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陽造步槍

鎖定
漢陽造步槍(英文:Hanyang Rifle [5]  ,或Hanyang 88 rifle [20]  ),是中國漢陽兵工廠仿製生產步槍。
漢陽造步槍原型為德國1888式委員會步槍,該槍口徑為7.92毫米,全長為955毫米,全重為3.166千克(不含刺刀),槍管長為442毫米,表尺射程為1800米,發射7.9×57J圓頭步槍彈,五發漏夾供彈 [3] 
抗日戰爭中,誕生於清末的漢陽造步槍是中國軍隊的主力槍械。無論國民黨軍隊,還是八路軍、新四軍和游擊隊,都大量使用漢陽造步槍 [1]  。漢陽造步槍從辛亥革命抗美援朝一直在戰場上發揮作用,是中國戰爭史的一個傳奇 [2] 
中文名
漢陽造步槍
外文名
Hanyang Rifle [5] 
前型/級
德國Gewehr modell 1888 [5] 
表尺射程
1800米
槍口初速
639.78米/秒
製造國家
中國
製造單位
湖北漢陽兵工廠

漢陽造步槍發展沿革

漢陽造步槍歷史背景

漢陽造步槍正式名稱是仿德國1888式(後來是1898式)步槍。其原型主要是德國“1888式委員會步槍”。1888年,德國槍械委員會在改進德國毛瑟1871/1884式步槍的栓式槍機結構基礎上,結合了法國1886年研製出的發射無煙火藥子彈的小口徑勒貝爾步槍的槍管和來復線。委員會88式步槍也是德國第一款無煙火藥槍,而當時世界上的步槍子彈基本上都是黑色火藥的 [8]  [16] 
漢陽造步槍原型為德國1888式委員會步槍(Gewehr 88或簡稱Gew 88),由於該槍存在着裝彈退彈困難、抽殼可靠性不佳、容易炸膛等問題,1898年德國軍方採用毛瑟1898式步槍將其取代。該型步槍遂轉售給土耳其、非洲一些國家和中國清政府。
德國將漢陽造步槍設計資料和生產機械賣給了清政府。從1896年開始,漢陽兵工廠開始生產該型步槍,定名為八八式。1899年江南製造局也開始生產此型步槍,一直到1944年,漢陽造步槍在中國前後生產了將近50年,為當時中國生產時間最長的一種輕武器,也是自清政府的新軍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國內各個武裝部隊的輕武器裝備的主要槍型 [17]  [21] 
Gew 88(老套筒) Gew 88(老套筒)
  • 製造源起
漢陽造步槍是清末洋務派大臣、時任兩廣總督的張之洞在漢陽設立的漢陽兵工廠所製造的步槍。雖然當時廣東已有省城內廣東機器局,城外增步軍火局,又在1887年,於廣州大北門外番禺縣屬的石井墟設石井西局,創建制造槍彈廠一所,但是規模太小,制槍又多用為手工。張之洞決定重新購置機器,建設新廠。
此事經張之洞與清政府駐俄德奧荷四國大使洪鈞及接任的許景澄的合作下,與德國力拂廠(Ludwig Loewe)商定,購買可日產50杆11毫米口徑(.43 Mauser)、毛瑟1871/84型步槍的機器及附屬設置。
毛瑟1871/84型步槍1889年張之洞調任湖廣總督,繼任的兩廣總督李瀚章不願負擔未清的尾款,以及將來開辦後的經常性開支。朝野一陣討論之後,張之洞在1890年爭取到在湖北設廠,決定因素是湖北有大冶縣產鐵。
1891年,張之洞聽説了新型德國制式步槍1888式。在5月電請許景澄,改訂製造小口徑步槍機器,此項變更,又追加了45萬馬克。採用新型步槍對中國兵工事業最大的衝擊,是計劃採用無煙火藥和金屬包裹彈頭,是當時世界各國都是先進技術,中國工業能力是無法支援的。同年,江南製造局首先製出了使用無煙彈藥的快利步槍。當時的世界各國,包括美國在內,主要使用黑火藥裝填子彈的單發步槍,因此八八式步槍可説是當時世界最先進的武器 [18] 
漢陽造和老套筒
  • 建設槍廠
1894年4月,漢陽造88式步槍廠房落成,逐漸開工。到了6月14日,制槍廠不慎,引發大火,將房屋及設備全部燒燬。此事由開議至此已達六年,竟落得如此下場,當時頗有人以為乾脆停辦。張之洞繼續推動建廠之事,並奏議建立配套的漢陽鋼藥廠,製造鋼材和無煙火藥。1895年冬,重建完成,正式開始生產。
由此,開始時一波三折的漢陽造步槍,一直生產到1944年,經歷了半個世紀,其壽命超過了任何一種曾在中國生產過的武器。
進入民國之後,由於北洋政府財務匱乏,又連年戰亂,漢陽造的生產非常不規則,多時可達每日200支,但有時因材料用盡,無力添購,直至停工待料的局面。
根據中國近代兵器工業記載,1912年至1927年,漢陽兵工廠一共生產步槍577982支;但並未註明該數字由何得出。1937年7月,抗戰開始武漢地區立即受到日軍佔領的威脅,湖北兵工廠改名為第一兵工廠,1938年初奉命向後方遷移,先遷往湖南辰溪,後槍廠又遷往四川重慶,1938年7月併入21兵工廠,1939年1月在重慶復工生產,改名為漢式七九步槍。據有關資料統計,至1944年漢陽造步槍停產之各時期產量如下表:
漢陽造步槍生產數量
年份
1895~1909
1910~1932
1932~1938
1939~1944
總計
製造數量
130036
463180
283100
207164
1083480

