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Engineering

(中國工程院戰略諮詢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辦的學術期刊)

鎖定
《Engineering》(《工程(英文)》)創刊於2015年,是由中國工程院主管,中國工程院戰略諮詢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辦,《中國工程科學》雜誌社出版的工程科技綜合性期刊,是中國工程院院刊主刊。 [1-2] 
據2023年1月《Engineering》官網顯示,該刊編委會有主編2位、執行主編1位、副主編8位、執行副主編4位。 [4] 
據2023年1月30日中國知網顯示,該刊出版文獻量1223篇、總下載次數265978次、總被引次數6817次、(2022)複合影響因子2.462、(2022)綜合影響因子1.752 [5]  ;據2023年1月30日維普網顯示,該刊發文量778篇、被引量1234次、影響因子0.7385159 [6]  ;據2023年1月30日萬方數據顯示,該刊文獻量1199篇、被引量4542次、下載量18851次、基金論文量287篇、影響因子1.49,2020年影響因子1.5 [7] 
中文名
工程(英文)
外文名
Engineering
語    種
英文
類    別
工程科技
主管單位
中國工程院
主辦單位
中國工程院戰略諮詢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
編輯單位
《中國工程科學》雜誌社
創刊時間
2015年3月
出版週期
月刊
國內刊號
10-1244/N
國際刊號
印刷版2095-8099、網絡版2096-0026
郵發代號
80-744
屬    性
綜合性期刊、CA、INSPEC、SCI、JST、EI、WJCI、卓越期刊
現任主編
賙濟、Raj Reddy
編輯部地址
北京市朝陽區惠新東街4號富盛大廈1座

Engineering辦刊歷史

2015年3月,《Engineering》創刊發行,為季刊。 [8-9] 
2016年12月9日,該刊入選中國科協學會學術部中國科技期刊登峯行動計劃。 [1]  [10] 
2017年,該刊由季刊改為雙月刊 [9]  ;4月10日,該刊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新聞報刊司認定為第二批學術期刊。 [11] 
2019年11月22日,該刊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項目領軍期刊。 [1]  [12] 
2020年,該刊由雙月刊改為月刊。 [9] 

Engineering辦刊條件

Engineering欄目方向

  • 主要欄目
《Engineering》具體欄目包括新聞熱點、前沿聚焦、工程述評、工程成就、工程研究等。 [1] 
  • 報道內容
《Engineering》期刊主要報道在科學發現的基礎上、通過創新形成新的生產力、推動具有重大經濟社會意義和世界先進水平的工程和產業的發展。 [1] 
  • 欄目稿件
《Engineering》文章涵蓋以下類別:新聞和焦點;觀點與評論;研究論文。研究論文專注於工程以及對相應領域的創造性突破性引領性研究。 [2] 
  1. News & Highlights(新聞和焦點):具有全球視野的工程科技新聞以及具有高關注度的工程科技問題的最新進展;
  2. Views & Comments(觀點與評論):與一些重大工程科技事件、文章和活動相關的闡述性和啓發性的意見和評論;
  3. Research(研究):以研究文章、綜述、展望以及快訊形式呈現的、與一些關鍵工程科技事件相關的高水平的研究結果。 [3] 
  • 學科領域
該刊以中國工程院9個學部覆蓋的領域為基礎,發表各種原創論文,包括但不限於以下領域:
學科大類
學科小類
機械與運載工程
機械工程
兵器科學與技術
船舶與海洋工程
動力及電氣設備工程與技術
航空宇航科學技術
交通運輸工程
信息與電子工程
電子科學與技術
信息與通信工程
光學工程與技術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儀器科學與技術
控制科學與技術
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
化學工程與技術
材料科學與工程
冶金工程與技術
能源與礦業工程
核科學技術與工程
能源和電氣科學技術與工程
礦業科學技術與工程
地質資源科學技術與工程
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
建築學
測繪工程
城鄉規劃與風景園林
水利工程
土木工程
環境與輕紡工程
環境科學技術
食品科學與工程
環境工程
紡織科學與工程
氣象科學
輕工技術與工程
海洋科學工程
農業
作物學
林學
農業生物工程
農業工程
園藝學
林業工程
農業資源學
畜牧學
植物保護
獸醫學
應用生態學
水產學
醫藥衞生
基礎醫學
醫學信息學與生物醫學工程
臨牀醫學
特種醫學
口腔醫學
中醫學
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
中藥學
藥學
工程管理
機械與運載工程管理
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管理
信息與電子工程管理
環境與輕紡工程管理
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管理
農業工程管理
能源與礦業工程管理
農業工程管理 [3] 

