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鄭州外國語學校

鎖定
鄭州外國語學校(Zhengzhou Foreign Language School),簡稱“鄭外”,位於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楓楊街6號,系河南省首批示範性高中,教育部確定的全國十六所具有保送生資格的外國語學校之一,國家科教合作促進高中科技後備人才培養項目實驗學校。 [1] 
1983年7月,經鄭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河南省首家外語學校創建,始名為鄭州市外國語中學。1986年,學校更名為鄭州外國語中學。1988年,經河南省教委考察批准、國家教委備案,定名為鄭州外國語學校。
截至2021年,學校有48個班級,在校學生2800餘人,教職工近300人。校園面積164畝,擁有一流的現代化教學設備:包括400米塑膠跑道、標準足球場、體育館、圖書館、電子閲覽室和供3000名學生食宿的公寓式宿舍樓和餐廳,以及科技實驗中心等學生自主活動場所。 [1] 
中文名
鄭州外國語學校
外文名
Zhengzhou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簡    稱
鄭外、ZZFLS
創辦時間
1983年
辦學性質
公辦中學
校    訓
團結、求實、創新、奉獻
地    址
河南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楓楊街6號
主要獎項
河南省示範性高中
全國外語教學素質教育實驗基地
全國十六所具有保送生資格的外國語學校之一
教育部國家留學基金委“出國留學人才選拔基地
知名校友
雷鳴

鄭州外國語學校歷史沿革

鄭州外國語學校於1983年建校,建制為完全中學,地址在隴海西路65號。2001年作為鄭州市重點工程,學校高中部外遷至高新區楓楊街新址,建設成為寄宿制高中,隴海路校區成為初中部。2004年學校提出了“強化與突出學生的科學素養與理性思維能力培養”的新目標,開始進行理科實驗班的嘗試。 [1] 
2001年作為鄭州市重點工程,學校高中部外遷至高新區楓楊街新址,建設成為寄宿制高中,隴海路校區成為初中部。 [22] 
鄭州外國語學校文藝活動
鄭州外國語學校文藝活動(2張)
2004年學校提出了“強化與突出學生的科學素養與理性思維能力培養”的新目標,在學生平均分班的基礎上,在尊重學生興趣的前提下,開始進行理科實驗班的嘗試。
2009年,基於從偏重於技能養成轉向學生的人格塑造的新課改精神和着眼於學生從中國和世界文化中汲取營養的辦學理念,學校把鄭外的培養目標提煉為:中西文化融合、智慧人格並重,本土情懷與國際視野兼備的高素質預備人才。 [20-21] 
2023年11月,在省教育廳大力支持下,河南省實驗中學致函丘成桐先生,申請設立“丘成桐少年班”,之後得到丘成桐先生覆函,同意並授權河南省實驗中學以及鄭州外國語學校設立“丘成桐少年班”。 [17] 
鄭州外國語學校李星良校長致辭
鄭州外國語學校李星良校長致辭(2張)
2024年1月3日,河南省實驗中學校長王瑞受邀赴上海蔘加在復旦大學(邯鄲校區)舉行的“丘成桐少年班”授牌儀式暨數學人才培養交流會,“丘成桐少年班”正式落户河南省實驗中學。 [17] 
經過30多年的發展,“鄭外”已經成為最優秀學生嚮往的學校,家庭為有學生在鄭外讀書而驕傲,社會為有鄭外品牌而高興,學校已經成為河南基礎教育的一張名片。連年被評為鄭州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學先進單位、學科競賽先進單位。先後獲得全國文明校園、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國家級綠色學校等榮譽。 [19] 

鄭州外國語學校學校概況

鄭州外國語學校硬件設施

截至2021年,鄭州外國語學校校園面積164畝,擁有一流的現代化教學設備:包括400米塑膠跑道、標準足球場、體育館、圖書館、電子閲覽室和供3000名學生食宿的公寓式宿舍樓和餐廳,以及科技實驗中心等學生自主活動場所。 [1] 

鄭州外國語學校師資力量

截至2021年,鄭州外國語學校共有教職工近300人, 學校的特級教師,國家級骨幹教師,省專家,省學科帶頭人,省骨幹教師,省優秀教師,市拔尖人才,國家、省優質課一等獎教師,數、理、化、生國家級奧賽教練員,高級教師,省市教研室學科中心組成員佔高中任課教師總數的70%,河南省“百千萬工程”中首批確定的72名省級教育教學專家,學校有7名;鄭州市“名師”學校有26人、鄭州市10名首屆傑出教師中學校有2人;省教研室學科中心組成員中學校有11人。 [1]  [18] 
市優秀教師:薛松森、宋照傑、楊德新、劉娜、趙曉亮、孫新廣侯二祥、譚全聖、滕俊偉邢中芳徐瑞芳、李昕、李湘菊、周和平、呼曉露
省級骨幹教師:孔垂學、楊德新、劉佔英、劉海琴、王一文、王萬軍、張振啟、賈振興、陸曄、李永莉、陳敦賢、鄭美玲、智敬誼
全國優秀教師:徐學文 [2] 
領導班子:截至2023年7月,鄭州外國語學校的領導班子如下
鄭州外國語學校領導班子
職務
姓名
校長
王曉強
副校長
王玉合、李茂啓、邢中芳、張國立、周劍
參考資料: [16] 

