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雪峯崇聖禪寺

(南安雪峯寺)

鎖定
雪峯崇聖禪寺,位於南安康美鎮雪峯開發區,創建於1120年。
中文名
雪峯崇聖禪寺
位    置
福建省南安市康美鎮雪峯開發區
歲    數
17歲
創建時間
1120年

雪峯崇聖禪寺寺內勝景

雪峯崇聖禪寺,地處雄偉峻峭的楊梅山山脈,來自高聳雲天的蓬華天柱峯,位於南安市康美、洪瀨、梅山三鎮交界處,橫亙若屏,攢列似筍。山中樹木葱鬱,古木參天,山泉清冽,花香鳥語,風光壯麗。雪峯禪寺座落在楊梅山中東南坡大山凹。從山麓康美鎮梅元村公路驅車上山至寺前山門三公里,再從山門走過三、四百米的林蔭大道,抬頭仰望,高低錯落、金碧輝煌、巍峨壯觀的雪峯寺建築羣,赫然在目,梵宇上空,可見層巒疊嶂,叢叢綠樹如傘,雲煙繚繞。
沿放生池東側緩步徑,登上石階小路進入寺中第一大殿,回望山下,晉江東溪環流而過。溪流南面一片沃野,沃野層頭幾道淡淡的山巒,高低起伏顛連天邊。南宋大儒朱熹的書法楹聯“地位清高,日月每從肩上過;門庭開闊,江山常在章中看”形象地概括了雪峯寺的山川形勝。
楊梅山鍾靈毓秀,細心的遊人,可以從綠樹叢中眺見寺前千餘米處,有一峯翔拜於前。此即俗稱胡僧拜佛。早在建寺之前,因此山川形勝,有堪與家預言此地當出高僧。楊梅山雪峯寺因何取名與世稱“南方叢林”第一的福州閩侯雪峯山上的雪峯寺同名?這同兩地建寺肇始,系同一個祖師,即中國佛教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和尚義存禪師有極深的淵源。

雪峯崇聖禪寺佛教傳承

公元527年,梁武帝大通元年秋,菩提達摩把釋迦牟尼佛傳下的教外別傳佛心宗帶入中國,成為東土一世祖。十幾年後,達摩對慧可付法叮嚀説偈一首:吾本來東土,傳教救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熱成。此後,禪宗果然派生青原系、南嶽系、又由兩系派衍出臨濟、溈仰、曹洞、雲門、法眼五宗。五宗枝繁葉茂,分燈傳繼,千餘年來,在中國佛教界和社會億萬民眾中影響頗為深遠。而云門、法眼兩宗即出自義存一人門下。義存和尚,誕生在楊梅山下的澗埕村。義存在開創福州閩侯雪峯寺前,父母逝世後合葬於楊梅山中,人稱白馬墳。據筆者所知所想,此中寓示着佛教深義。

雪峯崇聖禪寺寺內禪師

乾寧元年(894),名聞天下的義存禪師,以73歲高齡從吳越遊歷歸來,返閩途中憶念父母生育之恩,即歸南安楊梅山,就父母墳墓所在,搭建菴舍以奉香火而資冥福。菴舍綿歷歲月,幾經興廢。200餘年後,北宗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泉州教諭、南安籍人黃祖舜崇仰義存,上楊梅山尋訪祭拜義存父母墳,在墳前豎立一塊石碑,上書“雪峯父母墳”,並植柏樹在墳旁。雪峯之名開始在楊梅山出現。又過百餘年,南宋淳佑三年(1243年),天賜和尚由於追慕義存和尚,愛人之心施及父母山川,來到山中墳旁創庵,自號“枟拙三築”,靜修守墳。

雪峯崇聖禪寺修葺擴建

雪峯崇聖禪寺,後又募化擴建。人稱白馬墳庵。此後數百年間,寺宇幾經修葺擴建,蔚成規模。世稱此寺庵為“小雪峯”,閩侯雪峯寺為“大雪峯”。若據廈門大學王榮國教授的研究推算,義存禪師在楊梅山結茅守墳並修行應是南安雪峯禪寺之肇始,其時當在義存49歲之前,亦即開創侯官閩侯縣)大雪峯寺之前。王教授在《福建佛教史》(廈門大學出版社1997年9月出版)説,[清]懷蔭布、黃任:《泉州府志》卷之七,《山川·二》南安縣“楊梅山”條載:“楊梅山,……下有虎廳巖,……亦名雪峯巖。

雪峯崇聖禪寺相關典故

五代僧義存焚修於此,葬父母其下。後棲侯官雪峯山,遂沿其名”。據[唐]黃滔:《福州雪峯山故真覺大師碑銘》記載:義存卒於五代後梁開平二年(908年)。筆者(王教授)認為,上述記載的年代有誤,但其史實基本可信。又據[明]徐(火勃):《雪峯志》卷之三,《紀禪宗·真覺大師年譜》可知,義存禪師開創侯官雪峯山是鹹通十一年之前。義存在父母墳旁結茅守墳並修行,應該是可信的。義存禪師結茅守墳並修行應是南安雪峯寺之肇始。據此推算,義存葬父母在鹹通11年之前。

