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賴心輝

鎖定
賴心輝(1884年—1942年),字德祥。四川三台人。1909年入雲南陸軍講武堂學習。1911年畢業後任第19鎮見習並加入中國同盟會。同年參加昆明重九起義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歷任四川陸軍第4鎮炮兵標統、第2師炮兵營長、團長、川北邊防軍總司令、中央陸軍第42旅旅長、川南邊防軍總司令等職。曾被孫中山委任為四川討賊軍前敵總指揮。
1924年被北京政府委任為四川陸軍第1師師長兼四川邊防軍總指揮。第二次直奉戰爭後曾任四川省省長。
1926年向國民革命軍輸誠,任國民革命軍第22軍軍長。1930年任新編第1師師長,不久該師被陳誠改編。後歷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國民政府上將參軍等閒職。 [2] 
中文名
賴心輝
別    名
賴大炮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884年
逝世日期
1942年
畢業院校
雲南陸軍講武堂
主要成就
一度擔任四川省長
出生地
四川省三台縣
德祥

賴心輝人物生平

賴心輝大炮揚名

賴心輝(1884—1942),字德祥,清代光緒10年(1884)生於四川省三台縣魯班鄉,父親是小商人,幼年在家鄉讀私塾,後在他岳父引薦,在曾伯和(曾秉中,曾德治,字伯和,今中江石筍鄉人,雲南候補道台槐軒學派再傳弟子,從學李思棟(字松山))門下學習。曾伯和見他大可培養,1907年出任雲南省老鴉灘百貨厘金局長的時候,帶他隨同前往。到雲南後,讀書更為勤奮,1909年被曾伯和保送入雲南講武堂學習。1911年畢業後分配到陸軍十九鎮見習。結識了任管帶的同鄉劉存厚。並參與了十九鎮下級軍官的秘密結社活動,參加了同盟會,武昌起義後,10月30日,以蔡鍔李根源為正副司令的 雲南革命軍在昆明發動重九起義,賴在唐繼堯、劉存厚領導下參加了攻打雲南總督署的戰鬥。
11月1日雲南軍政府成立,蔡鍔派劉存厚、韓建鐸率兩個梯團入川支援四川起義軍,賴心輝隨劉存厚入川,1912年,劉存厚在四川招募新兵成立四川陸軍第四鎮,賴在第四鎮任炮兵標統,4月,四川陸軍改鎮為師,劉存厚任第二師師長,他在第二師炮兵第二團任炮兵營長。1916年1月在四川省納溪縣起義反袁世凱,參加護國戰爭,因功升任炮兵第二團團長。
護國戰爭結束後,入川護國滇軍總司令羅佩金和黔軍總司令戴戡分別就任四川督軍和省長,因而與以劉存厚為首的地方勢力發生衝突。遂發展為劉羅成都巷戰,不久羅佩金敗走,又發生劉戴成都巷戰,1917年7月,黔軍退守皇城,劉存厚屢攻不下。賴心輝指揮40多門大炮,從四城門上向皇城內的黔軍轟擊,他親自上炮,精心測量,第一發炮彈就擊中皇城大門,第二發就命中彈藥庫,軍火爆炸之聲震動數十里,守城黔軍大為慌亂,戴戡彈盡糧絕,撤離成都。賴心輝從此被人呼為“賴大炮”。 [1] 

