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郎中令

鎖定
郎中令,古代官名。始置於秦,為九卿之一,掌宮廷侍衞。漢初沿置,為皇帝左右親近的高級官職。郎中令的屬官有負責議論的大夫;負責賓客迎送、接受羣臣奏事的謁者;供奉宮廷、等待受職的諸郎;以及期門羽林禁衞軍
郎中令的職掌也比較複雜,職掌主要有兩個方面,即主要職掌和其它職掌。主要職掌包括宿衞警備、管理郎官、備顧問應對,勸諫得失、郊祀掌三獻、拜諸侯王公宣讀策書
中文名
郎中令
性    質
官名
含    義
始置於秦,為九卿之一
出    處
《漢書 百官公卿表

郎中令官職簡介

郎中令在主要職掌之外,還兼有其它一些職掌。其它職掌包括征討屯戍、以使者身份策免或策封官吏、參與皇帝的喪葬活動、典校圖書、薦舉賢良方正。在長達四百餘年的兩漢歷史中,隨着政治形勢的發展,郎中令這一職官發生過一些變化:郎中令與皇帝的關係由親近而疏遠;後郎中令在禮儀方面的職掌逐漸加強。郎中令主要掌管宮殿門户的官,實際權力較大。漢將軍李廣曾任郎中令,並在公元前121年,以郎中令的身份率四千騎兵從右北平出塞擊匈奴。如東方朔曾任為中郎,就是郎中令的屬官。
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名“光祿勳”,原名廢除。漢末建安十八年(213年),又稱郎中令。曹魏時期又改稱光祿勳。南朝梁停用光祿勳,改稱光祿卿
郎中令,秦官,掌宮殿掖門户,有丞。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祿勳。屬官有大夫、郎、謁者,皆秦官。又期門、羽林皆屬焉。大夫掌論議,有太中大夫、中大夫、諫大夫,皆無員,多至數十人。武帝元狩五年初置諫大夫,秩比八百石,太初元年更名中大夫為光祿大夫,秩比二千石,太中大夫秩比千石如故。郎掌守門户,出充車騎,有議郎、中郎、侍郎、郎中,皆無員,多至千人。議郎、中郎秩比六百石,侍郎比四百石,郎中比三百石。
中郎有五官、左、右三將,秩皆比二千石。郎中有車、户、騎三將,秩皆比千石。謁者掌賓贊受事,員七十人,秩比六百石,有僕射,秩比千石。期門掌執兵送從,武帝建元三年初置,比郎,無員,多至千人,有僕射,秩比千石。平帝元始元年更名虎賁郎,置中郎將,秩比二千石。羽林掌送從,次期門,武帝太初元年初置,名曰建章營騎,後更名羽林騎。又取從軍死事之子孫養羽林,官教以五兵,號曰羽林孤兒。羽林有令丞。宣帝中郎將、騎都尉監羽林,秩比二千石。僕射,秦官,自侍中、尚書、博士、郎皆有。古者重武官,有主射以督課之,軍屯吏、騶、宰、永巷宮人皆有,取其領事之號。 [1] 
百科x混知:圖解三公九卿制 百科x混知:圖解三公九卿制

郎中令官職排列

(1)丞相,承受皇帝之命,輔助皇帝掌管天下的行政的官;
(2)太尉,掌管軍事的最高官吏;
(3)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記事,其地位相當於副丞相,主要職責是管理圖籍、奏章,監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下設御史中丞,掌管圖書秘籍,同時監察文武官吏;侍御史,掌管文書;監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負責監督郡守的御史。
三公之下設九卿,作為中央行政機關分掌具體行政事務,如祭祀、禮儀、軍事、行政、司法、文化教育等。包括:
(1)奉常,掌管宗廟禮儀,地位很高,屬九卿之首;
(2)郎中令,掌管宮殿警衞;
(3)衞尉,掌管宮門警衞;
(4)太僕,掌管宮廷御馬和國家馬政
(5)廷尉,掌管司法審判;
(6)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務;
(7)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務;
(8)治粟內史,掌管租税錢穀和財政收支
(9)少府,主管皇室的財錢和皇帝的衣食住行等各項事務以及山海池澤之税。
是為秦九卿(即:衞尉,郎中令,太僕,廷尉,典客,奉常,宗正,少府,治粟內史)
除九卿外還有:掌治宮室的將作少府;掌皇后太子家事的詹事;掌巡查京師的中尉;掌列侯的主爵中尉;掌郡軍隊的內史。

郎中令秦朝郎中令

史載:“...趙高兼任中車府令和郎中令。”秦朝只知道趙高做過郎中令。
趙高,(公元前258年—公元前207年),本為秦國宗室遠親(一説趙國宗室遠親),入秦宮為宦官(一説趙高為“宦官”乃後世曲解),任中車府令,兼行符璽令事,「管事二十餘年」。秦始皇死後,他與丞相李斯合謀偽造詔書,逼秦始皇長子扶蘇自殺,另立始皇幼子胡亥為帝,是為秦二世並自任郎中令。他在任職期間獨攬大權,結黨營私,徵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公元前208年又設計害死李斯,繼之為秦朝丞相。第二年他迫秦二世自殺,另立子嬰。不久被子嬰殺掉,誅夷三族。
另外,趙高還是秦漢時期的書法大家,東漢·許慎説文解字序》雲:“趙高作《愛歷篇》,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北魏·王情《古今文字志目》中卷列秦、漢、吳三朝書法家五十九人,中有趙高。南朝宋·羊欣採古來能書人名》謂趙高“善大篆”。唐·張懷罐《書斷捲上《大篆》日:“趙高善篆。教始皇少子胡亥書。”著有《爰歷篇》六章。
參考資料
  • 1.    《漢書 百官公卿表》,卷19,中華書局,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