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羅佩金

鎖定
羅佩金(1878—1922),字熔軒,又作榕軒。雲南澂江(今澄江)人。
1903年入昆明高等學堂。次年留學日本,入振武學校。1905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906年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與楊振鴻等創辦《雲南雜誌》,宣傳革命。
1909年回國,先到南寧龍濟光部任隨營學堂總辦,後赴昆明任新軍第十九鎮隨營學堂監督兼雲南講武堂步兵科教官,後任督練處參議官兼陸軍小學堂總辦。1911年初任第七十四標標統。武昌起義後,與蔡鍔等發動新軍響應,率部攻打總督署,光復昆明,後任南征總統官及南防總司令和軍政部長。1912年被授予陸軍中將銜。次年任民政長。
1915年參加護國運動,任護國軍第一軍總參謀長,率部入川。次年任左翼軍總司令,經苦戰,打敗敵軍。6月、被授予陸軍上將銜。後任四川督軍。1917年因所部與川軍發生戰事,被北京政府免職。1920年任迤南巡閲使,進行剿匪。
1922年5月3日被唐繼堯指使匪徒殺害,終年44歲。 [1] 
熔軒
民族族羣
漢人
出生地
雲南省澄江縣鳳麓鎮慶善寺街
出生日期
1878年
逝世日期
1922年
主要成就
護國戰爭時期蔡鍔的參謀長
本    名
羅佩金

羅佩金人物生平

羅佩金,字熔軒,又作榕軒。1878年6月4日(清光緒四年五月初四)生。雲南澄江人。原籍四川華陽,明初遷居於此。祖父羅瑞圖光緒丁丑年(1877年)舉人,父羅森光緒甲午年(1894年)舉人。羅佩金自幼聰穎過人,但喜交遊,跅弛不羈。父親對他嚴加管教,親自課讀。他1898年考中秀才,1903年考入昆明高等學堂。羅在校內經常與趙伸等人議論時政,為校方察知,驅逐出堂。羅不得已而去廣州,投奔他祖父的學生兩廣總督岑春煊。岑以治兩粵策命題面試,羅條陳十事,為岑賞識,派他在督署奏摺處學習。次年,羅被送到日本學陸軍。
羅佩金東渡後,考入日本振武學校。1905年6月,羅偕楊振鴻、李根源謁孫中山於橫濱。孫中山以“革命是艱苦事,要賣命”等大義勉勵他們。8月,中國同盟會成立,羅入盟。1906年5月,羅在振武學校畢業,考入日本士官學校。同年10月,他與楊振鴻、李根源、呂志伊、趙伸等創刊《雲南雜誌》,宣傳革命。
1909年,羅佩金畢業於士官學校。他回國後,先到上海去見岑春煊,然後帶着岑寫給龍濟光的薦函去南寧,龍委任他為隨營學堂總辦。不久,有人向龍密告羅佩金倡導革命,龍使人偵查羅的言行,羅不自安。同年返滇,任新軍第十九鎮隨營學堂監督,兼雲南講武堂步兵科教官,後調任督練處參議官兼陸軍小學堂總辦。1911年初,他和雲南講武堂總辦李根源向雲貴總督李經羲薦蔡鍔任新軍第十九鎮第三十九協協統,他願屈居蔡下,任該協第七十四標標統。羅處事以機警果決見稱。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蔡鍔約集羅佩金、李根源等雲南革命黨人密謀響應。10月30日(陰曆重陽節),雲南光復軍起,蔡鍔擔任總指揮,羅佩金率七十四標攻打總督署。起義軍與守軍激戰數小時,始攻下總督署,全城光復。雲南軍都督府成立後,羅佩金先後任南征總統官、南防總司令與軍政部長等職,參與平定了迤南道龔心湛的騷擾,鎮撫了蒙自兵變。1912年8月,羅奉命入京參加各省軍事代表會議,補授陸軍中將。1913年1月,羅返滇任民政長。10月,羅父病故,他辭去民政長職務,在家守制。
