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問姓

鎖定
問姓是源自於中國的一個姓氏。讀音作wēn,不可讀作wèn。今江蘇省淮安地區,安徽省淮南地區,陝西省渭南市,內蒙古自治區烏審旗,河北省圍場地區,甘肅省徽縣,浙江省餘姚市,湖北荊州,山西省汾陽市、交城市等地區,均有問氏族人分佈。
中文名
姓氏
源    自
中國的一個姓氏。
讀    音
wēn
出    自
商湯後裔苑氏衍派問弓氏、問薪氏

問姓基本介紹

問
問[問,讀音作wēn(ㄨㄣ),不可讀作wèn(ㄨㄣˋ)]

問姓姓氏淵源

問姓淵源一

源於子姓,出自商湯後裔苑氏衍派問弓氏、問薪氏,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據史籍《姓苑》記載,“問氏,系問弓氏、問薪氏之後所改。”苑氏,來源於中國奴隸制商王朝(公元前1562~前1066年)。自商湯建國到商紂王滅亡,商王朝共歷四百九十餘年,十七代,三十一王。商王朝,商湯始建都於亳(今山東曹縣),之後有五次遷都,到盤庚時期(公元前1312~前1285年)最後遷都於殷(今河南安陽小屯村)。之後,商王朝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都有了發展,特別到了武丁統治時期(公元前1271~前1213年)的五十幾年間,商王朝處於強盛巔峯。
商王武丁在公元前1168年封其子文至苑(今河南新鄭),為苑侯,其後代子孫以先祖爵名為氏,稱苑氏。苑氏一族的早期分佈範圍,可以從商朝武丁王及以後的商王朝統治範圍來確定。武丁時期商王朝強盛,不斷對外用兵,商的疆域日益擴大。據資料記載,其疆界西至陝西城固、山西萬樓永和地區,北至邯(今河北淶易),南至湖北黃坡、江西清江,東至山東曲阜、泰安附近。因此,苑氏族人居住分佈很廣,主要在今河南、安徽、山東、河北、山西、陝西、湖北、江西等省境內。在商以後三千多年的歷史變遷中,苑氏的後代又以封官、分家封地、居住遷移等分衍出其他姓氏。據史籍《古今姓氏書辨證·黨固傳》中記載,有許多姓氏皆出自苑氏,其單姓有勸氏、運氏、藝氏、毳氏、故氏、暮氏、住氏、據氏、幽氏、昫氏、澤氏、奧阝(鬱氏)、圃氏、敍氏、咀氏、矢氏、履氏、親氏、隴氏、勇氏、辯氏、遣氏、銑氏、衍氏、啓氏、科氏、人氏、政氏、悼氏、北氏,其複姓有問弓氏、問薪氏、王里氏、虎夷氏、牟孫氏、平陵氏、平寧氏、羌兀氏、霜鄉氏、新和氏、新孫氏、固孫氏等。商湯時期,王朝以都城所在為核心佈設軍事要塞,以衞王畿。其軍事要塞近都者多為環形分佈,稱腕弓(近弓);其軍事要塞遠都者多在邊境,呈星形分佈,稱深弓(遠弓);處於二者之間地帶設置的軍事要塞,為扇形分佈,稱問弓(中弓)。
商湯後裔問弓氏,即為掌管中弓軍事力量的大夫,其後裔有以其官稱“問弓”為姓氏者,稱問弓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問氏者。

問姓淵源二

源於姬姓,出自西周初期周武王給大司寇蘇忿生的封地温邑,屬於避難改姓為氏。據《寶應問氏家譜》記載,江蘇揚州地區的一支問氏,系因張士誠之亂由温氏改姓而來。温氏源於西周時期的温國。據史籍《廣韻》、《萬姓統譜》等記載,西周初期,蘇忿生在周朝任司寇,被封在温邑(今河南温縣),稱温侯。周襄王姬鄭二年(晉惠公姬夷吾元年,公元前650年),温國被北狄人攻滅,國君温子逃往衞國,稱為温氏。後來晉國大夫郤至(温季子郤昭子)率軍攻滅了狄人,温國邑地就成為了郤至的封邑。
春秋中葉的周簡王姬夷十一年(公元前575年)農曆6月,郤至在“鄢陵之戰”中(今河南鄢陵)指揮晉軍打敗了強大的楚軍,聲威顯赫,成為晉國執政上卿,從此郤氏一家三族權傾朝野,史稱“三郤秉政”,結果引起其他晉國卿士大夫們的嫉妒。據典籍《國語·晉語》記載,晉文公姬重耳時期,“胥、籍、狐、箕、欒、郤、柏、先、羊舌、董、韓,寔掌近官。”因此,到了晉厲公執政,便對郤氏一族專權國政極為不滿,就想找個藉口除掉國中的這些強宗大族。有一次,晉厲公帶着羣臣去打獵,郤至打到一頭野豬,便派人給晉厲公送去,不料卻在半途被晉厲公寵幸的寺人孟張奪去,郤至大怒之便下一箭射死了孟張。晉厲公不明究竟,對此大為惱火,憤聲説道:“季子欺餘!(這老傢伙欺負到我頭上來了)”遂決定除掉郤氏一族。晉厲公欲除郤氏的消息很快就被郤氏族人知道了,堂弟郤錡便主張搶先攻殺晉厲公以保存自己,而郤至愚忠地認為:寧可自己被殺,也不能犯上作亂。
周簡王十二年(公元前574年)農曆12月壬午日,晉厲公糾合了一批與郤氏有怨仇的臣子們如欒書胥童夷羊五等,率甲士八百滅掉了郤氏一族,史稱“晉滅三郤”。郤氏百年大族,一朝灰飛煙滅,三郤的屍首被陳列在朝堂上示眾。這次事變後不久,晉厲公因為優柔寡斷,也被欒書殺死。
郤至的子孫中有在“晉滅三郤”事件中成功出逃到其他諸侯國的,便以原郤至封邑命姓,稱温氏。後該支温氏族人中有因避禍而遷徙至真如(今江蘇揚州寶應)者,改“温”為諧音字“問”,稱問氏。

