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郭正域

鎖定
郭正域(1554年12月10日—1612年6月22日),字美命,號明龍,湖廣武昌府江夏縣(今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人,祖籍南直隸廬州府六安縣(今安徽省六安市)。明代文學家、政治家。 [1] 
萬曆十一年(1583年)進士,選庶吉士。萬曆十四年(1586年),授翰林院編修,力圖振興館閣文學。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郭正域任皇長子講官,因皇長子朱常洛不得寵,多有迴護朱常洛之舉。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升南京國子監祭酒,設立監規,監中之事,多有變革。萬曆三十年(1602年),升禮部右侍郎。主理“楚宗案”時,與首輔沈一貫意見相左,被御史攻擊,遂辭官。 [1] 
萬曆四十年五月二十四日(1612年6月22日),郭正域去世,享年五十九歲,贈禮部尚書、太子少保,諡號“文毅”。 [1] 
本    名
郭正域
別    名
郭美命
美命
明龍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河南開封府杞縣(今河南省開封市杞縣)
出生日期
1554年12月10日(嘉靖三十三年十一月十六日)
逝世日期
1612年6月22日(萬曆四十年五月二十四日)
主要作品
《批點考工記》一卷、《明典禮志》二十卷、《韓文杜律》二卷
主要成就
萬曆年間天下“三大賢”之一
祖    籍
南直隸廬州府六安縣(今安徽省六安市)
籍    貫
湖廣武昌府江夏縣(今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
官    職
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
追    贈
禮部尚書、太子少保
諡    號
文毅

郭正域人物生平

郭正域讀書求仕

嘉靖三十三年十一月十六日(1554年12月10日),郭正域出生於河南開封府杞縣(今河南省開封市杞縣)。 [1]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郭正域的父親郭懋辭官回家,教授郭正域學習詩書。 [1] 
隆慶三年(1569年),郭正域初入鄉校,已經能作文章抒發胸臆。 [1] 
隆慶五年(1571年),郭正域參加諸生試,成為廩膳生員 [1] 
萬曆四年(1576年),郭正域參加湖廣鄉試,落第而歸。 [1] 
萬曆七年(1579年),郭正域參加湖廣鄉試,再次名落孫山。 [1] 
萬曆十年(1582年),郭正域第三次參加湖廣鄉試,以第十八名中鄉試。 [1] 

郭正域步入仕途

萬曆十一年(1583年)三月,郭正域以二甲第二十七名的成績考中進士。五月,被選為庶吉士,入翰林院。十月十三日(11月26日),其母王氏去世,郭正域回鄉守孝。 [1]  [17] 
萬曆十三年閏九月二十一日(1585年11月12日),郭正域擔任庶吉士凝授官。 [1] 
萬曆十四年九月二十六日(1586年11月6日),擔任翰林編修。 [1]  [6] 
萬曆二十年七月九日(1592年8月15日),明神宗命郭正域編撰《六朝章奏》。 [1]  [20] 
萬曆二十二年正月十五日(1594年3月6日),皇長子出閣,郭正域被明神宗選中,與修撰唐文獻同時擔任朱常洛的老師。他們二人都經三次調官後升為右庶子,沒有離開過講壇。每次講授完畢,諸位內侍出來相互揖拜,只是他們兩人從不跟別人交談 [21]  三月二十六日(5月15日),擔任纂修官,纂修正史。 [1]  [6]  [22] 
萬曆二十三年七月九日(1595年8月14日),升為右春坊、右中允。 [1]  [23] 
萬曆二十五年七月十七日(1597年8月29日),升為左春坊、左諭德兼翰林院侍讀,任會試主考官。 [1]  [24] 

郭正域任職南京

萬曆二十六年七月十二日(1598年8月13日),升右庶子,掌管本坊印信。 [25]  八明神宗月十一日(9月11日),賜銀幣。 [27]  八月十五日(9月11日),升南京國子監祭酒。 [1]  [26] 
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正月,郭正域與利瑪竇結交。 [1]  二月二十一日(3月17日),郭正域請求明神宗罷免自己的官職,明神宗不同意。 [28]  六月十五日(8月5日),户部批准了郭正域的國子監改革建議。 [29]  七月十八日(9月7日),李戴前往南京國子監詢問馮夢禎一事,郭正域在審問之列。 [30]  十月八日(11月25日),郭正域設立監規,得到禮部批准。 [31] 
萬曆二十八年九月十二日(1600年10月18日),升掌南京翰林院事。 [1]  [32] 

郭正域回京任職

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二月,馮應京因參劾陳奉十大罪狀,被捕,郭正域聯合支可大疏救。九月,升詹事府詹事。 [1] 
萬曆三十年正月二十四日(1602年2月15日),復為東宮講官。 [1]  [18]  [33]  二月四日(2月25日),郭正域請求罷免國子監納貢的規定,明神宗聽從他的建議。 [34] 
萬曆三十年十二月十八日(1603年1月29日),升禮部右侍郎,掌管翰林院。 [1]  [19]  [35] 
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三月,禮部尚書馮琦去世,郭正域回禮部主持事務。夏天,廟祭,遇上日蝕,郭正域説:“《禮》説,正祭祀時出現日蝕,牲畜還沒殺,就作罷。初一應該是專門的補救時間,第二天早晨祭祀宗廟。”神宗依從了。剛出雨露陪同祭祀的人大都稱病。郭正域稱祭祀不虔誠,由於神宗沒有親自祭祀,神宗必須親自參加。神宗認為該如此,卻不能實行。 [7] 

