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郭勳祺

鎖定
郭勳祺(1895-1959) [2]  ,字翼之,四川省華陽縣人。陸軍大學特別班第五期畢業。歷任劉湘川軍中下級軍官,在劉湘指揮下參加歷次四川軍閥混戰。1930年起,任劉湘第二十一軍教導師師長。1931年出川,入列湘鄂川邊清鄉督辦徐源泉部,對湘鄂西賀龍紅二軍作戰。1935年中央紅軍入黔,郭率部在川黔邊堵截中央紅軍渡江,使彭德懷紅三軍團受嚴重損失。1936年任潘文華第二十三軍一四四師師長。1937年抗戰開始,郭為第五十軍軍長,轄本師和田鍾毅新七師,入列顧祝同第三戰區,在江南參加對日作戰。這時郭擁護中央統一戰線團結抗戰政策,與新四軍友好往來,1940年冬,顧祝同為部署殲滅新四軍,殺害中共地下黨員郭的參謀處長,隨之將郭調離本軍,升範子英為軍長,郭任唐式遵二十三集團軍副總司令。1945年又改任上官雲相第三十二集團軍副總司令。抗戰勝利後,於1946年初,戰區改為綏靖公署,集團軍改為綏靖區,郭改任康澤第十五綏區中將副司令官。1948年7月16日,於湖北省襄陽被生俘。 [1] 
同年底,郭勳祺返回四川,進行策反工作。1949年5月至12月,他直接促成了在成都地區的5個師起義。四川解放後,郭勳祺任川西行署委員兼交通廳廳長。1952年任四川省水利廳廳長、四川省體育委員會第一副主任。1959年12月28日,郭勳祺在成都病逝。 [2] 
中文名
郭勳祺
別    名
郭翼之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895年
逝世日期
1959年12月28日
出生地
四川雙流

郭勳祺人物生平

郭勳祺,原名郭勳,字翼之。陸軍中將。1895年出生在四川華陽永興鄉(今屬雙流天橋鄉)一個自耕農家庭。
1912年,北洋政府四川都督尹昌衡招募新兵,郭在成都應募為二等兵。後隨軍西征入藏。1915年,郭投效潘文華部。後歷任排長、連長、營長、團長。1921年,郭升川軍第四師第七旅旅長。1922年調任第六十五旅旅長。1925年至1927年,郭參加了國民黨(左派)省黨部的話動及其他進步活動。他與楊闇公等共產黨人建立了聯繫。
1931年,郭勳祺被任命為第二十一軍第二獨立旅旅長,率部到湖北,參加圍攻湖北洪湖革命根據地。1933年,郭調任教導師第三旅旅長。1935年1月,郭奉令率部進入貴州黔阻擊紅軍。這年5月,郭晉升為模範師師長。6月調入峨眉山軍官訓練團受訓。是年冬,郭率部開赴天全、蘆山佈防,堵截紅四方面軍南下。在劉湘親自指揮下,郭部在邛峽西南的百丈關、黑竹關、夾關一帶與紅軍激戰3晝夜。
1937年7月6日,模範師改編為第一四四師,郭勳祺仍任師長。8月中旬,蔣介石下令四川出兵抗戰。第一四四師編屬第二十三集團軍第二十三軍。10月下旬,郭率部到達漢口。11月11日,開赴新鄉、博愛後轉赴浦鎮,參加拱衞南京之役。22日,郭部又奉令向長興前進,沿太湖西岸的金村、夾浦一線佈防,構築陣地。25日,第一四四師官兵以劣勢裝備奮勇拼殺,激戰3晝夜,給日軍久留米師團以沉重打擊。
1938年春,郭摧升第五十軍軍長。隨後,郭到皖南青陽木鎮組建第五十軍軍部,所部駐防南陵、繁昌、銅陵地區,與新四軍駐地旺鄰。在此期間,第五十五軍與新四軍密切協同,聯合抗戰,打了不少勝仗。1938年夏,郭勳祺升為第二十三集團軍副總司令兼第五十軍軍長。是年6月24日,郭被授予陸軍中將。
1939年冬,蔣介石突然撤去郭勳祺的軍長職務。1940年8月,郭到重慶參加陸軍大學特五期受訓。1942年9月,郭被任命為軍政部副員。
1946年,郭被任命為第二十六軍軍官總隊長,負責資遺抗日戰爭勝利後縮編軍隊的編余軍官。後任中央訓練團副主任。1948年春,郭勳祺出任第十五綏靖區副司令。這年6月,解放軍發動襄陽、老河口戰役。7月16日,解放軍攻破襄陽城,第十五綏靖區司令康澤和郭勳祺等被俘。
同年底,郭勳祺返回四川,進行策反工作。1949年5月至12月,他直接促成了在成都地區的5個師起義。四川解放後,郭勳祺任川西行署委員兼交通廳廳長。1952年任四川省水利廳廳長、四川省體育委員會第一副主任。1959年12月28日,郭勳祺在成都病逝。 [2] 