雪峯崇聖禪寺法脈傳承

義存,唐穆宗長慶二年(822年)出生於泉州市南安楊梅山下湖宅宮田村(又名澗埕村),出家前俗姓曾,他9歲時即請求出家,未獲父允。12歲時隨父遊莆田玉澗寺,遇僧慶玄律師即下拜,再不肯回家,留為童子(小沙彌),17歲落髮,取法號義存。24歲時值唐武宗會昌滅法,玉澗寺遭毀,為避難求法,他改穿儒生服裝,跋涉數百里到福州北郊80裏地芙蓉山(今北峯芙蓉村)芙蓉禪院,該院的靈訓禪師見他是個人才,留住了他。唐宣宗即位,興教復寺。
此前的義存,已歷經十幾年間“北遊吳、楚、梁、宋、燕、秦,受具足戒於幽州寶剎寺迄,巡名山,扣諸禪宗,突兀飄飄,雲翔鳥逝”(唐黃滔福州雪峯山故真覺大師碑銘》)的宗教生涯。到了40歲(864年)時,義存經禪宗青原系第五代、曹洞宗創始人江西洞山良价禪師指點,前往湖南武陵德山(今常德)參謁青原系著名禪師宣鑑和尚。他有偈曰:“昔年曾許鬱多羅,直至而今未動梭,此日且隨雲水去,誰能待得鴨成鵝。”正説明他求法心切。

雪峯崇聖禪寺民間傳説

有人説義存創雪峯寺,是他43歲返閩路過閩侯大湖鄉象骨山雪峯時無意中發現此地而動此念,實則不然。禪宗悟道是不籍文字,講究的是以心印心。義存在湖南武陵德山三年多,先在建瓴黃龍、雙石二庵住了兩年,因懷念芙蓉山禪院乃初進之地,於是回福州仍棲止於芙蓉院石室中;此時,義存同受業於芙蓉靈訓禪師的行實禪師發現義存禪機玄妙,修為高深莫測,力勸他應擇取一個能為道行想適宜的大地方弘揚禪法,並告知象骨山這一地點。 唐鹹通11年(870年),行實攜49歲的義存上山,崇山峻嶺中,茂林修竹,古木參天,清泉淙淙。進入大湖陳洋地界,北面綠森森的峯巒成一半弧形將山中一大片緩坡地環保着。義存欣喜,決定於此開山弘法。
他精通禪理,且行為高潔,唐僖宗賜其“真覺大師”法號和紫衣袈裟。他在山中40年,禪法傳遍大半個中國。人山學道者,絡繹不絕。不論炎夏寒冬,在山學僧,不少於1500人,義存宗風,温密玄奧,從其處得法的弟子,有史書記載的高僧有56人,如玄沙師備、鼓山神晏、雲門文偃、杭州龍華靈照等等都是一方名師巨匠。

雪峯崇聖禪寺佛教活動

法嗣中還有不少外國的留學僧,如高麗國的靈照、玄訥,新羅國的大無為禪師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南禪這枝中國文化的奇葩,在其幾百年的發展中繁衍成五家:曹洞、溈仰、臨濟、雲門、法眼(即是菩提達摩所説的“一花開五葉”),其中雲門、法眼二家均出自義存門下。可見義存禪理的博大精深。
由於他的弟子多,分支法脈多,通過其弟子的分燈傳法,又培養出169人再傳弟子。“燈燈相續,缽缽相承”(明代徐火勃《雪峯志》卷之四),形成龐大的傳法系統,在當時中國覆蓋面之大,在義存同輩人中無有其匹,所以宋代大學者贊寧説“雪峯道也恢廓乎!” 古代福建閩侯大湖此山因有象骨堆積,故名象骨山,又因山頂終年積雪,後改稱雪峯,義存成為唐末五代中國禪宗巨擘,“師以山而道侔,山以師而名出。”在世時或身後,佛教界或史籍皆尊稱“雪峯和尚”或“雪峯”. 雪峯寺在東南亞影響極大,清末以來百年間,寺僧轉初、轉道、轉逢、轉能、轉岸、轉武、喜參、瑞今等相繼南遊南洋諸國弘法。其中,與禪宗巨匠虛雲和尚、圓瑛大師(二者出任中國佛教協會首任名譽會長及會長)交誼甚厚的轉道和尚,如新加坡創辦名聞遐邇的光明山普覺寺,新加坡之有十方叢林,系始自轉道和尚。此後出任普覺寺方丈的宏船法師,青少年出家於泉州名剎承天寺。承天寺開山祖師長慶慧稜及其高徒在寺內供奉義存大師為始祖,史上系南安雪峯寺下院,宏船大師是雪峯法嗣,多次捐資雪峯寺,是新加坡佛教總會會長,也是世界佛協會副會長,在世界僧俗兩界享有極高聲譽。
曾受佛化和尚教化的性願法師往菲律賓弘法利生,併為馬尼拉市信願寺、華藏寺作出大貢獻,受到全菲佛教團體景仰,被尊稱為菲島佛教開山祖師。轉物法師曾主持馬來西亞觀音寺。妙燈法師曾任雪峯監院,後任新加坡佛教總會副會長,普濟寺方丈。少時曾受佛化和尚薰染而出家雪峯寺,並於1937年出任方丈的瑞今上人,1948年到菲弘法,繼性願大師住持信願寺。由於道譽日隆,道俗景仰,1981年被推舉為世界佛教僧伽會副會長及世界佛教華僧會榮譽主席。2004年夏、冬本寺主持道實法師、現任住持法度法師等前往菲島向瑞金上人祝賀百歲華誕,呈贈筆者代雪峯寺撰書的“雪峯法嗣,禪門龍象”書軸頌辭。出家於南安雪峯寺,瑞今上人的愛徒廣範法師、廣純法師在菲律賓及東南亞各國僧俗兩界也享有崇高的名望和深遠的影響。