郭正域黨派之爭

起初,郭正域進入學館,沈一貫是教習師。後來他擔任編修,沒有行弟子之禮,沈一貫不會沒有埋怨。後來,沈一貫是首輔,沈鯉是次輔。郭正域與沈鯉友好,卻心中看不起沈一貫。 [9] 
郭正域與沈一貫積怨後,沈一貫很憎恨他。遇上楚王朱華奎與宗族的朱華翧等人相互攻擊,郭正域又與沈一貫產生意見分歧,因此幾乎形成致命之禍。此前,楚恭王得絕症,隆慶五年(1571年)去世,留下宮人胡氏的遺腹孿生兒子朱華奎、朱華壁。有人稱宮中小臣郭綸將王妃的哥哥王如言的小老婆尤金梅的兒子冒充朱華奎,王妃的族人王如悖的家奴王玉的兒子冒充朱華壁。儀賓汪若泉曾經上奏揭發,事情交給撫按辦理。王妃堅決否認,事情才平息。八年朱華奎繼承王位,朱華壁也被封為宣化王。宗族人朱華翧一向強烈地反對,攻擊楚王。朱華翧的妻子是王如言的女兒。當年派人攻擊朱華奎是異姓人的兒子,不應當立為王。沈一貫囑咐通政使沈子木,阻止把奏章呈交皇帝。一個月後楚王彈劾朱華翧的奏章送到了,才呈送此奏章。皇帝下令禮部評議。不久,朱華翧進京上訴。皇帝下令交給禮部處理。郭正域請求指令撫按大臣公平地核查,皇帝聽從他的建議。 [10] 
當時,郭正域偏袒楚王的宗人,大學士沈鯉重視郭正域,尚書趙世卿謝傑,祭酒黃汝良卻贊助楚王。給事中錢夢皋就迎合沈一貫抨擊郭正域,話語牽連到次輔沈鯉。楊應文又稱郭正域的父親郭懋曾經受到楚恭王的鞭笞,所以郭正域趁機陷害楚王。郭正域上奏辯解,留在宮中沒有答覆。沈一貫、沈鯉因為楚王的事情都請求離去,李廷機又請求再做追究。神宗認為楚王即位二十多年,為什麼到現在才揭發,況且丈夫攻擊,妻子作證,不能作為憑證,於是罷除了對楚王一事的追究。郭正域四次上奏請求離去。楚王感到安全後,就上奏彈劾郭正域,大意與楊應文所説一樣;並且揭發了他幾件違法的事情,請求剝奪郭正域的官職。神宗下交部院集體討論,李廷機指責郭正域,卻稱他已經離職可以不再苛求。給事中張問達卻稱藩王想有晉升或貶責大臣的權勢,不足為訓,於是沒有治郭正域的罪卻命令巡按御史調查楚王所揭發的事,做出報告。 [11] 

郭正域妖書致獄

不久,興起妖書的事情。沈一貫認為沈鯉與自己地位相近,而且郭正域剛被罷免,因此陷害他,那麼兩人必受重創,於是對神宗講此事是大臣中有人相互傾軋所為。是想挑起事端,以觸動皇上。不久,錦衣衞都督王之禎等四人認為妖書有名,説是其同僚周嘉慶所作。東廠又捕捉了妖人皦生光。巡城御史康丕揚替皦生光鳴冤,稱妖書、楚事是同一回事,請求延緩刑罰,造亂的兄弟可以將首領獻給朝廷。意思是指郭正域和他的哥哥國子丞郭正位。神宗惱怒,認為庇護叛賊,將他除名,沈一貫極力救助才倖免。康丕揚先後捕獲僧人達觀、醫生沈令譽等人,但是同知胡化卻告發妖書出自教官阮明卿之手。不久,廠衞又捕獲一名叫毛尚文的嫌疑犯。幾天中鎖鏈聲相聞,都城中人人自危。周嘉慶等人都被投入詔獄。周嘉慶當即因沒有證據,下令革職回鄉。沈令譽以前曾經往來於郭正域的家,達觀也時常遊訪貴人的門庭,曾經被郭正域驅逐,毛尚文卻是郭正域的僕人,沈一貫、康丕揚等人想從這幾個人的口詞中引出郭正域,但是胡化所揭發的阮明卿,是錢夢皋的女婿。錢夢皋大為憤恨,上奏公開攻擊郭正域,稱:“妖書刊印傳播,不前不後,恰好在楚王的奏章呈送到的時候。大概郭正域是沈鯉的門徒,而沈令譽是郭正域的食客,胡化又是他的同鄉且同年中舉,一羣妖人結成死黨。請求治斷根本,判定郭正域為禍害楚王的罪魁禍首,勒令沈鯉在家閒住。”神宗命令郭正域回原籍聽候審查,趕緊嚴刑審訊幾位被捕的人。達觀被拷打致死,沈令譽也幾乎死去,都不承認。法司逼迫胡化誣告郭正域和歸德公。歸德是沈鯉所住的縣名。胡化大聲呼喊:“阮明卿是我的仇人,所以告發他。郭正域考取進士後二十年沒有通音信,怎麼一起撰寫妖書?我也不知道誰是歸德。”神宗知道胡化冤枉,釋放了他。 [12] 
都督陳汝忠審訊毛尚文,又派兵在楊村包圍了郭正域的船,將老婦、婢女和書童等十五名男女全部逮捕,與皦生光一起拷問,最終沒有收穫。陳汝忠拿錦衣告身引誘毛尚文説:“能夠告發亂賊,就能得到它。”讓他誣告沈令譽,並且由奶媽龔氏十歲的女兒作證明。等到會審,東廠太監陳矩追問女孩説:“你看到幾種妖書的版本?”回答:“滿屋。”陳矩笑着説:“妖書只有兩三張紙,版本怎麼有滿屋呢?”責問毛尚文説:“沈令譽告訴你哪天刊印妖書?”毛尚文回答:“十一月十六日。”兵部尚書王世揚説道:“妖書在初十查獲,而十六號又刊印,有兩本妖書嗎?”拷問皦生光的妻妾和十歲的兒子,用針刺穿手指,必求誣告郭正域,都沒成功。皦生光仰視錢夢皋、康丕揚,大罵道:“死就死吧,為什麼教唆我迎合你們的心願,胡亂誣告郭侍郎呢?”都御史温純等人極力維護,事情才漸漸化解,然而仍然不能結案。 [13] 
光宗在東宮,多次對身邊的侍從説:“為什麼想殺我的好講官呢?”眾人聽到此話都很驚懼。詹事唐文獻與同僚楊道賓等人到沈一貫處爭辯,李廷機也極力要求落實,案獄更加緩解。刑部尚書蕭大亨準備文告,仍想治郭正域的罪。郎中王述古將稿紙扔到地上,蕭大亨才作罷。於是判處皦生光死刑,釋放了諸位受牽連的人,郭正域獲得倖免。當獄案危急的時候,巡邏兵圍困了沈鯉的住處和郭正域的乘船,鈴聲和打更的梆子聲通宵達旦。又傳説郭正域已被逮捕,迫使他自殺。郭正域回答:“大臣有罪,應當在都市受處決,怎麼能自己拋屍荒野。”不久,倖免無事,得以回鄉。 [14] 

