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寧夏回族自治區

鎖定
寧夏回族自治區,簡稱“寧”,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首府銀川市,中國五大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位於中國西北內陸地區,東鄰陝西省,西、北接內蒙古自治區,南連甘肅省,位於西北地區;地勢南高北低,呈階梯狀下降,全區屬温帶大陸性乾旱、半乾旱氣候;下轄5個地級市,總面積6.64萬平方千米 [40]  ;截至2023年末,寧夏回族自治區常住人口729萬人。 [95] 
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設寧夏府路,寧夏由此得名。寧夏回族自治區是中華民族遠古文明發祥地之一。早在3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這裏生息繁衍,党項族首領李元昊在此建立了西夏王朝,並形成了西夏文化。寧夏的水洞溝遺址是三萬年前舊石器時代的遺址。寧夏還是中國長城博物館,從戰國長城到明長城的古長城遺址,在寧夏都有分佈。寧夏還是紅色土地、紅軍長征會師地、陝甘寧革命舊址等,既有秀美的風光,又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藴,古今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譽。 [53] 
2023年,寧夏回族自治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314.95億元增長6.6% [83]  [85] 
中文名
寧夏回族自治區
外文名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別    名
塞上江南
行政區劃代碼
640000
行政區類別
自治區
所屬地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地理位置
西北地區內陸
面    積
66400 km²
下轄地區
5個地級市
政府駐地
銀川市解放西街361號
郵政編碼
750000-756400
氣候條件
温帶大陸性乾旱、半乾旱氣候 [93] 
人口數量
729 萬(2023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點
水洞溝、沙坡頭、火石寨
西夏王陵
機    場
銀川河東國際機場中衞沙坡頭機場固原六盤山機場
火車站
銀川站石嘴山站中衞南站固原站
車牌代碼
寧A-寧E
地區生產總值
5314.95 億元(2023年) [83]  [85]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梁言順 [65] 
自治區主席:張雨浦 [64] 

寧夏回族自治區歷史沿革

西周,周王朝疆域以北地區,包括內蒙河套,寧夏全境及陝西、山西北部稱為朔方。
春秋,今固原市一帶為烏氏戎所居,今吳忠市一帶以鹽池為中心是朐衍戎的勢力範圍。戰國,秦惠文王攻取烏戎地,置烏氏縣(一説為烏支縣,今原州區南涇水北岸)轄今固原市 [92]  。之後又在鹽池縣境設立朐衍縣、轄今吳忠市。
秦朝,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後,兩縣劃歸北郡管轄,這是寧夏地區有行政設置之始。秦朝時寧夏為北地郡,郡治在甘肅寧縣。並在此地修建了秦長城和秦渠,引黃河水灌溉農田。
漢朝,屬朔方刺史部。西漢,將北地郡治往今甘肅環縣;固原設安定郡;寧夏分屬北地郡和安定郡。東漢,將安定郡治移至甘肅鎮原縣,將北地區郡治移今吳忠市利通區西南。
十六國,為匈奴鐵佛部首領赫連勃勃所建大夏國的領土。
北魏北周,繼續推行移民興屯,再次得到有效開發,寧夏始稱“塞北江南”。
寧夏地圖
寧夏地圖(3張)
唐朝,寧夏全境屬關內道,設6州:原州、靈州、西會州、安樂州、雄州、警州。天寶十四年(755年),唐朝爆發了“安史之亂”,太子李亨在寧夏靈武登基,為唐肅宗。
北宋,寧夏地區屬秦鳳路,後寧夏北部被党項族李繼遷佔領,北宋只控制寧夏南部,寧夏南部改屬涇原路。
元朝,在西夏國故地設西夏中興等路行中書省。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設寧夏府路,寧夏由此得名。
明朝,初在寧夏設府,後改衞。曾增設寧夏左屯衞,中屯衞和前衞、中衞、後衞。後改設寧夏鎮和固原鎮,長城沿線設九個防區,稱九鎮,為明代邊重鎮之二。 [27] 
清朝,順治五年(1648年),清朝在寧夏設巡撫,屬陝西布政司,下制衞所,寧夏為準省級。後撤,改寧夏府,下設州縣,歸屬甘肅,但又升寧夏總兵為提督,繼增置滿營將軍府於寧夏,仍不失省級格局。
中華民國,民國元年(1912年)1月,改府為道。因右為朔方,改為朔方道。民國二年(1913年),又改回寧夏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10月17日,民國中央政府第159次會議決議將寧夏道(即朔方道)舊屬八縣(即寧夏縣、寧朔縣、平羅縣、中衞縣、靈武縣、金積縣、鹽池縣和平遠縣)和寧夏護軍使轄地(即阿拉善旗、額濟納旗)合併建為寧夏省。民國十八年(1929年)1月,寧夏省政府成立,今寧夏銀川市為寧夏省會,稱“寧夏省城”。又將阿拉善之巴格的磴口劃置磴口縣。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月,馬鴻逵受蔣介石委任寧夏省主席,馬鴻逵主政寧夏。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9月,劃中衞縣東部為中寧縣,民國三十年(1941年)4月1日,劃寧夏、寧朔兩縣為永寧縣,平羅縣北增為惠農縣、陶樂縣,並將寧夏縣改名為賀蘭縣。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4月,增設銀川市。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將靈武縣屬之吳忠鎮改為吳忠市。新的寧夏領二旗九縣:阿拉善旗、阿濟納旗;寧夏縣、寧朔縣、平羅縣、中衞縣、靈武縣、金積縣、鹽池縣、鎮戎縣(後改為預旺縣、再改為同心縣)、磴口縣。增設香山、居延、紫湖三個設治局。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寧夏地方政府置銀川市。此後,直到解放前夕,全區共增設達13縣,1市、3設治局。
1949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寧夏。 [25] 
1949年12月23日,成立寧夏省,沿用了寧夏原稱。額濟納旗劃由甘肅酒泉專區代管。10月25日,成立了寧夏省人民政府。同年10月23日,中共寧夏省委員會決定成立中共阿拉善旗工作委員會。
1954年6月,撤銷寧夏省,將其行政區域併入甘肅省。 [94] 
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60週年慶祝活動標識 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60週年慶祝活動標識
1957年7月15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的決議,以原寧夏省行政區域為基礎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
1958年10月2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正式成立,自治區轄2市、1專區、17縣:銀川市、吳忠市、中衞縣、中寧縣、同心縣、靈武縣、鹽池縣、金積縣、固原縣、西吉縣、海原縣、隆德縣、涇源縣。
2009年12月15日,寧夏成為中國5個“省直管縣”試點省區之一,同心縣、鹽池縣列為吳忠市擴權強縣試點縣。 [2] 