Engineering人員編制

據2023年1月《Engineering》官網顯示,該刊各學科的學科主編、學科執行主編、編委、學科秘書人員數據統計如下:
學科\職務
學科主編
學科執行主編
編委
學科秘書
機械與運載工程
1
1
33
1
信息與電子工程
1
3
27
4
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
1
1
22
1
能源與礦業工程
1
1
29
1
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
1
1
23
1
環境與輕紡工程
1
1
34
1
農業
1
1
16
1
醫藥衞生
1
1
28
2
工程管理
1
1
9
1 [4] 
學科編委名單
機械與運載工程學科
信息與電子工程學科
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科
學科主編
蔣莊德(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
學科執行主編
韋學勇,中國
編委
Alain Bernard, FRA
丁漢(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
Toshio Fukuda, JPN
高峯,中國
高亮,中國
郭東明(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Hans Nørgaard Hansen, DNK
何雅玲(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
Minghui Hong, SGP
David Hukins, GBR
Toshihiro Itoh, JPN
李駿(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Jianguo Lin, GBR
林忠欽(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劉宏(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盧秉恆(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Ryutaro Maeda, JPN
C.D. Mote Jr., USA
Preben Terndrup Pedersen, DNK
Duc Truong Pham, GBR
Sergio A. Pignari, ITA
William Geraint Price, GBR
Gary Rosengarten, AUS
Constantinos Soutis, GBR
Yu Sun, CAN
王華明(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王建華,中國
向錦武(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嚴新平(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楊華勇(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張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Liangchi Zhang, AUS
Yuwen Zhang, USA
學科秘書
方續東,中國
學科主編
段寶巖(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學科執行主編
李耀平,中國
劉宏偉,中國
吳飛,中國
編委
Constance J. Chang-Hasnain, USA
Qiang Chen, JPN
Yingjie Jay Guo, AUS
Yang Hao, GBR
洪偉,中國
Yi Huang, GBR
Ahmed A. Kishk, USA
Duixian Liu, USA
陸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陸貴文, 中國
羅先剛(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羅毅(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呂躍廣(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Andrea Massa, ITA
Yihong Qi, CAN
Yahya Rahmat-Samii, USA
Bahgat Sammakia, USA
Kunio Sawaya, JPN
Naoki Shinohara, JPN
Guy A.E. Vandenbosch, BEL
Yiannis Vardaxoglou, GBR
王恩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Jiangzhou Wang, GBR
王耀南(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吳漢明(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張宏科(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張平(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學科秘書
刁玖勝,中國
温浩宇,中國
楊會科,中國
楊挺,中國
學科主編
陳建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學科執行主編
楊超,中國
編委
Rose Amal, AUS
Richard D. Braatz, USA
Dick J. Broer, NLD
陳春英,中國
陳芬兒(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Philippe Dubois, BEL
Menachem Elimelech, USA
Tomiki Ikeda, JPN
Ju Li, USA
Gaoqing Max Lu, GBR
Omar K. Matar, GBR
聶祚仁(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錢鋒(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任其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Eric S.G. Shaqfeh, USA
孫世剛(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
王玉忠(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David A. Weitz, USA
謝建新(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楊槐,中國
賙濟(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Jesse Zhu, CAN
學科秘書
王丹,中國
能源與礦業工程學科
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科
環境與輕紡工程學科
學科主編
劉吉臻(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學科執行主編
嶽光溪(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編委
Anjan Bose, USA
蔡美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Sébastien Candel, FRA
陳勇(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Zhangxing Chen, USA
鄧建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Tsuyoshi Fujita, JPN
顧大釗(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郭劍波(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何繼善(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Klaus R.G. Hein, DEU
Michael Hood, AUS
黃震(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Chung-Hwan Jeon, KOR
李根生(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李建剛(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林君(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Ke Liu, USA