郭勳祺人物事蹟

郭勳祺受大革命潮流影響,與國民黨左派、共產黨人皆有接觸,在萬縣和重慶先後結識了共產黨人陳毅、李筱亭、楊闇公、蕭華清、周欽嶽等,同劉伯承始終保持友誼。民國16年春,擔任重慶蓮花池國民黨左派省黨部組織羣眾遊行總指揮,還參加過楊閻公,朱德、劉伯承召開的軍事會議。重慶“三・三一”慘案前,郭正參加楊公主持的羣眾大會,突接潘文華通知,令其返回師部,乃將通知字條交楊闇公、李筱亭、黃慕顏諸人傳閲,叮囑戒備。慘案發生後,郭掩護李筱亭、蕭華清、周欽嶽脱險,併到醫院探視受傷學生羣眾,給一些學生支付醫藥費。當時在合川做兵運工作的陳毅,亦在郭勳祺掩護資助下,化裝成商人,由渝乘輪船安抵漢口。由於與共產黨人交往,郭被撤去旅長職務。 [3] 
1938年初夏,因郭勳祺所部進攻蕪湖,牽制日寇第一一零師團,使其不能北上,配合台兒莊戰役勝利有功,他又被晉升為第二十三集團軍副總司令,仍兼第五十軍軍長。其部隊駐防青陽、南陵、繁昌等地區,與新四軍駐地相鄰。那時,新四軍第一支隊司令員陳毅,率領所部在皖南獻縣巖寺鎮整編後,開到涇縣地區。新四軍軍部設在雲嶺村,距青陽木鎮約五十華里。
郭勳祺與陳毅早在大革命時期就結下了友誼,同近在咫尺的新四軍交往甚密。陳毅第一次去五十軍軍部看郭勳祺時,是借軍部秘書夏育羣(兼軍執法員)等數人步行去木鎮的。陳毅在郭部住了三天半,建議郭的夫人羅顯功説:“嫂子,你既然隨軍到前線,就可以把婦女組織起來,搞點戰地服務工作,這很有意義。”在陳的建議和鼓勵下,不久,太平、涇縣兩縣婦女抗敵協會成立了。“太涇婦女抗敵協會”,由羅顯功任主任委員,其成員中一部分是隨軍家屬,一部分是當地羣眾。主要任務是宣傳抗日的重大意義,慰問傷員,製作慰勞品,代傷員寫家信以及縫補、洗衣等。“抗協”還經常組織力量,為士兵羣眾演出以抗戰為內容的話劇。
郭勳祺與陳毅在皖南最後一次會面,是陳去皖南路過郭的防地。陳向郭説,今後夏育羣同志便是新四軍派在第五十軍的聯絡員。陳毅走後,即由夏來往於兩軍之間。一次,應第五十軍的邀請,夏奉命借同新四軍戰地服務團團長吳寶基、團員張茜等,率籃球隊與第五十軍作友誼比賽,郭勳祺夫婦殷勤招待,並看了球賽,賓主盡歡而散。不久,第五十軍又派秘書長陳作孚等高級軍官回訪,受到新四軍首長和戰士的熱烈歡迎。
郭勳祺在皖南前線和新四軍的友誼是深厚的。這種友誼的前提是共同打擊日本侵略者。為了抗戰,郭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在和新四軍交往中,還做了這樣一些事:
(一)第五十軍辦了一個軍士隊,為了向八路軍、新四軍學習游擊戰,特請新四軍參謀處處長趙凌波講授游擊戰術。
(二)新四軍第四支隊發生了一起嚴重違反軍風紀的事件,新四軍派參謀長兼第三支隊司令員張雲逸,皆同軍法執法員夏育羣同去江北處理。他們先到第五十軍聯繫,到達駐地木鎮時天已很晚,受到郭勳祺的熱情接待,並留他們住宿下來。郭問明情況後,於第二天派人去協助他們,通過第五十軍河防去江北,查處了違反軍紀的高敬亭等人,妥善地解決了問題。
(三)郭勳祺從張雲逸口裏,知道新四軍的槍彈很缺乏,補充也困難,便主動給予支援。前後贈送槍、彈兩三次,其中一次是1938年秋,由管武器庫的軍械員李文堯經手贈送步槍三十多支,子彈一萬發。新四軍以陸平署名,寫了感謝信。不久,新四軍副軍長項英在夏育羣陪同下,去木鎮向郭勳祺致謝。