寧夏回族自治區行政區劃

寧夏回族自治區區劃沿革

1950年1月,成立吳忠市。5月,又改為吳忠鎮。10月,恢復為吳忠市。
1950年5月25日,甘肅省人民政府決定,原定西專區的西吉縣、海原縣劃歸平涼專區。
1952年5月,永寧縣第四、第六兩區及賀蘭縣第四區各一部劃歸銀川市。8月15日,為增進民族團結,改阿拉善旗首府定遠營為“巴音浩特”,10月16日中央批覆備案通過。
1953年11月27日,甘肅省人民政府通知,西海固回族自治區10月29日正式成立,4月1日,寧夏“金、靈、吳、同”回民自治區籌備委員會在吳忠市成立,與吳忠市人民政府合署辦公。4月4日,寧夏省政府批准,惠農縣成立兩個相當於區級的回族自治區,即寶豐回族自治區和靈沙回族自治區。5月,中寧縣耍義山鄉(原四區六鄉)劃歸同心縣管轄。7月,寧夏“金、靈、吳、同”回民自治區籌委會改名為寧夏省河東回族自治區籌委會。
1954年4月21日,寧夏河東回族自治區正式成立,下轄吳忠市、金積縣、靈武縣和同心縣。7月14日,內務部批准,銀川市由6個區合併為4個區。9月,寧夏省建制撤銷,併入甘肅省。11月3日,寧夏合併於甘肅後,原河東回族自治區和內蒙古自治區的行政區劃不變,新設銀川專區。
1955年4月28日,甘肅省河東回族自治區更名為甘肅省吳忠回族自治州,領導金積縣、靈武縣、同心縣,並代管鹽池縣。12月1日,國務院批准鹽池縣正式劃歸吳忠回族自治州管轄。
1955年11月15日,國務院批准,西海固回族自治區改名為固原回族自治州。 [34] 
1961年設立銀川市城區(縣級)。
1963年,撤銷吳忠市和青銅峽市建制,改設吳忠縣、青銅峽縣。自治區轄二市、一專區、十六縣,市轄縣級區一個。
1968年,設立銀川市新城區(縣級)。 [34] 
196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將內蒙古自治區所轄阿拉善左旗劃歸寧夏回族自治區。
1970年,固原專區改為固原地區。
1972年,永寧縣劃歸銀川市,同年設立銀川市郊區(縣級);
1972年,設立銀北地區(駐大武口)和銀南地區(駐吳忠縣)。
1975年,撤銷銀北地區,設立石嘴山市(地級市),將原銀北地區所轄平羅縣、陶樂縣劃歸石嘴山市管轄,賀蘭縣劃歸銀川市管轄。並設立石嘴山市屬一、二、三縣級區。
1976年12月,設立石嘴山市郊區(縣級)。 [34] 
1979年5月30日,國務院批准將阿拉善左旗劃歸內蒙古自治區管轄(7月1日起正式劃回)。
1980年1月1日,取消“革命委員會”,建立各級人民政府和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並以“鄉”名稱逐步取代“人民公社”名稱。
1981年3月,石嘴山市一、二、三區分別更名為大武口區,石嘴山區和石炭井區。
1983年7月,設立彭陽縣(駐彭陽)。將固原縣東部地區的15個公社劃歸彭陽縣管轄。
1983年11月,撤銷吳忠縣,恢復吳忠市(縣級市),以吳忠縣的行政區域為吳忠市的行政區域。
1984年12月,撤消青銅峽縣,恢復青銅峽市(縣級市),以青銅峽縣的行政區域為青銅峽市的行政區域。
1987年1月,撤消石嘴山市郊區,恢復惠農縣,以原石嘴山市郊區的行政區域為基礎,局部作適當的調整,還將石嘴山市大武口區所轄的國營簡泉農場劃歸惠農縣管轄。
1996年5月,撤銷靈武縣,設立靈武市,以靈武縣的行政區域為靈武市的行政區域。 [34] 
2001年7月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固原地區和固原縣,設立地級固原市和原州區。
2002年10月19日,撤銷銀川市城區、新城區和郊區,將銀川城區分別設立銀川市興慶區、西夏區和金鳳區;撤銷石嘴山市石炭井區,併入大武口區。
2002年10月25日,靈武市由吳忠市代管變更為由銀川市代管;紅寺堡開發區劃歸吳忠市管轄。
2003年12月31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中衞縣,設立地級中衞市,設立沙坡頭區;將中寧縣、海原縣劃歸入中衞市,隨後撤銷石嘴山市惠農縣和石嘴山區,設立惠農區;撤銷陶樂縣。
2008年,將海原縣的徐套鄉劃歸中寧縣管轄(9月11日正式移交),將興隆鄉劃歸同心縣管轄,將固原市原州區七營鎮、甘城鄉劃歸海原縣管轄。
2008年7月,根據《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原州區甘城鄉劃歸海原縣管轄的決定》,原固原市原州區甘城鄉正式劃歸中衞市海原縣管轄。 [1] 
2009年10月22日,國務院正式批准同意設立吳忠市紅寺堡區。
2016年8月19日,中衞市沙坡頭區正式掛牌,標誌着該區以市轄區行政建制模式獨立運行。