鄭州外國語學校辦學規模

截至2021年,學校有48個班級,在校學生2800餘人。 [1] 

鄭州外國語學校辦學成果

鄭州外國語學校學生成績

高考成績
2012至2018年,鄭州外國語學校學生考入北大、清華的人數從42人增長到57人,七年來共計達到338人。
2019年,鄭州外國語學校有186名學生被國外名校錄取,其中牛津大學1人、劍橋大學1人;保送142人,其中北京大學清華大學33人(含競賽類保送5人)。 [1] 
學科競賽
學生學科競賽成績
時間
學生
競賽
獲獎情況
2011年
楊傲然
全國天文奧林匹克比賽
高年級組二等獎
2011年
王梓堯
全國地理科技大賽
一等獎
2011年
宋甘霖、李樹琛、耿正霖、胡奕嘯
第二屆世界數學錦標賽
金牌
2014年
夏劍橋、朱書聰
2014年中國數學奧林匹克第30屆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
金牌
2014年
張鈺暉
第28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決賽)
金牌
2014年
李婧柔、楊瑞澤、帥博聞、梅可怡
第23屆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
金牌
2014年
張鈺暉、賀鑫、朱輝宇、黃子健
第28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決賽)
金牌
2014年
朱書聰、高世珏、王尊、陳逸梵、陳智博、夏商周、王戈飛、張一鳴、楊光、劉晟、邢航笛、李威峯、夏萌霏、朱宇軒、李晨鳴、趙同巖、郭柏松、李登宇、李振文、王振坤
全國數學聯賽
一等獎
2014年
宋天奇、李長遠、崔淦渠、董航、繆雨綸、華子越、呂靖浩、白一傑、張騫、趙若時、楊際舟、肖恆圓、王宇軒、李子儒、 周毅明、趙亞、夏圖南、崔晶浩、竇岱暉、霍懌愷、郎子琛、蘇元喆、劉嘉熹、張程遠、王凱倫、馬菁暉、任文軻、趙廣源、羅政亞、馮啓新、王博、張家偉、温昕澄、葉健龍、韓子陽
第31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省級賽區)
一等獎
2014年
李婧柔、楊瑞澤、帥博聞、梅可怡、王子妍、張千一、李亞東、王一橋、郭航菲、趙翔、王遠卓、餘青釗
2014年全國中學生生物聯賽
一等獎
參考資料: [3-5] 

鄭州外國語學校學校榮譽

時間
名稱
授予單位
2012年
優秀生源基地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19年
優質生源基地
清華大學
2020年
優秀生源基地
哈爾濱工業大學
參考資料: [6-8] 
鄭州外國語學校國際部於2020年12月25日,在《2020中國國際學校競爭力排行榜》美國本科方向排名第49,英國本科方向排名第71 [10]  ;《2020中國國際化學校品牌價值百強榜》排名第33 [11]  ,《2020中國國際學校創新競爭力百強榜》排名第76 [12]  2021年10月20日,榮獲河南省首批中小學示範性圖書館。 [13]  2021年12月1日,被河南省教育廳命名為第二批河南省中小學勞動教育特色學校。 [14] 

鄭州外國語學校文化傳統

鄭州外國語學校辦學理念

辦學特色:文理兼長、外語突出、全面發展
培養目標:中西文化融合、智慧人格並重,本土情懷與國際視野兼備的高素質預備人才

鄭州外國語學校管理特色

以“四幹”精神(肯幹、能幹、多幹、幹好)為核心的學校文化,以“教師職業定位認同”、“學生培養標認同”、“四幹精神為評價標準的認同”為三個側重點的學校文化的共同價值取向,以“嚴、細、深、實、快”為特點的工作作風,以“三全管理”(全過程、全方位、全員化)為代表的管理理念

鄭州外國語學校教學理念

使學生具有強烈的進取意識,紮實的科學文化基礎及初步的獨立獲取新知的能力和創新精神,文明守法的行為習慣及高尚的品德。
教師教育教學理念的轉變提高和教學實踐結合在一起,實踐使理論具體化,實踐使理念明晰化。教師“以學論教”,教學“先學後教”,課堂以培養學生的“思悟能力”為目的,既是學校教師的共識,也是教學的反映。
堅持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研究,關注學生、注重學法的“新授課”、“習題課”、“講評課”、“複習課等模式已從少數教師的優質課變為多數教師的常態課,從而在使學生儘快“獨立”的同時也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
學校優秀文化傳統關鍵詞:“大師大愛”、“依依鄭外”、“思悟課堂”、“四幹精神”、“三全育人”、“五字管理作風”、“優一等高一格”、“創新潛質學科特長”、“學生陽光自信”、“五愛教育”、“兩個服務”、“本土情懷”、“國際視野”。

鄭州外國語學校校風

團結 求實 創新 奉獻

鄭州外國語學校學風

自信 勤勉 善悟 探究

鄭州外國語學校教風

愛生 善導 嚴謹 致遠

鄭州外國語學校校訓

團結 求實 創新 奉獻

鄭州外國語學校校徽

學校校徽 學校校徽
上方的英文為學校的英文名稱,而下方的中文則是學校的中文名稱。
參考資料: [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