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歸彥

鎖定
高歸彥(?~562年),字仁英,渤海郡蓨縣(今河北省景縣)人。北齊宗室大臣,神武帝高歡族弟。
初仕東魏,拜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徐州刺史,封安喜縣男。北齊建立後,拜領軍將軍,封平秦王,誣殺清河王高嶽。接受文宣帝高洋遺詔,輔政少帝高殷。先後擁立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殺死廢帝高殷。官至太傅、司徒、錄尚書事。威權過重,引起武成帝忌憚。
河清元年(562年),拜太宰,出任冀州刺史。心中不安,便在冀州起兵謀反,為平原王段韶所擒,解送鄴城,斬首棄市。
本    名
高歸彥
仁英
所處時代
南北朝
民族族羣
鮮卑化漢人
出生地
渤海蓨縣
逝世日期
562年9月11日 [1] 
主要成就
擁立孝昭帝和武成帝太宰兼冀州刺史
官    職
太宰、冀州刺史
爵    位
平秦王

高歸彥人物生平

高歸彥早期事蹟

高歸彥是父親高徽早年在長安與婦人王氏私通所生,九歲時被族兄高歡接到洛陽。 [2]  高歡命堂弟高嶽撫養高歸彥,但高嶽見高歸彥年幼,對他非常刻薄。高歸彥暗中懷恨在心。 [3] 
東魏武定年間,高歸彥官至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徐州刺史,封安喜縣男 [4]  他一改幼年時樸實淳厚的本性,放縱自為,喜好聲色,終日酣歌。 [5] 

高歸彥受寵文宣

天保元年(550年),高歡次子高洋建立北齊,史稱文宣帝。高歸彥受封為平秦王,頗受寵信,後又因征討侯景有功,拜領軍大將軍,別封長樂郡公 [6] 
天保六年(555年),高歸彥暗中向高洋進讒,使得高洋逐漸疏遠清河王高嶽。後來,高洋命高歸彥到清河王府斥責高嶽,結果高嶽憂懼而死。時論譁然,都認為是高歸彥鴆殺了高嶽。 [7] 
天保九年(558年),高歸彥升任尚書左僕射,成為宰相。 [8]  天保十年(559年),高洋暴崩於晉陽(今山西太原)。高歸彥與尚書令楊愔、侍中燕子獻、黃門侍郎鄭頤一同受遺詔輔政,輔佐少帝高殷 [9] 

高歸彥擁立孝昭

乾明元年(560年),高歸彥進拜司徒,總領宮中禁衞 [10]  不久,高殷由晉陽返回鄴都(今河北臨漳)。楊愔宣佈敕命,將五千隨駕士兵留在宮內,暗防有變。而高歸彥直到數日後方才得知這道敕命,因此暗中怨恨楊愔。 [11] 
後來,楊愔、燕子獻欲除掉常山王高演、長廣王高湛,問計於高歸彥。高歸彥卻向高湛告密。高湛遂與高演發動政變,誅殺楊愔、燕子獻等人。當時,高演欲進雲龍門,卻被都督成休寧率禁軍拒於門外。高歸彥曉諭禁軍,方使高演進入宮中。而後,又用相同的方法進入柏閣、永巷 [12] 
同年八月,高演以婁太后詔廢黜高殷為濟南王,繼位為帝,史稱孝昭帝。 [13]  以高歸彥為司空,兼任尚書令,位列平原王段韶之上。高演逾越禮制,賞賜天子方可佩戴的紗帽,以示優寵。 [14]  皇建二年(561年)九月,高演為永除後患,密令高歸彥前往晉陽宮,殺死高殷。 [15] 