問姓淵源三

源於姜姓,出自東漢末期温侯呂布,屬於避難改姓為氏。呂布:(公元?~198年),字奉先。五原九原人(今內蒙古包頭)。著名東漢末年武將。呂布善弓馬,精武藝,時號為“飛將”。他初在幷州刺史(今山西太原)丁原手下任主簿,後殺丁原投靠董卓,晉升為騎都尉,又遷至中郎將,封都亭侯。後來,他曾因小故被董卓擲戟責打,心懷怨恨。當時司徒王允擬誅董卓,便藉機與呂布密商,呂布答應為內應。漢初平三年(公元192年),王允乘羣臣大會未央殿之機,派呂布等在北掖門誅殺董卓。呂布以功授為奮威將軍,封温侯。董卓部將李傕、郭汜進犯長安,呂布戰敗出走。先後投奔袁術、袁紹等割據諸侯。曾助袁紹擊敗張燕。因懼袁紹,被陳留太守(今河南開封)張邈收留,命為兗州牧,屯駐濮陽。未久,曹操率軍攻呂。呂布戰敗,投奔割據徐州的劉備。其時劉備與袁術對峙。在袁術的鼓動下,呂布襲取下邳(今江蘇睢寧),擊敗了劉備,自號徐州牧,並許劉備駐紮小沛(今安徽濉溪)。袁術曾派大軍進攻劉備,劉備向呂布求救,呂布出面調停,使雙方罷兵。
漢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呂布擊敗劉備,攻破小沛。曹操親率軍征討。呂布不敵,被困於下邳,遣人求救於袁術,未果。呂布待軍不善,在曹軍圍困之下,其部將侯成謀叛,擒住呂布及陳宮高順等人出降。呂布乞降未成,被曹操所殺。呂布的後代子孫中有以祖上爵位“温侯”為姓氏者,稱温氏。其後裔贛州石城人温革(公元1006~1076年),為北宋時期的教育家、圖書收藏家,也是客家地區私家辦學之先驅。由於他所辦學校規模大,藏書豐富,師資力量雄厚,所教學生人才輩出,名震朝野,被當朝宋仁宗下旨入京面聖,並賜為“進士”,敕封為“大儒”。
温革的後代在南宋末期撰有《海上仙方》一書,借外諷今,得罪了當朝權貴賈似道,全族被抄,有逃亡者改以諧音字“問”為姓氏,以避其難,世代相傳至今。

問姓淵源四

源於女真族,出自金國時期兀者羣牧使温迪罕·蒲睹,屬於避難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金史·温迪罕蒲睹傳》記載,金正隆五年(公元1160年),金國西京路桓州(今內蒙古錫林郭勒正藍旗)爆發了以西北路招討司譯史契丹人撒八為首的契丹族人民大起義。當時在遼陽一帶管理兀者部落畜牧生產女真貴族温迪罕·蒲睹是羣牧使,撒八起義後,温迪罕·蒲睹為防備屬下契丹族人民響應,命令手下家奴兵丁配備兵器時刻警衞。於是契丹牧民便巧妙地騙那些家奴兵丁説:“我們將要出兵伐宋,官府要查看兵器,請把你們的兵器借給我們用一用吧。”家奴們上當,紛紛將兵器借給了契丹牧民。結果契丹族人乘機起事,温迪罕·蒲睹只能束手就擒。契丹起義軍捕獲温迪罕·蒲睹後問他:“你願意跟我們一起造反嗎?”温迪罕·蒲睹回答:“吾家世受國厚恩,子侄皆仕宦,不能從汝反而累吾族也。”結果,温迪罕·蒲睹當即被起義軍凌遲處死,其在堂子孫也一同被殺。
温迪罕·蒲睹的後裔族人有取其姓氏首音漢字諧音為“問”者,漢化姓氏為單姓問氏。

