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韓遊瑰

鎖定
韓遊瑰(?-798年1月20日 [1]  ),靈州靈武縣(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市)人。 [18]  唐朝中期將領。
韓遊瑰曾為朔方節度使郭子儀的部將,後為邠寧節度留後朱泚之亂時,他領軍赴援奉天,護衞唐德宗,又隨大將渾瑊包圍長安,收復咸陽。累功升任邠寧節度使,加奉天定難功臣,封許昌郡王 [2]  。在邠寧鎮期間,韓遊瑰誘敗入侵的吐蕃軍,使其中計撤離。又與鎮國節度使駱元光等合軍收復鹽州。平涼之盟時,韓遊瑰以伏兵五百驚退吐蕃,使唐軍順利撤還。韓遊瑰晚年治軍無方,且其子韓欽緒又密謀反叛,他因此大失人心。自寧州軍變後,便親自出守寧州,以抵禦吐蕃入侵。貞元四年(788年),韓遊瑰聞知朝廷遣人接任,便徑自單騎回朝,致使邠寧軍大亂。入朝後,韓遊瑰被任命為右龍武統軍。 [18] 
貞元十三年十二月(798年1月),韓遊瑰去世。獲贈靈州大都督,諡號“襄” [3]  [19] 
全    名
韓遊瑰
別    名
韓遊瓌
諡    號
封    號
許昌郡王
所處時代
唐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靈州靈武縣(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市)
逝世日期
798年1月20日
主要成就
在平定朱泚之亂中立有大功,屢次擊敗吐蕃
最高官職
邠寧節度使、檢校尚書左僕射→靈州大都督(贈)

韓遊瑰人物生平

韓遊瑰早年發跡

韓遊瑰初在河西軍任職,後為朔方軍裨將 [5] 
天寶十四載(755年)冬,“安史之亂”爆發,韓遊瑰跟隨朔方節度使郭子儀平叛。乾元二年(759年)三月,官軍各部與安史叛軍在安陽河北決戰,因風沙大起,無法辨認敵我而驚潰。當時,郭子儀退守河陽,採納都虞候張用濟堅守河陽的建議,命時任都遊弈使的韓遊瑰率五百騎兵奔赴河陽,張用濟領五千步兵作為後援,成功阻遏了叛軍周摯部的攻勢。 [25] 
後來,韓遊瑰積累功勞,自邠寧(今陝西彬縣)節度留後升遷至邠寧兵馬使 [4]  [5] 

韓遊瑰血戰奉天

建中四年(783年)十月,“涇原兵變”爆發,唐德宗李適出逃奉天(今陝西乾縣)。侍衞軍尚未聚集,韓遊瑰與慶州(今甘肅慶陽)刺史論惟明、監軍翟文秀合兵三千,奉詔奔赴國難,從乾陵北進軍,在醴泉遭遇叛將朱泚所部。韓遊瑰打算回軍直趨奉天,翟文秀説:“我軍開向奉天,敵軍也會隨後而來,這是招引敵軍來逼迫聖上啊。不如留下來,在此紮營,敵軍必定不敢越過我軍,開向奉天。如果敵軍不顧我軍便開過去,那我軍便與奉天軍兩面夾攻敵軍。”韓遊瑰認為:“敵強我弱,如果敵軍分出一支軍隊拖住我軍,大軍直趨奉天,奉天的兵馬也很薄弱,還談什麼兩面夾攻!現在我軍趕忙開往奉天,這正是為了保衞聖上啊。而且,我軍士兵飢餓寒冷,而敵軍的財物很多,敵軍若用財物誘惑我軍士兵,我是無法禁止的。”於是他領兵開入奉天。 [6]  [7]  [20] 
韓遊瑰等人剛進入壁壘,朱泚軍果然來到,他便出城在城下同叛軍接戰,略有失利。朱泚軍爭奪城門,韓遊瑰與渾瑊等血戰了一整天,直到天黑才擊退叛軍。此後,叛軍日夜攻城,渾瑊、韓遊瑰、論惟明倚城據守,親自冒着弓矢、流石作戰,連睡覺的時間都沒有。《舊唐書》因此稱讚説:“赴(國)難之功,遊瑰首焉。” [6]  [7]  [20] 