寧夏回族自治區區劃詳情

截至2022年7月,寧夏回族自治區下轄5個地級市,共9個市轄區、2個縣級市、11個縣。 [41]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駐銀川市解放西街361號。
行政區
車牌代碼
郵編
市轄區、縣級市、縣
寧A
750000
寧B
753000
寧C
751100
寧D
756000
寧E
755000

寧夏回族自治區地理環境

寧夏回族自治區位置境域

寧夏回族自治區位於中國西北部的黃河中上游地區,介於北緯35°14′—39°23′,東經104°17′′—107°39′之間;東鄰陝西省,西部、北部接內蒙古自治區,南部與甘肅省相連,總面積為6.64萬平方千米;地形南北狹長,南北相距456千米,東西相距約250千米。

寧夏回族自治區地形地貌

寧夏回族自治區海拔1100—1200米,地勢從西南向東北逐漸傾斜。黃河自中衞入境,向東北斜貫於平原之上,順地勢經石嘴山出境。平原上土層深厚,地勢平坦,加上坡降相宜,引水方便,便於引流灌溉。寧夏地貌複雜,山地迭起,盆地錯落,大體可分為:黃土高原鄂爾多斯地台,洪積沖積平原和六盤山羅山賀蘭山南北中三段山地。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按地表特徵,還可分為南部暖温平原地帶、中部中温帶半荒漠地帶和北部中温帶荒漠地帶。全區從南向北現出由流水地貌向風蝕地貌過渡的特徵。寧夏地處黃土高原與內蒙古高原的過渡地帶,地勢南高北低。從地貌類型看,南部以流水侵蝕的黃土地貌為主,中部和北部以乾旱剝蝕、風蝕地貌為主,是內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境內有較為高峻的山地和廣泛分佈的丘陵,也有由於地層斷陷又經黃河沖積而成的沖積平原,還有台地和沙丘。地表形態複雜多樣。 [3] 

寧夏回族自治區氣候

寧夏回族自治區地處內陸,遠離海洋,位於中國季風區的西緣,是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具有冬寒長、夏熱短、春暖快、秋涼早,乾旱少雨、日照充足、蒸發強烈、風大沙多、南涼北暖和南濕北乾等特點。各市縣平均氣温:6.3℃—11.4℃;平均日照時數:2071—3086小時,是全國日照和太陽輻射最充足的地區之一;年平均降水量:164.1—739.4毫米;年平均無霜期170天左右。 [4] 

寧夏回族自治區水文

寧夏回族自治區平均年水面蒸發量1250毫米,變幅在800—1600毫米之間,是中國水面蒸發量較大的省區之一。全區多年平均年徑流量為9.493億立方米,平均年徑流深18.3毫米,是黃河流域平均值的1/3,是中國均值的1/15。年徑流地區分佈很不均勻,山地大,台地小;南部大,北部小。年徑流深由南部六盤山區東南側的300毫米,向北遞減至引黃灌區邊緣不足3毫米,相差近百倍,且70%-80%的徑流集中在汛期。

寧夏回族自治區自然資源

寧夏回族自治區水資源

寧夏回族自治區是中國水資源最少的省區,大氣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十分貧乏。且空間上、下分佈不均,時間上變化大是寧夏水資源的突出特點。全區地下水資源量30.5億立方米。其中,銀川平原、衞寧平原地下水資源量為24.9億立方米,約佔地下水資源總量的82%。全區地下水可開採資源量23億立方米。其中,銀川平原、衞寧平原地下水可開採資源量為20.2億立方米,約佔全區地下水可開採資源總量的88%。 [3] 

寧夏回族自治區土地資源

截至2016年底,寧夏回族自治區耕地面積1292087.16公頃,園地50146.31公頃,林地767849.83公頃,草地2090119.32公頃,城鎮村及工礦用地271483.83公頃,交通運輸用地80404.46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176292.03公頃。 [3] 
2023年8月28日,國務院批覆同意《寧夏回族自治區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到2035年,寧夏回族自治區耕地保有量不低於1753萬畝,其中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於1424萬畝;生態保護紅線不低於1.2萬平方千米;城鎮開發邊界擴展倍數控制在基於2020年城鎮建設用地規模的1.3倍以內;單位國內生產總值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不少於40%。 [79] 

寧夏回族自治區植物資源

寧夏回族自治區內共有濕地維管植物52科119屬202種,浮游植物8門29科67屬。濕地植被包括9種類型,30個亞型,132個羣系。國家級重點保護植物有麻黃甘草沙冬青沙棘沙蘆草等9種。濕地植物以温帶植物為主,草本植物佔優勢,其中禾本科植物種數居第一位,菊科植物種數次之,豆科植物佔第三位,同時還出現豬毛菜屬、沙蓬屬、蒺藜屬的旱生植物的種羣。在條件較好的地方有人工栽植的側柏、雲杉、油松、刺槐、國槐、楊樹、柳樹等喬灌木。