郭正域晚年生涯

萬曆三十一年十一月二日(1603年12月4日),楚王朱華奎上書攻擊已退休的郭正域,張問達李廷機力護郭正域。 [1] 
萬曆三十五年三月二十二日(1607年4月18日),史學遷奏白郭正域誣陷案。 [1] 
萬曆三十六年十二月十四日(1609年1月19日),顧士琦請求召回郭正域,皇帝沒有答覆。 [1] 
萬曆三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1610年1月17日),葉向高請求讓郭正域擔任玉碟纂修官,不報。 [1] 
萬曆四十年五月二十四日(1612年6月22日),郭正域卒於家,享年五十九歲。 [1] 

郭正域逝後榮光

萬曆四十一年六月十五日(1613年8月1日),明神宗賜郭正域祭葬諡如例。 [38]  七月十一日(8月26日),贈禮部尚書、太子少保,蔭一子為國子生。 [1]  [37] 
萬曆四十五年十二月五日(1618年1月1日),蔭郭正域子郭武封入國子監讀書。 [1]  [36] 
泰昌元年(1620年)十月,再蔭一子入國子監讀書。 [1] 

郭正域主要影響

郭正域政治

郭正域在南京國子監任職三年,整飭監規、革除舊有弊政。郭正域上任後,即刻對學校提出了改革的方案。此外,針對“太學的學生要納貢”,郭正域上請止納貢疏。郭正域在奏疏中對納貢的由來進行了梳理,指出此弊政是從景泰年間開始的,並有着特殊的時代背景。郭正域認為,納貢已經使得國家銓選人才的標準發生了扭曲,如此發展下去,後果難以想象郭正域懇請皇帝禁革納貢,不許復開。此疏言之鑿鑿、情深意切。後來,經過一番商討,萬曆三十年二月四日(1602年2月25日),國學納貢這一弊政終於在郭正域的倡導下被革除了。 [1]  [16]  [34] 