高歸彥外放冀州

高殷死後不久,高演因病駕崩。高歸彥前往鄴城,擁立長廣王高湛為帝,史稱武成帝。高湛加封高歸彥為太傅、司徒,允許他帶衞士三人佩刀入宮。當時,高歸彥所到之處,舉座傾倒,滿朝貴戚爭相結交。他位居將相,更是志得意滿,出言傲慢,旁若無人。高元海畢義雲、高乾和等人都認為其威權震主,將來必為國家的禍害,多次向皇帝揭發他的過錯。而高湛也想起他以前反覆無常的事蹟,對他逐漸疏遠。 [16] 
河清元年(562年),高湛讓魏收起草詔書,欲加封高歸彥為右丞相。魏收卻對高元海道:“陛下以右丞相的身份即皇帝位,如今高歸彥威名過盛,怎能再任命他為丞相。”高元海告知高湛。高湛遂任命高歸彥為太宰、冀州刺史,並傳敕令給宮門侍衞,不準高歸彥入宮。當時,高歸彥正在家中縱酒豪飲,對此絲毫不知。次日入朝,方知自己已被外放,大驚之下退回家中。等他通名謝恩之時,高湛早已將敕令發出,讓他及早動身赴任,並讓武職官員全部去青陽宮送行,同時又賞賜錢帛、鼓吹等物,。 [17] 

高歸彥謀反被殺

高歸彥到冀州後,心中不安,便欲在高湛前往晉陽之時起兵,趁虛攻入鄴城。郎中令呂思禮向朝廷告發,高湛則命平原王段韶負責征討。高歸彥通過私設的驛站得知這一消息,便閉城堅守,並將不願隨從造反的長史宇文仲鸞司馬李祖挹等五人全部殺死。不久,朝廷軍隊逼近冀州,高歸彥登城大叫道:“孝昭皇帝駕崩時,六軍百萬之眾全都歸我指揮,我卻到鄴城擁立陛下。我當時沒有造反,如今難道會有二心?只因高元海畢義雲高乾和欺矇皇帝,妒恨忠良,這才被迫起兵。只要殺了這三個人,我立即自刎謝罪。”後來,冀州城破,高歸彥單馬北逃,結果在交津被擒獲,鎖送鄴城。 [18] 
高湛命趙郡王高睿私下去見高歸彥,詢問他造反的原因。高歸彥道:“陛下讓高元海、高乾和這些黃領小兒挾制於我,我怎能不反?陛下重用的若是趙彥深,我又怎會心懷怨恨?”高湛又命使者前去斥責。高歸彥仍道:“高元海收受畢義雲的房宅,任命他為本州刺史,還賜予後部鼓吹儀仗。而我身為藩王,官居太宰,卻沒有得到鼓吹,所以要殺高元海、畢義雲方能解恨。”高湛命都督劉桃枝將他押入宮中,高歸彥仍舊這麼説,並希圖活命。 [19] 
高湛命大臣公議高歸彥之罪,羣臣都認為他罪不可赦。高湛遂將高歸彥關在一輛露車(沒有帷蓋的車子)上,嘴中銜枚噤聲,雙臂反綁於背後,又讓劉桃枝站在車上,用刀架着高歸彥的脖子,後面讓人擊鼓跟隨。最終,高歸彥及子孫十五人全部被斬首棄市。 [20]  後來,高湛又將高歸彥全家百餘人賜給高嶽的子孫為奴。 [21] 

高歸彥軼事典故

高洋在位時,曾到武庫中挑選兵器賞賜大臣,將兩片石角賞賜給高歸彥,並對他道:“你以後幫高演做事時不會謀反,但在幫高湛做事的時候卻一定會謀反。謀反的時候,就用這兩片石角去嚇唬人!”高歸彥的額骨有三道隆起,戴頭冠也戴不穩。高洋用馬鞭抽打他的額頭,打得他血流滿面,罵道:“你以後造反,這種額骨也可以嚇人啊!”後來,這些反叛的預言竟都應驗了。 [22] 

高歸彥人物評價

李延壽:思好屬昏亂之機,歸彥因猜嫌之釁,咫尺鄴都,以速其禍,智小謀大,理則宜然。 [23] 

高歸彥親屬成員

高歸彥宗族

高歸彥是北齊宗室,出身於渤海高氏。他與高歡、高嶽、高洋、高元海等人的關係詳見下表:
渤海高氏世系表(部分)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第五代
第六代
高真
高囗
高香
(陽州公)
高孝緒
(脩城王)
(廣武王)


高歸義
(武興王)



(神武帝)
(文襄帝)

(文宣帝)
(少帝)
(孝昭帝)
(樂陵王)
(武成帝)
(後主)
(趙郡王)
高睿
(趙郡王)
高整信
(清河王)
(樂安王)
高士廉(唐朝宰相)
高陀
(上洛王)
表格參考資料: [23-28] 