寧夏回族自治區動物資源

寧夏回族自治區濕地野生動物種類既有沙晰、沙鼠等典型的荒漠動物又有各種各樣的水禽並伴有野兔等草原動物。共計有脊椎動物413種及亞種,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有6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有17種,自治區級重點保護動物有30種。①鳥類共有283種及亞種,佔自治區脊椎動物總數的68.8%。列入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的有黑鸛中華秋沙鴨白尾海雕金雕小鴇大鴇6種;列入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的有斑嘴鵜鶘、白琵鷺、白額雁、大天鵝、小天鵝、鴛鴦、鳶、蒼鷹、大鵟、獵隼、紅腳隼、紅隼、灰鶴、蓑羽鶴、縱紋腹小鴞等17種;屬《中日候鳥保護協定》規定保護的有64種;屬《中澳候鳥保護協定》規定保護的有16種。②魚類共有31種,佔寧夏脊椎動物總數的7.6%。③哺乳動物共有74種,佔自治區脊椎動物總數的17.6%。④兩棲動物共有6種,佔自治區脊椎動物總數的4.6%。

寧夏回族自治區礦產資源

寧夏回族自治區已查明礦產資源量位列全國前十位的有8種:煤第六位,鎂第三位,冶金用石英岩第五位,冶金用砂岩第八位,水泥配料用板岩第二位,磚瓦用黏土第六位,建築用輝綠岩第四位,石膏第七位。寧夏全境具有工業規模的固體礦產地共計225處。其中,煤礦產地112處,金屬礦產地33處,非金屬礦產地80處。 [3]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口

截至2023年末,寧夏回族自治區常住人口72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91萬人,佔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7.31%。全年出生人口7.3萬人,出生率為10.02‰;死亡人口4.8萬人,死亡率為6.59‰;自然增長率為3.43‰。 [95] 
截至2022年末,寧夏回族自治區常住人口72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83萬人,佔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6.34%,比上年末提高0.3個百分點。全年全區出生人口7.7萬人,出生率為10.60‰;死亡人口4.5萬人,死亡率為6.19‰;自然增長率為4.41‰。 [74] 
寧夏回族自治區常住人口(2017年~2022年)變化 寧夏回族自治區常住人口(2017年~2022年)變化
參考資料來源: [69-74] 

寧夏回族自治區政治

現任寧夏回族自治區黨政領導一覽(截止2024年1月)
書記
副書記
張雨浦莊嚴 [77-78] 
黨委常委
艾俊濤雷東生李金科馬漢成陳春平買彥州郭建軍趙旭輝朱天舒、李東旭 [62-63]  [67]  [80]  [82] 
主任
副主任
秘書長
王文宇 [42]  [61] 
主席
副主席
秘書長
主席
副主席
秘書長
主任
院長
檢察長

寧夏回族自治區經濟

寧夏回族自治區綜述

2022年,寧夏回族自治區實現生產總值5069.5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07.48億元,增長4.7%;第二產業增加值2449.10億元,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2212.99億元,增長2.1%。第一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8.0%,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8.3%,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3.7%。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69781元,增長3.5%。 [68] 
2023年,寧夏回族自治區實現生產總值5314.95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28.10億元,增長7.7%;第二產業增加值2487.24億元,增長8.5%;第三產業增加值2399.61億元,增長4.7%。第一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8.1%,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6.8%,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5.1%。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72957元,比上年增長6.3%。 [85]  [95] 
寧夏回族自治區地區生產總值(2017年~2022年)變化 寧夏回族自治區地區生產總值(2017年~2022年)變化
參考資料來源: [69-74] 
  • 財政
2023年,寧夏回族自治區統計局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851.72億元,比上年增長11.2%。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02.26億元,增長9.2%。在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税收收入353.16億元,增長15.1%,佔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70.3%。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751.45億元,比上年增長10.3%。 [95] 
  • 固定資產投資
2023年,寧夏回族自治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5.0%。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户)增長5.5%。在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户)中,第一產業投資比上年下降14.2%,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5.3%,第三產業投資下降3.0%。工業投資增長15.5%,佔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户)的比重為53.6%。基礎設施投資下降9.2%,佔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户)的比重為15.4%。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7%,佔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户)的比重為57.7%。 [95] 