賴心輝自立門户

賴心輝在這場混戰中立了大功,劉存厚補充了他一批漢陽造和大炮。1917年11月21日被北洋政府授予三等文虎章,1918年1月授陸軍少將銜。不久又被劉存厚委任為川北邊防軍總司令,賴乘機擴大部隊,佔據了綿陽、梓潼、羅江和北川等縣作為防地。
滇黔軍戰敗後,唐繼堯發動四川靖國戰爭,川軍第5師師長熊克武也接受了唐繼堯的委任的四川靖國軍司令一職, 共同打擊北洋政府任命的四川督軍劉存厚。賴心輝也於4月20日退守綿陽。5月3日,熊克武部將呂超向賴部發起進攻,賴丟掉綿陽,退往陝南和劉存厚會合,駐防漢中,7月5日,北洋政府任命劉為國防軍21師師長,賴為42旅旅長。12月上旬,呂超部窮追不捨,將漢中四面包圍,劉存厚彈盡糧絕,欲棄城出走,恰逢賴心輝從陝西督軍陳樹藩處借來大批槍械,糧餉,並率部及時趕回,才得以打退呂超,解了劉存厚之危。
1920年初,唐繼堯見熊克武不能成為他控制四川的得力工具,遂令駐川滇黔軍向熊部發起進攻,熊不支後退往川北。不久,熊以驅逐客軍相號召,聯合劉湘及劉存厚發動反攻,10月,將滇黔軍全部驅逐出川,為獎勵賴心輝旅搶先進佔成都的功勞,熊克武劃出什邡、金堂、廣漢、德陽四縣作為賴心輝的防區。什邡縣有著名土匪頭子張庭升,賴先派人去招撫,張不從,賴率部圍剿,消滅了張的土匪武裝。 [1] 

賴心輝劉賴同盟

1922年7月,四川爆發了以熊克武但懋辛為一方,劉湘楊森為另一方的一、二軍之戰,賴心輝佔在熊克武一方,任副總指揮, 率部向第二軍進攻,8月上旬第二軍潰敗。這時賴心輝野心不小,想染指四川省長一職,但他也知道自己資望太淺,就推第三軍軍長劉成勳為省長兼總司令,劉成勳上台後,為答謝他的支持,任命他為四川邊防軍總司令,駐防富饒的瀘州一帶。兩人還結為兒女親家。
在這次戰後的分贓會議上,由於矛盾重重,又爆發了鄧錫侯陳國棟田頌堯和熊克武、劉成勳、賴心輝之間的戰爭,1923年2月13日,劉成勳任命賴心輝為前敵總指揮,又電請川東邊防督辦但懋辛出兵相助,兩軍混戰到20日,鄧、陳兩師已經打到川西平原,開始圍攻成都,劉成勳困守城內,正在恐慌之際,21日賴心輝到了簡陽,24日前哨部隊抵達成都,開始夾擊鄧、陳兩部,解了成都之圍。他乘勝北上,將鄧錫侯等部圍困在川北,不料鄧錫侯突出奇兵,繞開他奇襲成都,3月30日劉成勳通電辭職,他也退兵內江,資中、隆昌一線。
第一、二軍之戰後,第一軍內部由於分贓不均,又爆發了鄧錫侯、陳國棟、田頌堯等同熊克武、劉成勳、賴心輝之間的戰爭。1923年2月13日,劉成勳命賴心輝統率各軍討伐鄧、陳,又電請川東邊防督辦但懋辛出師援助。兩軍混戰到20日,鄧、陳兩師已前進到川西地界,開始圍攻成都。劉成勳困守城內,正在恐慌之際,21日賴心輝率部攻佔了簡陽,24日前哨部隊抵達成都,從側背攻擊鄧、陳兩師,遂解成都之圍。賴心輝善戰之名傳揚一時,劉成勳對他更加倚重。 [1] 
同年3月,吳佩孚見川軍內訌,令北洋軍援助楊森回川;又令黔軍袁祖銘率五個旅進兵川東5月,熊克武率原第一軍與賴心輝的四川邊防軍和劉成勳部合力反攻楊森、劉湘等部。賴心輝先攻人成都,熊、劉率部相繼入城。6月4日,孫中山以軍政府大元帥名義任命熊克武為四川討賊軍總司令,劉成勳為川軍總司令,賴心輝為四川討賊前敵總指揮,討伐北洋軍。賴心輝的四川邊防軍已轄6個旅和一個炮兵團及特務營、機炮營、騎兵營等部隊,實力達萬餘人。賴心輝令其部分別由樂山、宜賓、瀘州攻重慶的側背;並親自攻資中、內江一線。賴心輝攻佔內江後,6月14日乘勝下令總攻,雙方激戰一日,賴部傷亡慘重,連預備隊也用盡。他當即召開軍事會議,指出,敵我雙方同樣傷亡慘重,敵軍可能也在今晚撤退,應採用兩全之計。遂抽選精鋭一營,於當晚夜襲隆昌;再派一加強連向隆昌側面搜索,以牽制敵人,然後緩緩撤退。
當夜初時,賴心輝部前沿部隊陸續撤下。撤退下來的士兵互相爭路吵罵。賴心輝施一小計,忙招呼下轎,叫弁兵在路邊墳地上鋪開好被褥,擺起鴉片盤子,躺下抽起煙來。退下的士兵們見總指揮的轎子還放在路邊,總指揮安閒地躺着抽煙,便回頭向後面亂擠的官兵大聲吼道:“你們慌什麼?往後轉,總指揮還正在這裏燒煙咧!”這一喊,果然軍心大定,部隊緩緩地撤退,秩序井然。待到拂曉,賴軍偵擊營傳來急報:“楊森部與袁祖銘兩部已向榮昌、永川方向遁去,經我先遣偵擊連虛張聲勢地跟蹤追擊,已潰不成軍,⋯⋯”賴心輝煙槍一撂,哈哈大笑,下令大軍掉頭向永川、璧山方向火速前進。到了10月間,熊克武對戰事意存觀望,結果給楊森部喘息機會。乘勢反攻熊軍,12月13日佔領重慶,1924年2月9日攻下成都。10日賴心輝通電擁護北京政府。 [3] 

