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交互設計師

鎖定
交互設計師(InteractionDesign)是指參與完成對產品與它的使用者之間的互動機制進行分析、預測、定義、規劃、描述和探索的過程的設計師,即定義人造物行為方式的工作者。
交互指的是產品與它的使用者之間的互動過程,而交互設計師則是秉承以用户為中心的設計理念,以用户體驗度為原則,對交互過程進行研究並開展設計的工作人員。
中文名
交互設計
外文名
InteractionDesign
產    生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提    出
比爾·莫格裏奇

交互設計師定義

作為一門關注交互體驗的新學科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產生了,它由IDEO的一位創始人比爾·莫格里奇在1984年一次設計會議上提出,他一開始給它命名為“軟面(SoftFace)”,後來把它更名為“Interaction Design”――交互設計

交互設計師操作特點

交互設計師善於表達,以網頁語言表達產品所要告訴用户的信息,同時顯示用户的操作功能。
所以,凡是涉及到表達、傳達的問題,都可以找交互設計師來做,也應該由交互設計師來做。
產品經理考慮要做什麼產品才有價值,交互設計師考慮怎麼把這個想法最有效地轉化成一系列的界面展現給用户。除了展現,還有和用户的交互。這個展現、交互的過程就需要一定的表達能力。這種表達能力並不是我們平時所特指的口頭表達,而是使用網頁語言表達。我們經常會討論一個按鈕的位置,討論某個狀態下光標的樣式,討論應該寫成“登錄”而非“登陸”等等:這些都是網頁語言表達。
有些時候,有些交互設計師會問,“網頁上的文字要我來寫嗎?產品經理比我瞭解的更清楚,他(她)們寫吧?”如果説交互設計師應該具備“善於表達”的特點,那麼網頁上的文字就應該由交互設計師來編寫。雖然產品經理更瞭解產品,然而交互設計師才是最懂得如何向用户表達的人。我們會討論“你”還是“我”這樣的稱謂問題,也會注意不要在頁面上出現“用户”這樣的字眼:這些都是文字表達的問題。

交互設計師工作內容

內容包括:對產品進行行為設計和界面設計。 行為設計是指各種用户操作後的效果設計。Web的操作以點擊為主。點擊操作又可以分為“表單提交”類和“跳轉鏈接”類兩種。除點擊外,還涉及到拖拽操作等。
界面設計包括:頁面佈局、內容展示等眾多界面展現。例如:使用按鈕還是使用圖標?字號大小的應用,如何使用tab….. 之所以特意提出這樣一個話題,是為了強調除了“界面設計”,還需要“行為設計”。
交互設計在被認識的過程中會有很多誤區,常見的是把交互設計理解為一種專業的、高級的界面設計。一個產品不好用很多時候是因為流程上有問題,頁面表現的挺合理,但是,點擊了一下之後,就會發現“走不下去了”。流程是一系列的操作,也需要設計。

交互設計師工作要求

交互設計師基本要求

文字表達能力:寫郵件,寫blog,寫各種東西。如前所述,文字表達是頁面表達的一部分,具備一定的文字表達能力是必要的。
語言表達能力:多説,開會的時候要發言,一對一的討論要花心思。
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是與同事溝通的必要素質,更為重要的是,語言表達能力是表達能力的一種體現。如果面對面,一對一的交流都有困難,怎麼能保證用頁面間接的跟用户交流能交流清楚呢。

交互設計師信息構架設計

深入理解產品的目標、功能需求。將這些目標、需求轉化為界面表現。把內容合理的歸類整理為若干的界面。信息構架的設計意味着對導航的設計。“導航欄共有幾級?每級幾項?”這些問題將隨着信息構架的設計而確定。
信息構架設計的要求:
1.符合用户心理模型
2.儘量保持窄而淺的信息樹這一步工作需要和產品經理充分的交流。