寧夏回族自治區第一產業

2023年,寧夏回族自治區糧食播種面積1040.84萬畝,比上年增長0.2%。其中,稻穀播種面積30.17萬畝,減少13.89萬畝;小麥播種面積103.35萬畝,減少18.69萬畝;玉米播種面積585.30萬畝,增加36.91萬畝;馬鈴薯播種面積116.16萬畝,減少4.86萬畝。蔬菜播種面積200.47萬畝,增加6.39萬畝。油料播種面積45.19萬畝,增加5.19萬畝。瓜果播種面積96.22萬畝,增加17.94萬畝。枸杞播種面積39.26萬畝,減少2.75萬畝。年末果園面積144.16萬畝,減少12.08萬畝,其中,葡萄園面積47.19萬畝,減少0.46萬畝。
2023年,寧夏回族自治區糧食總產量378.80萬噸,比上年增加2.97萬噸,增長0.8%。其中,夏糧產量23.90萬噸,減產14.2%;秋糧產量354.90萬噸,增產2.0%。全年稻穀產量16.20萬噸,減產31.5%;小麥產量23.45萬噸,減產14.0%;玉米產量294.89萬噸,增產6.6%。馬鈴薯產量(折糧)29.99萬噸,減產8.0%。
2023年,寧夏回族自治區蔬菜及食用菌產量544.54萬噸,比上年增長3.1%;瓜果產量250.26萬噸,增長24.4%;葡萄產量19.92萬噸,下降4.5%;紅棗產量9.81萬噸,增長1.5%;枸杞產量7.66萬噸,下降11.3%;油料產量4.61萬噸,增長1.3%。
2023年,寧夏回族自治區肉類總產量41.41萬噸,比上年增長12.6%。其中,豬肉產量8.59萬噸,下降5.0%;牛肉產量14.42萬噸,增長15.6%;羊肉產量15.11萬噸,增長21.1%;禽肉產量3.08萬噸,增長20.8%。禽蛋產量12.70萬噸,下降3.9%。牛奶產量430.63萬噸,增長25.7%。水產品產量17.51萬噸,增長2.7%。年末全區生豬存欄79.16萬頭,增長6.6%;肉牛存欄154.67萬頭,增長4.2%;奶牛存欄91.96萬頭,增長9.9%;羊存欄720.54萬隻,增長1.4%;活家禽存欄1403.23萬隻,下降7.2%。全年生豬出欄103.78萬頭,下降6.3%;肉牛出欄87.75萬頭,增長15.2%;羊出欄843.25萬隻,增長20.1%;活家禽出欄1466.28萬隻,增長20.6%。 [95] 
2023年12月11日,根據《國家統計局關於2023年糧食產量數據的公告》,2023年寧夏回族自治區糧食播種面積693.9公頃,總產量378.8萬噸,單位面積產量5459.1公斤/公頃。 [81] 

寧夏回族自治區第二產業

2022年,寧夏回族自治區工業增加值2130.13億元,比上年增長10.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4%。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5.9%;股份制企業增長12.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23.5%;私營企業增長12.8%。分門類看,採礦業增長8.9%,製造業增長15.8%,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5%。
2023年,寧夏回族自治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377.4億元,比上年下降8.7%。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利潤211.6億元,比上年增長13.7%;股份制企業281.7億元,下降9.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59.3億元,增長7.0%;私營企業84.0億元,下降43.6%。分門類看,採礦業利潤102.0億元,比上年下降8.6%;製造業178.2億元,下降33.3%;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97.1億元,增長181.7%。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5.91元,比上年增加0.72元;營業收入利潤率為4.77%,下降0.24個百分點。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67.0%,比上年末上升1.8個百分點。 [95] 

寧夏回族自治區第三產業

  • 服務業
2023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228.91億元,比上年增長5.1%;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251.75億元,增長9.4%;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61.71億元,增長12.1%;金融業增加值385.40億元,增長6.4%;房地產業增加值198.69億元,增長0.5%;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185.04億元,增長9.9%;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加值72.46億元,增長3.3%。
2023年,寧夏回族自治區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累計完成2.2億件,比上年增長16.1%。郵政業完成郵政函件業務200.9萬件,包裹業務8.4萬件,快遞業務量1.3億件,快遞業務收入19.3億元。全年完成電信業務總量116.4億元,比上年增長21.4%。年末移動電話基站數6.3萬個,其中4G基站3.9萬個,5G基站1.7萬個。(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户373.0萬户,比上年增加23.6萬户。移動互聯網用户813.5萬户,比上年增加25.6萬户;移動互聯網用户接入流量20.8億GB,比上年增長15.1%。 [95] 
  • 國內貿易
2023年,寧夏回族自治區實現消費品零售總額1354.95億元,比上年增長1.2%。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179.64億元,增長1.4%;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75.31億元,下降0.2%。按消費形態統計,商品零售額1171.43億元,下降0.1%;餐飲收入額183.52億元,增長10.8%。
2023年,寧夏回族自治區在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零售額比上年下降2.1%,飲料類增長20.0%,煙酒類增長12.3%,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11.5%,化妝品類下降11.0%,金銀珠寶類增長16.1%,日用品類下降12.0%,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3%,中西藥品類下降0.3%,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2.5%,傢俱類下降36.3%,通訊器材類增長41.9%,石油及製品類下降15.1%,汽車類增長14.0%。 [95] 
  • 對外經濟
2023年,寧夏回族自治區貨物進出口總額205.41億元,比上年下降4.3%。其中,出口149.81億元,下降7.0%;進口55.60億元,增長3.8%。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69.79億元,比上年增長7.8%。 其中,出口60.74億元,下降0.4%;進口9.04億元,增長137.8%。
2023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新設外商直接投資新設立企業23家,比上年增長4.6%。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4.13億美元,增長20.3%。 [95] 
  • 金融
2023年,寧夏回族自治區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9347.07億元,其中,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9329.49億元。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9711.84億元,其中,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9695.89億元。
截至2023年底,寧夏回族自治區共有上市公司17家,總股本213.46億股,總市值1859.12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4.8%。其中,流通市值1763.15億元,增長82.9%。全年證券交易額12305.17億元,增長1.8%。年末全區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31家,比上年末下降22.5%。
截至2023年底,寧夏回族自治區共有省級營業性保險分公司25家,全年實現保費收入244.59億元,比上年增長13.3%。其中,財產險收入79.31億元,增長12.0%;壽險收入123.26億元,增長20.5%;健康險收入36.30億元,增長0.5%;意外傷害險收入5.72億元,下降12.5%。支付各類賠款和給付93.06億元,增長29.0%。其中,財產險賠付53.20億元,增長23.2%;壽險業務賠付26.46億元,增長65.6%;健康險賠付10.62億元,下降2.1%;意外傷害險賠付2.78億元,增長29.3%。 [95] 
  • 旅遊業
截至2023年底,寧夏回族自治區接待國內遊客7004.11萬人次,比上年增長80.4%。國內旅遊收入651.45億元,增長114.1%。 [95] 