郭正域文學

  • 散文創作
最能體現郭正域散文藝術價值的主要為傳記類散文,如傳、行狀、墓誌銘、墓表等。其中,郭正域留下了不少藝術性很強、感情非常深厚的傳記類散文。郭正域的墓誌銘寫得典雅醇厚,莊重得體,體現了一個台閣作家應有的品質。他為自己的親友寫的行述、墓誌等,都充滿了真情實感,風格質樸真誠,頗具藝術感染力。 [15] 
議論類散文在郭正域散文中所佔比例不大,其中主要包括奏疏、策問、論贊、序跋等。郭正域《合併黃離草》收錄策問二十六篇,涉及思想、政治、經濟、文化、天文、曆法等多個方面。郭正域作為一個史學家,對國朝典故信手拈來,曾編纂過《皇明典禮志》,是研究明代禮制的重要參考資料,其中歷史人物論寫得頗有特色。 [15] 
  • 文學批評
郭正域並無專門的文學理論著作,其文學批評主要見於其序跋、尺牘和專門的文學批點中。雖然這些論説較為散亂,不成系統,但是對從先秦至明代的詩文皆有自己的見解,在明代門派林立、相互標榜的風氣中能夠自樹立,已屬難得,且對前人文論時有發明,因此郭正域的文學批評在明代文學批評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15-16] 
關於唐宋文章,郭正域有“天下文章盡歸台閣”之論,認為唐宋文士都出自館閣,而唐宋文章之權也盡歸館閣。郭正域曾主要分析了明代弘正以後台閣文學衰落的兩個主要方面,第一是人才外流,即“選不盡才,才不盡選”,人才流入外署是導致台閣文學衰第-是人才外流,即“選不盡才,才不盡選”,人才流入外署是導致台閣文學衰落的直接原因;第二是台閣體自身的原因,國初台閣體模擬宋人,只追求明白條暢,又“不中於繩墨,不宜於廊廟”,“不新於耳目,不聳於觀聽也”,雖堂堂正正,但是失去了活力,其衰落是必然的。 [15] 
在文學批評中,郭正域皆明確提出了自己的創作論要求。他的創作論針對復古派的格調説而發,不僅具有理論意義而且還有現實意義,對補救明代模擬空疏之弊有一定的警醒作用。除此之外,他還將自己的創作理論運用到他的文學批評中,其《評選韓昌黎文》《批點杜工部七言律》《批點考工記》等皆貫徹着他的文學創作宗旨。 [15-16] 
  • 詩歌創作
朱彝尊的《明詩綜》僅收錄郭正域的詩作三首,分別為《長安道》《遣祀景陵恭紀》和《廬山五老峯》,並指出郭正域的詩歌創作“有志而未造其詣”,從側面説明郭正域的詩歌創作距離其詩歌理想還有一定的距離。 [15-16] 
《長安道》是一首招隱詩,郭正域用隱士的眼光來打量大都會長安,而其着眼點表面上是花草等無關緊要之物,但實際上凸顯出了隱士淡泊喜幽的心境,讀來餘味悠長。《辛卯臘月廿八日紀異》是一首五言敍事詩,主要記敍了詩人親身經歷的一場船上火災。詩人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見證了鄰舟火災的全過程。火勢熊熊,船上人員的倉促奔逃,受難者的悲痛哭喊,自己的無可奈何。結尾“業火燒大千,世界俱塵埃”等句包含了詩人對宇宙人生的思考,在中國古典詩歌中較為少見。全詩語言平實流暢,至始至終都流露出對苦難者的深切同情。《楊村》是郭正域五言古詩的代表作,這首長詩共126句,記敍了因捲入妖書案而受阻於楊村之事,沉鬱頓挫,是郭正域詩集中的上乘之作。 [15] 
總體而言,郭正域的詩能夠寫真景物、真感情,基本符合他自己提出的“如畫”、“如話”的創作標準。在風格上總體趨於平易暢達,也不乏作意好奇之作,但是也時而放曠自任,流於淺俗。 [15-16] 

郭正域歷史評價

周曰庠:今日可以肩大任者,郭正域、顧憲成、黃輝等。 [16] 
唐文獻:①蛾眉銷盡骨仍存,抗慨空懷報主恩。恥向人間營鬼窟,獨於物表作龍門。吊來楚澤孤吟恨。閲盡南樓逝水痕。我亦歸田從此賦,北風雨雪不堪論。②若性直而好盡言,殆不免乎? [15] 
鄒迪光《石語齋集》:峨峨宗伯,秩秩禮卿。雖日上公,儼然儒生。雕龍蜿蜒,繡虎崢嶸。南紀滔滔,緊公主盟。蘭損其芽,桂折其莖。三湘倫物,孰與握衡。 [15] 
顧憲成《涇皋藏稿》:沈繼老、李修老得翁為知己,便足千古,正復何恨? [15] 
徐學謨《歸有園集》:公父子所以交歡於餘父子間者,誠非他人比。 [15] 
王世貞《弇州續稿》:夫以北地之雄強、信陽之秀俊、新都之宏博,尚不足以當公中正之條而盟壇牛耳乃見委於邾莒之賦,不佞則何敢言? [15] 
葉向高《明紀遺編》:美命在詞林日久,故其文日以宏富,斐然成一家言。 [15] 
袁宏道《答郭美命》:翁台高風大節,人望所歸。兒童呼君實,走卒知司馬。宏竊謂翁台今日似之。 [15] 
胡維霖《長嘯山房匯稿》:鬍子以郭明龍《黃離集》堪續楚《騷》,其氣雄壯悲歌,其情悽惋篤至,皆忠憤語。 [15] 
王元翰《挽郭明龍宗伯》:鳳池文藻擅雄名,忠義尤憐自性成。世以安危佔謝傳,帝虛心膂待阿衡。峯摧天柱林皆白,星落江皋夜有聲。黃鶴樓邊雲慘闇,何人不為痛蒼生。 [15] 
顧士琦:正域文章德操卓冠。 [1] 
黃佐《南雍志》:①翰林故重地,正域獨持操凜凜,不輕投一刺。②正域生平節義自持,遇事慷慨有材力,又明習當世國典朝常,雖未相,人皆以公輔期之。③居官甚貧,既終後世,少所承藉。 [1] 
李維楨《大泌山房集》:江夏郭公,自為諸生有文名。 [1] 
錢謙益《牧齋初雪集》:①萬曆中,歸德沈文端公在政地,江夏郭文毅公在文苑,鹹以公廉疆直,為時斗杓。②公在部,惜名器,堅執持,敢諍諫,不貸借胥吏,不假權郎官,部務為之肅然。③公為文章,雄健磊落,似其為人。 [1] 
傅維麟《明書》:①生而卓犖,籍甚膠庠。②郭正域與時相忤,幾不脱虎口,然所爭宗藩,在禮言禮,皆守官正論也。 [1] 
張廷玉等《明史》:①正域博通載籍,勇於任事,有經濟大略,自守介然,故人望歸之。②郭正域持楚獄,與執政異趣,險難忽發,慬而後免,危矣哉!以妖書事與坤相首尾,故並著焉。 [3] 
陳鼎《東林列傳》:①才氣高朗,博覽羣書。 [1]  ②然望益重,海內冀其且夕柄用。 [15] 
徐開任《明名臣言行錄》:公立朝政事之概出於文章氣節之外者,使爰立作相,世道不大有賴乎? [1] 
林之盛《皇明應諡名臣備考錄》:正域生平勵清操,有器局。 [1] 
朱彝尊《靜志居詩話》:文毅坐妖書系獄,九死不悔,可謂骨鯁之臣。 [15] 