1915年8月,“籌安會”成立,袁世凱帝制自為的陰謀愈益暴露。羅佩金與呂志伊、李曰垓、楊蓁、鄧泰中等人密謀反袁。12月25日,蔡鍔、唐繼堯等人通電宣告雲南獨立,發動討袁護國運動。蔡鍔與羅佩金分別任護國軍第一軍總司令與總參謀長,第一軍下轄三個梯團,劉雲峯統率的第一梯團為先頭部隊,剋日出發入川。時滇省財政支絀,羅佩金將他家幾代積累的家產押於殖邊銀行,得銀洋十二萬元,撥給第一梯團作開拔費用。護國軍第一軍1916年1月21日攻克敍州,向瀘州進攻。但北軍偷襲後路成功,護國軍腹背受敵,被迫撤退,形勢危急。蔡鍔命羅佩金率第三梯團和第二梯團一部,兼程趕赴納溪增援,雙方遭遇於納溪前方之朝陽觀、棉花坡一帶。經過激烈爭奪,瀘州一度為護國軍佔領,旋又退出,直到2月底,戰局才在納溪穩定下來。3月初,蔡鍔與羅佩金統籌戰局,決定暫時分兩翼撤退,引敵前進,再乘機反攻。羅被提升為左翼軍總司令,指揮左翼撤退。蔡鍔親自指揮右翼,總司令部駐於大舟驛。至3月中,廣西宣佈獨立討袁,形勢於護國軍有利。3月17日,護國軍開始反擊,蔡、羅均親臨陣頭督戰。20日晚,右翼軍在正面陣地發動夜襲,將敵陣突破,斃傷敵軍五百餘人,繳獲大批武器彈藥糧餉。在全國紛起反袁的形勢下,22日,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向護國軍提出停戰的要求。四川前線停戰。
同年5月,軍務院於肇慶成立,羅佩金被推舉為撫軍之一。6月6日,袁世凱死,黎元洪繼任總統,加羅佩金陸軍上將銜,授勳三位、二等大綬嘉禾章,補廣西省長(未到任)。蔡鍔則被任命為四川督軍兼省長。蔡鍔喉病日益沉重,請假東渡日本就醫,致電北京政府推薦羅佩金護理四川督軍,戴戡署四川省長。
1917年4月,川軍與滇軍因裁減軍隊之事發生矛盾,羅部滇軍與川軍劉存厚部在成都發生激烈戰鬥。北京政府藉此免去羅四川督軍之職,授羅“超威將軍”的稱號。羅令全軍西撤川南,退出成都。7月,孫中山南下護法,唐繼堯通電響應,將入川滇軍改名為靖國軍第一軍和第二軍,以羅任總司令。唐聲稱:先平川亂,然後北伐。唐繼堯對羅統率滇軍駐川心存猜忌,不久又下令免去羅的總司令職,部隊由顧品珍和趙又新統率,由唐親自指揮。羅卸職回滇,閉門謝客,不問政事。
1920年冬,川軍驅逐駐川滇軍,趙又新戰死。次年初,顧品珍率師回滇,驅逐了唐繼堯,以滇軍總司令名義主持滇政。唐繼堯出走後,收買滇南匪魁吳學顯等人,顧品珍因羅佩金在辛亥革命後曾任南防總司令,請羅出任迤南巡閲使,從事清剿。
1922年春,唐繼堯利用吳學顯等人的武裝力量,自廣西邊境返回雲南。3月下旬,顧品珍戰歿於陸良天生關,唐繼堯進入昆明。羅佩金率騎兵隊倉促奔赴滇西楚雄,想依靠駐紮在那裏的大理第九混成旅旅長華封歌,華不接納,反將羅的衞兵攜帶的槍支全部繳械。羅逃往華坪,唐繼堯指使匪首普小洪追捕。羅被捕後,5月3日,在苴卻的雙金坡被普小洪處死。羅死後三個月,他的靈柩運到了昆明,唐繼堯不準進城,厝居於昆明城東小松山。直到1928年唐繼堯死後,澄江縣人民才公葬羅佩金於縣城西十五里的朱家山。 [2] 

羅佩金回憶雲南重九起義

下文選自羅佩金之子羅亭午撰寫的《先父羅佩金談重九前後》
先君羅佩金參加辛亥昆明起義,常談及經過,茲錄如下:
清末兩廣總督岑春煊是先曾祖的受業學生。羅佩金由滇到廣東謁岑,岑委派他在督署奏摺處做事,隨即官費保送日本留學。他到日本比一般滇籍留日學生稍早,先入東斌學校習普通科學,繼入士官學校習陸軍。當時滇籍留學生有李根源、楊振鴻(在鐵道學校肄業)、鄧泰中思茅呂天民、嵩明趙伸等。一般都不滿國內政治,分急進緩進兩派。急進派以李根源為首,緩進派以羅佩金為首。