韓遊瑰再定國難

興元元年(784年)二月,朔方節度使李懷光準備反叛,致信於作為朔方舊將且在奉天掌管軍事的韓遊瑰,約他一同發起叛亂,韓遊瑰將此事秘密上奏德宗。第二天,李懷光又用書信催促他及早起事。德宗稱許韓遊瑰的忠義,向他問計。韓遊瑰回答:“李懷光總轄各道兵馬,所以才敢仗着兵眾作亂。現在邠寧有張昕,靈武有寧景璿,河中有呂鳴嶽,振武有杜從政,潼關有唐朝臣,渭北有竇覦,都是守衞一方的將領。陛下可以將李懷光所統轄的地段及其兵眾分別交給他們,尊崇李懷光的官職,免除他的兵權,那麼,行營各將領便都分別接受本軍府的指揮了。李懷光受到孤立,如何能作亂呢!”德宗説:“免除了李懷光的兵權以後,怎麼對付朱泚呢?”韓遊瑰回答:“既然陛下許諾,將士們攻克敵城便給與特殊的獎賞,獎士們便是遵循天子的命令討伐逆賊,獲取富貴,誰不願意這樣做呢!府兵馬數以萬計,假使臣能夠率領此軍,便足可以誅殺朱泚,何況各道必定會有主持正義的臣屬,朱泚是不值得憂慮的!”德宗認為他言之有理。 [28] 
同年三月(一作四月),為對抗李懷光,德宗晉升韓遊瑰為邠寧節度使 [4]  [21]  [29]  ,命其隨自己撤往山南道。德宗因禁軍中無職務設置,在六軍中特設統軍一員,品階為從二品,命韓遊瑰、論惟明、賈隱林等分別統領隨從德宗的禁軍。大將李晟移兵至東渭橋,與駱元光尚可孤分兵扼守京師東面的要道,渾瑊與韓遊瑰、戴休顏分別統兵扼守京城西面的要道,形成犄角攻擊之勢。同年,德宗授韓遊瑰為檢校刑部尚書御史大夫,援例授予“奉天定難功臣”的稱號,至此時,韓遊瑰已累封爵位至許昌郡王 [2]  。五月,李晟收復京師,韓遊瑰與渾瑊、戴休顏也在咸陽縣擊敗叛軍三千餘人,隨後韓遊瑰還率軍在經州追上西逃的朱泚 [22]  [30]  。六月,韓遊瑰被加拜為檢校左僕射實封食邑四百户。同月,韓遊瑰等人扈從德宗從興元回京 [23]  。叛亂大體被平息後,韓遊瑰返回邠寧鎮署。 [8] 

韓遊瑰討伐懷光

興元元年(784年)十月,李懷光的部將閻晏進攻同州,在沙苑擊敗官軍。德宗下詔調邠州軍平叛,韓遊瑰率領甲士六千人奔赴前線 [31]  。到貞元元年(785年)五月,管內諸軍行營副元帥馬燧與渾瑊已經屢次擊敗李懷光部 [33]  ,韓遊瑰也要求渾瑊合力進攻朝邑。閻晏聞訊後,準備率軍相爭,但他的部下卻指着韓遊瑰的邠州軍説:“他們不是我們的父兄,就是我們的子弟,如何拿明晃晃的兵器對着他們呢!”閻晏無可奈何,只能撤離 [32]  。七月,韓遊瑰再獲賜實封食邑二百户,一個兒子獲封六品正員官 [24]  。八月,韓遊瑰與馬燧、渾瑊逼近河中焦籬堡(位於河中府河西縣西),守將尉硅率七百人投降。這天夜晚,李懷光舉火聯絡,諸營不予響應。馬燧親自招降徐庭光 [35]  。馬燧率諸軍到河西(今陝西合陽東),河中軍士驚慌,李懷光無法控制局勢,自縊身亡,叛亂平息 [34]  。十一月,韓遊瑰陪同德宗郊祀昊天上帝 [24] 
李懷光被殺後,其部眾盡為鎮守河中的渾瑊所得,朔方軍自此分為兩部,分別屯駐邠州(韓遊瑰)、蒲州(渾瑊)。 [36] 

