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奚嘯伯

(京劇演員)

鎖定
奚嘯伯(1910年12月11日—1977年12月10日),原名奚承桓,出生於北京,京劇演員,工老生 [1] 
1917年,奚嘯伯開始念私塾,因自幼便對京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所以經常偷學京劇 [1]  。1921年,拜言菊朋為師學習京劇 [2]  。1924年,考入崇實中學。1927年,在張學良副司令行營中做錄士工作 [3]  。1929年,正式“下海”,成為專業演員。1933年,與尚小云程硯秋荀慧生等人合作演出。1935年,被梅蘭芳提攜進入承華社;同年,自行組班任領銜演員。1936年,與馬連良譚富英楊寶森被京劇界並稱為“後四大鬚生 [18]  。1937年,拜李洪春為帶道師,此後十年,先後旅演於北京、天津、上海等多個城市。1948年,京劇呈慘淡局面,奚嘯伯常以當賣維持生活。1950年,隨着北京和平解放,奚嘯伯自己組班赴天津、石家莊等地演出。1953年,自組嘯聲京劇團。1956年,以新編古裝京劇《范進中舉》參加北京市京劇匯演,獨獲獎金三百萬元(舊幣) [3]  。1957年,在北京被錯劃為“右派”。1958年,任石家莊地區京劇團常務副團長、藝委會主任。1959年,因表現好被摘掉“右派”帽子 [4]  。1962年,率石家莊地區京劇團赴多地演出 [5]  。1964年,主演京劇《紅雲崖》,扮演主角羅老松;同年,排演戰爭題材現代京劇《橋頭鎮》 [6]  。1971年,患腦溢血,後來半身不遂 [3] 
1977年12月10日,奚嘯伯因突發心臟病在河北石家莊逝世,享年67歲 [3] 
奚嘯伯的唱唸藝術委婉細膩、清新高雅,表演才華氣質文靜、感情深沉,舞台表演氣質脱俗,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世稱“奚派 [7] 
中文名
奚嘯伯
別    名
奚承桓
小白(乳名)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滿族
出生地
北京
出生日期
1910年12月11日
逝世日期
1977年12月10日
星    座
射手座
職    業
演員
代表作品
白帝城
李陵碑
失空斬
法門寺
上天台 展開
代表作品
白帝城
李陵碑
失空斬
法門寺
上天台
紅雲崖
白毛女 收起
祖    籍
北京大興縣
行    當
老生

