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克己復禮

(漢語成語)

鎖定
克己復禮(拼音:kè jǐ fù lǐ)是一則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論語·顏淵》。 [1] 
“克己復禮”指剋制自己的私慾,使言行舉止合乎禮節;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定語。 [1] 
中文名
克己復禮
拼    音
kè jǐ fù lǐ
近義詞
嚴於律己
注音字母
ㄎㄜˋ ㄐㄧˇ ㄈㄨˋ ㄌㄧˇ
成語出處
《論語·顏淵》
語法結構
聯合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定語

克己復禮成語出處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論語·顏淵》) [2] 

克己復禮成語故事

孔子帶學生周遊列國,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卻一直未能得到施展的機會,窮困潦倒之際,被困於陳、蔡的山野之中,連續困了七天,沒有食物可以吃。弟子們餓了好幾天,個個面黃肌瘦,心中充滿憂慮。而孔子依然每天不斷地學習,沒有絲毫的埋怨與擔憂。 [4] 
子貢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突破重圍,好不容易才買來一袋米,希望給大家解解飢。顏回和子路趕緊在靠牆的地方生火做飯。飯快熟的時候,恰巧屋上有團黑灰掉落在飯上,顏回覺得扔掉沾灰的飯可惜,就夾起來吃掉了。子貢和子路去井邊打水,子貢一回頭,正好看見顏回在用手抓飯吃。子貢當即很生氣,認為顏回偷飯吃的行為有辱君子的操守,但他沒有上前質問顏回,而是去問孔子:“仁德清廉的人,也會因窮困而改變氣節嗎?”孔子説:“如果因窮困就改變氣節,那怎麼還能算仁德清廉呢?”子貢便將看見顏回偷飯的事告訴了孔子。 [4] 
孔子聽後並沒有感到驚訝,説:“我相信顏回的人品,我認識他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雖然你這麼説,但我還是不能因為這一件事就懷疑他,可能其中有什麼緣故。你等一下,我來問問他。” [4] 
於是孔子把顏回叫過來,對他説:“我前幾天夜裏夢見了先人,這大概是神在啓發佑助我。你把做好的飯端進來,我要祭奠一下先人。”顏回惶恐地對孔子説:“老師,剛才有團黑灰掉到鍋裏,留在飯裏不乾淨,丟掉又可惜,我就把它吃了,用吃過的飯來祭祀先人,是不恭敬的。”孔子説:“原來如此,那就算了,我們一起去吃飯吧。”等顏回離開後,孔子望了一眼子貢,説:“顏回是什麼樣的人,你已經明白了吧?” [4] 

克己復禮成語寓意

禮,使道德變得可以操作,可以踐行,也使仁的內在品質有了評判的外在依據。禮的本質是仁愛。如果人們都能夠依禮行事、非禮不行,那麼人們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從而成為一個“仁者”。 [4] 

克己復禮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克己復禮”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定語;指剋制自己的私慾,使言行舉止合乎禮節。 [1] 
  • 運用示例
唐·房玄齡等《晉書·卷四六·李重傳》:“然古之厲行高尚之士,或棲身巖穴,或隱跡丘園,或克己復禮,或耄期稱道,出處默語,唯義所在。” [1] 
明·無名氏《紫泥宣》第一折:“小官公謹忠信,克己復禮,奉公守法,正直無私。” [1] 
清·高珩《聊齋志異〉序》:“夫人但知居仁由義,克己復禮,足為善人君子矣。” [3] 
參考資料
  • 1.    克己復禮  .漢典[引用日期2019-12-01]
  • 2.    龔勳主編. 中華十大國學啓蒙經典 論語 注音版[M].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7.04:89
  • 3.    王毅主編. 學生實用典故詞典[M]. 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0.09:278
  • 4.    劉加臨編著. 史記中的智慧名言故事 學生版[M]. 南昌: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2015.01: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