寧夏回族自治區社會事業

寧夏回族自治區科學技術

2023年,寧夏回族自治區登記自治區級科技成果1249項,比上年增長55.7%。其中,基礎理論成果360項,應用技術成果865項,軟科學成果24項。專利授權量10363件,下降16.8%。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1522件,增長26.4 %。截至年末,有效專利48213件,其中境內有效發明專利6527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8.97件。全年商標註冊11616件,比上年下降27.7 %。全年共簽訂技術合同4149項,技術合同成交金額40.5億元,比上年增長17.8%。
截至2023年末,寧夏回族自治區擁有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自治區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6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3個,自治區級重點實驗室45個(含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2個);自治區級產業技術協同創新中心5個,自治區臨牀醫學研究中心33    個,自治區技術創新中心549個;國家級企業(集團)技術中心(含分中心)9個,自治區級企業(集團)技術中心101個;自治區工程研究中心64個,其中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26個。 [95] 

寧夏回族自治區教育事業

截至2023年末,寧夏回族自治區共有各級各類學校3265所(含小學教學點377所),教職工126848人。全年全區學前教育毛入園率91.96%,小學學齡人口入學率100%,初中階段毛入學率105.64%,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4.85 %,高等教育毛入學率60.3%,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為100.45%。 [95] 
寧夏回族自治區普通高等院校一覽表
所在城市
屬性
學校名稱
銀川市
本科
專科
固原市
本科
專科
-
石嘴山市
本科
專科
吳忠市
本科
-
專科
備註:帶▲為全日制普通民辦高校

寧夏回族自治區醫療衞生

截至2023年末,寧夏回族自治區共有醫療衞生機構4863個,其中,醫院220個,在醫院中有公立醫院71個,民營醫院149個;基層醫療衞生機構4514個,其中,鄉鎮衞生院205個,社區衞生服務機構244個,門診部(診所等)1923個,村衞生室2142個;專業公共衞生機構104個,其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6個,衞生監督機構24個。年末全區衞生技術人員65731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24266人,註冊護士30046人。醫療衞生機構實有牀位43499張,其中,醫院37414張,鄉鎮衞生院3639張。全年總診療人次5075.12萬人次,出院人數140.98萬人。 [95] 

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事業

截至2023年底,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系統共有藝術表演團體49個。全年全區共有公共圖書館27個,博物館75個,文化館27個,檔案館27個。有線電視實際用户124.52萬户,其中,有線數字電視實際用户124.52萬户。年末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9.93%,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9.99%。出版各類報紙7850萬份,各類期刊323萬冊,圖書5478萬冊。2022年,全區文化產業增加值130.83億元,按現價計算,比2021年增長7.4%,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56%。 [95] 

寧夏回族自治區體育事業

2023年,寧夏回族自治區運動員參加國際國內比賽共取得金牌65枚,銀牌45枚,銅牌32枚。全年有2人獲得國際級運動健將等級稱號,9人獲得國家級運動健將等級稱號,309人獲得國家一級運動員等級稱號,1035人獲得國家二級運動員等級稱號,8人獲得國家級裁判員等級稱號,136人獲得國家一級裁判員等級稱號。  [95] 

寧夏回族自治區社會保障

截至2023年末,寧夏回族自治區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9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8.21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32.09萬人,減少3.8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666.64萬人,比上年增加3.83萬人,其中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69.14萬人,增加6.77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497.5萬人,減少2.94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122.52萬人,增加5.09萬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148.51萬人,增加1.18萬人,其中參加工傷保險的農民工52.57萬人,增加5.81萬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118.95萬人,增加4.87萬人。年末全區共有7.5萬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36.7萬人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0.8萬人享受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全年臨時救助9.8萬人次。全年領取國家定期撫卹金、定期生活補助金的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17944人。 [95]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生活

2023年,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均可支配收入31604元,比上年增長6.8%。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95元,增長5.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72元,增長8.2%。
2023年,寧夏回族自治區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1629元,比上年增長13.0%。其中,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18]9082元,增長17.5%,佔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42.0%。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7076元,增長11.8%;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4649元,增長14.2%。全區居民恩格爾係數為28.4%,其中,城鎮為27.9%,農村為29.7%。 [95] 

寧夏回族自治區民俗文化

寧夏回族自治區節日

節日
名稱
介紹
開齋節
伊斯蘭教歷每年九月,稱為齋月,齋月期間,穆斯林在日出之前都要吃好封齋飯,日出之後整個白天,不吃不喝,稱為封齋。經過一個月的齋戒,在伊斯蘭教歷九月的最後一天,尋看新月(月牙),見月後的第二天,即行開齋,慶祝一個月齋戒期的結束,故名開齋節。開齋節是回教的一個非常隆重的節日。
聖紀節
阿拉伯語稱“冒路德節”,在每年六月八日進行。相傳這天為穆罕默德的逝世日,亦稱“聖忌”。為緬懷其功德,舉行紀念活動,主要包括誦經、贊聖和講述其生平事蹟。當日穆斯林前往清真寺聽教長、阿訇講經,然後遊玩一天,有的還宰殺牛羊,設宴聚餐。
宰牲節
亦稱“古爾邦節”、“犧牲節”、“忠孝節”,“古爾邦”是阿拉伯語,原意是獻牲。時間為伊斯蘭教歷的12月10日,這天上午10點左右,回民個個頭戴小白帽,衣冠整齊,興致勃勃擁進清真寺進行會禮叩拜。會禮結束後,在條件好的地方,每人要宰一隻羊,七人合宰一頭牛或一峯駱駝。所宰之肉要分三份,一份自己食,一份送親友鄰居和招待來客之用,一份濟貧施捨。典禮完畢後,眾人開始訪親問友,饋贈油香,花稞稞等互相慶賀。 [7] 

