仲淹範公苑……歷史悠久,故事雋永有趣,名人軼事,文采風流。遊客既飽耳福,又開眼界。內外城河上的29座橋樑,形狀各異,其中一些古橋還流傳着反映如皋人文風情或古城特色的歷史故事,可以使遊客從一個側面瞭解如皋的風土人情和悠久的歷史文化。雙環河兩岸白石護欄蜿蜒若龍,沿線樹木葱鬱、百花爭豔。“水環城,城包水”的奇特風景觀成為古城如皋獨具魅力的風光帶。 [2] 

內城河內城河上的橋

北水關、通倉橋、望月橋、燕橋、豐樂橋、雁橋、益人橋、閘橋、武定橋、文德橋、冒家橋、師範橋、育賢橋、錢家橋、迎春橋、新迎春橋、老迎春橋東水關水繪園風景區內的景觀橋。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