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回族服飾

(圓帽、蓋頭、絲巾等)

鎖定
回族服飾的主要標誌在頭部。男子們都喜愛戴白色的圓帽。回族婦女常戴蓋頭。回族老年婦女冬季戴黑色或褐色頭巾,夏季則戴白紗巾,並有扎褲腿的習慣。青年婦女冬季戴紅、綠色或蘭色頭巾,夏季戴紅、綠、黃等色的薄紗巾。山區回族婦女愛穿繡花鞋,並有扎耳孔戴耳環的習慣。
2006年5月20日,回族服飾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 
中文名
回族服飾
頭飾種類
圓帽、蓋頭、絲巾等
作    用
保護身體、裝飾
申報地區
寧夏回族自治區
批准時間
2006年5月20日
遺產編號
Ⅹ-66
類    別
民俗
保護單位
吳忠市文化館 [2] 

回族服飾歷史源流

唐宋時期,有不少波斯中亞來的商人,一般都被稱為“蕃客”。唐代流行西域地區以及波斯等國的胡服,形制為錦繡渾脱帽,翻領窄袖袍,條紋小口褲和透空軟錦鞋。流行的原因是初唐至盛唐時期,中原與古波斯經濟文化交往及胡舞的興盛,以長安為中心的唐帝國居住着大量古波斯、回鶻粟特為主的胡人。這些胡人帶來的音樂、舞蹈和着裝特色在社會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宋代,回族人服飾開始分為兩種,一種是民眾生活服飾,一種是宗教人士或儀式的服飾。當時的猶太回回多習慣戴藍色小帽,所以又稱為藍帽回回。總的來説當時回族男子頭纏“戴斯達爾”、戴各種樣式和花色帽子比較普遍,女性服飾則用各種回族特色的花紋圖案進行裝點。
元代,回回紡織業的能工巧匠,把中亞、波斯一帶的嵌繡、毛布混織技法以及各種回回花紋、圖案巧妙的與中國傳統結合起來,不僅使回族人的服飾文化更加豐富多彩,也大大促進了中國絲織和服裝業的發展。
明代,回族人的服飾習俗就開始受到限制。回族服裝樣式受到了統治階級的限制,回族服飾習俗發展受到阻礙,只能説在一定程度上繼承,各地回族人受當地或職業的影響,失去了部分本民族服飾的特點。
清末民初,國民黨把伊斯蘭教稱為回教,把所有不吃豬肉的民族、以及漢、藏、土、蒙等民族中的信仰伊斯蘭教的人羣胡亂的統稱為回民。回族服飾並沒有因為統治階級禁止就完全屈服而全部改着漢裝,而把一些帶有伊斯蘭教特色和民族特色較濃的服飾習慣,堅持和保留了下來。
新中國成立後,少數民族也當家作主,黨和政府尊重各少數民族的文化傳統,回族的服飾文化看到了温暖的曙光,在一些有識之士的堅持和努力下得到挖掘和發展,色彩繽紛,帶有回族文化和生活氣息的服飾又走進我們的視野和生活,同時也豐富了中國的民族文化 [3] 

回族服飾服飾作用

回族的服飾具有多重作用。一是保護身體。這是人類生產、生活和生存的客觀的必然需要。根據不同的季節選擇不同的服飾,夏天穿單衣,冬天北方回族人多穿棉衣和皮衣、皮鞋等,東北和西北地區的回族人為了防寒還戴棉帽、皮帽或耳套等。回族婦女為了防風沙還戴蓋頭、搭圍巾等等。
二是裝飾的作用。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回族人也不例外,這是人類美化自身的內在要求。如男子穿襯衫、套青坎肩,女子點額、染指甲,在衣服上繡花,都有裝飾的因素。三是具有信仰的因素,回族人去清真寺或過民族節日,需頭纏戴斯達爾、穿準白、穿麥賽襪子,婦女搭蓋頭等,因此回族服飾除了保護身體和裝飾的作用外,還有信仰的因素,這構成了回族服飾的民俗特點。
回族的服飾,根據性別形成了男子服飾和女子服飾,且男女服飾區別很大;根據年齡形成幼兒服飾、成年服飾和老年服飾,回族女性服飾分未婚服飾、已婚中年服飾和已婚老年服飾;根據地區和季節、宗教職業形成不同的服飾等。