寧夏回族自治區特產

寧夏最有名的地方特產,首推枸杞、甘草、賀蘭石灘羊二毛皮等種,因顏色分別是紅、黃、藍、白,所以又稱“四寶”。
特產
名稱
介紹
枸杞
寧夏枸杞以皮薄、肉厚、籽少馳名中外。其不僅含鐵、磷、鈣,且有大量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常服能潤肺清肝、滋腎、祛風、明目、強筋骨。
甘草
又名甜草,在中藥界有“十(箇中藥)方(中)九(個要用甘)草”之説。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痙、抗癌、補脾、益氣等功能。
賀蘭石
產於賀蘭山,質地細密、剛柔相宜、紫綠相間。用其雕刻的賀蘭硯,具有發墨、存墨、不幹不臭、護毫等特點,雅趣天成。
灘羊裘皮
寧夏特產毛皮,以產自銀川平原黃河兩岸水草豐美的灘地而得名。俗稱“二毛皮”,毛長2寸,毛穗潔白,質地細潤,輕柔暖和,古有“幹金裘”之稱。 [8] 

寧夏回族自治區美食

美食
名稱
介紹
圖片
燴羊雜碎
風味獨特。其製作方法是:用羊的內臟、頭蹄肉,經仔細沖洗後,入開水鍋煮熟後撈出,切成絲。以原湯下入切好的雜碎絲,加葱、姜、蒜末、紅辣油、味精、香菜,即成燴羊雜碎。那紅色的便是辣椒油,綠色的是青葱香菜末,油色下面是乳白色的鮮湯,喝一口鮮湯吃一口雜碎,不羶不膩,味道香醇濃郁。
燴羊雜碎 燴羊雜碎
清蒸羊羔肉
寧夏羊羔肉細嫩鮮美,沒有羶味。羊羔肉最好選用胸叉、上脊骨部位,剁成長方形條,用清涼水洗淨,擺在碗內,放上生薑、大葱、大蒜;再放上幾粒生花椒,上籠蒸30分鐘左右;然後扣至湯盤內上桌,配以醋、蒜汁、鹽等調料佐食。
清蒸羊羔肉 清蒸羊羔肉
生氽面
用加少許食鹽的温水和麪,然後團在一起揉勻,直到麪糰表面細膩光滑有彈性,然後用盆子扣住面,或用塑料薄膜包住—“醒面”,10分鐘左右面醒好後把它用手掌壓扁,並用擀麪杖推薄,當然不要太薄,這個根據自己的口味就行,接下來將推開的面劃成條,待水開後把一條條的面揪成片下到鍋裏煮熟,將面片盛到碗裏同時拌上事先做好的肉丸或肉丁,將準備好的黃花、木耳、粉條等放入碗裏,盛入湯,再根據自己的口味加入醋、食鹽、蒜苗、香菜等。 [51] 
生氽面 生氽面
攪團
為西北一特色吃食,陝甘寧尤好吃。攪團,在60-70年代可以説是農家的救命飯。攪團的吃法有兩種,一種是水圍城,一種是漂魚兒。主要包括玉米攪團和洋芋攪團。 [51] 

漿水面
做好的漿水面看上去嫩黃柳綠,紅油浮面,酸辣可口,色味俱佳。製作漿水面,麪條的種類不拘,擀壓拉均可,關鍵在於漿水漚制的好壞。所謂漿水,是用新鮮的芹菜、白菜、甘蘭等葉類蔬菜在開水中略燙,然後浸入盛有涼開水的罐中,加少量舊漿水作“引子”,密閉罐口,經乳酸菌的作用,一週左右菜有濃酸味,並帶有清淡的特殊香氣,這時便可食用。做漿水面時,先將漚制好的漿水舀一勺入鍋,並根據酸味濃度和食用者要求,酌情加清水兑合,燒沸,再加葱花、香菜、食鹽、辣椒等調味品,待涼即成。 [51] 
漿水面 漿水面
大武口涼皮
發展始於國家三線建設時期,由來自全國支寧建設者,基於傳統家鄉美食,結合北方食材,融合南北口味,逐漸演化發展而來的麪食小吃。大武口涼皮經營户330家,年收入超過1.3億元,帶動就業1000餘人。 [52] 
大武口涼皮 大武口涼皮

寧夏回族自治區體育

寧夏回族自治區第九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由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自治區民委、自治區體育局、銀川市人民政府承辦,以“建設美麗新寧夏、共圓偉大中國夢”為主題,以“平等、團結、拼搏、奮進”為辦會宗旨。 [60] 