郭正域軼事典故

郭正域盲目復明

郭正域五歲時,眼睛忽然失明,在夢中遇到了一個仙人,幫他復明。 [15] 

郭正域誡生道歉

李成梁的孫子任都督,到魏國公徐弘基家中完婚,騎馬經過文廟門,學錄李維極抓住並鞭笞了他。李氏的奴僕數十人踐蹋府第,徐弘基也去了。郭正域稱:“現在天子尚且以常服拜祭先聖,臣子卻從廟門外騎馬奔馳這應該嗎?況且公侯子弟上學學習禮儀,也是國子監的學生呀,學錄並非鞭笞了都督。”命令他們相互道歉算了。 [4] 

郭正域與沈交惡

郭正域與沈鯉友好,卻心中看不起沈一貫。遇上台官上奏日蝕的占卜,説:“太陽從上方受蝕,占卜預告是皇帝結識並任用了奸人,將亡國。”沈一貫惱怒地咒罵,郭正域稱:“宰相憂患國家的盛衰,卻不如樂官史官嗎?”沈一貫聽説後更惱怒。兩淮的税監魯保請求提供印信,兼管江南、浙江的織造,沈鯉堅持不同意,沈一貫打算授予他,郭正域也極力爭辯。秦王因為嫡子很久沒有誕生,請求分封他的庶長子做世子,多次下詔催促商議。前任尚書馮琦堅決不上奏,郭正域也堅持不同意。秦王又請求分封其他的兒子做郡王,又不同意,沈一貫派大宦官拿皇帝的命令威脅他們。郭正域在門前張榜稱:“秦王由中尉受封,庶子應當仍做中尉,不能做郡王。王妃的年紀不到五十歲,庶子也不能做世子。”沈一貫沒法為難他。等到他建議剝奪黃光升許論、呂本的諡號時,沈一貫與朱賡都是呂本的同鄉,稱:“我們在位,誰敢剝奪?”郭正域執筆批駁:“黃光升應當授諡號,海瑞就該殺。許論應當授諡號,沈諫就該殺了。呂本應當授諡號,鄢懋柳、趙文華都是有名的大臣,不應當削奪官籍。”意見呈送上,滿朝稱是,卻最終沒有施行。 [8] 

郭正域嚴辭謝禮

起初,沈一貫囑咐郭正域不要講出通政司隱瞞奏章的事情,等到華勣的奏章呈上,郭正域主持調查。沈一貫稱親王不應當受調查,但應當體面查訪,郭正域説:“事情關係到宗室,台諫應當也談談此事。”沈一貫微笑地説:“台諫絕對不會説。”等到皇帝聽從了調查的主張,楚王驚慌,拿出百兩黃金替郭正域祝壽,並囑託不要清查楚王的事,將拿出一萬兩白銀酬謝,郭正域嚴辭拒絕了。 [5] 

郭正域人際關係

輩分
關係
姓名
簡介
先輩
始祖
郭用
六安人,元末昭信校尉,後隨明太祖作戰,有功。
曾祖父
郭佑
商人,以賣魚肉為生。
祖父
郭鏜
商人,以賣魚肉為生。
父親
郭懋
字子德,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舉人,河南開封杞縣教諭。贈禮部侍郎。
母親
王氏
性格温惠,信仰佛教。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贈淑人。
平輩
兄長
郭正位
萬曆十六年(1588年)舉人,官國子監監丞。
弟弟
郭正夏
府學生,早夭。
——
妻子
張氏
儒官張希周女,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封孺人,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封淑人。
劉氏
郭正域擔任翰林編修時納。
畢氏
郭正域擔任翰林編修時納。
後輩
兒子
郭順
郭正域長子,萬曆三年(1575年)生,萬曆七年(1579年)夭折。
郭文封
郭正域次子,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生。
郭武封
郭正域三子,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生。
郭成封
郭正域四子,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生,後夭折。
郭康封
郭正域五子,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生,後夭折。
郭昭封
郭正域六子,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生。
郭宣封
郭正域七子,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生。
女兒
郭酉
郭正域長女,萬曆元年(1573年)生,萬曆七年(1579年)夭折。
郭孺
郭正域次女,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生,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夭折。
郭綸
郭正域三女,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生,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夭折。
郭瓦
郭正域四女,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生。
郭粲
郭正域五女,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生。
參考資料: [1] 

郭正域主要作品

郭正域一生著作頗豐,博涉經史,雅好文章。綜合各家目錄及所見,知有郭正域現存著作《皇明典禮志》《鐫黃離草》《合併黃離草》《批點考工記》《韓文杜律》,評點《文選》《解莊》,校勘《韻經》等,另有《楚事妖書始末》《十三經補註》《武昌府志》《江夏縣誌》等,已失傳。 [15] 

