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孫世剛

(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化學家)

鎖定
孫世剛,1954年7月出生於重慶市萬州區,物理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1] 
孫世剛於1982年從廈門大學畢業後赴法國巴黎居里大學攻讀博士學位;1986年獲得法國巴黎居里大學國家博士學位後在法國科學院界面電化學研究所做一年博士後研究;1987年10月回國後進入廈門大學化學博士後流動站,之後歷任廈門大學物理化學研究所副所長、化學系系主任、校長助理;1995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00年1月出任廈門大學副校長;2005年當選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2007年當選國際電化學會會士;201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2]  ;2018年當選為中國化學會第三十屆理事會副理事長 [3] 
孫世剛長期從事電化學和表界面科學研究 [4] 
中文名
孫世剛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重慶萬州
出生日期
1954年7月
畢業院校
法國巴黎居里大學
職    業
教師
主要成就
201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性    別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孫世剛人物經歷

孫世剛
孫世剛(7張)
1954年7月,孫世剛出生於重慶市萬州區。
1969年,從萬州高級中學畢業。
1977年,考入廈門大學化學系。
1982年,從廈門大學畢業,隨即考取國家教委出國研究生,赴法國巴黎居里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1986年,獲得法國巴黎居里大學授予的國家博士學位,之後在法國科學院界面電化學研究所做一年博士後研究。
1987年10月,回國後進入廈門大學化學博士後流動站,出站後歷任廈門大學物理化學研究所副所長、化學系系主任、校長助理。
1995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2000年1月,出任廈門大學副校長。
2005年,當選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
2007年,當選國際電化學會會士。
2011年,進入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
2015年7月,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 [5]  。12月7日,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2] 
2018年12月,在中國化學會第十一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國化學會第三十屆理事會副理事長 [3] 
中共二十大代表 [15-16] 