回族服飾服飾樣式

回族服飾
回族服飾(15張)
回族服飾的主要標誌在頭部。男子們都喜愛戴用白色製作的圓帽。圓帽分兩種,一種是平頂的,一種是六稜形的。講究的人,還在圓帽上刺上精美的圖案。回族婦女常戴蓋頭。蓋頭也有講究,老年婦女戴白色的,顯得潔白大方;中年婦女戴黑色的,顯得莊重高雅;未婚女子戴綠色的,顯得清新秀麗。不少已婚婦女平時也戴白色或黑色的帶沿圓帽。圓帽分兩種,一種是用白漂布製成的,一種是用白線或黑色絲線織成的,往往還織成秀美的幾何圖案。服裝方面,回族老漢愛穿白色襯衫,外套黑坎肩(老鄉稱“馬夾”)。回族老年婦女冬季戴黑色或褐色頭巾,夏季則戴白紗巾,並有扎褲褪的習慣。青年婦女冬季戴紅、綠色或蘭色頭巾,夏季戴紅、綠、黃等色的薄紗巾。山區回族婦女愛穿繡花鞋,並有扎耳孔戴耳環的習慣。

回族服飾男子服飾

男子戴的無檐小白帽,亦稱“禮拜帽”,回族傳統男帽,一種無沿小圓帽。回族在
禮拜磕頭時,前額和鼻尖必須着地,戴無沿帽行動更為方便,遂發展成為一種服飾習俗。
回回帽從顏色上看,通常有白、灰、藍、綠、紅、黑等顏色,有的是純色,也有很多帶伊斯蘭風格花邊或圖案、文字的,如星月圖案、阿拉伯文的“真主至大”、“清真言”等,可根據季節和場合的不同選擇戴那種合適。一般春夏秋季戴白色帽最多,冬季戴灰色或黑色。最尋常的還是以白色為尋常帽式,結婚的新郎多戴紅色帽子,以示喜慶。
回回帽一般用的確良、滌卡、棉布等布料製作,也有用白棉線鈎制的。黑色是用的多為平絨、棉粘毛氈、花達呢等材料,用毛線鈎織也可。此外還有用牛羊皮革製作的帽子也很受人歡迎。
戴斯他勒
波斯語音譯,意為清真寺的阿訇或教長頭上纏的布。
回族除了戴白帽外,有些也用白、黃色毛巾或布料纏頭,俗有“纏頭回回”之稱。相傳穆罕默德在早期傳播伊斯蘭時,頭纏戴斯他勒禮拜。戴斯他勒長度一般為9尺或12尺。纏頭時有許多講究,前面只能纏到前額髮際處,不能把前額纏到裏面,這樣不利於叩頭禮拜,纏巾的一端要留出一肘長吊在背心後,另一端纏完後壓至後腦勺纏巾層裏。
過去回族頭纏戴斯達爾的較多,多數回族羣眾習慣戴白帽,清真寺裏的阿訇、滿拉和常去寺裏鄉佬們則纏頭的比較多。
亦稱麥賽襪子,是北方穆斯林老人冬天穿的一種皮製襪子。“麥賽海”為阿拉伯語音譯,意為“皮襪子”,一般用近似皮夾克軟、薄的牛皮製成,潔淨光亮,結實耐用。如果穿上麥賽襪子可以免去小淨中的洗腳程序,而且用濕手在襪子的腳尖至腳後跟摸一下,即等於洗腳。所以回族穆斯林一般比較喜歡麥賽襪子。過去麥賽襪子都是自己縫製,甘肅臨夏等地有專門加工麥賽襪子的工廠,滿足了廣大穆斯林的要求,受到了好評。
準白
阿拉伯語音譯,意即“袍子”、“長大衣”。這是回族滿拉、阿訇和回族老人喜愛的服裝。準白一般選用黑、白、灰等顏色的棉布、化纖料或毛料製作,有單、夾、棉、皮四種。其款式近似現代的長大衣,但領子一般都是制服領口。
回族男子還喜歡穿白襯衫、白高筒布襪、白布大襠寬鬆褲等。
坎肩
是回族男子服飾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表現了回族簡樸、大方的民族特點
回族男女都愛穿坎肩,特別是回族男子喜歡在雪白的襯衫上套一件適體對襟青坎肩,黑白對比鮮明,清新、乾淨、文雅,也有很多帶有精美伊斯蘭圖案和各種花色的坎肩,穿在身上給人感覺很利索、幹練。
回民根據不同的季節,穿不同的坎肩,有夾的、棉的,還有皮的。既可當外套,又可穿在裏面。回族男子的青坎肩,在襟邊、袋口處用針扎出明線,使衣服各邊沿平挺工整,突出服裝造型的線條美,同時,用相同的衣料做小包扣,顯得雅緻。皮坎肩選料頗講究,要用胎皮和短毛羊皮,縫成後輕、柔、平、展。冬天穿上這種皮坎肩,再穿上一件外套,既輕便保温,又感到和諧、不臃腫。特別是回民愛清潔,講衞生,又有尚武習俗,經常要洗臉、洗手、洗小淨、練武,穿上坎肩,挽袖子洗手洗臉、幹活、習武既方便,又保暖。
回民對在清真寺唸經畢業的滿拉,舉行了“穿衣”儀式的,本坊的教民則給他準備一身新衣服、綠帽、綠袍等,讓他穿上。這個風俗起源於波斯(伊朗一帶),因為波斯即舊時的綠衣大食,北方回民冬天還用黑色棉布或狐狸尾巴做耳套,用布料做的耳套。其外形似桃子,並繡有簡單的圖案。回民喜歡穿自己縫製的搭面子二毛皮大衣、老羊皮大衣。
傳統回族男子的鞋,一般都是自制的方口或圓口布鞋,也有用麻和線自制的涼鞋。隨着社會的發展;大多數回民到商店購置各種布鞋和牛皮鞋、涼鞋等,但忌穿豬皮鞋。農村男子的襪跟、鞋墊一般都是繡花的。回族老人有扎綁褲腿的習慣。
回族男子還喜歡隨身佩帶一把小刀,俗稱腰刀。回民掛腰刀,一是為了裝飾,二是為了隨時宰牲、救牲。這種習俗與唐代杜環記載的阿拉伯人“系銀帶,佩腰刀”的習俗是一樣的,是從阿拉伯傳人我國回族人民當中的,後來逐漸成為回族人民的習慣。