交互設計師界面細節設計

在整體信息構架確定的基礎上,對界面上的細節進行推敲。界面細節設計的要求:
1.符合web可用性標準
2.符合圖形用户界面的基本準則
3.符合現有互聯網行業已形成的設計習慣……
4.符合大多數互聯網用户使用電腦的習慣(只想到這幾條)
這些細節設計更像是交互設計的專業,通常其他職位的人不會染指。顯然這些工作是很有價值的,但是創造性並不大,價值也不很大。隨着互聯網這個行業的成熟,細節上的表現會更統一、更規範。也許我們激烈爭論的問題,幾年後已經很成型了,不需要再爭論了。相比之下,信息構架的設計更具有創造性,自由度更大。
2006年,Robert Reimann為Cooper通訊(the Cooper Newsletter)寫了第一篇題為《如果你想成為一名交互設計師》的文章。和許多人一樣,我讀後大受啓發:那正是我理想的職業。聽從Reimann的建議,我接受培訓,成了一名交互設計師。
因為我的書的緣故,我發現人們開始問我同樣的問題:如何成為一名交互設計師?成為一名交互設計師意味着什麼?每天究竟要做哪些工作?Reimann的佳作依然值得借鑑,在此基礎上我再補充些我自己的看法。

交互設計師日常

根據時間和項目的不同,交互設計師的日常工作包括:客户訪談,現場研究,頭腦風暴,撰寫文檔,製作原型以及產品測試。具體工作取決於項目進程。除了埋頭撰寫文檔的日子(如框架構建),每一天都會有所不同。不錯,依然有很多EEMP:寫郵件(Email),收郵件(Email),會議(meeting)和報告(presentation)。但其間也不乏令人興奮的時刻。
交互設計師受聘同創意打交道——使抽象的想法付諸現實。很少有工作能夠這般精彩。你可以通過頭腦風暴,想象前所未有的事物,然後建造出來。還可以塑造行為,使世界變得更加有趣美好。你將用彩筆在白板和“隨意貼”上描繪自己的創意,幫助人們解決問題。如果你足夠出色,還有機會同那些擁有先進科技及巨大影響力的公司合作,讓世界因你而不同。
要實現上述夢想,你必須具備3個條件:氣質、培訓和經驗。

交互設計師氣質

Reimann對於氣質價值的論述依舊準確。對於用户的“同情共感”與學習新事物的能力是任何設計師都不可或缺的兩大特質。也是該職業必備的基石。
這並不意味着你需要成為“擅於交際的人物”(當然這樣更好)。但確實意味着你應當對人類感興趣,包括人的行為與侷限性。你至少理論上要關注人與社會環境。一名優秀的交互設計師需要學會設身處地為用户着想,而不是把自己想象成用户,或者把用户看作與自己類似的人。你們很可能截然不同。
MBTI人格測驗中(Myers-Briggs personality scale),擁有“直覺型”人格(“N”:intuitive)同樣十分關鍵。能夠憑藉直覺進行跳躍性思維對設計師而言至關重要。因為你不可能永遠看清問題全局,接觸每一個用户,對項目瞭然於胸。你不得不猜測與假設——這時你需要直覺。

交互設計師培訓

如果你認為自己的氣質適合這樣的工作,下一步就需要學習一些基礎知識。選擇好的入門書,如:《軟件觀念革命-交互設計精髓》(About Face 2.0),《Designing Interfaces》與《Universal Principles of Design》。還需要了解你的工作介質,比如互聯網,移動通訊和軟件系統。你不必成為一名程序員,但需要了解每種介質技術上的可行性。工業設計準則與良好的溝通技巧也很有幫助。
與有經驗的設計師共處,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通過非正式的聚會、會議或者在線交流(比如交互設計協會(IxDA)的郵件討論)同樣受益匪淺(我在這裏提到的很多問題都曾在那裏討論過)。那些信手拈來的知識,觀點與方法都是設計文化的一部分。少説話,用心聽。
快速培訓的途徑之一即在校學習(儘管過程緊湊,學費高昂)。我首推三所學校:卡耐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伊利諾斯州立大學的設計學院(Institute of Design)和英國皇家設計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遺憾的是,上述學校提供的都是面向研究生的課程。我還不知道任何本科階段的交互設計專業。不過相信未來幾年將會出現。
沒有交互設計的本科專業,大學階段該如何準備呢?我的建議如下:進入一所好的設計院校學習工業設計或傳媒設計(你都能學到有用的技能),或者關注設計以外的任意領域。人文學科、人類學、文學、心理學、社會學、戲劇、政治、文化研究——都有助於你成為一名更加豐富的設計師。