郭正域後世紀念

  • 墓葬
郭正域墓 郭正域墓
郭正域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土地堂鄉友愛村。墓葬保存完好,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 

郭正域史料索引

黃佐《南雍志·卷十八·郭正域》 [1] 
李維楨《大泌山房集·卷一百九·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郭公神道碑》 [1] 
錢謙益《牧齋初雪集·卷五十一·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贈太子少保禮部尚書諡文毅郭公改葬墓誌銘》 [1] 
張岱《石匱書·卷一百八十二·沈鯉郭正域列傳》 [1] 
查繼佐《罪惟錄·列傳十一·郭正域》 [1] 
徐乾學《徐本明史列傳·卷七十五》 [1] 
王鴻緒《明史稿列傳·卷九十八》 [1] 
張廷玉等《明史·卷二百二十六·列傳第一百十四》 [3] 
傅維麟《明書·卷一三五·郭正域傳》 [1] 
陳鼎《東林列傳·卷十五·郭正域傳》 [1] 
徐開任《明名臣言行錄·卷七十四·侍郎郭文毅公正域》 [1] 
林之盛《皇明應諡名臣備考錄·卷八》 [1] 
參考資料
  • 1.    劉曉慧. 郭正域年譜[D]. 蘭州大學,2021:第6頁、第11-65頁.
  • 2.    彭卿雲主編;丁希紅等編寫,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詞典 續編 國務院公佈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12,第715頁
  • 3.    《明史·卷二百二十六·列傳第一百十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7-01]
  • 4.    《明史·卷二百二十六·列傳第一百十四》:李成梁孫以都督就婚魏國徐弘基家,騎過文廟門,學錄李維極執而抶之。李氏蒼頭數十人蹋邸門,弘基亦至。正域曰:“今天子尚皮弁拜先聖,人臣乃走馬廟門外乎?且公侯子弟入學習禮,亦國子生耳,學錄非抶都督也。”令交相謝而罷。
  • 5.    《明史·卷二百二十六·列傳第一百十四》:初,一貫屬正域毋言通政司匿疏事。及華勣疏上,正域主行勘。一貫言親王不當勘,但當體訪。正域曰:“事關宗室,台諫當亦言之。”一貫微笑曰:“台諫斷不言也。”及帝從勘議,楚王懼,奉百金為正域壽,且屬毋竟楚事,當酬萬金,正域嚴拒之。
  • 6.    《明史·卷二百二十六·列傳第一百十四》:授編修,與修撰唐文獻同為皇長子講官。皆三遷至庶子,不離講帷。每講畢,諸內侍出相揖,惟二人不交一言。
  • 7.    《明史·卷二百二十六·列傳第一百十四》:三十一年三月,尚書馮琦卒,正域還署部事。夏,廟饗,會日食,正域言:“《禮》,當祭日食,牲未殺,則廢。朔旦宜專救日,詰朝享廟。”從之。方澤陪祀者多託疾。正域謂祀事不虔,由上不躬祀所致。請下詔飭厲,冬至大祀,上必親行。帝然之,而不能用。
  • 8.    《明史·卷二百二十六·列傳第一百十四》:初,正域之入館也,沈一貫為教習師。後服闋授編修,不執弟子禮,一貫不能無望。至是,一貫為首輔,沈鯉次之。正域與鯉善,而心薄一貫。會台官上日食佔,曰:“日從上食,佔為君知佞人用之,以亡其國。”一貫怒而詈之,正域曰:“宰相憂盛危明,顧不若瞽史邪?”一貫聞之怒。兩淮税監魯保請給關防,兼督江南、浙江織造,鯉持不可,一貫擬予之,正域亦力爭。秦王以嫡子夭未生,請封其庶長子為世子,屢詔趣議。前尚書馮琦持不上,正域亦執不許。王復請封其他子為郡王,又不可。一貫使大璫以上命脅之,正域榜於門曰:“秦王以中尉進封,庶子當仍中尉,不得為郡王。妃年未五十,庶子亦不得為世子。”一貫無以難。及建議欲奪黃光升、許論、呂本諡,一貫與朱賡皆本同鄉也,曰:“我輩在,誰敢奪者!”正域援筆判曰:“黃光升當諡,是海瑞當殺也。許論當諡,是沈煉當殺也。呂本當諡,是鄢懋卿、趙文華皆名臣,不當削奪也。”議上,舉朝韙之,而卒不行。
  • 9.    《明史·卷二百二十六·列傳第一百十四》:初,正域之入館也,沈一貫為教習師。後服闋授編修,不執弟子禮,一貫不能無望。至是,一貫為首輔,沈鯉次之。