回族服飾女子服飾

蓋頭
回族婦女的衣着打扮也是很有特點的。一般頭戴蓋頭(也叫搭蓋頭)。
服飾
服飾(3張)
蓋頭,旨在蓋住頭髮、耳朵、脖頸。回族認為這是婦女的羞體,應該加以遮蓋。戴蓋頭的習俗,一是受阿拉伯國家的影響。在阿拉伯地區,原來風沙很大,水源較少,人們平時難以及時沐浴淨身。為了防風沙、講衞生,婦女們自己縫製了能遮面護髮的頭巾。後來許多阿拉伯、波斯商人把這種習俗帶到中國。二是受伊斯蘭教的影響。《古蘭經》説:“你對信女們説,叫她們降低視線,遮蔽下身,莫露出首飾,除非自然露出來的,叫她們用面紗遮住胸膛,莫露出首飾……”中國回族女性雖然已棄用面罩,但也以頭巾護頭面,一般把頭髮、耳朵、脖子都遮掩起來,久而久之逐步形成了回族婦女戴蓋頭的習慣。回族在戴蓋頭前,有的將頭髮盤在頭頂,有的留把把頭,將頭髮盤在腦勺後,戴上帽子,爾後再戴蓋頭。回民的蓋頭,無論在泉州、廣州、海南等沿海地區,還是在內地,一般通常有綠、青、白三種顏色,有少女、媳婦、老人之分。一般少女戴綠色的,已婚婦女戴黑色的,有了孫子的或上了年紀的老年婦女戴白色的。戴綠蓋頭顯得清俊嬌麗;戴白蓋頭顯得乾淨持重;戴黑色蓋頭顯得素雅端正。回族婦女的“蓋頭”,講究精美,大都選用絲、綢、喬其紗、的確良等高中檔細料製作。在樣式上,老年人的蓋頭較長,要披到背心處;少女和媳婦的蓋頭比較短,前面遮住前頸即可。回族婦女還喜歡在蓋頭上嵌金邊,繡風格素雅的花草圖案,看上去清新、秀麗、明快、悦目。如今隨着時代的發展,有些青年回族女性的蓋頭也有了一些樣式、色彩上的變化,顯得更加活潑和大方。 [3] 
大襟
回族婦女的傳統衣服一般都是大襟為主,裝飾內容卻很豐富。少女和媳婦很喜歡在衣服上嵌線、鑲色、滾邊等,有的還在衣服的前胸、前襟處繡花,色彩鮮豔,形象逼真,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回族女裝都是右邊扣扣子,紐子是自己用料子製作的。傳統回族女子的鞋喜歡在鞋頭上繡花。襪子主要講究遛跟和襪底,遛跟襪大都繡花,襪底多製成各種幾何圖案,也有繡花的。
回族婦女衣服的顏色不喜歡妖豔,一般老年人多着黑、藍、灰等幾種顏色;中、青年喜歡穿鮮亮的,如綠、藍、紅等顏色。
回族婦女老少一般都備有節日服裝;經常禮拜的人,還專門有一套禮拜服。
耳環
大部分回族女子從小就要扎耳朵眼子,七八歲時要戴耳環;同時,還喜歡戴戒指、手鐲,有的還點額、染指甲等等。已婚婦女還要經常開臉,顯得清秀、乾淨。回族婦女喜歡戴耳環,除了裝飾以外,據説還能使人心明眼亮。回民當中有句順口溜説:“姑娘眼睛亮,耳環子掛兩旁。”這話確有道理。眼部穴位在耳垂中央,戴耳環可以刺激耳部眼睛的穴位。
戒指
回民戴戒指的講究與土耳其巴基斯坦埃及中東阿拉伯國家的穆斯林和中國漢族的講究相同:戴無名指上表示已婚,戴中指上表示沒有對象,戴小拇指上表示已有對象還未結婚。除此以外,回族婦女還喜歡戴手鐲與耳環。傳説是在很早以前,有位回族媳婦兒養活着一個老婆婆,因為家裏很窮,連飯都吃不飽,她就到一個商人家去打短工,給人做飯。每次和完面,這位媳婦兩手都捨不得洗手,沾兩手面偷偷回來洗掉給婆婆做麪糊糊吃,這樣可以勉強果腹。過了一段時間後,突然有一天天空中電閃雷鳴、烏雲翻滾,婆婆和媳婦都很害怕,媳婦不禁懺悔不應該吃人家的東西,於是把手伸出去,把兩眼一閉,想讓雷劈掉算了。一聲巨雷響過後,媳婦睜開雙眼,發現自己的雙手不但絲毫未損,而且兩個手上都戴上了金手鐲。從此,回族媳婦戴手鐲也成了孝順老人的象徵。有的回族女性沒金手鐲的,也可以用其他材質的代替,如銀手鐲、玉手鐲等。
指甲
回族女性還喜歡用鳳仙花染指甲。這個習俗也是由阿拉伯、波斯等地傳來的,因為中國在漢朝以前沒有鳳仙花。漢武帝時,張騫聽説西方有一個條支國(阿拉伯),後來甘英奉使西域,中國與阿拉伯之間才有了交通。從此以後,互相往來,鳳仙花也從西域傳到中國。
鳳仙花的阿拉伯名為“海葫”。周密的《癸辛雜識》對此有詳細的記載:“鳳仙花,紅者,用葉搗碎,入明礬少許在內,先洗淨指甲,然後以此付甲上,用片帛纏定過夜。初染,色淡,連染三五次,其色若胭脂,洗滌不去,可經旬,直至退甲,方漸去之。或雲此亦守宮之法,非也。今回回婦女多喜此。”
回族形成後,仍襲祖先的習俗,代代相傳,時至今日,許多回族女性還喜歡用鳳仙花染指甲,以示美觀。