Philip Lloyd, ZAF
Bikash Chandra Pal, GBR
彭蘇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Zhenhua Rui, USA
Georgy Ryabov, RUS
Fabrizio Scala, ITA
Harald Schwarz, DEU
孫金聲(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Henrik Thunman, SWE
Franz Winter, AUT
餘貽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學科秘書
王慶華,中國
學科主編
聶建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學科執行主編
崔俊芝(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編委
Dimitri E. Beskos, GRE
陳生水,中國
杜彥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Derek Elsworth, USA
Roger Falconer, GBR
Yanming Feng, AUS
Ahsan Kareem, USA
李華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李建成(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劉加平(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馬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Herbert Mang, AUT
Torgeir Moan, NOR
Bernhard Mueller, DEU
Larsgunnar Nilsson, SWE
Giuliano Francesco Panza, ITA
Frieder Seible, AUS
Billie F. Spencer Jr., USA
Yukio Tamura, JPN
王建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嶽清瑞(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張建雲(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莊惟敏(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學科秘書
肖意,中國
學科主編
曲久輝(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學科執行主編
劉會娟,中國
編委
Pedro Alvarez, USA
畢軍,中國
陳衞(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Yi Cui, USA
丁彬,中國
Michael Gänzle, CAN
賀泓(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Daisuke Inoue, JPN
Jonathan H. Jiang, USA
鞠峯,中國
Yuan-Kun Lee, SGP
李潔,中國
John Liggio, CAN
劉剛,中國
Francesca Malfatti, ITA
Arjan Narbad, GBR
Chul B. Caleb Park, CAN
樸世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
瞿金平(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Walter van der Meer, NLD
Mark Van Loosdrecht, NLD
Xungai Wang, AUS
Yuan Wang, USA
Hang Xiao, USA
Ming Xu, USA
Lin Ye, AUS
餘剛,中國
俞漢青,中國
俞建勇(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張偲(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Xiangwu Zhang, USA
張小曳(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Jianxin Zhao, AUS
鄭華,中國
學科秘書
孫猛,中國
農業學科
醫藥衞生學科
工程管理學科
學科主編
麥康森(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學科執行主編
何艮,中國
編委
包振民(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Yong Chen, USA
Brent Clothier, NZL
Bill Davies, GBR
Donald Grierson, GBR
Ronald W. Hardy, USA
Sadasivam Kaushik, FRA
沈建忠(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Cody Szuwalski, USA
萬建民(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Guoliang Wang, USA
殷戰,中國
張改平(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張佳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趙春江(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Jie Zhuang, USA
學科秘書
萬敏,中國
學科主編
楊寶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學科執行主編
蔣建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編委
Thomas Efferth, DEU
顧曉松(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郭姣,中國
姜保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Cato T. Laurencin, USA
李蘭娟(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Ren-Ke Li, CAN
Daohong Lin, USA
劉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劉志紅(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Erwin Neher, DEU
寧光(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Hude Quan, CAN
Loren W. Runnels, USA
沈洪兵(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Weinian Shou, USA
Frank Tacke, DEU
Wei Wang, AUS
王學浩(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Xuejun Wang, USA
吳效科,中國
徐瑞華,中國
Guangdong Yang, CAN
Hiroki Yokota, USA
Lixia Yue, USA
張伯禮(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張衞東,中國
Minghui Zou, USA
學科秘書
張榮,中國
焦磊,中國
學科主編
丁烈雲(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學科執行主編
王紅衞,中國
編委
陳曉紅(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高自友,中國
Ignacio E. Grossmann, USA
Peter E.D. Love, AUS
Mladen Radujkovic, SVN
Mirosław Skibniewski, USA
唐立新(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向巧(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Li Da Xu, USA
學科秘書
董惠文,中國 [4] 