漢陽造步槍建兵工廠

漢陽兵工廠位於湖北省漢陽縣大別山,龜山腳下,面對襄河,水陸交通方便。初名湖北槍炮廠,包括:炮架、炮彈、槍彈3廠。1904年,湖北槍炮廠改名為“湖北兵工廠”,後又稱“漢陽兵工廠”。隸屬駐省總局,委任各司道為總辦。
中法戰爭結束後,張之洞痛定思痛,提出自鍊鋼鐵、自制槍炮,方為“自強持久之計”。他籌建的漢陽鋼鐵廠、漢陽兵工廠向當時鋼鐵工業最發達的英國和兵器工業最先進的德國定製機器。使得鐵、槍二廠一開始便處在高起點上,具有世界領先水平。
張之洞又以大而全為建廠原則,“所有子彈火藥、銅料貴在能夠自制,無一外購。”槍炮廠內,又設無煙藥、罐子鋼(用於生產槍炮所需低磷優鋼)等廠,以避免可能出現的有械無彈、無料制械的局面 [9] 
老套筒(上)與漢陽造(下) 老套筒(上)與漢陽造(下)

漢陽造步槍仿製進程

漢陽兵工廠(先前稱湖北槍炮廠)是中國晚清及民國初期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兵工廠,在50多年的仿造M88步槍過程中,不斷嚴格控制材料、改進工藝、修改產品設計,對提高M88步槍質量的功勞功不可沒。漢陽兵工廠從1893年開始仿製M88步槍。1904年,在德國自己改進的基礎上,該廠去掉了槍管外面的套筒,增加上護木,槍管外徑由13.4毫米加粗到14.8毫米,改進後的仿德M88步槍被人們稱為“漢陽造”步槍。1910年,將直立式框形表尺(分劃5~20)改成德M98步槍上的弧形表尺(分劃1~20)1913年,刺刀座由頭的側面改到槍口正下方。1930年,將節套、槍機、刺刀的熱處理工藝革新成滲碳淬火一次完成M88步槍在中國吃香50多年,與漢陽兵工人的“仿中創”、不斷提高質量密不可分,與中華民族的創新精神密不可分
由於該槍的主要生產者為位於湖北漢陽之漢陽兵工廠,因此一般稱之為漢陽造步槍。同時,因前期進口的德國產1888式步槍採用了全長式槍管套筒,國內前期的仿製品也採用了全長式槍管套筒,故其早期槍型也被稱之為“老套筒” [19]  [3] 
1904年,漢陽兵工廠對此槍進行了改進,去除了槍管的套筒,以上護木取代,刺刀庭改在前護箍下方,其他則參考了德國1898式步槍,改進了照門,通條改放在護木之中等 [19] 
漢陽造步槍從辛亥革命一直到抗美援朝在戰場上發揮作用,是中國戰爭史的一個傳奇 [1]  [10]  [22] 

