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鐵粒幼細胞貧血

鎖定
鐵粒幼細胞貧血(sideroblastic anemia) 指由於血紅素合成障礙及鐵利用不良而導致的貧血。其特徵為骨髓幼紅細胞增生,伴大量環形鐵粒幼細胞出現和無效紅細胞生成組織貯存鐵及血清鐵增高的低色素性貧血。本病分遺傳性和後天獲得性
外文名
sideroblastic anemia
常見病因
血紅素合成障礙及鐵利用不良
常見症狀
骨髓幼紅細胞增生,大量環形鐵粒幼細胞出現和無效紅細胞生成
傳染性
無傳染性
傳播途徑
遺傳性
西醫學名
鐵粒幼細胞貧血

鐵粒幼細胞貧血鐵粒幼細胞性貧血

(一)血象
1.紅細胞血紅蛋白減低。
2.白細胞正常或減少。
3.血小板正常或減少。
4.成熟紅細胞可見正常及低色素性變化同時存在,可見嗜鹼性點彩紅細胞有核紅細胞及少數靶形紅細胞鐵染色後可見鐵粒紅細胞和鐵粒幼紅細胞。
1.紅細胞系明顯增生以中幼紅階段增高為主,部分幼稚紅細胞發生巨幼樣改變,並可見核固縮、胞質出現空泡等形態異常者,可見雙核幼紅細胞。
2.粒細胞系一般正常。
3.粒、紅比值減低。
4.巨核細胞系多正常。
1.鐵染色 骨髓細胞外鐵增多。環形鐵粒幼紅細胞增多。
2.血清鐵 血清鐵飽和度增高,血清總鐵結合力減低。
3.血清膽紅素增高。
4.尿中尿膽原增高。
5.紅細胞滲透脆性降低。
6.紅細胞內遊離原啡含量增加。

鐵粒幼細胞貧血發病原因

鐵粒幼細胞貧血的發病原因是血紅素合成障礙,主要是有關酶的缺乏。有核紅細胞膜結合的鐵,被輸送到細胞漿及線粒體內。在線粒體中經—系列酶的作用,鐵與原卟琳以自合成血紅素。在血紅素合成過程中任何 個步驟發生障礙時,鐵不能與原葉附整合而聚積在線粒體內。由於線粒體在幼紅細胞內圍繞核排列,故形成環形鐵粒幼細胞。充滿了鐵的線粒體最後破裂。效忠芳等(1984)在電鏡觀察下亦見到原發性鐵粒幼細胞貧血的幼紅細胞有線粒體的外形歪斜、畸形、腫脹、膜結構破壞及模糊不清。
性聯遺傳遺傳性鐵粒幼細胞貧血血紅素合成障礙缺陷有數種。最常見的一種是氨基果糖酸(ALA)合成酶活性缺乏,使用磷酸吡哆醛吡哆醇治療後,此酶的活性顯著增加。吡哆醇(維生素B6)在體內轉化為有生物活性磷酸吡哆醛,後者是ALA形成中的一種輔酶。相反的一種是ALA合成酶活性增高。還有的服病例缺陷在糞吟晰氧化酶系統,使紅細胞內遊離糞、淋顯著增多,而原咐減少。由於糞葉啪氧化酶的作用不需磷酸哆醛為輔因子,故此型病例用維生素B6治療無效;此型常有腸道欽吸收過多,可導致血色病
獲得性鐵粒幼細胞貧血與遺傳性鐵粒幼細胞貧血的發病機制互有異同。原發性鐵粒幼細胞貧血的血紅素合成異常曾報道有,紅細胞內原卟啉增多;ALA合成酶缺乏;血紅素合成酶(鐵整合酶)缺乏;紅細胞內糞卟啉和ALA增多;尿卟啉脱羧酶缺乏等。有人認為遺傳性鐵粒幼細胞貧血和原發性鐵粒幼細胞貧血具有線粒體內原發性鐵代謝異常,在血紅素充分合成以前蓄積的鐵使線粒體內原發性鐵代謝異常,在血紅素充分合成以前蓄積的鐵使線粒體內的酶活性抑制。線粒體中的鐵不具備鐵蛋白超微結構,可能大部分是不溶性磷酸高鐵,而高鐵不能嵌入原卟譁環成為血紅素。
鐵粒幼細胞貧血的貧血還與無效性紅細胞生成有關。患者大多對注射的放射性鐵清除率加速,鐵轉換增加,而成熟紅細胞內放射性鐵的組合顯著減少。糞膽原的排泄亦超過Hb破壞所能產生的量。約10%原發性鐵粒幼細胞貧血可發生急性白血病或其他惡性病,發生於確診後數月至7年後。這些原發性鐵粒幼細胞貧血現認為是幹細胞異常。
藥物或毒物所致繼發性鐵粒幼細胞貧血,是由於藥物妨礙了血紅素合成中的酶所致。往往是多步驟的酶缺乏,常出現血紅素合成酶減低。抗結核藥物中異煙肋、環絲氨酸吡嗪酰胺都是吡哆酶的拮抗劑鉛中毒雖然使紅細胞壽命縮短,但貧血是由於血紅素合成障礙。對鉛中毒員敏感的酶是ALA脱水酶及血紅素合成酶。在鉛濃度較高時受影響的酶有ALA合成酶、原咐脱氨酶、尿吟咐原脱羧酶、糞吟咐原氧化酶。因此,鉛中毒血紅素合成的基本障礙在ALA轉變為葉服原及鐵與原葉啪組成血紅京兩個步驟。結果使尿中及糞pl、DK排泄增多,遊離紅細胞原RL琳增多。慢性酒精中毒常可發生鐵粒幼細胞貧血,在一組酒精中毒住院者中佔31%。嗜酒所致鐵粒幼細胞貧血可伴有血清葉酸減低及紅細胞巨幼變。酒精可抑制毗哆醇轉變為磷酸毗哆醛,並加重葉酸缺乏的作用。納食減少的嗜酒人羣中鐵粒幼細胞貧血兒為普遍,這與攝入的維生素B5減少有關。
少數鐵粒幼細胞貧血有免疫缺陷。如血清中有細胞毒抗體的原發性鐵粒幼細胞貧血用硫唑膘吟可以治癒;血清中有CFU—E抑制物的原發性鐵粒幼細胞貧血用環磷酰胺治療後可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