交互設計師經驗

培訓與知識儲備,這些還遠遠不夠。即便作為一名交互設計讀物的作者,我依然認為書本只能為你提供從業背景,只有設計本身才能讓你成長為一名交互設計師。
設計經驗從何而來呢?主要有兩個方法:一所好的學校能讓你接觸到現實課題(關於商務、技術以及用户限制);你也可以提供專業設計或免費為別人設計(後者非無路可走請慎用)。
郵件討論,本地團體與人才市場是着手找工作的首選。多數工作是通過口頭推薦找來的,因此同其他設計者的聯繫也能有所幫助。

交互設計師素養

要入用户體驗的行當不容易,首先面臨的就是身份危機。很多時候我們到底是做什麼的根本都説不清楚。CHI、HCI、UI、UE、UX、IA、ID、IxD、IxSD、……所謂專業術語一大把,往往越解釋人越糊塗。
這種對職業含糊混雜的解釋恰恰説明,用户體驗是一個高度綜合的交叉學科:要設計,但又不是單純設計圖形圖像,還要具備認知科學知識,以便構想適當的界面和用法;要能對整體市場策略和產品定位進行深入思考,並將其體現在設計當中以符合市場需求,還要有實現上的切實考慮,不能讓開發團隊學湯姆克魯斯演碟中諜;要善於與客户/用户交流溝通,要能言善道,還要求你能像FBI探員一般擅長洞察別人嘴上説不出來的真實動機;要對設計階段的整體架構和佈局做出有正見的決策,還要有與開發、市場、美工設計上上下下各層人員進行長期艱苦卓絕的解説、説服、協商活動的巨大毅力和決心;要能夠量化,要精通調研技能,數學還不能太差;要善於想盡一切辦法來勸導客户放棄錯誤的想法,還要能忍耐折中方案的不完美;……一切的一切,經驗要深厚、知識要廣博、思考又要足夠深入。
你説能幹這活兒的人,那水平得高吧?!好像做用户體驗,什麼都要會才行!所以往往是你越説,別人越糊塗。無論外行內行,一提起用户體驗/交互設計,不知所謂或者腦海裏浮現windows灰色窗口的人恐怕不在少數。
還有更重要的問題在於:有多少正在做相關工作的從業者真的意識到自己的職業特點了呢?
Raskin提出了五大最關鍵的素養,很好地切中了這個職業的重要特點,應該説為所謂交互設計師也好、用户體驗工程師也好的從業人員提供了明確的指導。
下面一一轉述之。

交互設計師溝通技能

Raskins説,軟件最難的部分是關於人和管理的,是文化成分。殺手級界面設計要能實現,你得説服團隊所有人。作為用户體驗專員,你的工作目的就是要能在團隊裏建立起一種以用户體驗為中心的文化,在團隊的整個研發過程中,用户體驗始終處於指導地位,引導大家做出真正符合市場/用户需求的產品。
你不會溝通,就會失敗;不能説服,就會失敗;不願傾聽,還是會失敗。作為交互設計師,你得有能力進行平衡、説服、協商,同時不在設計上委曲求全。Raskin説道,做設計就是要激發大家參與進來。你得能讓你的想法成為其他人的想法(有沒有點兒像《盜夢空間》?),讓其他人將設計同視為己任,你才會成功。
要做到這些,你得學會製作草圖、原型和視頻演示,你得學會把握一個具象化程度,來説服別人。有時候一個草圖就夠了,有時候你得做到高保真的精細度才行,有時候交互演示就夠了。
除此之外,你還要學會以用例來與產品經理談,從商務角度來跟商務部門談。
你得找本關於溝通的書來讀,掌握溝通的技巧。