奚嘯伯人物經歷

演出劇照
演出劇照(8張)
1910年12月11日,奚嘯伯出生在北京一個破落的官吏滿族家庭中,自幼便喜愛書法繪畫藝術,並對京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常偷學京劇,尤私淑餘叔巖的唱腔藝術 [1]  。1917年,7歲的奚嘯伯開始念私塾,讀《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論語》等書籍 [3]  。1920年,父親去世,家境窘迫,母親節衣縮食供奚嘯伯讀書。
1921年,奚嘯伯參加了一次聚會,即席清唱京劇《斬黃袍》,博得在場的言菊朋的讚許,遂正式拜言菊朋為師,學了不少譚派戲 [2]  。1924年,考入教會學校崇實中學讀書,喜歡語文,歷史和英語,能與英語老師作一般英語對話。1926年,因酷愛京劇,加之家庭經濟困難,毅然棄學從藝,邊為書局抄書邊跑票房學戲 [3] 
1927年,由父親舊友推薦,奚嘯伯到張學良副司令行營中做了一名錄士,抄寫文墨。1928年,奚嘯伯常到東安市場曹小鳳開辦的德昌茶樓唱清音桌,票界朋友多了,漸漸與梨園界內行有了聯繫,並打下了唱戲的基礎 [3] 
1929年,正式“下海”,在天津搭尚和玉所組的玉成班唱二牌老生,成為專業演員。1933年,與尚小云合演京劇《御碑亭》、與程硯秋合演京劇《法門寺》、與荀慧生合演京劇《胭脂虎》。1933年之後,奚嘯伯又搭楊小樓、尚和玉、馬德成新豔秋、小翠花、章遏雲李香勻雪豔琴金友琴胡碧蘭等人的戲班唱二路老生 [2] 
1935年,被梅蘭芳提攜進入承華社,以二牌老生身份赴武漢、香港,與梅蘭芳同台演出京劇《寶蓮燈》《三孃教子》《打漁殺家》等,在與梅蘭芳的合作過程中,奚嘯伯受其薰陶,在藝術上頗獲裨益;同年,自行組班任領銜演員,在春和戲院露演 [2] 
1936年,受梅蘭芳合作邀請,赴天津在中國大戲院演出,演出劇目有《四郎探母》《汾河灣》《王寶釧》《三孃教子》《法門寺》《龍鳳呈祥》等;同年,茶商李伯芝家堂會,奚嘯伯代餘叔巖在京劇《羣英會》中扮演魯肅,受到諸多關注,奚嘯伯也因此與馬連良譚富英楊寶森被京劇界並稱為“後四大鬚生 [18] 
1937年,拜李洪春為帶道師,當時合作的演員有李洪春、李德彬傅德威、趙德鈺等人,後又邀侯玉蘭高盛麟裘盛戎等加盟 [2]  ;同年,自組忠信社,後改組為裕善社,自掛頭牌,班中先後有侯玉蘭、李多奎侯喜瑞、裘盛戎、葉盛蘭張君秋尚小云等人演出。此後十年,除在北京演唱外,先後旅演於天津、上海、武漢,濟南、青島、蚌蜱、徐州以及哈爾濱等城市 [3] 
1948年,京劇呈慘淡局面,物價飛漲,妻子久病,加之夫妻二人都染上吸毒嗜好,常以當賣維持生活。1949年,北京和平解放,梅蘭芳邀請其前往北京、天津、上海演唱,雖然經濟好轉,可惜妻子卻在這年病故 [3] 
1950年,奚嘯伯自己組班赴天津、石家莊等地演出,回北京後參加了第一個北京實驗京劇團。1951年,同王玉蓉梁慧超等人赴石家莊大眾劇院開業演出,經大眾相約以石家莊專區京劇團名義赴東北、天津、河南以及河北農村演出兩年 [3] 
1953年,返回北京,自組嘯聲京劇團,除在北京演出外,又赴東北、山東、江西、上海、陝西、漢口等地巡演。1956年,與北京市京劇四團吳素秋合團,並赴漢口、長沙、石家莊旅演;同年冬季,北京市舉行京劇匯演,奚嘯伯以新編古裝京劇《范進中舉》參加,獨獲獎金三百萬元(舊幣) [3] 
1957年,在北京被錯劃為“右派”。1958年,離開北京京劇四團,來到石家莊地區京劇團,並擔任常務副團長、藝委會主任;同年7月28日至8月7日,河北省文化局召開“戲曲表現現代生活座談會”,奚嘯伯在會議期間表演了京劇《白毛女》,扮演楊白勞 [4] 
1959年,因在思想改造和工作中表現好而被摘掉了“右派”帽子 [4]  。1962年,率石家莊地區京劇團赴南京、上海、武漢、煙台等地演出 [5]  。1964年,奚嘯伯之子奚延宏根據巴蜀歌劇本改編成了京劇《紅雲崖》並擔任導演,由石家莊地區京劇團演出,奚嘯伯在劇中扮演主角羅老松;同年,排演戰爭題材現代京劇《橋頭鎮》 [6] 
1971年,患腦溢血,後來半身不遂。1977年12月10日,因突發心臟病在石家莊逝世,享年67歲。1979年,強加給奚嘯伯的一切罪名得以平反昭雪;9月13日,奚嘯伯追悼大會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國戲劇家協會和周揚、周巍峙、林默涵、夏衍曹禺郭漢城等發了唁電,送了花圈。河北省、石家莊地區黨政機關送了花圈,有關領導參加了追悼大會,中國文藝界眾多工作者送來了花圈 [3] 