(四)一次,郭勳祺接到蔣介石密電,內容是“防共”問題。郭把密電給夏育羣看了,示意他向新四軍首長彙報。以後郭仍和新四軍往來不斷,對蔣介石的防共命令,不予理會。
由於郭勳祺和陳毅的交情,由於第五十軍與新四軍頻繁往來,郭被第五十軍政治部主任陳去惑(黃埔六期畢業,解放後被鎮壓)告密。1939年秋,蔣介石即以貴池戰役為藉口,對郭勳祺橫加“作戰不力”的罪名,撤去其第五十軍軍長職務。當時郭正在最前線視察陣地,接到電報後,感到突然和氣憤,沉默了半響,對師長孟浩然嘆息説:“我一片抗日救國的雄心,就這樣無辜地斷送了!”在場的中校營長張某怒氣衝衝地説:“太不公平了,我主張掉轉槍口!”郭立即正色制止説:“我郭勳祺決不做民族罪人!”孟師長説:“軍長,抗日救國的機會,不是沒有的,我們始終是跟着你走的!”郭當即電話告知羅顯功,羅從盛村軍部趕到老潭時,郭正從前線下來。當晚,他們研究決定要繼續抗戰,為國家、為民族貢獻力量,就只有投靠新四軍,一道抗日。
在返回盛村途中,郭勳祺夫婦去傷兵醫院,與傷員告別。傷病員全都流了眼淚,有的還哭出聲來。最後,郭勉勵傷病員安心養病,將來重上前線。回到盛村後,派出聯絡參謀温念君到雲嶺去找項英同志聯繫。項英説:“現在是團結抗日,不能給國民黨以口實。”婉言謝絕了他們的請求。郭對此事一直耿耿於懷,多年以後,還向陳毅同志提到這件事。陳毅説:“那個時候怎麼行?大局是團結抗日,還沒有扯破臉皮嘛!如果我們接收了你們,就在政治上犯很大錯誤。蔣介石就會振振有詞地説我們不抗日,挖國民黨的牆腳。翼之兄,你要懂得這個道理,不該這個氣。再説,當時我們的條件差得很,你這個當大兵出身的人可能吃得消,可是你那些部下都能像你嗎?所以,翼之兄,問題不那麼簡單。”陳毅這一席話,提高了郭勳祺的認識,也解開了他心中的疙瘩。 [4] 

郭勳祺人物評價

“雞已經鳴了,起來喲,不要永恆的睡着!帝國主義打倒後——才能實現你們的快愉,安樂!”一句欲雪國恥的詩句,一隻繡着詩句的枕套,寄託着他英勇殺敵、愛國守家的期盼。
“山河破碎不須憂,收復二京賴我儔,此去江南風景好,相逢應得在揚州”。郭沫若賦詩,贊他作戰勇猛、戰功突出。 [5] 
參考資料
  • 1.    王俯民編著,民國軍人志,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10,第458頁.
  • 2.    胡必林,方灝編,民國高級將領列傳,解放軍出版社,2006.01,第542-543頁.
  • 3.    四川省雙流縣誌編纂委員會編纂,雙流縣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08,第887頁.
  • 4.    成都市政協文化和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成都抗戰記憶,四川人民出版社,2015.08,第150頁.
  • 5.    專訪川軍名將郭勳祺之女郭開慧:莽娃驍將 民族脊樑--時政--  .人民網.2015-04-21[引用日期202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