交互設計師瞭解科學

Raskin説道,只有充分了解人類心靈的能力上限和薄弱之處,你才能做出最優的設計和決策。這些基礎知識至關重要,能忙幫助你瞭解文化和語言背後更深層次的意涵。
你的短時記憶(short-term memory)能存儲多少內容?你的注意焦點(locus of attention)有哪些特性?從有序列表中選擇條目需要多久?習慣如何影響設計?
如果你連GOMs分析是什麼都不知道,連undo比警告更好的認知科學解釋都説不出來的話,那基本上就是説,即使你的設計做得很好,你也根本不理解你的設計好在哪裏。Raskin説,這就太危險了。你的“感覺”既能走對路,也能走錯路。更糟糕的是,你只能談虛無縹緲的“感覺”,根本沒有足夠的能力來溝通你的想法並説服其他人。
界面設計是藝術,同樣也是毫不遜色的科學。作為交互設計師,你必須掌握這門科學,避免在糟糕設計的雷區隨機漫步

交互設計師學會編程

在設計師(設計者)與工程師(實現者)組成團隊裏,同理心是最關鍵的要素。沒有同理心,實現者不關心設計如何,而設計者也不會講究實際。如果一家公司的團隊糾結於specs和code之間,來回折騰,顛過來倒過去地搞,説明團隊缺乏同理心,設計者與實現者無法相互理解
把設計與實現劃清絕對的界線是可怕的。設計-編碼者和編碼-設計者組成團隊才是最優化的配置。
Raskin認為,作為設計師,獲得同理心的強有力工具就是製作原型。基本可用的原型給整個團隊內相互理解打下了基礎。原型是第二有説服力的產出(第一名是原型的視頻演示)。製作原型讓你對什麼好實現什麼不好實現有了較好的把握。能夠考慮到邊界情況,並能用實現者工程師的語言與其進行溝通,同理心就充分發揮積極作用。
不需要你很會寫代碼,但你至少應該能用HTML和Javascript製作原型來溝通你的想法。
做設計就是要激發大家參與其中。要做到這一點,你首先得贏得尊敬。為了贏得尊敬,你需要做一名會編程的設計師。

交互設計師設計創作

偉大的設計師總是不停地做設計。偉大的設計師會糾結於電梯裏令人迷惑的按鈕佈局和ATM機上不妥當的按鈕標籤。他們會就此拍照、寫博客,反覆琢磨。如果你不喜歡搞創作做設計,那你根本就不該進入這個行當。你得投入千千萬萬個小時的親身實踐,才可能在領域裏佔有你自己的一席之地。你是在為大家做設計,你得深入瞭解大家,深入生活
你應該有大把小的創意項目,有些完成了的,有些失敗了並從中獲益匪淺的,還有棄置的。如果沒有,説明你沒走上身為設計師的正道。

交互設計師圖美設計

外表影響着可用性。外表不是全部,但卻是最顯著的東西。
作為交互設計師,你應該學一學字體樣式排版,學一學Swiss grid system,掌握技巧,讓你的設計脱穎而出——即使這意味着你在一開始不得不模仿別人的風格。
作為交互設計師的你身處“賣想法”的行業。不幸的是,傑出的想法會因為醜陋的草圖而被冷落。要想在競爭中嶄露頭角,你需要學習,成為一名足夠好的圖美設計師。

交互設計師效率

網上評論出不少優秀的設計,這些設計大多都以簡潔為主。這説明大眾對於優秀設計更偏好於簡潔與清新,其實這代表了一種趨勢——人們對互聯網產品的認識,更注重效率。
簡潔,是效率的信息展示為目的的理念,避免噪聲。避免對使用者造成過度干擾,影響產品的亮點功能。清新,特定的現代設計風格,內容通常為具象的日常生活場景,視覺效果多低對比度、低飽和度高亮度
簡潔的設計讓使用者可以更效率的找到信息,清新讓產品更符合人類的視覺習慣。

