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元敬王后

鎖定
元敬王后(원경왕후,1365年-1420年),姓閔,本貫驪興,是朝鮮太宗李芳遠之王妃,朝鮮世宗李裪之母。
她是驪興府院君閔霽的次女,十八歲嫁給李芳遠。朝鮮太祖建國時,閔氏受封為靖寧翁主。建文二年(1400年)冊為貞嬪,建文三年(1401年)升為靜妃。她在輔佐夫君奪權的過程中立下大功,但成為王妃後因後宮問題及外戚問題而與李芳遠不睦,李芳遠甚至一度考慮過廢黜她,最終念及糟糠之情而保留其中宮地位。
永樂十六年(1418年)被尊為“厚德王大妃”,兩年後去世,諡號元敬王太后(後改稱元敬王后),葬於獻陵
別    名
靖寧翁主、貞嬪、靜妃、元敬王后、元敬王太后
所處時代
麗末鮮初
民族族羣
朝鮮族
出生地
開京
出生日期
1365年7月29日(至正二十五年七月十一日)
逝世日期
1420年8月18日(永樂十八年七月初十日)
主要成就
輔佐丈夫奪取王位

元敬王后人物生平

元敬王后名門閨秀

元敬王后家系圖 元敬王后家系圖 [7]
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七月十一日,元敬王后閔氏誕生於高麗首都開京的門閥貴族家庭。其所屬家族驪興閔氏(黃驪閔氏)在閔令謨(元敬王后八世祖)時開始發達,他在高麗明宗時官至門下侍郎平章事(宰相)、太子太師。 [1]  高麗忠宣王終結高麗王室族內婚後,宣佈了十五個有資格與王室聯姻的“宰相之宗”,其中一個就是黃驪閔氏。 [2]  元敬王后的高祖父閔宗儒、曾祖父閔頔、祖父閔抃(其兄閔愉是仁顯王后明成皇后的祖先)、父親閔霽均在高麗朝廷出任要職。另一方面,閔氏家族也逐漸傾向從元朝傳入高麗的程朱理學,元敬王后的伯父閔思平及父親閔霽都受到理學影響。 [7] 
洪武十四年(1381年),元敬王后嫁給了高麗王朝的新興將星李成桂的第五子——李芳遠,她比李芳遠大兩歲。閔氏家族另一成員閔璿之女也嫁給李成桂第四子李芳幹。當時高麗流行“預婿”(類似贅婿)的風俗,所以李芳遠是在閔家長大的。 [31]  由於得到重要門閥驪興閔氏的支持,李成桂的勢力也日益膨脹,最終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取代高麗,開創朝鮮王朝,閔氏家族的閔汝翼名列開國功臣。李芳遠被封為靖安君,元敬王后亦獲得“靖寧翁主”(一作靜寧翁主)的封號。 [3] 

元敬王后佐夫奪權

在嫁給李芳遠十餘年的時間裏,元敬王后生過三個兒子,但都早夭了。直到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才生下了第一個成人的兒子李褆(讓寧大君),其後三年又生下李補(孝寧大君)和李祹(世宗大王)。在此期間,李成桂寵愛後妻神德王后康氏,在重臣鄭道傳的支持下,立她所生的幼子李芳碩為王世子,而李芳遠等已故前妻神懿王后韓氏所生諸子則受到冷落。鄭道傳協助李成桂強化中央集權、解散各王子所統私兵之舉也損害到李芳遠等人的利益。李芳遠對鄭道傳發起挑戰,於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八月二十六日發動“戊寅靖社”(第一次王子之亂),將李芳碩及其胞兄李芳蕃與鄭道傳一黨屠戮殆盡。李成桂不久後被迫禪位於李芳遠之兄李芳果,而李芳遠與李芳幹矛盾又起,引發建文二年(1400年)正月二十八日的第二次王子之亂,李芳遠再次獲勝,並於二月初四日受封王世子,元敬王后也在一個月後成為世子嬪,徽號“貞嬪”。 [4] 
在兩次王子之亂的過程中,元敬王后都扮演了重要角色。第一次王子之亂前夕,李成桂聽從鄭道傳之言,解除各王子所領私兵,李芳遠也燒燬了自己的兵器,但元敬王后卻私下保存了大量兵器,李芳遠政變成功仰仗於此。政變當天,元敬王后派奴才金小斤將李芳遠從宮中騙至家裏,密議對策,她不想讓李芳遠身處險境,涕泣制止其入宮,但李芳遠毅然入宮,發動政變。元敬王后追出户外,提醒李芳遠一定要小心,並準備兵仗鞍馬,預備不測。政變進行過程中,元敬王后想親赴政變現場,與李芳遠共成敗,但被府上衞士極力阻攔,不久鄭道傳的笠子和寶劍就被奴才金夫介送來,元敬王后由此得知大功告成。第二次王子之亂,巷戰正酣,元敬王后看到李芳遠的士兵睦仁海所騎府中馬匹中箭逃到馬廄,便對戰局感到悲觀,打算徒步親赴戰場,與李芳遠一起死,侍女金氏勸阻無效,不久鄰居淨祀婆就來告知捷報,元敬王后才舒了口氣,返回家中,等待丈夫凱旋。 [5] 
成為王世子十個月後,李芳遠接受李芳果之禪讓,登基為王。建文三年(1401年)正月十日,冊封元敬王后為“靜妃”,正式入主中宮。在冊文中提及“能決策而提甲,弼成宗社之功”,肯定了她對李芳遠奪權做出的貢獻。後來李芳遠讀高麗史書,看到神惠王后柳氏給高麗太祖王建提甲之事,對忠寧大君(後來的世宗)説:“汝母后之功,比之柳氏提甲尤重矣!” [6] 