孫世剛主要成就

孫世剛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孫世剛提出電催化活性位的結構模型,揭示了表面原子排列結構與電催化性能的構效關係。發展了高靈敏度、高時間分辨的電化學原位紅外反射光譜方法,系統研究電催化過程,闡明瞭多種有機小分子與鉑電極表面相互作用的機制。創建了電化學結構控制合成方法,成功破解高表面能納米晶製備的難題,首次製備出由高指數晶面圍成的高表面能鉑二十四面體納米晶,顯著提高了鉑催化劑的活性 [4] 
  • 學術論著&專利
截至2015年1月,孫世剛在Science, 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等SCI期刊發表論文210餘篇,SCI他引2500餘次;主編Elsevier著作1部,為9部著作撰寫專章10章;獲中國發明專利授權9件 [6] 
Na Tian, Zhi-You Zhou, Shi-Gang Sun*, Yong Ding, Zhong Lin Wang*, Synthesis of Tetrahexahedral Platinum Nanocrystals with High-Index Facets and High Electro-Oxidation Activity, Science, 2007, 316: 732-735.
Yong-Jun Li, Wei-Jun Huang, and Shi-Gang Sun*, A Universal Approach for the Self-Assembly of Hydrophilic Nanoparticles into Ordered Monolayer Films at a Toluene/Water Interface, Angew. Chem. Int. Ed., 2006, 118, 2599–2601.
Na Tian, Zhi-You Zhou, Shi-Gang Sun*, Li Cui, Bin Ren and Zhong-Qun Tian,Electrochemical preparation of platinum nanothorn assemblies with high 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activity, Chem. Commun., 2006, 4090-4092.
Qi-Hui Wu, Nan-Hai Li, and Shi-Gang Sun*, Manipulation of Electrocatalytic Reaction Pathways through Surface Chemistry: In Situ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f 1,3-Butanediol Oxidation on a Pt Surface Modified with Sb and S Adatoms,J. Phys. Chem. B, 2006, 110, 11383-11390.
You-Jun Fan, Chun-Jie Fan,Chun-Hua Zhen, Shi-Gang Sun*, Electr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kinked Pt(751) surface in acidic media, Electrochim. Acta, 2006, 52: 945-950.
Zhi-You Zhou,Shui-Chao Lin, Sheng-Pei Chen, Shi-Gang Sun*, In situ step-scan time-resolved microscope FTIR spectroscopy working with a thin-layer cell, Electrochem. Commun., 2005, 7: 490-495.
Han-Chun Wang, Shi-Gang Sun*, Jia-Wei Yan, Hong-Zhou Yang, Zhi-You Zhou, In Situ STM Studies of Electrochemical Growth of Nanostructured Ni Films and Their Anomalous IR Properties, J. Phys. Chem. B, 2005,109: 4309-4316.
Yan-Xia Jiang, Wei-Zheng Weng, Di Si, Shi-Gang Sun*, FTIR Studies of Zeolite Matrix Effects on the Properties of Palladium Clusters Confined in the Supercages of NaX and NaY, J. Phys. Chem. B, 2005, 109,7637-7642.
Yan-Xia Jiang, Shi-Gang Sun*, Anomalous IR optical properties of aggregates of Pd nanoparticles induced through electrochemical cyclic voltammetry, Electrochim. Acta, 2005, 50: 3093-3099.
Zuo-Feng Chen, Yan-Xia Jiang*, Ye Wang, Jin-Mei Xu, Lan-Ying Jin, Shi-Gang Sun*, Electrocatalytic oxidation of carbon monoxide and methanol at Pt nanoparticles confined in SBA-15: voltammetric and in situ 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J. Solid State Electrochem., 2005,9(5): 363-370.
Zhi-You Zhou, Shi-Gang Sun*, In situ step-scan time-resolved microscope FTIR spectroscopy applied in irreversible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s, Electrochim. Acta, 2005, 50: 5163-5171.
Chun-Hua Zhen, Shi-Gang Sun*, Chun-Jie Fan, Sheng-Pei Chen, Bing-Wei Mao, You-Jun Fan, In situ FTIRS and EQCM Studies of Glycine Adsorption and Oxidation on Au(111) Electrode in Alkaline Solutions, Electrochim. Acta, 2004, 49(8): 1249-1255.
Yan-Xia Jiang, Nan Ding, Shi-Gang Sun* Enhanced IR adsorption of CO adsorbed on Pd nanoparticles embedded in mesoporous molecular sieve SBA-15, J. Electroanal. chem. , 2004, 563(1): 15-21.
You-Jun Fan, Zhi-You Zhou, Chun-Hua Zhen, Shi-Gang Sun*, Chun-Jie Fan, Kinetics of dissociative adsorption of ethylene glycol on Pt(100) electrode surface in sulfuric acid solutions, Electrochim. Acta, 2004, 49: 4659-4666.
Hui Gong, Shi-Gang Sun*, You-Jiang Chen, Sheng-Pei Chen, In situ Microscope FTIRS studies of CO adsorption on an individually addressable array of nanostructured Pt microelectrodes -- An approach of combinatorial analysis of anomalous IR properties, J. Phys. Chem. B, 2004 108: 11575-11584.
Zhi-You Zhou, Na Tian, You-Jiang Chen, Sheng-Pei Chen, Shi-Gang Sun*, In situ Rapid-Scan time-resolved microscope FTIR spectrochemistry: Study of the dynamic processes of methanol oxidation on a nanostructured Pt electrode, J. Electroanal. Chem. , 2004, 573: 111-119.
You-Jiang Chen, Shi-Gang Sun*, Sheng-Pei Chen, Jun-Tao Li, Hui Gong, Anomalous IR properties of nanostructured films created by square wave potential on an array of Pt microelectrodes: an in situ microscope FTIRS studies of CO adsorption, Langmuir, 2004, 20: 9920-9925.
Wei Chen,Shi-Gang Sun*,Zhi-You Zhou,Sheng-Pei Chen, IR optical properties of Pt nanoparticles and their agglomerates investigated by in situ FTIRS using CO as probe molecule, J. Phys. Chem. B,2003, 107: 9808-9812.
Shi-Gang Sun*, Abnormal Infrared Effects of Nanometer- Scale Thin Film Material of Platinum Group Metals and Alloys at Electrode-Electrolyte Interfaces, Chapter 21 of “Catalysis and electrocatalysis at nanoparticle surfaces”,Edited by A.Wieckowski,E. Savinova,C. G. Vayenas,Marcel Dekker,Inc.,New York,785-826, (2003).
Yi-Yun Yang, Shi-Gang Sun, Effects of Sb adatoms on kinetics of electrocatalytic oxidation of HCOOH at Sb modified Pt(100), Pt(111), Pt(110), Pt(320) and Pt(331) surfaces -- An energetic modeling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J. Phys. Chem. B, 2002, 106: 12499-12507.
Shi-Gang Sun, Studying electrocatalytic oxidation of small organic molecules with in situ infrared spectroscopy, Chapter 6 of “electrocatalysis”, Vol.4 of Series of “Frontiers in Electrochemistry”, Edited by J. Lipkowski and P.N. Ross, Wiley-VCH, Inc., 243-290, (1998).
  • 學術交流
截至2010年5月,孫世剛應邀在國際學術大會上作大會報告、主題報告和邀請報告40餘次,在全國電化學會議和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等會議上作大會報告10餘次 [7] 
  • 承擔項目
截至2010年5月,孫世剛主持和完成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國家“973”計劃課題等重要科研項目 [7] 
2022年2月,廈門大學孫世剛擔任帶頭人的儲能科學與工程專業虛擬教研室,獲批教育部首批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 [14] 
  • 科研成果獎勵
獲獎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1993年6月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1997年3月