韓遊瑰抵禦吐蕃

貞元二年(786年)十月,吐蕃入侵邊境,屢遭李晟擊敗。吐蕃大相尚結贊領兵由寧州、慶州向北而去,駐於合水北岸。韓遊瑰派部將史履程夜襲吐蕃營地,斬殺數百人。史履程撤退後,吐蕃一路追擊,韓遊瑰在平川結下陣列,暗中讓人在西山擂鼓,吐蕃軍中計大驚,丟棄劫掠的物品而撤離。 [9] 
同年,韓遊瑰奏請朝廷出兵進攻鹽州,並讓河東軍從背後襲擊救援鹽州的吐蕃軍。德宗隨即命駱元光及陳許兵馬使韓全義率步、騎軍一萬二千人,與邠寧軍聯合奔赴鹽州。同時,命馬燧率河東軍進擊吐蕃。馬燧到石州後,降服河曲六胡州,將各部遷徙到雲州、朔州一帶。 [10] 

韓遊瑰平涼始末

主詞條:平涼之盟
貞元三年(787年),屯駐鳴沙縣的尚結贊屢次被李晟等人擊敗,物資短缺,多次遣使請求和好,均被德宗拒絕。於是尚結贊多次遣使向馬燧求和,給出了遵守清水之盟、退還所佔土地的條件。馬燧相信了尚結讚的説法,不但停止進兵,還為他向朝廷請求議和。韓遊瑰認為:“吐蕃削弱的時候才請求會盟,強盛的時候便侵犯內地。現在,吐蕃深入到邊界之內,反而請求盟會,這一定是在騙人!”李晟和宰相韓滉也反對議和,德宗遂命馬燧繼續進軍。不久後,韓滉去世,馬燧和宰相張延賞都與李晟不和,極力稱道和親有利。德宗也想聯合吐蕃攻擊回紇,於是決定同吐蕃會盟談和。 [38] 
五月,德宗任渾瑊為平涼盟會使,與吐蕃會盟於平涼川(今甘肅平涼)。因李晟一再告誡,德宗又命駱元光帥兵屯駐潘原(今甘肅平涼東),韓遊瑰則率軍屯於洛口(今寧夏固原西南),以為渾瑊之援。駱元光認為潘原離平涼過遠,一旦有變,難以及時救援。於是與渾瑊連營相進,至平涼外三十餘里而止。韓遊瑰也派騎兵五百人,埋伏在駱元光軍周圍,吩咐道:“如果發生變故,你們便向西直奔柏泉,以分散吐蕃的軍勢。”盟會舉行時,尚結贊突發數萬伏兵,唐朝將吏大多被俘或遇害。渾瑊奪馬出逃,被駱元光救回營中。吐蕃追擊的騎兵回頭看見韓遊瑰所派的伏兵向西奔馳,這才後撤。 [11]  韓遊瑰隨即派使者火速至京師長安奏報:“吐蕃劫持了會盟官員,已兵臨邊境。”德宗這才醒悟。 [12] 

韓遊瑰失勢入朝

貞元三年(787年),韓遊瑰之子韓欽緒與僧人李廣弘共同圖謀不軌,當時韓遊瑰鎮守長武城,事情將要發作,韓欽緒逃往邠州,邠州將吏給他戴上刑具押送京師。韓遊瑰因兒子大逆不道,請求替子歸案,堅決要求前往京師,德宗不許。韓遊瑰便將韓欽緒的兩個兒子戴上枷鎖送至京師,請求以脅從治罪,德宗也寬赦他們。 [13] 
十二月,韓遊瑰入朝,身着平民服裝等待治罪,進入朝堂,德宗立即命人給他鬆綁,和從前一樣對待他,並令他返回軍鎮。 [14] 
起初,韓遊瑰入朝覲見,邠州將吏因其子謀反,本人統御軍隊又無政績,以為他必定會被取代,為他送行的禮儀很簡單。等到韓遊瑰面見德宗,暢論戍邊事宜,奏請修築豐義城以防備吐蕃入寇,德宗認為他特別通達事理,仍委以重任。待韓遊瑰回鎮,軍中將吏皆恐懼不安。大將範希朝善於帶兵,在軍中聞名,韓遊瑰害怕他脅迫自己,準備藉故殺掉他。範希朝恐懼,出逃至鳳翔。德宗素來聞知範希朝名聲,便召他入宮任值宿警衞。等到韓遊瑰派遣五百人修築豐義城,修築兩層便垮塌。義寧州守兵數百人,肆意搶掠直至叛亂。韓遊瑰治軍無方,失去人心,大多類似此事。自從寧州守軍叛變,吐蕃入侵,韓遊瑰就親自率兵戍守寧州。 [15] 
貞元四年(788年)七月,朝廷任命左金吾衞將軍張獻甫替代韓遊瑰,韓遊瑰不等張獻甫到達,既不告訴部下知道,便輕裝騎馬連夜出鎮回朝。邠寧軍大亂,戍卒裴滿等發起兵變,大肆劫掠,還包圍監軍楊明義的住所,讓他上奏朝廷請求任命範希朝為邠寧節度使。最後,都虞候楊朝晟定計誅殺叛卒,才平息了譁變 [26-27]  。韓遊瑰回京後,被任命為右龍武統軍。 [16] 

