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何瑭

鎖定
何瑭(1474~1543),字粹夫,號柏齋,河南武陟縣千秋鄉人,祖籍揚州府如皋(今屬江蘇),明朝弘治十五年(1502)進士,官至南京右都御史
隆慶初年,追贈禮部尚書,追諡“文定”。
全    名
何瑭
粹夫
柏齋
諡    號
文定
所處時代
明朝
出生地
河南武陟縣千秋鄉
出生日期
1474年10月
逝世日期
1543年9月
主要成就
以儒學名於世
主要作品
《柏齋集》
最高官職
南京右都御史

何瑭生平經歷

何瑭生來端正認真,不事嬉戲,人以為痴。
七歲時,何瑭見家有佛像,直言請求移走。
十九歲時,成為郡庠生,讀許衡薛瑄遺留下來的作品,廢寢忘食。
弘治十四年(1510),參加河南鄉試,考中第一名。
弘治十五年(1502)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閣試克己復禮為仁論》,何瑭説:“仁者,人也。禮則人之元氣而已,則見侵於風寒暑濕者也。人能無為邪氣所勝,則元所復,元年復而其人成矣。”宿儒紛紛表示推許佩服。
弘治十七年(1504),何瑭授翰林院編修
正德元年(1506),何瑭因新政嚮明武宗上書直言,請求復任史職,沒有得到答覆。
正德三年(1508),充會試同考官
正德四年(1509),《明孝宗實錄》書成,升任翰林院修撰宦官劉瑾專權,有一天贈送翰林川扇,翰林們入而拜見唯獨何瑭只是長揖。劉瑾大怒,於是沒有贈送給何瑭。受贈的人再次拜謝,何瑭正色説:“何跪而又跪也!”劉瑾大怒,追問其姓名。何瑭直接回答:“修撰何瑭。”何瑭知道必不為劉瑾所容,於是累次上疏致仕
正德五年(1510)劉瑾被誅。正德六年(1511),何瑭官復原職。
正德八年(1513),何瑭以經筵觸犯忌諱,貶官開州同知,督修黃陵岡堤。堤成,擢東昌府同知,再次請求歸鄉,居家八年。
嘉靖元年(1522),起任山西提學副使,丁父憂而沒有上任。
嘉靖二年(1523),服闋,起任浙江提學副使。何瑭注重根本,崇尚實際,士氣一變。不久,升任南京太常寺少卿。何瑭與國子祭酒湛若水國子司業郭維藩等修明古太學之法,學者一直以此為宗。
嘉靖六年(1527),升任南京太常寺卿。歷任南京工部侍郎、南京户部侍郎、南京禮部侍郎,升任南京右都御史,掌院事。不久,致仕,居家十餘年。
嘉靖二十二年(1543)九月,去世。
隆慶初年,追贈禮部尚書,追諡“文定”。 [1-2] 

何瑭個人成就

王守仁道學名於時,唯獨何瑭頗有微詞。何瑭曾言陸九淵楊簡之學,流入禪宗,充塞仁義。後學未得子游子夏的十分之一,而議論即過顏子曾子,此吾道大害也。何瑭居鄉十餘年,教子姓以孝弟忠信,一介必嚴。何瑭兩執親喪,皆哀毀 [1-2] 

何瑭文學作品

所著有《陰陽律呂》、《儒學管見》、《柏齋集》十二卷,皆行於世。 [1] 

何瑭親屬成員

高祖父:何忠一,明朝初年任總旗,跟隨北伐中原,官至河南懷慶衞編管
父:何森 [2] 

何瑭人物評價

張滷:時南有王陽明,北有許函谷(許誥),皆以理學名於時,而公獨默如。
毛鳳韶:斯人不可使一日去國。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