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成勳

(民國時期四川軍閥)

鎖定
劉成勳(1883—1944),民國時期四川軍閥,曾長期割據雅安一帶。畢業於四川陸軍武備學堂。歷任川軍旅長、師長、軍長。1922年一度被推舉為四川省省長兼川軍總司令。1926年被委任為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三軍軍長。1927年6月,遭到劉文輝的攻擊,防區盡失,部隊被收編。自此不問政事,回大邑閒居。1944年12月在大邑病逝。 [1] 
中文名
劉成勳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883年
逝世日期
1944年
畢業院校
四川陸軍武備學堂
職    業
軍人
性    別

目錄

劉成勳人物生平

劉成勳,字禹九,四川大邑人,生於1883年(清光緒九年)。父劉朝玉(號榮庭),以經營紙張、蠟燭為業,家境小康。劉成勳在青少年時,入武備學堂速成班。四川總督錫良調任雲貴總督時,劉成勳等一批武備生被帶去擔任軍職。後錫良推薦劉成勳到東北趙爾巽幕下任職,因軍功升至營長。辛亥革命時,劉成勳率全營官兵參加了奉天城(今瀋陽)獨立戰鬥。
1912年3月,劉成勳自東北迴四川,被武備學堂同學第四鎮統制劉存厚任為第四鎮參謀長。7月,劉成勳隨四川都督尹昌衡出征西藏,所率支隊官兵左臂上都佩戴“勳”字袖章,稱為“勳字營”。劉在邊疆作戰調度有方,戰鬥勇敢,收復失去各縣,立功邊陲。
1914年,劉成勳被川邊鎮守使張毅任命為討逆軍總司令。他奉命圍剿邊軍營長陳步三之叛亂,繳獲槍數百支,大炮數門,軍威大振。1915年初,劉成勳率部開往前方之際,陳步三複叛,挾忿戕官,襲佔打箭爐,劉因此受到褫官、戴罪立功之處分。後得張毅諒解,復任討賊軍總司令,於3月13日率部與叛軍鏖戰一晝夜,擒斃陳步三部官兵二百餘,奪獲一批軍械,打箭爐完全恢復。劉成勳受到嘉獎,得賞銀二萬兩。嗣後劉會同陳遐齡部,在爐城一帶全部肅清陳步三餘部。
是年12月,討袁護國軍興,劉成勳與譚創之、劉國孝等人在雅安響應。時劉成勳任劉存厚第二師第一混成旅旅長兼左翼總司令,率部隨蔡鍔、劉存厚轉戰於瀘州、納溪間,出力頗多。1916年10月,北京政府授予劉成勳三等文虎章,11月晉給二等文虎章。
1917年4月,劉存厚與滇軍羅佩金為爭奪川省政權而訴諸武力,劉成勳之第一混成旅駐彭山,奉劉存厚命對眉州激烈戰事馳援急救,協同第三步兵旅旅長舒榮衢部,經數日激戰將滇軍擊潰,即駐新津雙流。7月,劉存厚與黔軍戴戡之戰事又起,劉成勳率部進駐成都青羊宮、草堂寺一帶,迫使黔軍退出成都。在驅逐客軍之劉羅、劉戴之戰中,劉成勳率部奮勇作戰,為劉存厚立下戰功。
1918年1月,北京政府任命劉存厚為四川督軍兼陸軍第二十一師師長,劉成勳得任第二十一師二十二混成旅旅長。但不久劉存厚被熊克武打敗而撤向陝南,劉成勳率部留駐川中,觀望局勢。2月18日,他偕同劉湘等人通電共推熊克武為四川靖國軍總司令。熊克武進駐成都後, 劉成勳接受熊所委之川軍第四師師長,駐新津。
企圖霸佔四川的唐繼堯,見到熊克武實力日益壯大,遂命令滇黔軍聯合部分川軍,於1920年5月發動倒熊之戰。同年秋,熊克武以驅逐客軍相號召,委但懋辛、劉湘和劉成勳為第一、二、三軍軍長,分路向駐在成、渝兩地的滇黔軍進攻。但懋辛、劉湘兩軍作戰甚力,終將滇黔軍逐出川境,但劉成勳佯為擁熊,實則按兵不動,冀部隊坐大,控制川局。是年7月,劉成勳接受廣東軍政府委任幫辦四川軍務。
嗣後,熊克武被聯軍打敗,退出成都,倒熊各軍推呂超為川軍總司令,劉成勳未參加這次戰事,只得事後對呂表示親近,所部得以仍回原防新津駐紮,實力絲毫無損。 8月,熊克武聯合退駐陝南之劉存厚組織靖川軍入川,反攻倒熊聯軍,幾經戰鬥佔領成都,劉成勳立即加入靖川軍行列。劉成勳雖未參加倒熊戰爭,但熊克武仍任他為第三軍軍長兼成都衞戍司令。12月30日,劉又接到北京政府委任為建昌鎮守使,未到職。
回川之劉存厚軍駐成都附近東路一帶,與熊克武軍漸生齟齬,愈演愈烈。1921年2月,熊克武與劉成勳、劉湘聯名通電劉存厚之罪狀,川戰又起。劉成勳奉命率部由西路進攻,但他虛張聲勢,只在新津、雙流至成都間佈置重兵阻止劉存厚部西撤,並未接戰。而在劉存厚被逐之後,他亦分享戰勝者之利,可謂名利雙收。由於在幾次軍閥之戰中,劉成勳大多圓滑應付,坐觀成敗,壯大實力,在川軍將領中綽號“水漩”,時人稱之為“劉水公”。