奚嘯伯個人生活

家庭
妻子張淑華 妻子張淑華
奚嘯伯祖姓為喜塔臘氏,滿洲正白旗人。他雖出身於顯宦貴胄之家,但到其父輩便開始沒落不堪。祖父裕德是前清文淵閣大學士,後入閣拜相。不巧的是,在快要當上“崇文監督”的時候去世,於是家道中落,從此一蹶不振。其父熙明,依旗人慣例得到了一個侍郎銜,掌管一塊不重要的皇家墳地,只是到時拿一點應得的薪俸而已 [2]  。奚嘯伯在家中排行老四,有一個哥哥和兩個姐姐 [8] 
婚姻
奚嘯伯的妻子張淑華於1949年病逝,兩人育有兩女一子。長子奚延宏於1934年出生,曾拜孫盛開為師,工花臉。長女奚延瑛於1938年出生,未從藝;次女奚延玲於1942年出生,曾在嘯聲京劇團、梅蘭芳京劇團、北方崑曲劇院任演員,後改行至印刷廠工作,其丈夫是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樓宇烈 [8] 
弟子傳人
入室弟子:刁元禮、韓治安、蘇承龍歐陽中石孟筱伯、張宗南、張榮培、孫寶成、章共鳴、趙菊揚、王韻聲、趙履中、朋菊庵、金福田等。
奚派傳人:李伯培楊志剛、張建國、張建峯王小蟬 [9] 

奚嘯伯主要作品

奚嘯伯代表劇目

《白帝城》
《二堂舍子》
《空城計》
《擊鼓罵曹》
《法門寺》
《託兆碰碑》
《上天台》
《南天門》
《取帥印》
《甘露寺》
《洪羊洞》
《白蟒台》
《四郎探母》
《三孃教子》
《四進士》
《法場換子》
《蘇武牧羊》
《烏龍院》
《鬧府出箱》
《審頭刺湯》
《范進中舉》
《楊家將》
《十道本》
《紅鬃烈馬》
《二進宮》
《烏盆記》
《白毛女》
《失空斬》
《李陵碑》
《紅雲崖》 [10] 

奚嘯伯唱片作品

發行時間
劇目名
發行公司
演員
1938年
《三孃教子》
國樂2面
奚嘯伯飾薛保、陳麗芳飾王春娥、陳鴻壽京胡
《四郎探母》
國樂2面
奚嘯伯飾楊延輝、陳麗芳鐵鏡公主、陳鴻壽京胡
《上天台》
國樂2面
奚嘯伯飾劉秀、陳鴻壽京胡
《打鼓罵曹》
國樂2面
奚嘯伯飾禰衡、陳鴻壽京胡
1942年
《白帝城》
百代4面
奚嘯伯飾劉備、陳鴻壽京胡
《珠簾寨》
百代2面
奚嘯伯飾李克用、陳鴻壽京胡
《空城計》
百代2面
奚嘯伯飾諸葛亮、陳鴻壽京胡 [6] 