回族服飾傳承意義

回族服飾是回族特有的文化現象,回族服飾文化是一個歷史悠久、絢爛多彩、積澱豐厚的寶庫。回族服飾的發展變化及多種形態,潛移默化地受到時代、地域以及周邊兄弟民族習慣等影響,但在根本上或者説整體上,是受到伊斯蘭文化對回回民族形成的深厚影響。人類服裝史權威、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布蘭奇·佩尼曾深有感慨的表示:“對服裝歷史的研究,可以説,等於從事一項探險活動,它涉及的領域很廣,而且饒着有興趣。”由於回族服飾是半隨着發展的節奏,就可以幫助我們從宏觀上把握回族歷史發展的主脈。回族服飾的研究沒有侷限在衣飾、頭飾等直觀服飾的層面上,而是拓展視野,把回族的鞋飾佩飾、婚禮與喪葬服飾、舞台表演服飾及學生樣服都收納到考察範圍之內,從而豐富了回族服飾文化的研究內容。各民族服飾這所以千姿百態,除了受到地域環境的影響和社會變革的牽動,還由於各民族具有自己獨特的審美觀

回族服飾發展現狀

如今,隨着社會環境的發展,城鄉回族的服飾較之新中國成立前和新中國成立後的五六十年代有了很大變化。特別是居住在城市裏的中青年男女,穿戴打扮豐富多樣。回族男子的衣服由單一的白汗衫、青坎肩、便裝中山裝向西裝、夾克衫等款式新穎的方向發展。城市裏的一些回民打扮,已很難從服飾上辨清他們的族屬了。

回族服飾傳承保護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4]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吳忠市文化館獲得“回族服飾”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  [5]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該項目保護單位吳忠市文化館評估合格。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