  • 10.    《明史·卷二百二十六·列傳第一百十四》:正域既積忤一貫,一貫深憾之。會楚王華奎與宗人華勣等相訐,正域復與一貫異議,由此幾得危禍。先是,楚恭王得廢疾,隆慶五年薨,遺腹宮人胡氏孿生子華奎、華壁。或雲內官郭綸以王妃兄王如言妾尤金梅子為華奎,妃族人如糹孛奴王玉子為華壁。儀賓汪若泉嘗訐奏之,事下撫按。王妃持甚堅,得寢。萬曆八年,華奎嗣王,華壁亦封宣化王。宗人華勣者,素強御忤王。華勣妻,如言女也。是年遣人訐華奎異姓子也,不當立。一貫屬通政使沈子木格其疏勿上。月餘楚王劾華勣疏至,乃上之。命下部議。未幾,華勣入都訴通政司邀截實封及華奎行賄狀,楚宗與名者,凡二十九人。子木懼,召華勣令更易月日以上。旨並下部。正域請敕撫按公勘,從之。
  • 11.    《明史·卷二百二十六·列傳第一百十四》:當是時,正域右宗人,大學士沈鯉右正域,尚書趙世卿、謝傑、祭酒黃汝良則右楚王。給事中錢夢皋遂希一貫指論正域,詞連次輔鯉。應文又言正域父懋嘗笞辱於楚恭王,故正域因事陷之。正域疏辨,留中不報。一貫、鯉以楚事皆求去,廷機復請再問。帝以王嗣位二十餘年,何至今始發,且夫訐妻證,不足憑,遂罷楚事勿按。正域四疏乞休去。楚王既得安,遂奏劾正域,大略如應文言;且訐其不法數事,請褫正域官。詔下部院集議。廷機微刺正域,而謂其已去,可無苛求。給事中張問達則謂藩王欲進退大臣,不可訓,乃不罪正域,而令巡按御史勘王所訐以聞。
  • 12.    《明史·卷二百二十六·列傳第一百十四》:俄而妖書事起。一貫以鯉與己地相逼,而正域新罷,因是陷之,則兩人必得重禍,乃為帝言臣下有欲相傾者為之。蓋微引其端,以動帝意。亡何,錦衣衞都督王之禎等四人以妖書有名,指其同官周嘉慶為之。東廠又捕獲妖人皦生光。巡城御史康丕揚為生光訟冤,言妖書、楚事同一根柢,請少緩其獄,賊兄弟可授首闕下。意指正域及其兄國子監丞正位。帝怒,以為庇反賊,除其名。一貫力救始免。丕揚乃先後捕僧人達觀、醫者沈令譽等,而同知胡化則告妖書出教官阮明卿手。未幾,廠衞又捕可疑者一人曰毛尚文。數日間鋃鐺旁午,都城人人自危。嘉慶等皆下詔獄。嘉慶旋以治無驗,令革任回籍。令譽故嘗往來正域家,達觀亦時時遊貴人門,嘗為正域所搒逐,尚文則正域僕也。一貫、丕揚等欲自數人口引正域,而化所訐阮明卿,則錢夢皋婿。夢皋大恚,上疏顯攻正域,言:“妖書刊播,不先不後,適在楚王疏入之時。蓋正域乃沈鯉門徒,而沈令譽者,正域食客,胡化又其同鄉同年,羣奸結為死黨。乞窮治根本,定正域亂楚首惡之罪,勒鯉閒住。”帝令正域還籍聽勘,急嚴訊諸所捕者。達觀拷死,令譽亦幾死,皆不承。法司迫化引正域及歸德。歸德,鯉所居縣也。化大呼曰:“明卿,我仇也,故訐之。正域舉進士二十年不通問,何由同作妖書?我亦不知誰為歸德者。”帝知化枉,釋之。
  • 13.    《明史·卷二百二十六·列傳第一百十四》:都督陳汝忠掠訊尚文,遂發卒圍正域舟於楊村,盡捕媪婢及傭書者男女十五人,與生光雜治,終無所得。汝忠以錦衣告身誘尚文曰:“能告賊,即得之。”令引令譽,且以乳媪龔氏十歲女為徵。比會訊,東廠太監陳矩詰女曰:“汝見妖書版有幾?”曰:“盈屋。”矩笑曰:“妖書僅二三紙,版顧盈屋邪?”詰尚文曰:“令譽語汝刊書何日?”尚文曰:“十一月十六日。”戎政尚書王世揚曰;“妖書以初十日獲,而十六日又刊,將有兩妖書邪?”拷生光妻妾及十歲兒,以針刺指爪,必欲引正域,皆不應。生光仰視夢皋、丕揚,大罵曰:“死則死耳,奈何教我迎相公指,妄引郭侍郎乎?”都御史温純等力持之,事漸解,然猶不能具獄。
  • 14.    《明史·卷二百二十六·列傳第一百十四》:光宗在東宮,數語近侍曰:“何為欲殺我好講官?”諸人聞之皆懼。詹事唐文獻偕其僚楊道賓等詣一貫爭之,李廷機亦力為之地,獄益解。刑部尚書蕭大亨具爰書,猶欲坐正域。郎中王述古抵稿於地,大亨乃止。遂坐生光極刑,釋諸波及者,而正域獲免。方獄急時,邏卒圍鯉舍及正域舟,鈴柝達旦。又聲言正域且逮,迫使自裁。正域曰:“大臣有罪,當伏屍都市,安能自屏野外?”既而幸無事,乃歸。
  • 15.    陶明玉. 郭正域文學研究[D]. 武漢大學,2018:第10-12頁、第22頁、第41頁、第48頁、第57-63頁.
  • 16.    陳嘉熹. 郭正域《皇明典禮志》研究[D]. 東北師範大學, 2015:第1-8頁.
  • 17.    《明史·卷二百二十六·列傳第一百十四》:郭正域,字美命,江夏人。萬曆十一年進士,選庶吉士。
  • 18.    《明史·卷二百二十六·列傳第一百十四》:三十年,徵拜詹事,復為東宮講官。
  • 19.    《明史·卷二百二十六·列傳第一百十四》:旋擢禮部右侍郎,掌翰林院。