Engineering辦刊成果

Engineering出版發行

《Engineering》由中國工程院、高等教育出版社與國際出版商愛思唯爾合作出版。期刊為月刊,以開放獲取的方式出版,並在期刊網站上提供英文和中文版。所有文章均需以英語形式撰寫,並接受嚴格而公平的同行評審。提交到《Engineering》的每篇文章將至少經過三位相關研究領域審閲者的評審。評審通過的文章將立即在線呈現,開放獲取,並提供中文瀏覽服務。期刊實施在線優先出版的政策,一篇新文章通過同行專家評審之後即可立即發佈,同時英文論文正式發佈後需全文翻譯成中文,方便中文背景讀者閲讀。 [1-3] 
據2023年1月30日中國知網顯示,該刊出版文獻量為1223篇 [5] 
據2023年1月30日維普網顯示,該刊發文量為778篇 [6] 
據2023年1月30日萬方數據顯示,該刊文獻量為1199篇,基金論文量為287篇 [7] 

Engineering影響因子

《Engineering》得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國際工程與技術科學院理事會(CAETS)以及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瑞典、荷蘭、澳大利亞、韓國、印度等各國國家工程科學院和中國國內外專家學者的支持。 [1] 
2020年6月29日,科睿唯安《2020年期刊引證報告》(JCR)數據顯示,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2019年影響因子達6.495,在工程綜合類期刊Q1區排名由2019年的第7位上升至第4位,在SCI收錄的中國大陸253種期刊中,影響因子排名達到第18位。 [13] 
2022年6月28日,科睿唯安發佈的《期刊引證報告》顯示,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2021年影響因子達到12.834,在全球工程綜合領域92種期刊排名中躍居榜首。 [14] 
據2023年1月30日中國知網顯示,該刊總下載次數265978次、總被引次數6817次、(2022)複合影響因子2.462、(2022)綜合影響因子1.752。 [5] 
據2023年1月30日維普網顯示,該刊被引量1234次、影響因子0.7385159、立即指數0.08333334、被引半衰期1.95、引用半衰期2.82、期刊他引率0.9659091、平均引文率46.14706。 [6] 
據2023年1月30日萬方數據顯示,該刊影響因子1.49、被引量4542次、下載量18851次。據2020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該刊影響因子為1.5。 [7] 

Engineering收錄情況

EI(2018)
SCI(2017)
DOAJ(2016)
Scopus(2016)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22) [15] 
CA化學文摘(美)(2022)
INSPEC科學文摘(英)(2021)
SCI科學引文索引(美)(2022)
JST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2022)
EI工程索引(美)(2022)
WJCI科技期刊世界影響力指數報告(2021)來源期刊 [5] 
化學文摘(網絡版)
開放獲取期刊指南
EBSCO學術數據庫(2020)
工程索引
哥白尼索引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
生物醫學檢索系統
科學引文索引SCIE(2020)
Scopus數據庫(2020)
Web of Science數據庫(2020)
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6] 

Engineering文化傳統

  • 辦刊宗旨
《Engineering》旨在提供一個高水平的工程科技前沿研究開發進展、最新重大成果和重大成就的交流與發佈平台;報道工程科學技術的進步,探討工程科技發展的熱點、焦點、難點、未來;在聚焦工程科技自身發展的同時,關心工程福祉,重視工程倫理;鼓勵工程科學技術的突破和創新,積極應對人類生存和發展所面臨的共同挑戰,促進新生產力的形成,推動具有重大經濟社會意義和世界先進水平的工程和產業的發展,改變世界、造福人類、創造未來。 [3] 

Engineering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國家/地區
主編
賙濟(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Raj Reddy, USA
執行主編
陳建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副主編
Robin Batterham, AUS
Gang Chen, USA
Lance A. Davis, USA
Hideaki Koizumi, JPN
李靜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
Ulrich W. Suter, CHE
屠海令(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王辰(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執行副主編
Wei Gao, USA
吳向,中國
丁寧,中國
延建林,中國 [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