韓遊瑰逝世及贈諡

貞元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798年1月20日) [1]  ,韓遊瑰去世。追贈靈州大都督,諡號“襄”。 [3]  [17] 

韓遊瑰主要影響

韓遊瑰從軍多年,活躍於唐德宗時期,為唐王朝平息內亂,抵禦吐蕃,建立了功勳。其軍事活動如下:
  • 連平朱泚、李懷光朱泚之亂爆發後,韓遊瑰領軍赴援奉天,護衞唐德宗,又隨大將渾瑊包圍長安,收復咸陽。後又與鎮國節度使駱元光等合軍收復鹽州。他還拒絕了朔方節度使李懷光的招撫,與馬燧、渾瑊等合兵進討李懷光,將其攻滅。 [18] 
  • 屢敗吐蕃:在邠寧鎮期間,韓遊瑰誘敗入侵的吐蕃軍,使其中計撤離。平涼之盟時,韓遊瑰以伏兵五百驚退吐蕃,使被圍困的唐軍順利撤還。自寧州軍變後,便親自出守寧州,以抵禦吐蕃入侵。 [18] 

韓遊瑰歷史評價

陸贄:“並節著艱危,功成討伐,鎮於衝要,隱若長城,取彼兇殘,進無堅陣,比義同德,廓清方隅。” [2] 
劉昫趙瑩等:
  • 其下諸將,鬱有勞能。 [18] 
  • 建中失國,嘯聚氛慝。景命載延,羣雄畢力。歌鐘甲第,珪組繁錫。凡百人臣,忠為令德。 [18] 

韓遊瑰軼事典故

為人開脱
在攻打李懷光的最後階段,長春宮守將徐庭光曾拒絕駱元光的招撫,並派士兵辱罵他,甚至讓人扮成胡人(駱元光祖籍在安息)在城上侮辱他,而且説:“我們向漢將投降!” [35]  等到叛亂平定後,駱元光準備殺掉徐庭光,便與韓遊瑰計議説:“徐庭光侮辱我的祖先,我想殺他,馬公必然大怒,你能救我一命嗎?”韓遊瑰允諾。一天,駱元光在軍營大門外遇到徐庭光,拱手相見後,便歷數其罪過,命隨從人員將他亂刀砍殺。然後,駱元光入營拜見馬燧,伏地叩頭,請求治罪,馬燧大怒説:“徐庭光已經歸降,接受了朝廷封拜的官爵,你不告訴我一聲就將他殺死,這是目無統帥!”於是準備斬殺駱元光,韓遊瑰説:“駱元光殺了一個副將,您尚且憤怒成這個樣子。您殺了節度使,聖上將説些什麼!”馬燧默然不語。這時,渾瑊也為駱元光求情,馬燧這才饒他一命。 [37] 

韓遊瑰人際關係

兒子:韓欽緒,與僧人李廣弘圖謀不軌,被邠州將吏擒送京師。此外,韓遊瑰至少還有兩個兒子。 [18] 
孫子:至少有二人,名不詳,均為韓欽緒之子。 [18] 