一九〇五年孫中山先生在日本成立同盟會。李、羅都加入同盟會,贊成革命。孫先生遣黃興在雲南河口起義,事先商得羅同意。羅曾介紹楊少甫等加入同盟會。楊振鴻首先回滇,在保山騰衝一帶創立同盟會支部。
羅於士官學校畢業後,回國到兩廣督署報到,分發廣西武備學堂任監督,兼任該省新軍隨營學堂監督,與蔡鍔同事。一九〇九年李經羲雲貴總督,以羅為世家子弟,決不會革命,故調羅回滇,任新軍第十九鎮隨營學堂監督,兼雲南陸軍講武學堂步兵科教官。一九一〇年調任雲貴總督署督練公所參議官,兼陸軍小學堂總辦。
羅向李經羲先後推薦蔡鍔調任第十九鎮第三十七協協統,唐繼堯、劉祖武、雷時若任第十九鎮第七十四標三營管帶,謝汝翼、劉雲峯任炮標兩營管帶。辛亥起義前,羅佩金因李經羲認為心腹,調任第七十四標標統。
羅等在新軍及講武堂中積極發展革命力量。雲南講武學堂丙班生入伍後,蔡鍔、羅佩金、講武堂總辦李根源等乘該堂為第十九鎮培訓基層幹部之便,由甲、乙、丙三班學生中挑選具有革命思想,尤其是已加入同盟會的學生,成立特別班,加緊訓練,提前畢業,分發到第七十三標、第七十四標、炮標等部隊,任見習排長、排長、連長等職務。講武堂中革命風氣日盛月滋,學生決心革命者相率剪去發辯。事為雲南提學使葉爾愷偵知,李經羲據報,惑疑李根源,於一九一一年閨六月除去李講武堂總辦職,調充督練公所副參議官。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陰曆辛亥年八月十九日)武昌首義後,昆明風聲很緊。第十九鎮參謀長楊集祥是保皇黨,曾留日於士官學校畢業,對於一般留學生思想傾向革命情況,頗有所知。這時就向第十九鎮統制鍾麟同建議防範。
鍾約同雲貴總督署督練公所總參議靳雲鵬向李經羲進言:“蔡鍔、李根源、羅佩金三人積極活動革命,要壓下雲南革命,定要扣留這三人”。
李答:“蔡很穩沉,不會是同盟會員。羅世家子決非革命黨人。只有李根源較急烈,不宜任講武堂總辦,已調充副參議官。” (李根源曾率學生到滇越鐵道痛哭:“滇越鐵道直入滇省心腹,滇省將淪亡了。”李經羲可能以此等事,認為李根源急烈。)李經義以此事詢羅,羅擔保季根源決無革命野心。
陰曆九月初二,三日,四司道(灌、桌台等)謁李經羲,陳述:“外面對蔡鍔、李根源、羅佩金三人之謠言大。説他們帶頭革命”。
李答:“蔡、羅二人尚把穩。只有李根源較不妥,已解除講武堂總辦職。且他辦學堂,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謝汝翼與第七十三標第三營管帶李鴻祥因素常言論激烈,目標暴露,教李經羲傳去,扣在督署。
初三日,羅謁李經義保李、謝,李遂將二人釋放。這時,同盟會昆明支部已定期陰曆九月十八日反正。初四日又有人向李密報:蔡、羅二人鬧革命,且舉出片斷微候。李傳二人到院,説:“外面鬧革命,我也贊成革命,但朝廷現已實行改革。我們不要亂動,如果改革不成,我都要革命。”二人打算相機勸李反正,既見李言詐意頑,就同聲堅決否認贊成革命。
同盟會昆明支部遂秘密召集會議,討論情勢,決定大計。考慮如下:當時駐滇新軍第十九鎮轄四個步標、一個炮標、一個騎標、一個工程營、一個軸重營、一個機槍營,除在大理、蒙自附近各駐一步標外,其餘都駐昆明。支部已掌握確實之部隊,儀駐昆明南郊巫家壩第七十四標及駐昆明北門外北校場第七十三標之第三營,炮標也可能參加革命,其餘部隊都與革命可能對立。此外清廷督署轄衞隊營,第十九鎮統制鍾麟同的轄衞隊,其裝備均甚精良。李經羲因風聲日緊,正向各州縣調集巡防營省垣,已有數營抵昆。一般巡防營都忠於清廷。李為防範新軍革命,不發子彈。準備反正之部隊藉口演習,每人僅領獲子彈五粒。坐待初十八日反正,恐形勢轉為不利,革命將遭壓制,決議提前於初九日反正。
