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京劇演員

鎖定
京劇演員就是以扮演京劇為主要角色的演員,其中著名的京劇演員有梅蘭芳
中文名
京劇演員
外文名
Beijing Opera actor
國    籍
中國
職    業
演員
代表作品
貴妃醉酒
代表人物
梅蘭芳

京劇演員著名京劇演員

京劇紅生演員李洪春
曾與程硯秋高慶奎馬連良搭班演出。他和着名鬚生餘叔巖言菊朋周信芳都曾合作演出,並與四大名旦梅、尚、程、荀以及四小名旦李世芳張君秋宋德珠毛世來等也都合作演出過。他演出過的劇目,連他自己也無法統計。
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
梅蘭芳是近代傑出的京昆旦行演員,“四大名旦”之首;同時也是享有國際盛譽的表演藝術大師,其表演被推為“世界三大表演體系”之一。代表戲京劇有《貴妃醉酒》、《霸王別姬》等;崑曲有《遊園驚夢》、《斷橋》等。所著論文編為《梅蘭芳文集》,演出劇目編為《梅蘭芳演出劇本選集》。
京劇老生時慧寶
時慧寶為孫(菊仙)派老生傳人,嗓音高亢清澈,聲洪酣暢,令聽者頗覺痛快,但其唱調高腔直少韻味。只重唱不重做不拘泥規範隨心所欲,時人稱其為“名士派”。曾與王風卿、餘叔巖並稱“青年老生三傑”。曾與蓋叫天、常春恆、孟鴻茂、劉筱衡等合演《七擒孟獲》,時演孔明,蓋飾盂獲,並有劇照傳世。
京劇老生許蔭棠
光緒八年與俞潤仙相識,於是搭春台班,七月出台。第一日,在慶和園同穆鳳山合演《取滎陽》,後在慶樂園同劉永春孫怡雲合演《二進宮》,又在廣德樓德珺如汪桂芬、賈立川合演《四郎探母》,當時有張二奎復生之譽。擅演王帽戲,《打金枝》為其拿手,人稱“許八出”。
京劇演員俞菊笙
清同治末年,與名旦胡喜祿接祖春台班,經常以武打戲演大軸,與三慶、四喜兩班媲美。俞菊笙不善唱功,而是着重運用精湛的武功技巧刻畫人物。曾從武花臉戲中吸收雄渾的表演風格,融合於武生的表演藝術之中,並首創了勾臉武生戲。他對京劇的武打戲,特別是長靠武生戲的表演,有重要的豐富和發展。晚年家居,除演義務戲外,不常登台。代表劇目有《豔陽樓》、《鐵籠山》、《狀元印》、《青石山》等。弟子有楊小樓尚和玉。子振庭亦工武生,慓悍勇猛,自成一格。
其他一些京劇演員還有:
後三鼎甲:譚鑫培,汪桂芬孫菊仙
老一輩的還有:劉鴻聲
四大鬚生:馬連良,譚富英,楊寶森,奚嘯伯

京劇演員京劇演員現狀

京劇演員的生存現狀堪憂。首先是工資待遇低。京劇演員工資普遍較低,如果加上平時的勞務費,一般演員年收入在三四萬元左右。作為差額撥款的單位,北京京劇院的演員每月只能拿70%的工資,其它30%靠演出結構工資補充,即如果完不成演出任務,就只能拿70%的工資。京劇、脱口秀、小品同為文
李宏圖劇照 李宏圖劇照
化藝術行業,但脱口秀、小品演員的收入在新聞媒體高出鏡率的引領下大有水漲船高之勢,而我們這些從事國粹藝術的京劇從業人員只能甘居末座。
其次,新戲排練沒有任何補助。劇團每年正常排一出新戲至少需要2至3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尤其是劇中主要演員,從建組開始,讀劇本、學唱腔、練身段,與編、導、樂、美各部門協調打磨,還要揣摩人物,精益求精,這是一個付出精力、體力、耐力的多重勞動。但是同時,這也影響了演員的正常演出,使演員經濟收入降低。大家都知道,影視演員參加影視創作有片酬,但是一部新戲的準備過程中,京劇演員的付出卻沒有相應回報。劇本編劇的創作費有20萬元至40萬元,導演創作費有30萬元至40萬元,其他諸如音樂設計、舞美設計、音樂配器、服裝設計也有10萬元至20萬元不等,所有設計、創作人員都有創作費,只有演員除外,沒有任何創作費、排練費。
第三,演員補助杯水車薪。近幾年,國家為了弘揚民族文化,倡導京劇進校園活動,但每場演出劇團只能拿到1.5萬元到3萬元之間的補助,扣除上交的20%及道具運輸等雜費,所剩餘款根本不夠給幾十人發勞務,演一場賠一場,大家失去了積極性,何談弘揚?如果政府補助能提高到8萬元至10萬元,這項工程才能健康持久地發展下去。
中國京劇界的各類大獎,從梅花獎、德藝雙馨獎到各種電視大賽,幾乎不涉及獎金,即使有也是少得可憐。我1987年參加電視大獎賽,獲得一等獎,獎勵的是200多元的保險櫃,二等獎是電風扇。據參加電視大獎賽的演員反映,沒有任何獎金,只頒發證書和獎盃。這些年國家對科技界、體育界等的重視程度遠遠超過了文藝界,從科學家到體育明星都有不同程度的獎金酬勞。相比之下,我們京劇大賽的明星和資深京劇藝術家們所得甚少。他們台上的一分鐘,何止台下十年的功!文化的興與衰標誌着一個民族的興與衰,京劇是國戲,是國粹,是祖國傳統文化的一枝奇葩,京劇人肩負的傳承民族文化的重任,是其他行業所不能替代的,京劇藝術家理應得到尊重與厚待。
第四,宣傳力度不夠。電視台京劇欄目很少,文娛播報卻每天由半小時擴充為1小時。各大媒體娛樂新聞被影視明星佔據,影視演員排新片、歌星出專輯甚至某個歌星懷孕生男生女都佔據大版篇幅,有關京劇方面的報道幾乎為零。
第五,缺乏人才包裝和市場運作的完整體系。地方電視台的超女超男節目,雖然褒貶不一,但是從運作上看,很多年輕人從選秀節目中脱穎而出,一鳴驚人。京劇演員也有同等甚至更高的實力,但是沒有人來運作包裝。誰來包裝京劇藝術?尤其是那些大獎賽後湧現出的京劇新人,他們是京劇的未來。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