韓遊瑰史料索引

關於韓遊瑰的生平事蹟,主要參見《舊唐書》卷144 [18]  及《新唐書》卷156 [19]  。《資治通鑑》卷221、卷228~233均有記載。
參考資料
  • 1.    《舊唐書》卷13《德宗紀下》:(貞元十三年)十二月庚辰,右龍武統軍韓遊瑰卒。
  • 2.    《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三》  .漢典古籍[引用日期2017-01-19]
  • 3.    《唐會要·卷八十》  .國學導航.2006-09-12[引用日期2017-01-19]
  • 4.    《資治通鑑》卷230:夏,四月,壬寅,以邠寧兵馬使韓遊瑰為邠寧節度使。
  • 5.    《舊唐書》卷144《韓遊瑰傳》:韓遊瑰,河西靈武人。仕本軍,累歷偏裨,積功至邠寧節度使。
  • 6.    《舊唐書》卷144《韓遊瑰傳》:德宗出幸奉天,衞兵未集,遊瑰與慶州刺史論惟明合兵三千人赴難,自乾陵北過赴醴泉以拒泚。會有人自京城來,言賊信宿當至,上遽令追遊瑰等軍伍。才入壁,泚黨果至。乃出斗城下,小不利,乃退入城。賊急奪門,遊瑰與賊隔門血戰,會暝方解。自是賊日攻城,遊瑰、惟明乘城拒守,躬當矢石,不暇寢息,赴難之功,遊瑰首焉。
  • 7.    《資治通鑑》卷228:邠寧留後韓遊瑰,慶州刺史論惟明,監軍翟文秀,受詔將兵三千拒泚於便橋,與泚遇於醴泉。遊瑰欲還趣奉天,文秀曰:“我向奉天,賊亦隨至,是引賊以迫天子也。不若留壁於此,賊必不敢越我向奉天。若不顧而過,則與奉天夾攻之。”遊瑰曰:“賊強我弱,若賊分軍以綴我,直趣奉天,奉天兵亦弱,何夾攻之有!我今急趣奉天,所以衞天子也。且吾士卒飢寒而賊多財,彼以利誘吾卒,吾不能禁也。”遂引兵入奉天,泚亦隨至。官軍出戰,不利,泚兵爭門,欲入。渾瑊與遊瑰血戰竟日。門內有草車數乘,瑊使虞候高固帥甲士以長刀斫賊,皆一當百,曳車塞門,縱火焚之。眾軍乘火擊賊,賊乃退。會夜,泚營於城東三里,擊柝張火,佈滿原野,使西明寺僧法堅造攻具,毀佛寺以為梯衝。韓遊瑰曰:“寺材皆乾薪,但具火以待之。”固,侃之玄孫也。泚自是日來攻城,瑊、遊瑰等晝夜力戰。
  • 8.    《舊唐書》卷144《韓遊瑰傳》:李懷光反,從駕山南。德宗以禁軍無職局,六軍特置統軍一員,秩從二品,以遊瑰、惟明、賈隱林等分典從駕禁兵。李晟移軍東渭橋,與駱元光、尚可孤分扼京東要路;渾瑊與遊瑰、戴休顏分典京西要路,掎角進攻。興元元年,檢校刑部尚書、兼御史大夫,例授“奉天定難功臣”。李晟收京城,遊瑰三將亦破賊於咸陽。德宗自興元還京,渾瑊與遊瑰、休顏三將從;李晟、尚可孤、駱元光三將奉迎,論功行封,與瑊等相次,還鎮邠寧。
  • 9.    《資治通鑑》卷233:冬,十月,癸亥,李晟遣蕃落使野詩良輔與王佖將步騎五千襲吐蕃摧砂堡。壬申,遇吐蕃眾二萬,與戰,破之,乘勝逐北,至堡下,攻拔之,斬其將扈屈律悉蒙,焚其蓄積而還。尚結贊引兵自寧、慶北去,癸酉,軍於合水之北。邠寧節度使韓遊瑰遣其將史履程夜襲其營,殺數百人。吐蕃追之,遊瑰陳於平川,潛使人鼓於西山。虜驚,棄所掠而去。
  • 10.    《資治通鑑》卷233:韓遊瑰奏請發兵攻鹽州,吐蕃救之,則使河東襲其背。丙寅,詔駱元光及陳許兵馬使韓全義將步騎萬二千人會邠寧軍,趣鹽州,又使馬燧以河東軍擊吐蕃。燧至右州,河曲六胡州皆降,遷於雲、朔之間。