初九夜約八時,駐北門外北較場第七十三標之第三營官兵首先哄起發難。李根源乘一小轎趕到參加。該營即趨昆明北門。清軍一班守衞城門,閉城拒止。第七十三標之第一、第二兩營由北較場營房開上附近大、小連山,虹山一帶,佔領陣地,觀察情勢,既不願參加革命,也不敢反對革命。第三營前阻堅城,後據居心叵測,敵有超倍之兵力,勢可進不可退,時機迫促,不容稍緩。
當有自雲南講武堂丙班送入特別班、提前畢業、分發該營任排長之楊業(同盟會員)、李應恆(字仁久、同盟會員)、徐時雲、贊侯等四勇士自願敢死奪門。各持手槍與戰刀,接扎竹梯,從北門城樓側邊,迅速攀登城牆,衝下裏牆、直撲城門,槍擊刀劈,連斃敵數人,敵驚散。楊等打開門鎖,第三營遂入城。
李經羲打電話給羅佩金:“北校場的隊伍已鬧革命啦!你快帶隊來鎮壓。”羅答:“我馬上帶隊來”,放下聽筒,就集合隊伍,參加反正。駐附近之炮標,隨即參加反正。蔡鍔率兩標直向昆明城。
第七十三標第三營入城後,分兵兩路。主力經大、小西門撲大南門,一部撲小東門,打開各城門,接應蔡鍔所率各部隊入城,會合講武堂學生攻督署、五華山、及軍械局。督署衞隊營及第十九鎮之輜重營據署頑抗。第十九鎮統制鍾麟同率衞隊及機槍營在五華山、軍械局一帶頑抗。李經羲調騎標增援防守。講武堂丙班騎兵科教官率學生迎擊。在昆明城東南塘子巷略一接觸,騎標大部參加反正。蔡命炮標管帶謝汝翼部據大南城陣地擊督署,炮標劉雲峯部助攻五華山、軍械局。激戰至初十日步兵先後克督署、五華山,劉雲峯部炮兵據五華山陣地。鍾麟同在布珠巷口(五華山東南)負傷被俘,軍械局降,戰鬥勝利結束。李經羲、學台葉爾愷、第十九鎮第三十八協協統曲同豐與督練公所總參議靳雲鵬均潛逃。李經羲藏在如意巷督署肖巡捕(相當於副官)家中,約於初十二被搜獲。蔡等勸他參加反正,他不願幹,乃以禮送出境。蔡鍔任大漢雲南軍政府都督。
駐大理之第十九鎮第七十六標及駐臨安一帶第七十五標一部隨即響應反正。但蒙自道台龔心湛頑固不化,為清廷一奴才,煽惑駐蒙自第七十五標之一部拒不奉軍政府命。又造謠漢族恢復江山,回漢不兩立,以挑撥大莊一帶回民,籌組部眾,起事為亂。且居然聲稱將率隊伍“收復昆明”。
駐蒙自第七十五標排長李振標等一夜乘亂率兵以“猛勇”為口號,搶劫殷富商號、洋行、海關,殺洋人。蔡都督命唐繼堯招撫逛南。唐請率所部一營前往,蔡認為避免武裝衝突,不宜帶兵,唐表示為難。羅佩金原奉蔡命北伐,乃自願任招撫。羅到蒙自,見亂兵持所搶海關庫銀元寶賭博,當愷切曉以大勢大義,並示李振標立功自新。遂將亂兵集合,從滇越鐵道運昆明。隨將李捕獲正法。於是途南之亂平定。 [3] 
參考資料
  • 1.    吳如蒿 著.中華軍事人物大辭典:新華出版社,1989:545-546
  • 2.    李新;孫思白;朱信泉;趙利棟;嚴如平;宗志文;熊尚厚;婁獻閣 主編.中華民國史 人物傳·第四卷:中華書局,2011:2445-2448
  • 3.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雲南省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雲南文史資料選輯 第41輯 辛亥革命在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1991:19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