交互設計師細節

人們希望可以從一款產品中更效率的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那麼減少使用者的誤操作就顯得至關重要。其實產生誤操作行為的因素會有很多——較新潮的產品概念、易用性差的交互設計、有誤導的視覺設計
對於減少使用者的“誤操作”小氣的神告訴記者:想要避免產品誤操作出現首先要完善對用户羣體的研究、產品系統本身的可用性規範以及產品設計的一致性規範,並且在產品中提供可持續的可用性測試埋點數據跟蹤。
一個優秀的產品在細節上的處理必然是趨於完美的,但是往往會遇到在某個小細節上糾結很久的事情,這是交互設計師在日常工作中最常見的問題之一。小氣的神認為遇到這種情況時應該重新迴歸產品設計流程,如何對產品需求、可用性規範、設計一致性、用户行為產生影響。

交互設計師素質

張小龍在那場經典的八小時演講上説過產品的終極需求就是滿足人性需求,就是滿足人們的貪嗔痴。張小龍將需求定義為原始的人性。
在交互設計師眼中的產品不僅僅需要滿足原始的人性,而是需要逐步深化並且超越原始的人性。小氣的神説道:“我最近在做用户體驗的評估體系。其中對創新,從用户維度,是這樣來劃分三個層次,滿足潛在需要、深化認知、提高能力。能夠滿足人性需求、被需求,是產品成功的基本素質。”

交互設計師展示

儘管Cooper,Google那樣的公司會在求職過程中或讓你完成一系列的測試,所有的公司都要求作品展示(portfolio)。準確地説你要準備兩類作品:一份在線,一份書面。
在線作品集應當提供作品綜述,可以包含一些樣本文件。書面作品集(面試攜帶)則是對作品更加深刻的展現,以便你論述項目問題與解決過程。不要光介紹成果,工作過程也很重要。
沒有作品怎麼辦?找找看。這個世界充滿有待解決的問題,設計一個解決方案。
為什麼要做交互設計師?
因為這樣你就能改變世界。不錯,我們貌似只是在修補按鈕、下拉菜單、儀表什麼的,但真正的工作卻是改變這個世界,一點一滴……讓它更加人性。我們幫助人們完成日常工作,無論是遊戲,救生還是轉賬。我們將自己的價值注入這個世界,讓事物變得有用,易用,愉快,健康。這樣的工作真不賴。
--------------------------------------------------------------------------------
Dan Saffer是Adaptive Path的高級交互設計師。在電子商務,應用軟件,硬件等領域表現出色。曾與Lucent Technologies,Warner Bro,MAYA Viz等多家公司合作。

交互設計師書籍

在Reimann寫下《如果你想成為一名交互設計師》之後的5年中,交互設計領域發生了許多變化。網絡泡沫導致不少設計師紛紛離開這個領域。但是網絡新近的復甦又使新的從業者加入進來。為了促進業內知識的累積,交互設計師們成立了一個新的團體:交互設計協會(Reimann為首屆主席)。此外,繼軟件、互聯網等“傳統”業務之後,交互設計開始進入一些新的領域,包括手機,醫療設備,金融,娛樂與零售服務等。
而傳統領域也在發生變化:互聯網已成為應用軟件設計的平台,即便是那些無需在線編程和運行的軟件,也日漸成為“在線工作”與“下線工作”的混合體。就連操作系統也在逐步擺脱25年前賴以建構的桌面隱喻的束縛。一切都顯得那麼自然,有如探囊取物——使交互設計師成為一份理想的職業。