  • 11.    《資治通鑑》卷233:上始命駱元光屯潘原,韓遊瑰屯洛口,以為瑊援。元光謂瑊曰:“潘原距盟所且七十里,公有急,元光何從知之!請與公俱。”瑊以詔指固止之。元光不從,與瑊連營相次,距明所三十餘裏。元光壕柵深固,瑊壕柵皆可逾也。元光伏兵於營西,韓遊瑰亦遣五百騎伏於其側,曰:“若有變,則汝曹西趣柏泉以分其勢。”尚結贊與瑊約,各以甲士三千人列於壇之東西,常服者四百人從至壇下,辛未,將盟,尚結贊又請各遣遊騎數十更相覘索,瑊皆許之。吐蕃伏精騎數萬於壇西,遊騎貫穿唐軍,出入無禁。唐騎入虜軍,悉為所擒,瑊等皆不知,入幕,易禮服。虜伐鼓三聲,大噪而至,殺宋奉朝等於幕中。瑊自幕後出,偶得它馬乘之,伏鬛入其銜,馳十餘裏,銜方及馬口,故矢過其背而不傷。唐將卒皆東走,虜縱兵追擊,或殺或擒之,死者數百人,擒者千餘人,崔漢衡為虜騎所擒。渾瑊至其營,則將卒皆遁去,營空矣。駱元光發伏成陳以待之,虜追騎愕眙。瑊入元光營,追騎顧見邠寧軍西馳,乃還。元光以輜重資瑊,與瑊收散卒,勒兵整陳而還。
  • 12.    《資治通鑑》卷233:是夕,韓遊瑰表言:“虜劫盟者,兵臨近鎮。”上大驚,街遞其表以示渾。
  • 13.    《舊唐書》卷144《韓遊瑰傳》:三年,以子欽緒與妖賊李廣弘同謀不軌,時遊瑰鎮長武城,事將發,欽緒奔於邠州;邠州將吏械送京師。遊瑰以子大逆,請代歸,固欲詣闕,詔不許。遊瑰鎖系欽緒二子送京師,
  • 14.    《舊唐書》卷144《韓遊瑰傳》:十二月,遊瑰入朝,素服待罪,入朝堂;遽命釋之,勞遇如故,復令還鎮。
  • 15.    《舊唐書》卷144《韓遊瑰傳》:初,遊瑰入覲,邠州將吏以其子謀叛,又御軍無政,謂必受代,餞送之禮甚薄。及遊瑰見上,盛論邊事,請築豐義城以備蕃寇,上以特達,委用如初。及還鎮,軍中懼不自安。大將範希朝善將兵,名聞軍中;遊瑰畏其逼己,將因事誅之。希朝懼,出奔鳳翔。上素知名,召入宿衞。及遊瑰遣五百人築豐義城,兩板而潰。又寧州戍卒數百人,縱掠而叛。其無方略,失士心,皆此類也。自寧州卒叛,吐蕃入寇,遊瑰自率眾戍寧州。
  • 16.    《舊唐書》卷144《韓遊瑰傳》:四年七月,除將軍張獻甫代遊瑰,不俟獻甫至,又不告眾知,乃輕騎夜出歸朝。將卒素驕,聞獻甫嚴急,因其無帥,縱兵大掠,且圍監軍楊明義第,請奏範希朝為帥。都虞侯楊朝晟初逃難郊外,翌日聞請希朝,乃復入城,與軍眾曰:“所請甚愜,我來賀也。”叛卒稍安。朝晟乃與諸將密謀,晨率甲兵而出,召叛卒告曰:“前請者不獲,張尚書來,昨日已入邠州。汝等謀叛,皆當死。吾不盡殺,誰為賊首,各言之,以罪歸之,餘悉不問。”於眾中唱二百餘人,立斬之,軍城方定。上聞軍情慾希朝,乃授寧州刺史,為獻甫邠寧之副。遊瑰至京,授右龍武統軍。
  • 17.    《新唐書》卷156《韓遊瑰傳》:卒,諡曰襄。
  • 18.    《舊唐書·卷一百四十四·列傳第九十四》  .國學導航.2006-09-12[引用日期2017-01-19]
  • 19.    《新唐書·卷一百五十六·列傳第八十一》  .國學導航.2006-09-12[引用日期2017-01-19]
  • 20.    《舊唐書》卷12《德宗紀上》:冬十月……邠寧節度韓遊瑰與論惟明率兵三千至,才入奉天,賊軍亦至,乃出拒之,王師不利。賊乘勝攻門,自卯至午,殺傷殆半,會有草車在門外,渾瑊令焚之,賊眾遂退。癸巳,泚賊三面攻城,渾瑊力戰御之,方退。大將呂希倩死之。賊自丁未攻城,至己巳二十餘日,矢石不絕。