奚嘯伯藝術特色

風格形成
奚嘯伯 奚嘯伯
奚嘯伯的表演藝術,起初遵循譚派路數,但由於他很早就向言菊朋學習譚派,所以受到言派的影響很深,他登上京劇舞台之際,又是餘叔巖、馬連良、高慶奎這些老生流派盛行的時候,他也不拘一格地從餘、馬、高等流派取得借鑑。在奚嘯伯的早期演出劇目中,京劇《上天台》是演得較多的一出,他基本是按照言派的唱腔演唱的,並在20世紀40年代初葉灌製了京劇《上天台》【二黃中三眼】唱片,在這個唱段中,奚嘯伯繼承了言派細膩精巧、考究字韻的特長,又不完全採用言派的唱法,在力度、速度即“勁頭”“尺寸”的處理上,他又借鑑了餘派的一些優點,個別字音的安排,也與言派不盡相同。
奚嘯伯文化素養較高,是他一個重要的優勢,他個人風格的建立與此有很大的關係,他注重研究音韻學,結合個人嗓音特點,對於人辰、衣欺這兩個轍口的字音做了處理,從而創造了一種獨特的聲音造型,在他的代表作京劇《白帝城》中,這種獨特的聲音造型對塑造晚年劉備的音樂形象起了很大的作用 [11] 
演唱特點
奚嘯伯藝術風格的重點是“唱”,他積累了一整套“唱”的系統法則,如“以字定腔”“以情行腔”“錯骨不離骨”“唱胡琴、讓胡琴”“趕板奪字”“唱戲唱氣口”等等。他的“唱”是法度嚴謹、有系統、有規則的一套學問。在轍口的運用上,“衣齊”轍是老生演唱的一個難點,但奚嘯伯經過努力,對“衣齊”轍發音的運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法,使“衣齊”轍成了他專擅的轍口。他嗓音音量並不大,但清晰悦耳,韻味醇厚。此外,奚嘯伯對字的四聲音韻,吞吐收放,能準確、適度地進行藝術處理,對於“吐字”的“噴”“擦”“彈”“切”各有法度,既細緻又講究 [10] 
所以奚嘯伯的唸白不僅清楚明晰,字字入耳,而且鏗鏘成節、入情入微 [10]  。最早在京劇《白帝城》劉備託孤時有一段自責的獨白,情深意切,這是劉備託孤於孔明、趙雲的臨終遺囑,因而他念得字字珍重;在京劇《空城計》中孔明聽到“三報”的感情迭變,由舒緩而重視,由重視而急迫,層次井然;在京劇《十道本》中褚遂良逐道條陳的諍諫,聲調委婉,愈説愈激動,愈説愈深刻,理直而辭懇;在京劇《草船借箭》中魯肅代孔明交令的大段白口、京劇《四進士》宋士傑回答顧讀的白口,都由慢而陝,條理清晰,層層催快,快處急如爆豆,明快而清楚,急匆而不亂,嘴皮子乾淨利落;在京劇《審頭刺湯》中與湯勤的明禮暗兵,舌劍唇槍,犀利而痛快淋漓;在京劇《清官冊》中寇準對潘洪析理析辯的審訊,輕重錯落,層層剝筍,邏輯分析,步步有據,口氣感情俱能動人,直逼得潘洪無以答對,無法爭辯。長而不冗,多而不亂,奚嘯伯的唸白,無論是快是慢,是沉鬱,還是激昂,無不精細人微,體現出他那“委婉細膩,清新雅緻”的特色 [12] 

奚嘯伯人物評價

奚嘯伯極有自知之明,善於發揮自己所長。他的文戲,精益求精,力爭過硬過人。在武的方面,他在京劇《珠簾寨》《慶頂珠》中的起霸、大刀、手把子都非常邊式到家,打的方面他又何嘗弱於其唱、念、做,可以説他是天資聰敏,苦學過人 [13]  (北京醫科大學和首都醫學院生理學教授、京劇學者劉曾複評)
從京劇史上看,演員的出身不外乎自幼坐科學藝和因酷愛而成為職業演員兩種,而奚嘯伯就屬於後一類中的出類拔萃者。他不但出身高貴,關鍵是具有極高的文化素養和藝術氣質,加上他對京劇嗜之極深,由愛好到鑽研,從走票到下海,一步一個腳印地完成了成為京劇演員的人生理想,又在幾十年的戲海沉浮和實踐磨礪中圓了功成名就之夢。奚嘯伯的成功更在於自覺地在自身文化氣質的基礎上搭築起了雖然以雅為尚,但卻雅俗共賞的藝術大廈。他尊重傳統,而非墨守成規;虛心請益,而非食古不化;恪守規範,而非止步不前,最終形成了“清新雅緻、委婉細膩”,猶如簫音鳴奏般的鮮明藝術風格 [14]  (《中國文化報》評)

奚嘯伯後世紀念

2010年12月3日,紀念奚嘯伯百年誕辰專場演出在石家莊河北大戲院拉開帷幕,奚嘯伯嫡孫奚中路以及奚派再傳弟子趙建忠等專程趕來助陣 [15] 
2016年8月6日,由石家莊市京劇團創排的新編現代京劇《奚嘯伯》在石家莊人民會堂首演,這也是首次在戲曲舞台上展示奚嘯伯的一生 [16] 
2020年10月27日至29日,“紀念奚嘯伯先生誕辰110週年”京劇專場演出活動在河北省石家莊大劇院舉行 [1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