交互設計師價值

對交互設計職位的思考
很多交互設計師(包括用户研究員)可能都思考過一個問題:自己的存在到底有沒有價值?這個職業是否有未來?最後,很多交互設計師由於看不到未來,或體會不到成就感,轉行做了產品經理或從事其他崗位。
確實,原型完全可以由產品經理代勞,實在不會做可以抄競品嘛,再不行,還可以交給視覺設計師自由發揮嘛。在這雙重夾擊下,交互設計師確實很尷尬。最鬱悶的是,交互設計師往往沒有話語權,時常需要妥協於產品經理或領導,即使心裏並不認同。
我曾經看到過一篇微博(已經被刪除了),大意是這樣:“我們公司招人只招產品經理和美工,不需要交互設計師。我們不要只有思考沒有產出的職位”。看似讓交互設計師心寒的話,其實體現了很多管理者的心聲:交互設計師沒有太大意義,我們不想多這麼個無用的環節,沒有他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有視覺就夠了。
我覺得聽到這種聲音是件好事,可以讓我們更清醒的去反思。一個職位存在,必然有它存在的道理。交互設計師這個職位設立的意義是什麼?應該做到什麼程度?是不是真的像這個人説的一樣只有思考沒有產出?下面我就來簡單分析一下。
可有可無的礙事者 OR 用户體驗的護衞者?——交互設計師與產品經理的制衡
如果讀過《用户體驗的要素》,就會知道產品在戰略層(用户體驗的要素)需要同時考慮網站目標和用户需求。實際情況下,產品人員往往揹負着沉重的KPI,他們不可避免的更多考慮網站目標;而交互設計師更傾向於站在用户體驗的角度考慮問題。二者需要互相平衡,互相制衡,否則容易失控。試想,如果沒有用户體驗人員或相應的團隊,產品為了達成自己的目標,很可能會拼命的增加功能和內容。如果大家都不去重視體驗,都去過渡的消耗產品,那產品的未來可想而知(不過這種情況基本上只在大公司發生,產品就像個孩子一樣,而產品經理相當於孩子的父母。但父母太多了,孩子也就不親了)。
可能有人會説了:不是所有產品都揹負KPI,也不是所有的產品人員都不重視用户體驗。很多產品人員自己畫原型也畫的挺好的。我想説的是,術業有專攻,產品人員需要注重的是產品的宏觀方向和定位,而不是交互細節。一個整天熱衷於交互細節及頁面佈局的產品經理,能有多少心思放在定義大方向上?(除非這個團隊產品人員較多,有些人員其實是在專職做交互的工作)
還有一點,設計師一般不揹負KPI,所以容易保持較為理性的思維,正所謂“旁觀者清”。所以我們時刻做好準備,在產品經理頭腦發熱時(人在面對巨大壓力時難免,設計師其實也一樣),準備一盆冷水。
被奴役的原型工人 OR 提供最佳方案的設計師?——交互設計師與產品經理的合作
每當產品拋過來一個需求時,平庸的設計師想的是完成它;普通的設計師想的是把它做好;優秀的設計師想的是儘自己所能把它做到最好;而卓越的設計師則優先考慮:這個需求到底合不合理?值不值得去做?對產品有什麼幫助?用户是否需要它等等。如果最後的結果是它不值得去做,那麼應該拒絕,或是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法。當然很多時候,我們很難判斷出某個特定的需求是否合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做用户調研,可以分析使用場景,可以去問問身邊的朋友,可以和產品經理討論等等,但不能因此放棄思考。
比如説,之前同事做彩票客户端設計時,產品經理要求增加複雜的分析圖表功能(因為用户反饋中經常有人提到)。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的不是冥思苦想,尋找各種解決方案以更好的在小屏幕上呈現複雜的圖表;而是通過分析用户的使用場景,最後得出此功能不適用在手機客户端上的結論(找不到任何一種適合使用該功能的合理場景),最終説服產品經理取消了該功能。
2. 重塑需求
遺憾的是,很多時候設計師接到需求時,需求文檔都已經成型了。 這個時候設計師已然處於較被動的地位,緊接着會不由自主的按照需求文檔去設計,直到最後發現走不通為止。而這個關鍵節點恰恰是設計師最能發揮價值的地方。
我們更需要的是把蘋果變成橘子的能力;而不是人家給你一個蘋果,你把它榨成蘋果汁。那樣的話,你被人替代的日子就不遠了,因為原型誰都會畫。
比如説,需求文檔上寫明“二級導航持續可見,方便用户切換”。但你通過經驗或用研結果,發現只有極少的用户會去切換功能,那麼就可以把它適當隱藏起來。其實你並沒有完全按照需求文檔説的去做,但相信這樣的結果,大家都會滿意。
3. 梳理結構流程&設計界面
這一點就不用多説了,一個有經驗的專業的交互設計師,可以用較短的時間完成一個靠譜的設計方案;而產品人員做原型雖然可能很麻利,但效果實在難以得到保障(況且千人千面,如果沒有專業的交互設計原則、設計規範做指導,每個人做出來的都會很不一樣)。當然最終可以通過反覆的迭代達到一個比較好的效果,但這樣用的時間可能很長。
很多人覺得加入交互設計師的環節後,整個流程會變的很慢。其實不會,整體來説時間一定是更短的(因為減少了因為設計失誤而導致的迭代)。當然小團隊就沒這個必要了。