寧夏回族自治區風景名勝

風景名勝
名稱
介紹
圖片
水洞溝旅遊區
水洞溝旅遊區是國家AAAAA級景區,是中國最早發掘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被譽為中國史前考古的發祥地和最具中華文明意義的百項考古發現之一。水洞溝還是中國古代唯一保存最完好的長城立體軍事防禦體系。獨特的雅丹地貌鬼斧神工地造就了魔鬼城、摩天崖、大峽谷等奇絕景觀。 [43] 
沙湖生態旅遊區
沙湖生態旅遊區是國家AAAAA級景區,沙湖地處賀蘭山下、黃河金岸,距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42千米。景區總面積80.10平方千米,20餘平方千米沙漠與40餘平方千米水域毗鄰而居,既有大漠戈壁之雄渾,又有江南水鄉之秀美,被譽為“世間少有”的文化旅遊勝地。 [44] 
沙湖生態旅遊區 沙湖生態旅遊區
沙坡頭旅遊區
沙坡頭旅遊區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距離中衞市區15千米。先後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全球環境保護500佳單位,被中央電視台《體驗中國》欄目評為“全國十大最好玩的地方”,被《中國地理雜誌》評為“中國五大最美的沙漠之一”,被中央電視台以及大眾網絡評為“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之一”,享有“中國沙漠旅遊基地”的美譽。沙坡頭是沙、河、山、園的交響樂,飛越黃河、沙漠探險、沙漠衝浪、滑沙、黃河漂流是沙坡頭的五大精品。 [45] 
沙坡頭旅遊區 沙坡頭旅遊區
鎮北堡西部影城
鎮北堡西部影城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銀川市西夏區鎮北堡鎮。距銀川市中心區35千米,火車站25千米,河東機場48千米,110國道穿行其間,交通方便,是賀蘭山東麓旅遊區的亮點。鎮北堡西部影城在中國眾多的影視城中以古樸、荒涼、原始、粗獷、民間化為特色,在這裏拍攝了《紅高粱》《東邪西毒》、《大話西遊》等100多部影片,享有“中國電影從這裏走向世界”的美譽。 [46] 
鎮北堡西部影城 鎮北堡西部影城
西夏王陵
西夏陵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園,位於寧夏銀川市西約30千米處的賀蘭山腳下。在方圓58平方千米的範圍內,佈列着9座帝陵和271座陪葬墓,規模宏大,蔚為壯觀。西夏陵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中國國家首批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單。 [47] 
西夏陵 西夏陵
賀蘭山國家森林公園
賀蘭山國家森林公園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寧夏著名的生態旅遊景區,賀蘭山國家森林公園地處寧夏首府銀川市近郊,總面積9587公頃,植被覆蓋率達70%,擁有各種野生動植物資源898種,其每平方千米岩羊分佈量居世界首位。賀蘭山國家森林公園,以山體巍峨、森林茂密、自然風光秀麗、人文景觀獨特、野生動植物資源眾多、旅遊基礎設施完善而著稱。已形成“迎賓區”“櫻桃谷”“松濤山莊”“青松嶺”“賀蘭山闕”五大景區近百個景點。 [49] 
賀蘭山國家森林公園 賀蘭山國家森林公園
六盤山國家森林公園
六盤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西安、銀川、蘭州市所形成的三角中心地帶,地處寧夏南部,橫跨寧夏涇源隆德原州區兩縣一區,總面積6.78萬公頃,主峯米缸山海拔2942米。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年平均氣温5.8℃,年降水量676mm,年平均相對濕度60-70%,是西北重要的水源涵養林基地。六盤山國家森林公園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有植物資源788種。植被類型,既有水平地帶性的森林、草原,又有山地植被垂直帶譜中出現的低山草甸草原、闊葉混交林、針闊混交林、闊葉矮林等組成的垂直植被景觀。 [48] 
六盤山國家森林公園 六盤山國家森林公園
賀蘭山岩畫
賀蘭山岩畫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核心景點;中國首批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金獎。賀蘭山岩畫是中國遊牧民族的藝術畫廊,賀蘭山在古代是匈奴鮮卑突厥回鶻吐蕃、党項等北方少數民族駐牧遊獵、生息繁衍的地方。在南北長200多千米的賀蘭山腹地,就有20多處遺存巖畫,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賀蘭口巖畫。 [50] 
賀蘭山岩畫 賀蘭山岩畫

寧夏回族自治區著名人物

著名人物
姓名
職務
(男,回族 [23]  [21] 
原河南省委副書記、省長 [11]  [22] 
原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政府主席 [12] 
原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政協主席 [13-14] 
原環境保護部部長 [15-16] 
王正偉(男,回族) [89] 
中共第十九屆中央委員 [91]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17]  [90] 
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黨組成員
馬廷禮(男,回族 [18] 
現任甘肅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 [55] 
現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副書記 [86]  、組織部部長 [38]  、少工委名譽主任 [87] 
青海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長、省公安廳原廳長 [19-20] 
馬漢成(男,回族)
現任中共第二十屆中央候補委員 [88]  、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常委、統戰部部長、自治區政協黨組副書記 [39] 
國務院參事室副主任
現任中共第二十屆中央候補委員 [56]  、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 [35]  、濟南警備區黨委第一書記 [36]  、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黨工委書記 [37] 
“七一勳章”獲得者 [24]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副校長 [54] 
梁毅苗(女,蒙古族) [57] 
寧夏銀川人 [58]  ,現任中央電視台體育頻道主持人。 [57] 
參考資料來源 [9-10] 

寧夏回族自治區榮譽稱號

2021年9月,寧夏回族自治區入選“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基地”名單。 [26]  [28] 
2021年11月22日,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先進單位及個人評選表彰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公示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衞市沙坡頭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為“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先進單位”擬表彰對象。 [29-3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