賴心輝空頭省長

1924年4月28日,北京政府任命賴心輝為四川陸軍第一師師長兼四川邊防軍總指揮;9月10日,授予他正威將軍。1925年2月7日,北京政府任命賴心輝為四川省長。1926年11月27日被國民政府委為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二軍軍長。
1928年10月,駐防川北的李家鈺師、羅澤洲師和楊森因與劉湘、劉文輝爭奪防地,又聯合賴心輝、郭汝棟攻打劉湘、劉文輝兩軍。賴心輝率部獨擋永川、重慶一線。賴部先擊潰進攻的劉湘軍,戰事節節勝利。劉湘改變計劃,先打退羅澤洲師及楊森部,又用重金收買郭汝棟,然後,聯合劉文輝部向賴心輝進攻。賴部孤軍作戰,寡不敵眾,丟掉江津、內江等縣防地,退到合江,赤水之間。1929年1月賴心輝因早年曾援助當時的貴州省長周西成,乃與周商定:賴部擬退人貴州遵義。賴軍至遵義途中,5月,受黔軍毛光翔堵截,賴部只得退人四川秀山縣城。賴心輝招納了酉陽、秀山、彭水各縣的土匪、號稱六師之眾,盤踞在酉陽、秀山一帶。
不久,劉湘令師長王陵基以剿辦土匪為名,出兵至酉陽、秀山一線向賴心輝發動進攻。賴部失敗,被迫率部再退至貴州邊境。急向南京國民政府求救。蔣介石於1930年6月19日委賴心輝為第十一師師長。該部以新編第十一師名義進駐江西永豐縣,國民政府委張英為師長,馬崑山為副師長。後來,新十一師又被陳誠改編,賴心輝部到此徹底瓦解。 [3] 

賴心輝貧病而亡

同年秋,賴心輝奉蔣介石電令取道宜昌赴漢口,洽商改編事宜。甫抵宜昌,被劉湘密令獨立旅旅長郭勳祺將其扣留軟禁。半月後,郭勳祺私自將賴放走。賴乘飛機逃到南京見蔣介石。後經國民政府參軍長呂超保薦,賴任國民政府上將參軍,每月拿乾薪八百元。不久,賴移住上海法租界,抽鴉片煙打發日子,入不敷出,久而久之借貸無門,當賣俱盡。1933年冬落魄還鄉,在成都度其貧困生活。
1942年4月18日賴心輝病逝。死後他皮夾中僅餘法幣一元,尚有紙條一張,上書自挽一聯:百戰徒勞,愧對鄉國;一事無成,負罪人民。 [3] 
參考資料
  • 1.    中華民國史資料叢稿《民國人物傳》第9卷172-178頁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主編 中華書局1997年3月第一版
  • 2.    李松林 主編.中國國民黨史大辭典.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第552頁.
  • 3.    四川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 四川省志 人物誌 上[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1.12. 第165-16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