高歸彥親屬

母親:王氏,長安人氏,後封平秦王太妃。 [2]  [29] 
妻子:元氏,上黨王元天穆之女,生性好妒,與高歸彥不和。 [30] 

高歸彥史籍記載

北齊書·卷十四·列傳第六》 [25] 
北史·卷五十一·列傳第三十九》 [23] 

高歸彥出土文物

定州刺史高歸彥造白玉釋迦像記
高歸彥造像記 高歸彥造像記 [31]
定州刺史高歸彥造白玉釋迦像記,即高歸彥造像記,刻於東魏武定元年(543年),1921年在河北定縣眾春園出土。造像座為白玉石造,上部釋迦像已佚。造像記刻在佛座四周,楷書,計二十七行,行七字,中有二行六字,末行三字。 [31] 
現存河北定州故宮博物院藏有初拓本。此記書法娟靜和美,俊秀温雅。與北朝造像記中方筆鋭鋒,稜角森挺的書風不同,也與一些粗頭亂服、率稚拙的造像記的字跡迥異,在北朝書法作品中實屬罕見。 [31] 
參考資料
  • 1.    《北齊書·武成本紀》:河清元年秋七月,太宰、冀州刺史、平秦王歸彥據州反,詔大司馬段韶、司空婁睿討擒之。乙未,斬歸彥並其三子及黨與二十人于都市。
  • 2.    《北齊書·高歸彥傳》:初,徽嘗過長安市,與婦人王氏私通而生歸彥,至是年已九歲。神武追見之,撫對悲喜。
  • 3.    《北齊書·高嶽傳》:初,高歸彥少孤,高祖令岳撫養,輕其年幼,情禮甚薄。歸彥內銜之而未嘗出口。
  • 4.    《魏書·高湖傳》:歸義弟歸彥,武定末,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徐州刺史、安喜縣開國男。
  • 5.    《北齊書·高歸彥傳》:歸彥少質樸,後更改節,放縱好聲色,朝夕酣歌。
  • 6.    《北齊書·高歸彥傳》:天保元年,封平秦王。徵為兼侍郎,稍被親寵。以討侯景功,別封長樂郡公,除領軍大將軍。
  • 7.    《北齊書·高嶽傳》:歸彥密構其短。嶽於城南起宅,聽事後開巷。歸彥奏帝曰:"清河造宅,僣擬帝宮,製為永巷,但唯無闕耳。"顯祖聞而惡之,漸以疏嶽。……六年十一月,使高歸彥就宅切責之。嶽憂悸不知所為,數日而薨,故時論紛然,以為賜鴆也。
  • 8.    《北齊書·文宣本紀》:九年五月辛丑,尚書令、長廣王湛錄尚書事,驃騎大將軍、平秦王歸彥為尚書左僕射。
  • 9.    《北齊書·楊愔傳》:文宣大漸,以常山、長廣二王位地親逼,深以後事為念。愔與尚書左僕射平秦王歸彥、侍中燕子獻、黃門侍郎鄭子默受遺詔輔政。
  • 10.    《北齊書·高歸彥傳》:乾明初,拜司徒,仍總知禁衞。
  • 11.    《北齊書·高歸彥傳》:初,濟南自晉陽之鄴,楊愔宣敕,留從駕五千兵於西中,陰備非常。至鄴數日,歸彥乃知之,由是陰怨楊、燕。
  • 12.    《北齊書·高歸彥傳》:楊、燕等欲去二王,問計于歸彥。歸彥詐喜,請共元海量之。元海亦口許心違,馳告長廣。長廣於是誅楊、燕等。孝昭將入雲龍門,都督成休寧列仗拒而不內,歸彥諭之,然後得入,進向柏閣、永巷亦如之。
  • 13.    《北齊書·廢帝本紀》:秋八月壬午,太皇太后令廢帝為濟南王,令食一郡,以大丞相、常山王演入纂大統。
  • 14.    《北齊書·高歸彥傳》:孝昭踐祚,以此彌見優重,每入常在平原王段韶上。以為司空,兼尚書令。齊制,宮內唯天子紗帽,臣下皆戎帽,特賜歸彥紗帽以寵之。
  • 15.    《北齊書·廢帝本紀》:皇建二年秋,天文告變,歸彥慮有後害,仍白孝昭,以王當咎。乃遣歸彥馳驛至晉陽宮殺之。
  • 16.    《北齊書·高歸彥傳》:孝昭崩,歸彥從晉陽迎武成於鄴。及武成即位,進位太傅,領司徒,常聽將私部曲三人帶刀入仗。從武成還都,諸貴戚等競要之,其所往處,一坐盡傾。歸彥既地居將相,志意盈滿,發言陵侮,旁若無人。議者以威權震主,必為禍亂。上亦尋其前翻覆之跡,漸忌之。高元海、畢義雲、高乾和等鹹數言其短。