我遇到過這樣的情況:面對一個很複雜的功能,產品人員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反覆精雕細琢做原型,終於通過了項目組的評審得以實施。但最終上線後效果並不好,用户非常疑惑不知道該怎麼使用,也不明白它説的是什麼意思。我想這是因為產品人員太專業,太瞭解產品背後複雜的使用邏輯了,但卻忽視了普通用户的使用習慣。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有專業交互設計師的加入,我想一定會用更短的時間達到更好的效果。
目光短淺的設計師 OR 高瞻遠矚的品牌塑造者——設計師對品牌的理解與塑造
設計師其實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維繫和突出公司的整體品牌形象。產品經理忙自己的KPI都忙不過來呢,哪有時間和心思去和別人保持統一啊。不過用户體驗團隊要非常給力才行啊。
項目的參與者 OR 推動者?——交互設計師對項目的影響
節省了產品人員撓頭畫原型的時間;節省了產品人員不斷碰壁,反覆改原型的時間;避免了整個項目因為一些明顯的錯誤而導致的不必要的迭代;節省了用户研究員做可用性測試的次數(好的交互設計師憑藉經驗即可發現大部分問題所在,節約可用性測試的時間和成本);節省了視覺設計師理解、修復2B原型稿的時間;節省了前端揣測不完整的原型説明的時間;節省了開發因為需求或交互反覆變動的抱怨……
2. 跟進各個環節,保證產出物質量
產品經理雖然也要負責跟進,但是各種功能、開發問題就已經很讓人頭大了,如果再負責跟進設計細節,那簡直要崩潰了。沒關係,交互設計師是你堅強的後盾,跟進視覺、前端(當然視覺設計師的跟進也很重要)、開發,保證最後上線的結果和設計稿一致,給產品更好的體驗(圖片來自微博,稍經修改)。
3. 提高設計質量,提升設計效率
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沉澱出設計規範或模板。既保證設計質量,又提升設計效率。產品人員做原型短期來看確實很快捷,但由於沒有統一的設計標準,每個人的思考方式又很不一樣,如果遇到人員調整,就會很麻煩。當然最倒黴的是開發。
4. 促使項目流程更合理,更有規劃
如果是一個很大的團隊,又沒有交互設計師,或沒有懂交互知識的人員,項目流程容易變得混亂。我們常見到如下情況:需求根本沒想清楚;原型粗糙,後續工作難以進行;後續發現問題導致交互更改,大家一起返工;原型説明不全,後面每個環節都按照自己的想法添磚加瓦,導致產品離最初目標甚遠……
而交互設計師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很好的改善這種局面:一方面,交互設計本身有一定的流程和方法,可以儘量避免大家拍腦子想問題;另外,靠譜的原型使流程更井然有序,返工現象也會大大減少。
5. 協助產品經理組織各個環節,是整個項目的有力推動者。
交互設計師分析、重塑需求;與用研配合瞭解用户特徵與行為;設計結構、流程、界面、動態效果;跟進視覺、前端、開發;及時整理線上問題,準備下次迭代……這個過程可以説貫穿產品週期的始終,並且他需要與各個環節打交道,溝通協調,PK想法。所以好的交互設計師相當於一個好管家,協助產品經理組織好各個環節,是整個項目有力的推動者。
但是,交互設計師依然面對很大的危機
我上面所説的一切,都有前提假設:
如果是小公司或小團隊的話,其實不太需要交互設計師,因為小團隊溝通成本少,更注重敏捷和高效。即使有了什麼問題也可以快速試錯,快速迭代,正所謂“船小好調頭”。而交互設計師在大公司、大團隊中更容易發揮作用。因為大公司往往動一發而系全身,更需要有風險意識;大公司的溝通成本較高,需要組織協調者;大公司更注重品牌形象;大公司更需要避免流程反覆;大公司更需要考慮人員流動問題,及時沉澱方法及規範;大公司更需要考慮專業性……
如果能做到我前面説的那些,就已經是一個比較完美的交互設計師了。遺憾的是,90%的交互設計師可能都做不到這些。不知道還有多少設計師在夾縫中生存,看着產品的臉色過日子呢。
所以如果有人説交互設計師沒用,沒產出,那我們需要先檢討自己身上的原因:是不是你去了個不適合你的公司;或是你的工作做的不夠到位。因為從理論上來説(前面已經證明了),好的交互設計師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沒有交互設計師怎麼辦?
交互設計師雖然很重要,但並不是説沒有他,產品就沒活路了。我知道的很多產品都沒有交互設計師,但依然做的很好。其實懂不懂交互可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一顆愛產品的心,時刻提醒自己“我就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用户”,大腦放空,然後去真正的體驗你的產品,相信你也可以做的很好。然而可惜的是,在大公司,這樣的人太少(分工過細,難以有人真正對產品上心或負責),即使有這樣的人,也不一定能對產品做主。