漢陽造步槍技術特點

漢陽造步槍槍體結構

漢陽造步槍正式名稱是仿德國1888式步槍(後來是1898式)。其原型槍就是德國“1888式委員會步槍”。1888年,德國槍械委員會在改進德國毛瑟1871/1884式步槍的栓式槍機結構基礎上,結合了法國1886年研製出的發射無煙火藥子彈的小口徑勒貝爾步槍的槍管和來復線。1888式步槍也是德國第一款無煙火藥槍,而當時世界上的步槍子彈基本上都是黑色火藥的。可見“漢陽造”的仿製,起點非常之高。
德國“1888式委員會式步槍”俗稱“老套筒”,得名於其槍上古怪的薄鋼製槍管套筒,呈現內外雙管式。套筒作用是保護槍管並防止燙傷槍手,還固定刺刀套環和準星;但也增加了雙管間進水鏽蝕的危險。由於中國漢陽兵工廠沒有精鋼,未能仿造槍管套筒。表明“漢陽造”因為材料技術原因,一開始便沒有套筒,並非如幾乎所有相關論著所説的那樣,是1904年才卸除了套筒的。
漢陽造步槍槍身長達1250毫米,刺刀刀身長近400毫米,在抗日戰爭時中國軍隊所用的步槍中,是僅有一種在白刃格鬥時長度能與日軍三八式步槍相抗衡的步槍 [8] 

漢陽造步槍採用槍彈

漢陽造步槍採用的是德國的88式步槍設計使用的彈藥是88式(Geschoss 88)7.92毫米子彈,其彈徑是8.08毫米,後來在1903年採用的S型尖彈,其彈徑為8.20毫米, 因此設計使用88式子彈的槍械不能使用尖彈,會有炸膛之虞。現今市面上的7.9子彈,多是較大的尖彈,較小的88式子彈已經列入了收藏品。中國以往稱88式子彈為七九圓彈, 其彈頭為長圓形,一直到抗戰結束仍有大量生產。S型及SS型分別稱為尖彈及重尖彈。在美國又稱德國88式子彈為7.9x57J, s型及SS型為7.9x57JS [5] 
漢陽式步槍的漏夾和38式步槍的彈夾 漢陽式步槍的漏夾和38式步槍的彈夾

漢陽造步槍性能數據

漢陽造步槍參考數據
基本參數
口徑
7.92毫米
全長
955毫米
全重
4.06千克(含刺刀);3.166千克(不含刺刀)
槍管長
740毫米/442毫米(卡賓型)
表尺射程
1800米
瞄準具
表尺照門,刀片形準星
性能參數
實際最大射程
1300米
槍口初速
639.78米/秒(740毫米槍管)
德國M88式7.9毫米子彈參數
彈殼長度
57毫米
子彈全長
82.55毫米
彈頭
圓頭,金屬覆蓋
彈頭長度
31.24毫米
彈頭直徑
8.08毫米
彈頭重
227格令
彈頭覆蓋金屬
銅鎳合金
子彈裝藥
片狀非壓縮
裝藥重
40.6格令 [11-12]  [14] 

漢陽造步槍衍生型號

漢陽造步槍七九步槍

1895年起位於漢陽的湖北槍炮廠生產仿造德國的M1888式毛瑟步槍,定為“八八式步槍”。1904年,湖北槍炮廠改名為湖北兵工廠,又稱“漢陽兵工廠”。由於漢陽兵工廠是88式步槍最主要的生產廠,故被稱為“漢陽造”。抗戰時漢陽兵工廠遷到重慶與第21兵工廠合併,1939年復工生產,改名為“漢式七九步槍”(中國舊稱7.92毫米口徑為七九口徑) [12] 

漢陽造步槍五五步槍

五五式步槍是八路軍兵工廠以漢陽兵工廠造的七九式步槍為樣品,在產品設計上作了一些改進,於1940年初研製成功,是八路軍自行製造的第一種步槍。當時正值朱德總司令55週歲,為表達對總司令的敬意,故定名為“五五”式步槍,也有稱“朱德式”步槍的。陳錫聯上將在回憶錄中就提到:在攻打公司窯的戰鬥中,繳獲了敵人高德林兵工廠造槍的車牀、零件。後來,八路軍黃崖洞兵工廠用從公司窯繳獲的這些機器,造出了第一批“朱德式”步槍。
五五式步槍口徑7.9毫米,全槍長1390毫米,重量4.05公斤,有效射程為250米至350米,金屬件全部由鐵軌鋼製作,槍托採用核桃木,每支槍都配有刺刀 [13] 