元敬王后痛苦歲月

元敬王后與李芳遠共患難多年,一朝登上王妃寶座,反而開始與夫君日益不和。首先是後宮問題。李芳遠即位後就屢屢臨幸侍女,令元敬王后十分不滿。成為靜妃五個月後,她就怒斥李芳遠臨幸的女子,李芳遠則趕走靜妃殿二十餘名宮女、宦官以回敬。 [8]  面對元敬王后的“妒忌”,李芳遠不但不退讓,還在建文四年(1402年)正月命令朝臣河侖權近等參考歷代後宮制度,準備正式設立嬪御 [9]  三月,因李芳遠欲納成均樂正權弘之女,元敬王后和他的矛盾全面爆發,元敬王后之母宋氏也警告元敬王后“宮嬪甚多,其漸可畏”,元敬王后就拉着李芳遠的衣服説:“上何忘故意乎?吾與上同守艱難,共經禍亂,乃有國家,今乃忘我至此乎?”哭泣不止,甚至絕食抗議,遂成心疾,李芳遠為之連續數日不聽政,但最終還是納了權氏(即懿嬪權氏)。 [10]  此後仍擋不住李芳遠不斷納後宮,最後李芳遠成為朝鮮王朝後宮嬪御(有名號者)最多的國王。
另一方面,李芳遠出於強化王權的需要而整肅驪興閔氏家族,成為對元敬王后的另一個沉重打擊。元敬王后的四個弟弟中,閔無咎、閔無疾為李芳遠奪權出力,名列靖社功臣和佐命功臣,驪興閔氏集高麗的舊有門閥和朝鮮的外戚新貴於一體,權勢熏天,炙手可熱。永樂五年(1407年)六月,元敬王后的父親閔霽因妄議世子與明朝公主的聯姻問題而受到彈劾。起初,李芳遠想請明朝使臣宦官黃儼説媒,讓明朝公主下嫁朝鮮,但黃儼爽約,李芳遠又後悔,將世子定婚於金漢老家。然而右軍同知總制李玄卻仍想爭取聯姻明朝,並與閔霽討論此事,閔霽雖然沒立刻答應,但讓女婿趙璞(元敬王后的姐夫)説給河侖聽,河侖將此事傳開,李芳遠最後也知道了,為之震怒,將相關人員治罪,只放過閔霽,但閔霽仍受到台諫彈劾。 [12]  李芳遠判斷閔氏家族的如意算盤是利用聯姻明朝來加強自家權勢 [13]  ,以此為契機開始逐步肅清閔氏一門,閔無咎、閔無疾兄弟不斷受到彈劾,包括“除去宗支”等在內的各種“不忠”的新舊賬一起算,至七月被逐出朝廷,流放外地。 [14]  永樂六年(1408年)九月十五日,閔霽死亡;十月初一,李芳遠正式公佈閔無咎、閔無疾兄弟十大罪狀。 [15]  永樂八年(1410年)三月賜死閔無咎、閔無疾。 [16] 
在肅清閔無咎、閔無疾的過程中,李芳遠向元敬王后説明其處置的必要性,元敬王后表面上聽從,但趁李芳遠外出講武之機召閔無疾之妻入宮,引發李芳遠震怒,準備留元敬王后住昌德宮,自己搬到景福宮,夫妻分居,但在黃喜的勸諫下未果。 [17]  閔無咎、閔無疾被賜死後,元敬王后“內懷不平,屢發不遜之言”,李芳遠甚至一度考慮過將她也廢黜,但念及“糟糠之意,不忍遽棄也”,最後決定限制元敬王后“主內事”的權力。 [18] 
元敬王后剩下的兩個弟弟閔無恤、閔無悔也沒有被李芳遠放過。永樂十三年(1415年),世子李褆告發閔無悔曾在其面前出言不遜,説:“世子不長於吾家門乎?”而一同在場的閔無恤並沒有立即制止。李芳遠雖然表示看在元敬王后的老母宋氏的份上不忍治罪,但還是告訴了知申事(相當於承旨)柳思訥,世子也告訴台諫官員,導致台諫、刑曹聯合彈劾閔無恤、閔無疾兄弟。 [19]  六月二十五日,李芳遠命閔無恤、閔無疾離開漢城居住,不久安置於京畿道海豐。 [20-21]  但大臣對其兄弟的治罪請求仍在持續,李芳遠表示等宋氏老死以後再行處置。 [22]  但到了十二月,李芳遠突然公開閔氏家族在建文四年(1402年)孝嬪金氏出宮生育元尹李裶(後封敬寧君)時欲置其母子於死地之事(但譜牒記載李裶生於洪武二十八年,故此事真實性待考)。 [11]  此罪被算在閔無恤、閔無悔頭上,李芳遠也決定對其兄弟依律治罪。 [23]  十二月二十三日分別流放江原道原州和黃海道海州 [24]  ,永樂十四年(1416年)正月十三日賜死,四兄弟的妻兒都被流放遠方。 [25]  隨着元敬王后的四個弟弟先後被賜死,自高麗後期以來顯赫的驪興閔氏家族的權勢一落千丈,直到朝鮮中宗時的閔齊仁才有所起色,到朝鮮肅宗時出了仁顯王后,又成為一大門閥。