  • 17.    《北齊書·高歸彥傳》:上幸歸彥家,召魏收對御作詔草,欲加右丞相。收謂元海曰:"至尊以右丞相登位,今為歸彥威名太盛,故出之,豈可復加此號。"乃拜太宰、冀州刺史,即乾和繕寫。晝日,仍敕門司不聽輒入內。時歸彥在家縱酒,經宿不知,至明欲參,至門知之,大驚而退。及通名謝,敕令早發,別賜錢帛、鼓吹、醫藥,事事周備。又敕武職督將悉送至青陽宮,拜而退,莫敢共語。
  • 18.    《北齊書·高歸彥傳》:至州,不自安,謀逆,欲待受調訖,班賜軍士,望車駕如晉陽,乘虛入鄴。為其郎中令呂思禮所告,詔平原王段韶襲之。歸彥舊於南境置私驛,聞軍將逼,報之,便嬰城拒守。先是,冀州長史宇文仲鸞、司馬李祖挹、別駕陳季璩、中從事房子弼、長樂郡守尉普興等疑歸彥有異,使連名密啓,歸彥追而獲之,遂收禁仲鸞等五人,仍並不從,皆殺之。軍已逼城,歸彥登城大叫雲:"孝昭皇帝初崩,六軍百萬眾悉由臣手,投身向鄴迎陛下,當時不反,今日豈有異心?正恨高元海、畢義雲、高乾和誑惑聖上,疾忌忠良。但為殺此三人,即臨城自刎。"其後城破,單騎北走,至交津見獲,鎖送鄴。
  • 19.    《北齊書·高歸彥傳》:帝令趙郡王睿私問其故。歸彥曰:"使黃領小兒牽挽我,何可不反!"曰:"誰耶?"歸彥曰:"元海、乾和豈是朝廷老宿?如趙家老公時,又詎懷怨。"於是帝又使讓焉。對曰:"高元海受畢義雲宅,用作本州刺史,給後部鼓吹。臣為藩王、太宰,仍不得鼓吹。正殺元海、義雲而已。"上令都督劉桃枝牽入,歸彥猶作前語望活。
  • 20.    《北齊書·高歸彥傳》:帝命議其罪,皆雲不可赦。乃載以露車,銜枚面縛,劉桃枝臨之以刃,擊鼓隨之,並子孫十五人皆棄市。
  • 21.    《北齊書·高嶽傳》:後歸彥反,世祖知其前譖,曰:"清河忠烈,盡力皇家,而歸彥毀之,間吾骨肉。"籍沒歸彥,以良賤百口賜岳家。
  • 22.    《北齊書·高歸彥傳》:文宣入庫,賜從臣兵器,特以二石角與歸彥。謂曰:"爾事常山不得反,事長廣得反,反時,將此角嚇漢。"歸彥額骨三道,着幘不安。文宣嘗見之,怒,使以馬鞭擊其額,血被面,曰:"爾反時當以此骨嚇漢。"其言反竟驗雲。
  • 23.    北史:列傳第三十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5-24]
  • 24.    北史:列傳第四十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2-10]
  • 25.    北齊書:列傳第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5-24]
  • 26.    北齊書:帝紀第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2-10]
  • 27.    魏書:列傳第二十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2-10]
  • 28.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高氏)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2-10]
  • 29.    《北齊書·高歸彥傳》:嫡妃康及所生母王氏併為太妃。善事二母,以孝聞。
  • 30.    《北齊書·高歸彥傳》:妻魏上黨王元天穆女也,貌不美而甚驕妒,數忿爭,密啓文宣求離,事寢不報。
  • 31.    東魏 定州刺史高歸彥造白玉釋迦像記  .中國硬筆書法在線[引用日期2014-05-24]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