  • 20.    《明神宗實錄·卷二百五十》:丙寅,命翰林院編修郭正域編纂《六曹章奏》。
  • 21.    《明神宗實錄·卷二百六十九》:甲午,以皇長子出閣,命大學士王錫爵、趙志皋、張位、提調禮部左侍郎範謙、洗馬李廷機充侍班官,修撰唐文獻、焦竑、編修鄒德溥、郭正域、全天敍、簡討簫雲舉充講讀官。
  • 22.    《明神宗實錄·卷二百七十一》:甲辰,纂修正史,以禮部尚書陳於陛、南京禮部尚書沈一貫、詹事劉虞夔、少詹事馮琦、充副總裁官,禮部尚書羅萬化、吏部右侍郎盛訥、禮部左侍郎範謙、劉元震、右侍郎孫繼皋、少詹事曾朝莭、祭酒陸可教兼充副總裁官,左庶子餘繼登、右諭德蕭良有、洗馬李廷機、右中允劉應秋、修撰唐文獻、焦竑、編修鄒德溥、郭正域、黃汝良、全天敍、吳道南、黃輝莊、天合董其昌、簡討王圖、蕭雲舉、區大相、周如砥、林堯俞充纂修官。
  • 23.    《明神宗實錄·卷二百八十七》:庚辰,以司經局洗馬劉應秋為右諭德兼侍講,翰林院修撰朱國祚為洗馬,各管印,以編修郭正域為右春坊右中允。
  • 24.    《明神宗實錄·三百十二》:丙午,升翰林院侍讀朱國祚為左春坊左庶子,仍兼原官,右中允兼翰林院編修郭正域、葉向高俱左春坊左諭德兼翰林院侍讀,國子監司業方從哲、右中允唐文獻俱右春坊右諭德兼翰林院侍講,編修全天敍為左春坊左中允,簡討蕭雲舉為左春坊左贊善,俱兼官如故。
  • 25.    《明神宗實錄·三百二十四》:乙未,升諭德葉向高、左庶子郭正域右庶子,各掌本坊印信,範醇敬司經局洗,馬掌本局印信,袁宗道左中允。
  • 26.    《明神宗實錄·卷三百二十五》::戊辰……升郭正域為南京國子監祭酒。
  • 27.    《明神宗實錄·卷三百二十五》:甲子,賜較對,訓錄官曾朝節、葉向高、郭正域、範醇敬、袁宗道、吳道南、劉曰寧、馮有經,銀幣有差。
  • 28.    《明神宗實錄·卷三百三十一》:辛未……南京國子監祭酒郭正域在籍,自陳乞罷,命赴任供職。
  • 29.    《明神宗實錄·卷三百三十六》:壬辰……户部覆南京國子監祭酒郭正域議:比因司成典簿等官錢穀不習,付之書役,致有侵欺。議將該監錢糧置立通知文簿,分發廂廳協管,互相稽查。其師生全廩半廩銀數,明白開載炤單給發,己未代領及有無短少,俱令親注繳查。至於派徵椒油饌肉等銀要,照在監諸生實數行派,仍行文。上、江兩縣,每季總解簿廳,以防私受。房園租銀,各給佃户印票,親赴交納……報可。
  • 30.    《明神宗實錄·卷二百三十七》:乙丑……吏部尚書李戴等題:原任南京國子監祭酒今聽勘馮夢禎,生平稔知自好,而部臣歐陽東鳳,備極醜詆。臣等奉命從公勘議,則先後南京國子監掌印陳洙、郭正域及河南道御史王藩臣,隨事逐款,反覆查審,竟無指實,至謂其脱略細故,招謗有因,此尤至當至平之論,乞令夢禎在籍聽用,從之。
  • 31.    《明神宗實錄·卷三百四十》:甲申……南京國子監祭酒郭正域條議申飭監規……疏下禮部覆議:以為四科所以摉異材也,然它途雜進,恐開幸濫之門,記誦所以課實學也,然章句易溺,貴有因材之誨。歷期業有定規,仍舊遵行為便。歷監倘有放恣,行本衙門約束為便。其餘各款,俱如議。
  • 32.    《明神宗實錄·卷三百六十三》:丙午,升南京國子監祭酒郭正域掌南京翰林院事。
  • 33.    《明神宗實錄·卷三百六十七》:丁巳,詔增東宮侍班辨該等官。以詹事郭正域、周應賓與曾朝節、範醇敬,同侍班曾朝節侍郎俸深,升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閣臣先委原任祭酒方從哲升詹事,與唐文獻黃、莊天合同講讀、上以方從哲養病。便另推見任者,乃以郭正域充之。
  • 34.    《明神宗實錄·卷三百六十八》:丁卯……罷國學納貢例,從祭酒郭正域議也。
  • 35.    《明神宗實錄·卷三百七十九》:乙未,升詹事府詹事郭正域為禮部右侍郎,掌翰林院印信,兼官如前。
  • 36.    《明神宗實錄·卷五百六十四》:丙申,蔭禮部右侍郎郭正域次男郭武封,入監讀書。
  • 37.    《明神宗實錄·卷五百十》:丁卯……贈故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郭正域為禮部尚書,蔭一子為國子生。
  • 38.    《明神宗實錄·五百九》:壬寅……賜故禮部右侍郎郭正域祭葬諡如例。正域歿已年餘,未徼恩命,禮部特為催請,從之。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