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文化融合

(詞語概念)

鎖定
文化融合(Cultural Integration )是指民族文化在文化交流過程中以其傳統文化為基礎,根據需要吸收、消化外來文化,促進自身發展的過程。
文化具有時代性和民族性。民族文化既不能全盤外化,也不能排斥外來文化。吸收外來文化的原則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漢唐時對西域和東南亞文化的吸收。近百年來外來文化對中國文化產生較大影響的是新世紀時期的新文化運動 [1] 
中文名
文化融合
外文名
Cultural Integration
整    合
經過調適整合融為一體
過    程
①接觸②撞擊和篩選③整合

文化融合基本信息

文化融合過程

文化融合的過程:
①接觸。兩種文化由傳播而發生接觸,這是文化融合的前提。
②撞擊和篩選。每種文化都具有頑強地表現自己和排斥他種文化的特性,兩種文化接觸後必然發生撞擊。在撞擊過程中進行社會選擇,即選優汰劣。
③整合。以原來的兩個文化體系中選取的文化元素,經過調適整合融為一體,形成一種新的文化體系,如現代美國文化就是多種文化融合的結果。

文化融合英文

  1. Merge and Adaptation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2. cultural integration/blending
  3. culture hybrid
  4. cultural blending
  5. cultural fusion
  6. cultural integration
  7. Culture Fusion
  8. Cultural convergence
文化融合 文化融合

文化融合意義

文化融合是文化調整的方式之一。指兩種比較接近的文化體系接觸後,原來的文化體系隨之消失或改變其形貌,從而產生出一種新的文化體系的過程。

文化融合相關名言

兩岸文創業一起打造世界級品牌,是兩岸永續和平的關鍵性議題,也是為中華文化復興盡份心力,只有兩岸文化融合了,人心才能融合。——李永萍 [2] 
以漢語為來源的英語詞語是漢英兩種語言接觸的必然產物,也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必然結果;隨着中華民族與英語民族的交流交往日益頻繁,來自漢語的英語詞語及表達方式將會越來越多。——周海中 [3] 
創新體制機制方面,需要通過人事管理體制改革和學校管理機制創新,逐步打破學校之間的界限,搭建起教育共同體、學區和教育集團內部的資源共享平台、教師交流平台、學生互通平台,實現學校之間的管理融合、教育教學融合、文化融合、教師融合學生融合,使名校的輻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汪明 [4] 

文化融合發展歷史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政權更迭最頻繁的時期。由於長期的封建割據和連綿不斷的戰爭,使這一時期中國文化的發展受到特別的影響。其突出表現則是玄學的興起、佛教的輸入、道教的勃興及波斯、希臘文化的羼入。在從魏至隋的三百六十餘年間,以及在三十餘個大小王朝交替興滅過程中,上述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響,交相滲透的結果,使這一時期儒學的發展及孔子的形象和歷史地位等問題也趨於複雜化。
制定官吏俸祿制,整頓吏治
北魏官吏舊無俸祿,中央官吏按等級得到戰爭中獲得的財物和勞動人口,地方官只要上交一定數量的租税和絹帛等實物,就可以任意搜刮百姓,結果吏治黑暗,貪污成風,造成了十分嚴重的後果,直接威脅到北魏政權的穩定。為澄清吏治,鞏固統治,484年,實行俸祿制。詔書説:“故憲章舊典,始班俸祿。户增調三匹,谷二斛九鬥,以為官司之祿。均預調為二匹之賦,即兼商用。”(《魏書·高祖紀》)俸祿制就是由國家徵收統一的租調,籌集祿銀,按級別高低發給官吏,不許官吏自籌。同時將班行俸祿與嚴懲貪贓緊密地聯繫起來,規定了在“祿行之後,贓滿一匹者死”的嚴厲懲治措施。孝文帝實行的俸祿制,以及與此密切相關的整頓吏治、懲辦貪污,使北魏吏治狀況開始明顯好轉,為北魏政權進行各方面的改革提供了一個比較有利的政治局面,成為推動北魏王朝走向興盛的重要因素。史書曾稱頌孝文帝時代“肅明綱紀,賞罰必行,肇革舊軌,時多奉法”(《魏書·良吏傳序》)是符合當時實際情形的。
推行均田制
自西晉後期八王之亂永嘉之亂以來兵戈不息,百姓流亡,以致“千里無煙”,土地大量拋荒,政府控制着大量的無主荒地,這就使得均田制的推行成為可能。為了緩和社會矛盾,發展農業生產,增加國家賦税收入,485年,馮太后、孝文帝採納大臣李安世的建議,頒佈均田令,推行均田制。即按一定的標準將國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給農民耕種,土地不得買賣。不種則由政府收回。同時,鼓勵開墾荒地,發展生產。均田制的推行影響深遠:首先一定程度上使無地農民獲得了無主的荒地,農民有了安居樂業的可能,生產積極性提高,同時大片荒地被開墾出來,糧食產量不斷增加,從而積極推動了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其次,均田制是封建國家土地所有制,並未觸動封建地主利益,一方面有利於國家徵收賦税和徭役,另一方面促進了北魏政權的封建化,從根本上鞏固了北魏的統治,均田制對後代田制也有很大影響,先後為北齊、北周、隋、唐所沿用,施行時間長達三百多年。這一制度的選擇、推行為中國封建鼎盛時期的出現奠定了物質基礎。
設立三長制
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強化對地方的控制,486年,朝廷採納大臣李衝的建議,實行三長制。規定:五家設一鄰長;五鄰設一里長;五里設一黨長,選擇本鄉“強謹”的人充當。三長制是北魏基層行政組織。其職責是檢查户口,徵收賦税,徵發兵役和徭役,推行均田制。三長制的推行一是健全了從中央到地方的行政體制,保證了國家對人民有效地控制,二是有利於推行均田制。
推行新的租調製
在實行三長制的同時,頒佈與均田制相適應的新的租調製。規定一對夫婦每年向政府繳納粟二石,帛或布一匹。這一制度使農民負擔大為減輕,許多受庇於豪強的農民也紛紛轉向政府,成為國家的編户齊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這些改革措施以發展生產,緩和矛盾,鞏固政權為目的,形成了以均田制為中心的一整套政治經濟制度。這些制度彼此影響,互相作用,有力促進了北魏經濟的恢復和發展,鞏固了北魏的政權,為孝文帝后期推行更深層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