問姓遷徙分佈

問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羣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千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七百八十八位,以東莞、廬江、遼東、太原、襄州、郯郡、襄陽、寶應桓州為郡望。
今安徽省的淮南地區,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和浩特市、鄂爾多斯市烏審旗,河北省的承德市圍場地區、保定市望都區,甘肅省的隴南市徽縣,浙江省的寧波市餘姚市,山西省的汾陽市、交城市、呂梁市臨縣,河南省的漯河市,湖北省的荊州市,重慶市,黑龍江省的哈爾濱市,江蘇省的蘇州市、揚州市寶應縣,山東省的臨沂市郯城縣,陝西省的渭南市澄城縣白水縣,台灣省等地,均有問氏族人分佈。

問姓得姓始祖

問弓氏、蘇忿生温革、温迪罕·蒲睹。

問姓郡望堂號

問姓郡望

東莞郡:西漢時期有東莞縣,治所在今山東沂水。東漢末建安初年(丙子,公元196年),分琅琊郡齊郡城陽郡,治所在今山東省沂水縣東北,領八縣。晉朝晉武帝泰始元年(乙酉,公元265年)改置為東莞郡,置於晉陵(今江蘇常州)東南一帶,南北朝時期的南齊末年廢黜,其時轄地在今山東臨朐、沂水、蒙陽、沂源、莒縣一帶。今廣東省東莞市建制置於唐朝,後世所稱“東莞”皆指廣東沿海的東莞。
廬江郡:秦朝時期為九江郡,在楚漢之際分出一部分為廬江郡,漢朝時期名為舒。隋朝開皇年間(公元581~600年)置廬江縣,治所在舒(今安徽廬江),其時轄地在今安徽省長江以北廬江一帶。
遼東郡:在中國歷史上,“遼東”這個稱謂有四重意思:①郡、國名,戰國時期燕國置郡,洽所在襄平(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大淩河以東一帶地區;西晉時期改為國;十六國時期的後燕末地入東海郡;北燕時期又復置遼東郡於今遼寧省西部一帶地區;北齊時期廢黜;到東漢安帝時分遼東、遼西兩郡地置遼東屬國都尉,治所在昌黎(今義縣),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西部大淩河中下游一帶;三國時期的曹魏改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遼都衞,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為遼東都司,治所在定遼中衞(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為今遼寧省大部地區;自明正統後期因兀良哈諸族南移,漸失遼河套(今遼河中游兩岸地);從明朝天啓元年~崇禎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間,全境為後金(清)所並。③軍鎮名,明朝“九邊”之一,相當於遼東都司的轄境,主要是鎮守總兵官駐廣寧(今遼寧北鎮),明朝隆慶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後冬季則移駐遼陽(今遼寧遼陽);明朝末期廢黜。④地區名,泛指遼河以東地區。
太原府:亦稱太原郡。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隋朝時期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幷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山西太原)。以後宋朝、金國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為府。民國時期改為市,成為山西省會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襄 州:亦稱襄城郡。南北朝時北魏於縣境置鍾離、襄城、陳陽、石馬諸縣,分別屬南襄州西淮安郡和襄城郡,今城關鎮為當時的襄城縣治,以後歷為州治、縣治。治所在襄城(今河南襄城)。
郯 郡:亦稱東海郡海州郯城縣郯郡治所在郯(今山東郯城),後置郯縣,屬徐州刺史部,為縣、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會末期境內已有人羣定居,時境為“東夷”之地,太昊氏為東夷一著名酋長,少嗥氏為黃帝族向東發展的一支,與夷族雜居於此,稱“炎”地,周朝時期封炎族首領於此,稱炎國,後演化為郯國。春秋時期,郯國附屬於魯國,“郯子朝魯”、“孔子師郯子”即出於此。戰國時期,郯國於周威烈王十二年(丁卯,公元前414年)為越國所滅。秦朝時期始置郯郡,後改稱東海郡。秦、漢之際曾稱郯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鄭城一帶,治所在郯城縣北部;西漢時期下轄三十七縣,其時轄地在今山東費縣、臨沂、江蘇贛榆以南,山東棗莊、江蘇邳州以東和宿遷、灌南以北一帶地區。
襄陽郡:東漢朝建安十三年(戊寅,公元198年)分南郡、南陽兩郡各一部份置襄陽郡,治所在襄陽(今湖北襄樊襄城區),其時轄地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縣、宜城縣、當陽縣遠安縣等一帶,治所在襄陽(今湖北襄樊襄城區)。
寶應縣:今江蘇揚州寶應縣。
桓 州:桓州城是金國西北邊境的軍事重鎮,城址在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俗名四郎城。

問姓堂號

東莞堂:以望立堂。
廬江堂:以望立堂。
遼東堂:以望立堂。
太原堂:以望立堂。
襄州堂:以望立堂,亦稱襄城堂。
郯郡堂:以望立堂,亦稱東海堂、海州堂、郯城堂。
襄陽堂:以望立堂。
寶應堂:以望立堂。
桓州堂:以望立堂。
廬江堂:以望立堂。

問姓字輩排行

山東郯城問氏字輩:“國正天鑫順官清民自安”。

問姓家譜文獻

江蘇寶應問氏家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江蘇省揚州市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