漢陽造步槍服役動態

漢陽造步槍辛亥革命

1911年10月10日晚8時許,坐落於武昌城南的新軍第八鎮工程營房裏,革命黨人打響了武昌首義第一槍。而這支槍就是湖北槍炮廠生產的漢陽造步槍。革命黨人打響了辛亥革命第一槍後,步、炮、韜重各營和軍事學堂學生約5營兵力,紛紛起義迅速打開中和門、搶佔楚望台軍械庫,獲取所存儲的德、日及漢陽造步槍近兩萬支及彈藥無數 [22] 
辛亥革命中,武昌起義的新軍,無論是熊秉坤還是程定國開的第一槍,總而言之,都是用漢陽造步槍打響的。隨後,漢口的革命黨人分別於1911年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佔漢陽和漢口。起義軍掌控武漢三鎮後,湖北軍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
武昌起義勝利後,湖南、廣東等十五個省紛紛脱離清政府宣佈獨立。1912年2月12日,清朝發佈退位詔書。至此,兩千多年的帝制歷史告終結 [4] 

漢陽造步槍毛澤東領槍

漢陽造步槍的一個的傳奇,與毛澤東有關。毛澤東在武昌起義後立即參加了湖南新軍,領到了一支編號8341的漢陽造步槍,該數字與後來的中共中央警衞部隊番號神奇地相合。1927年,北伐軍進入武漢後,毛澤東在武昌開辦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給每個學員發一支漢陽造步槍訓練 [7] 

漢陽造步槍抗日殺敵

整個抗日戰爭期間,八路軍新四軍使用的步槍主要是漢陽造步槍,特別是在抗戰初期,八路軍三個主力師使用的步槍幾乎全是漢陽造步槍。在平型關戰役中,八路軍第115師就是用漢陽造步槍伏擊了裝備三八式步槍的日軍,也就是從那時起,八路軍才開始接觸到日製三八式步槍。不過,要想從日軍手中繳獲三八式步槍很困難,因為日軍往往在戰敗時破壞手中武器,所以八路軍和新四軍在抗戰中後期只有部分一線主力部隊裝備了日製步槍,大多數人民武裝仍以漢陽造步槍為主。
此外,漢陽造步槍還是抗戰期間唯一能在白刃戰中與日軍三八式抗衡的步槍,這是因為該槍較長,而且所配的制式刺刀全長51.8釐米(刀身39.5釐米),重約0.566千克,刺刀式樣為單刃偏鋒 [15] 
抗日戰爭中,在保衞大武漢的口號激勵下,手持漢陽造步槍的中國士兵,協同各類槍炮武器同日寇展開了殊死戰鬥。中國軍隊浴血殺敵,大小戰鬥數百次,以傷亡40餘萬的代價,斃傷日軍25.7萬餘,大大消耗了日軍的有生力量。日軍雖然攻佔了武漢,但其速戰速決,逼迫國民政府屈服以結束戰爭的戰略企圖並未達到。此後,中國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4] 
中國軍隊的漢陽造步槍

漢陽造步槍總體評價

漢陽造步槍,有着“中華第一槍”的美譽 [6] 
漢陽造步槍在手動步槍為主的時代,本質上沒有什麼致命缺陷。但與同時代的其他手動步槍相比,漢陽造步槍存在兩個比較明顯的缺點:一是退殼鈎既小又單薄,用久了還會失去彈性,造成“滑殼”的故障;二是漏夾供彈具不能像橋夾供彈具那樣把零散子彈裝入彈倉,而且漏夾供彈具內的子彈打完前無法裝彈,限制了步槍使用的靈活性 [15] 
武昌起義勝利後,湖南、廣東等十五個省紛紛脱離清政府宣佈獨立。1912年2月12日,清朝發佈退位詔書。至此,兩千多年的帝制歷史告終結。
漢陽造步槍可以説在這場改天換地的革命中,居功至偉,它擊碎了腐朽衰敗的王朝,將槍口昂起,由維護封建統治轉向推翻封建統治,顯示了槍桿子裏面出政權的力量。頗為傳奇的是,該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仍在裝備一些志願軍部隊,發揮作用。漢陽造步槍於1896年開始,由漢陽兵工廠生產,前後有了50年的歷史 [4]  。(中國新聞網、光明網評
漢陽造步槍 漢陽造步槍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