  • 21.    《舊唐書》卷12《德宗紀上》:興元元年……三月……以邠寧兵馬使韓遊瑰為邠寧節度使。
  • 22.    《舊唐書》卷12《德宗紀上》:興元元年……五月……晟收復京城。是日,渾瑊與戴休顏亦破賊三千於咸陽,韓遊瑰追朱泚於經州。
  • 23.    《舊唐書》卷12《德宗紀上》:興元元年……六月……加渾瑊待中,實封八百户;韓遊瑰檢校左僕射,實封四百户;戴休顏檢校右僕射,實封二百户。……戊午,車駕還京,發興元,……壬午,至自興元。時渾瑊、韓遊瑰、戴休顏以其眾扈從,李晟、駱元光、尚可孤以其眾奉迎,步騎十餘萬,旌旗連亙數十里,都民僧道,歡呼感泣。
  • 24.    《舊唐書》卷12《德宗紀上》:貞元元年……秋七月……己卯,詔:“……駱元光、韓遊瑰、唐朝臣各賜實封二百户,與一子六品正員官。”……十一月癸巳朔,山南嚴震來朝。癸卯,上親祀昊天上帝於圓丘。時河中渾瑊、澤潞李抱真、山南嚴震、同華駱元光、邠寧韓遊瑰、鄜坊唐朝臣、奉誠康日知等大將侍祠。
  • 25.    《資治通鑑》卷221:乾元二年……三月,壬申,官軍步騎六十萬陳於安陽河北,思明自將精兵五萬敵之,諸軍望之,以為遊軍,未介意。思明直前奮擊,李光弼、王思禮、許叔冀、魯炅先與之戰,殺傷相半;魯炅中流矢。郭子儀承其後,未及布陳,大風忽起,吹沙拔木,天地晝晦,咫尺不相辨,兩軍大驚,官軍潰而南,賊潰而北,棄甲仗輜重委積於路。子儀以朔方軍斷河陽橋保東京。戰馬萬匹,惟存三千;甲仗十萬,遺棄殆盡。東京士民驚駭,散奔山谷;留守崔圓、河南尹蘇震等官吏南奔襄、鄧;諸節度各潰歸本鎮。士卒所過剽掠,吏不能止,旬日方定。惟李光弼、王思禮整勒部伍,全軍以歸。子儀至河陽,將謀城守,師人相驚,又奔缺門。諸將斷至,眾及數萬,議捐東京,退保蒲、陝。都虞候張用濟曰:“蒲、陝荐饑,不如守河陽,賊至,併力拒之。”子儀從之。使都遊弈使靈武韓遊瑰將五百騎前趣河陽,用濟以步卒五千繼之。周摯引兵爭河陽,後至,不得入而去。
  • 26.    《舊唐書》卷13《德宗紀下》:秋七月庚戌,以左金吾將軍張獻甫為邠寧節度使;陳許防禦兵馬使韓全義檢校工部尚書,充長武城及諸軍行營節度使。癸丑,邠寧軍因韓遊瑰受代,憚張獻甫之嚴,乘其無帥,縱兵大掠,仍脅監軍楊明義奏請範希朝為帥。都虞候楊朝晟斬其亂首二百餘人,方定。
  • 27.    《資治通鑑》卷233:韓遊瑰以吐蕃犯塞,自戍寧州。病,求代歸。秋,七月,庚戌,加渾瑊邠寧副元帥,以左金吾將軍張獻甫為邠寧節度使,陳許兵馬使韓全義為長武城行營節度使。獻甫未至,壬子夜,遊瑰不告於眾,輕騎歸朝。戍卒裴滿等憚獻甫之嚴,乘無帥之際,癸丑,帥其徒作亂,曰:“張公不出本軍,我必拒之。”因剽掠城市,圍監軍楊明義所居,使奏請範希朝為節度使。都虞侯楊朝晟避亂出城,聞之,復入,曰:“所請甚契我心,我來賀也!”亂卒稍安。朝晟潛與諸將謀,晨勒兵,如亂卒謂曰:“所請不行,張公已至邠州,汝曹作亂當死,不可盡殺,宜自推列唱帥者。”遂斬二百餘人,帥眾迎獻甫。上聞軍眾欲得範希朝,將授之。希朝辭曰:“臣畏遊瑰之禍而來,今往代之,非所以防窺覦,安反仄也。”上嘉之,擢為寧州刺史,以副獻甫。