交互設計師高級交互設計師

交互設計師職位描述

1.對交互設計過程有深入的瞭解,可以獨立完成整個設計過程(交互流程、角色模型等等交互設計方法能熟練應用);
2.開發產品原型,配合進行用户測試及分析。
3.協助產品開發人員和界面/視覺設計師進行詳細設計和產品實現。

交互設計師任職資格

1. 交互設計/工業設計/人因工程/工業心理學等相關專業本科(含)以上學歷,
2. IT交互設計從業經驗兩年以上,具有較多的實際產品經驗者優先。
如果您 健康積極有朝氣,對互聯網行業充滿興趣與激情,渴望成功
如果您 具有創新意識和高度的責任心,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如果您 具備較好的專業素養和職業修養,善於溝通協作

交互設計師前景

隨着網絡和新技術的發展,各種新產品和交互方式越來越多,人們也越來越重視交互的體驗,許多公司、網站、新興的行業都開始注意到交互設計在品牌的創建、客户回頭率客户滿意度等方面影響很大,因此交互設計師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待積累經驗後可發展為項目經理等管理。其一般月薪為3000-10000元,。
作為一個交互設計師,必須要對用户體驗方面的理論有較深的理解和認識,有一定視覺設計和XHTML/CSS等相關崗位的技術和技能,熟悉UI設計的基本規範,具有良好的創意設計能力,熟練運用Photoshop和Dreamweaver等設計工具,良好的客户服務意識
交互設計的價值
通過改進設計,使得產品的使用者可以很好的學習、快速有效的完成任務、訪問到所需的信息、購買到所需的產品,並且在使用的過程中獲得獨特的體驗,情感上的滿足。
交互設計的好壞會影響用户對產品的印象,同時也會影響用户對品牌的看法。好的交互設計會給市場帶來增值、會提高用户對品牌的忠誠度、會促進銷量,從而使公司業務帶來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