元敬王后晚年去世

李芳遠肅清閔氏一族自然惡化了他與元敬王后的關係,夫妻幾乎處於“冷戰”狀態。據昭憲王后的弟弟沈澮所説,李芳遠曾讓元敬王后“僻處一殿,高其垣墉”。 [26]  但念及糟糠之情,李芳遠畢竟沒有與元敬王后恩斷義絕,仍然保持其中宮地位。
永樂十六年(1418年),李芳遠廢世子李褆,另以忠寧大君李祹為嗣,同年八月禪位,被尊為上王,元敬王后也被尊為大妃,十一月獲得尊號“厚德王大妃”。永樂十八年(1420年)夏,元敬王后病重,李芳遠“侍側扇枕,親奉湯藥,凡所救療,無所不至”。七月十日,元敬王后去世於壽康宮別殿,享年五十六歲,諡號元敬王太后(朝鮮王朝初年仍依高麗習慣,追尊國王之母為王太后),葬於獻陵。 [3] 
元敬王后死後,李芳遠“不勝軫悼”,因而身體不適。 [3]  世宗想親自來李芳遠所居的豐壤行宮問安,又派大臣柳廷顯、元肅給李芳遠進獻肉食,李芳遠推辭並表示:“大臣請之,可以從之,況主上至誠之請乎?然大妃幼年歸我,今三十八年矣。內助之功不細,予何忍食肉乎?卿等亦各有室,宜深體之。且予之疾非因不食而得,乃因傷食而發。今已愈矣,又能進膳,毋得更請。"説完後“涕泣不已”,又説以前世宗來問安都是問候他和元敬王后夫婦,如今只問候他一人,所以不忍心世宗來此問安,而且喪期未盡,不宜奪情釋服來問安。 [29]  不到兩年,李芳遠也去世了,遺命與元敬王后合葬於獻陵 [30] 
永樂二十二年(1422年)追上尊號“彰德昭烈”。 [27]  宣德五年(1430年)以有違禮法為由改稱“元敬王后”。 [28] 

元敬王后人際關係

元敬王后孃家

關係
姓名
生卒
備註
父親
1339年-1408年
封驪興府院君
母親
宋氏
1342年-1424年
封三韓國大夫人
弟弟
閔無咎
?-1410年
封驪江君,娶權鉉之女,被賜死
閔無疾
?-1410年
封驪城君,娶韓尚桓之女,被賜死
?-1416年
封驪原君,娶李稷之女,被賜死
閔無悔
?-1416年
封驪山君,娶金益達之女,被賜死
姐姐
閔氏
?-?
趙延壽曾孫趙璞,其子趙慎言娶李芳幹之女誠惠翁主
妹妹
閔氏
?-?
盧頙曾孫盧閈,領議政盧思慎為其孫,韓國前總統盧泰愚為其17世孫

元敬王后子女

封號
性名
生卒
配偶
貞順公主
李氏
1385年-1460年
清平府院君李伯剛,與慶慎公主為妯娌
慶貞公主
李氏
1387年-1455年
平壤府院君趙大臨(開國功臣趙浚之子)
王子

1389年
早夭,未序齒
王子

1390年
早夭,未序齒
王子

1392年
早夭,未序齒
慶安公主
李氏
1393年-1415年
吉川君權跬(權近之子)
李褆
1394年--1462年
淑嬪→三韓國大夫人→壽城府夫人金氏,其母善慶宅主全氏
李補
1396年--1486年
淑懿翁主→三韓國大夫人→蕊城郡夫人鄭氏,其父左贊成貞度公鄭易
忠寧大君
李祹
1397年-1450年
貞善公主
李氏
1404年-1424年
宜山君南暉(開國功臣南在之孫)
誠寧大君
李褈
1405年-1418年
敬寧翁主→三韓國大夫人昭頃夫人成氏,其父全羅道都觀察使成抑

元敬王后影視形象

名稱
類型
年代
飾演者
電影
1964
放浪大君
1968
鄭福順
2015
金史熙
世宗大王
電視劇
1973
金容琳
黃喜政丞
1976
樸元淑
朝鮮王朝五百年-楸洞宮大人
1983
1996
2008
2014
2015
2015
2021
徐令姬(劇中稱“元明王后”)
202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