1921年6月,四川各軍將領集會共推劉湘為川軍總司令兼省長,劉成勳在這次會議中未被舉任新職,鬱鬱不樂。8月,川軍組織援鄂軍,劉成勳以邊防重要為由,未出一兵一卒。後援鄂軍失敗,劉未有任何損失。
1922年7月,第一軍熊克武、第二軍劉湘之戰爆發。熊克武為增強實力,聯合第三軍共同作戰,劉成勳被推舉為臨時總司令。劉就職後坐鎮成都,通令鄧錫侯石青陽賴心輝田頌堯、劉斌各師,會攻第二軍駐地瀘州、重慶各地,將劉湘打得潰不成軍。劉湘敗後下野回籍,劉成勳表示絕不投井下石,通令沿途駐軍妥予保護。10月,劉成勳被四川善後會議推為川軍總司令,並以總司令名義暫攝民政。11月13日,劉又接受北京政府晉給一等文虎章。12月覆被四川省議會推舉為臨時省長。其時劉曾派代表去上海謁見孫中山,與南方政府發生聯繫。孫中山覆電、函勉其捨棄武力,趨向實業,為國家立不朽功業。但劉認為川中羣雄競長,勢非有強大軍力做後盾不可,進而謀政治權力,因而對孫中山忠告未予置理。
劉成勳雖然一時炙手可熱,位高權重,但並不能控制全川各派軍隊,而軍閥之間是莫能相安的。劉存厚之舊部第七師師長陳國棟因收編何金鰲部引起糾紛,劉成勳不滿陳之所為,以至於1923年1月演變成熊克武軍、劉成勳軍、賴心輝邊防軍聯合對付劉存厚舊部第三師鄧錫侯、第七師陳國棟和第二十一師田頌堯之戰。戰事初期,劉成勳方面勢眾力大,尤其是4月初賴心輝指揮之第六師重重圍困鄧、陳、田部,勝券在握。鄧錫侯等部商定出奇兵偷襲成都,劉成勳指揮之部隊受到威脅,成都又無可用之兵,乃被迫訂立城下之盟,退保新津。5月,熊克武戰勝鄧、陳等部,進入成都,希望劉成勳出兵全殲鄧、陳、田各部,但劉以省城空虛為由,將主力留守成都不再參戰,熊、劉、賴合作之勢於是解體。劉成勳率部退到川南雙流、新津、彭山等地。
1923年11月,劉湘在吳佩孚援助下東山再起,發動“倒熊”戰爭。劉成勳懾於吳、劉之勢,與賴心輝中途背信,倒向劉湘。熊克武孤軍失援,於1924年2月敗退廣東。劉成勳自知在川中角逐難敵各軍,在受領北京政府任命之四川邊防督辦職後,即向川邊發展。1924年3月,他出兵一舉擊敗陳遐齡軍孫涵部,奪佔雅安、漢源、滎經各地,並以敖集生部攻佔打箭爐。1925年2月劉成勳被北京政府委任為西康屯墾使兼辦民政事宜。時受吳佩孚扶持的楊森,在四川發動統一之戰。楊先已派軍襲擊劉成勳部,劉不敵,敗守雅安、打箭爐一帶。楊森繼於4月命何金鰲、白駒及邊軍孫涵、羊清泉等向雅安、滎經等地進攻,劉成勳節節敗退。至6月,反對楊森之各將領雲集重慶開會,組織反楊聯軍,劉成勳出兵東進,協同友軍戰敗楊森,乘勢奪回雅安、滎經各地,實力有所恢復。
1926年7月,廣州國民政府興師北伐,捷報頻傳。11月,劉成勳亦通電擁護北伐,被委任為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三軍軍長,12月1日在雅安宣誓就職,並設政治部,對部隊進行政治訓練。
當時,四川各個軍事實力派雖然先後掛上了國民革命軍的番號,但並不出征北伐,仍在四川境內你爭我奪,割地稱雄,劉成勳極力靠攏劉湘。被蔣介石倚為四川重心的劉湘,曾擬以其武力對抗劉文輝部,劉成勳乃電劉湘表示甚願親率全軍將士加入前線,實行“革命”工作。但劉湘與劉文輝是叔侄關係,反而暫時形成合作,圖謀奪取劉成勳的川南。1927年6月,劉文輝分兵三路向劉成勳部發動猛烈攻擊。劉成勳之第二十三軍雖然也做了一些抵抗,但終因實力懸殊,節節敗退,僅半月時間,防區全失。劉成勳逃出雅安,率部倉皇退至距雅安四十里之青子崗時,又遇匪徒襲擊,損失甚巨。他乘匪徒搶掠之際逃逸,脱險至滎經,但從此一蹶不振,殘存將領亦不願隨行,被迫於6月29日發出下野通電,第二十三軍軍長職務交第二師師長孫涵暫攝。
劉成勳從此脱離政壇,回原籍大邑息影林泉。1929年以其田百餘畝闢為果園,僱人栽培柑橘、板栗等,並開設燒酒坊。1933年在大邑縣城內開設戲院,並將本宅後院租賃別人開餐館,前院留給自己作為公館,每日車馬盈門,闊綽一時。1944年12月,劉病死於大邑。 [1] 
參考資料
  • 1.    李新;孫思白;朱信泉;趙利棟;嚴如平;宗志文;熊尚厚;婁獻閣 主編..中華民國史 人物傳·第四卷:中華書局,2011:2103-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