  • 28.    《資治通鑑》卷230:懷光以韓遊瑰朔方將也,掌兵在奉天,與遊瑰書,約使為變,遊瑰密奏之;明日,又以書趣之。上稱其忠義,因問:“策安出?”對曰:“懷光總諸道兵,故敢恃眾為亂。今寧有張昕,靈武有寧景璿,河中有呂鳴嶽,振武有杜從政,潼關有唐朝臣,渭北有竇覦,皆守將也。陛下各以其地及其眾授之,尊懷光之官,罷其權,則行營諸將各受本府指麾矣。懷光獨立,安能為亂!”上曰:“罷懷光兵權,若朱何?”對曰:“陛下既許將士以克城殊賞,將士奉天子之命以討賊取富貴,誰不願之!府兵以萬數,借使臣得而將之,足以誅;況諸道必有杖義之臣,不足憂也!”上然之。
  • 29.    《資治通鑑》卷230:興元元年……夏,四月,壬寅,以邠寧兵馬使韓遊瑰為邠寧節度使。
  • 30.    《資治通鑑》卷231:是日,渾瑊、戴休顏、韓遊瑰亦克咸陽,敗賊三千餘眾,聞泚西走,分兵邀之。
  • 31.    《資治通鑑》卷231:興元元年……冬,十月……丙辰,李懷光將閻晏寇同州,官軍敗於沙苑。詔徵邠州之軍,韓遊瑰將甲士六千赴之。
  • 32.    《資治通鑑》卷231:貞元元年……五月……韓遊瑰請兵於渾瑊,共取朝邑;李懷光將閻晏欲爭之,士卒指邠軍曰:“彼非吾父兄,則吾子弟,柰何以白刃相向乎!”語甚囂。晏遽引兵去。
  • 33.    《資治通鑑》卷231:貞元元年……夏,四月……壬午,馬燧、渾瑊破李懷光兵於長春宮南,遂掘塹圍宮城;懷光諸將相繼來降。詔以燧、瑊為招撫使。
  • 34.    《資治通鑑》卷232:甲戌,燧帥諸軍至河西,河中軍士自相驚曰:“西城擐甲矣!”又曰:“東城娖隊矣!”須臾,軍中皆易其號為“太平”字。懷光不知所為,乃縊而死。亦無足貴也。”……朔方將牛名俊斷懷光首出降。
  • 35.    《資治通鑑》卷232:壬申,燧與渾瑊、韓遊瑰軍逼河中,至焦籬堡。守將尉珪以七百人降。是夕,懷光舉火,諸營不應。駱元光在長春宮下,使人招徐庭光。庭光素輕元光,遣卒罵之,又為優胡於城上以侮之,且曰:“我降漢將耳!”元光使白燧,燧還至城下,庭光開門降。
  • 36.    《資治通鑑》卷232:渾瑊鎮河中,盡得李懷光之眾,朔方軍自是分居邠、蒲矣。
  • 37.    《資治通鑑》卷232:駱元光將殺徐庭光,謀於韓遊瑰。曰:“庭光辱吾祖考。吾欲殺之,馬公必怒,公能救其死乎!”遊瑰曰:“諾。”壬午,遇庭光于軍門之外,揖而數其罪,命左右碎斬之。入見馬燧,頓首請罪,燧大怒曰:“庭光已降,受朝廷官爵,公不告輒殺之,是無統帥也!”。欲斬之。遊瑰曰:“元光殺裨將,公猶怒如此。公殺節度使,天子其謂何!”燧默然;渾瑊亦為之請,乃舍之。
  • 38.    《資治通鑑》卷232:初,吐蕃尚結贊得鹽、夏州,各留千餘人戍之,退屯鳴沙;自冬入春,羊馬多死,糧運不繼,又聞李晟克摧沙,馬燧、渾瑊等各舉兵臨之,大懼,屢遣使求和,上未之許。乃遣使卑辭厚禮求和於馬燧,且請修清水之盟而歸侵地,使者相繼於路。燧信其言,留屯石州,不復濟河,為之請於朝。李晟曰:“戎狄無信,不如擊之。”韓遊曰:“吐蕃弱則求盟,強則入寇,今深入塞內而求盟,此必詐也!”韓遊瑰曰:“今兩河無虞,若城原、鄯、洮、謂四州,使李晟,劉玄佐之徒將十萬眾戍之,河、湟二士餘州可復也。其資糧之費,臣請主辦。”上由是不聽燧計,趣使進兵。燧請與吐蕃使論頰勢俱入朝論之,會薨,燧、延賞皆與晟有隙,欲反其謀,爭言和親便。上亦恨回紇,欲與吐蕃和,共擊之,得二人言,正會己意,計遂定。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