國家教育委員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013年
電催化劑的表面結構效應、設計合成和反應機理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8] 

孫世剛人才培養

  • 講授課程
孫世剛長期主講化學人才基地班主幹課程《物理化學》,並將該課程建設成為國家級精品課程 [6] 
  • 教育成果獎勵
孫世剛先後獲得國家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01年12月)、全國高等學校優秀骨幹教授、國家級教學名師獎、寶鋼優秀教師特等獎等 [6] 

孫世剛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93年10月
1994年
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先進工作者
國家計委、財政部、科委聯合
1994年
金牛獎
國家計委、財政部、科委聯合
1994年12月
中國博士後首屆‘國氏’獎
1994年12月
中國光華科技基金獎二等獎

1997年8月
福建省優秀專家

1998年8月
福建省優秀教師

1999年6月
福建省高等學校優秀共產黨員

2002年12月
全國高等學校優秀骨幹教師稱號

2005年
全國百名優秀博士後

2008年
福建省先進工作者(勞動模範)

2009年
首屆中國電化學貢獻獎
中國電化學會 [9] 
2010年
Brian Conway獎章
國際電化學會
2010年5月4日
黨中央、國務院
2015年5月21日
中法化學講座獎(China-France Chemistry Lectureship Award)
法國化學會 [10] 
2015年12月7日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 [4] 
2021年9月26日
全國教材建設先進個人
教育部 [13] 
2023年4月9日
第四屆“教學三大獎”(傑出教學獎)
中國教師發展基金 [17] 

孫世剛社會任職

孫世剛兼任福建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福建省留學生同學會副會長,固體表面物理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11]  ,中國化學會第三十屆理事會副理事長 [3]  ,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常務理事,973計劃能源科學領域專家諮詢組成員;期刊《Electrochimica Acta》副主編、《J. Electroanal. Chem.》《ACS Energy Letters》和中國國內《應用化學》編委,《物理化學學報》《光譜學與光譜分析》《化學學報》和《化學教育》副主編,《電化學》主編 [1]  ,青海省政府科技顧問(聘任期3年) [19] 

孫世剛所獲榮譽

2023年4月,榮獲第四屆傑出教學獎。 [18] 
2024年4月,榮獲福建省科學技術重大貢獻獎。 [20] 

孫世剛人物評價

孫世剛在表面電化學與電催化方面開展了深入、系統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原創性的科研成果,在國際和中國國內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為中國有關學術領域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12] (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評)
孫世剛多年如一日,始終堅持在第一線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他發表於2007年美國《科學》(Science)雜誌的關於二十四面體Pt納米晶催化劑研究成果,被評為“納米催化劑合成的重大突破”,發表兩年來已被他引230餘次,產生了重要的學術影響。該成果被美國C&CN評為2007年度世界24項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被英國皇家化學會《化學世界》評為2007年度40項最重要進展之一 [7] (廈門大學工會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