雪峯崇聖禪寺住山長老

南安雪峯禪寺地位清高,門庭開闊,僧才輩出,是雪峯義存禪師為父母結廬守墳的福祉。寺院的現任住山長老是上道下實法師。法師俗姓陳,名桂竹,1955年出生於福建省福鼎市,少年時期在福鼎市前岐鎮讀完中學,16歲即萌出世之念,之後一直茹素,24歲到山西做建築工人,工作之餘,屢次到寺院聽經聞法,時常夢見觀音菩薩乘着龍舟在海上放光,有感是菩薩駕慈航接引其入佛門,曾到山西蒲城小西天寺欲求出家,但寺院住持指點其出家因緣在福建,於是返回福建福鼎,每日誦經,修持不輟,祈求觀音菩薩加被早日圓滿心願。
1984年5月,機緣成熟,禮南安雪峯禪寺傳哲上人為師,上人賜法名道實,上人收徒弟有個規矩,必須要做三年苦工,方可為其剃度,很多人慕名而來,又失望而去,皆因無法忍受其苦役。道實法師道心堅固,勇猛精進,白日勞作,上山採茶,下田種菜、收稻;晚上修持到深夜,早上3點起牀上早課,7點出坡勞作,中午只休息一個小時,下午繼續出坡,每天睡眠加起來只有四個小時。山上蟲成羣,法師被蚊子咬的體無完膚,但是他毫無怨言,晚上回到寮房不顧日間勞累,照舊參禪打坐,讀誦經典。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1987年夏,出家因緣成熟,上人為其剃度,翌年冬在福州鼓山湧泉寺受具足戒。道實法師自出家雪峯,一直不輟勞作,秉持“農禪並重,一日不做,一日不食”。日耕夜讀,每每遇到不解的語句就寫在紙上,待第二日必會恭敬請教傳哲上人開示。在個人修持上,法師冥聽古訓拜懺、誦經,風雨無阻,併發心禮拜大乘經典,一字一拜,日日堅持,《金剛經》三天拜完,《楞嚴經》一年半拜完,接着又拜《法華經》、《華嚴經》,精進之心,日月可昭。

雪峯崇聖禪寺興盛景象

自出家,法師感於傳哲上人的師恩,隨侍左右,照顧上人的飲食起居,尊師重道,任勞任怨。任寺院監院期間,將寺院管理得井井有條。至2003年,傳哲上人彌留之際,法師還是不離上人左右,日夜侍奉,拳拳之心,無人能比。傳哲上人圓寂後,道實法師接管寺院住持,依師教導,率眾弟子修繕寺院,舊貌換新,香火鼎盛,法運昌隆。
2004年秋,法師前往菲律賓大乘信願寺拜見瑞今上人,誠懇求法,上人早聞法師之事蹟,心生歡喜,遂傳法卷。傳祖燈偈曰: “道心堅固守祖堂 實樸苦修作舟航,通達彼岸須精進,真誠無私護道場。”法師牢記祖訓,持戒精嚴,道風高峻,清廉自奉,言傳身教,希望他的弟子都能成為弘法利生的僧才,其中不乏佛門棒喝,以儆效尤,用心良苦之處,可窺一斑。法輩弟子,人才濟濟;道實法師常教導弟子要“老老實實做人,本本分分做事。”對弟子常説的一句話就是“不吃苦成不了才”。生活上他主張節儉惜福,從不鋪張浪費,居士供養的物品大多都轉送給生活清苦的信眾,還常常把自己的單費拿出來接濟貧困的信眾。自己穿的都是很多年的洗得褪了色的舊衣,睡的是一張落了漆的幾十年的舊牀,吃的是粗茶淡飯,從不搞特殊化,平日待人接物,平等慈悲,無有分別,護法居士無不敬仰法師之為人。
祈願道實法師法體安康,長久住世,普利羣生,恩澤四眾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