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蜀族

鎖定
蜀族是先秦時期一個不同於中原華夏部落的另一支古老部落。“”字最早發現於商代的甲骨文中,據記載武王伐紂蜀人曾經相助。但關於蜀國的歷史在先秦文獻中一直沒有詳細記載,直到東晉常璩的《華陽國志·蜀志》中才記載了關於蜀國的歷史和傳説,傳説蜀部落出自人皇及黃帝 [1]  ,與中原華夏部落同源異流。
中文名
蜀部落
外文名
Shu nationality
起    源
人皇、黃帝
時    代
先秦時代
記    載
《華陽國志·蜀志》

蜀族簡介

蜀人致是從商代到戰國後期,主要活動在四川盆地的西部,但在勢力全盛時,也曾到達陝西南部和雲南北部的某些地區。蜀人傳説中的領袖有蠶叢柏灌魚鳧等人,最初活動在川西岷山一帶,以後才逐漸遷徙到成都平原。在商代的甲骨文中,曾經有蜀的記載,武王伐紂時,有蜀人蔘加。春秋中期,蜀人由杜宇氏統治,建立蜀國,都於郫(今郫縣)。春秋後期到戰國,開明氏取代杜宇氏為蜀王,原來定居廣都樊鄉(今雙流),大約在戰國前期遷到成都。疆域北至漢中,南到今青神,西達天全、蘆山,東抵涪水。居川西平原,從事農業。在此時期中,蜀曾不斷與秦、巴作戰。

蜀族歷史沿革

古蜀人先祖為蜀山氏,有觀點認為:蜀山氏與蠶叢氏是從岷江上游興起的,是古羌人的一個分支。蜀國不只擁有單獨一個王朝,在秦滅蜀之前,蜀分別由蠶叢氏、柏灌氏、魚鳧氏、開明氏諸族統領。開明五世之前,蜀國的都城建於廣都樊鄉(即今天的雙流區)。到了開明九世建都於新都。開明十二世時“五丁力士”開闢了石牛道,打通了從蜀至秦的信道
公元前316年秦惠王在位時秦國滅掉了蜀國,蜀地從此成為秦國的糧倉,為秦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秦滅蜀後,蜀人殘部一支在王子安陽王帶領下輾轉南遷,最後到達交趾,在現今越南北部建立了一個新的王朝,並持續了一百多年。
開明氏傳位十二世,於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為秦所滅。秦滅蜀後,置蜀郡,大量移民,發展生產,主要從事農業,蜀人很快被中原民族同化,以後即不見於歷史。從考古遺存中看,自商代到春秋,蜀受中原文化的影響很深。禮器酒器等器物,均為中原風格。兵器則有銅戈銅鉞銅戟等,裝飾川鳥紋最為常見。從大墓出土的器物中可見,到戰國時楚文化的影響明顯增多;而小墓則多為船棺葬,殉葬器物與巴人大同小異。
關於蜀國曆史最著名的詩句是李白在《蜀道難》中所寫:“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鈎連。”
李商隱在《錦瑟》中有“望帝春心託杜鵑”的詩句。相傳望帝原名杜宇,立荊州一個傳説死而復生的人鱉靈為丞相。當時洪水氾濫,而蜀國四面環山,中間是盆地,水流不出去,鱉靈鑿穿巫山,引導水流出去,形成今天的長江。隔幾年,望帝因他功高,傳位於他,自己修道,死後化為杜鵑鳥。
1986年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出土了大量文物,文物的風格與同時期中原一帶的文化迥然不同,同時文物的精美也表明古代蜀人達到了相當發達的文明程度。

蜀族蜀國

蜀族歷史傳説

遠古時代的蜀國,第一個稱王的,是蠶叢。他曾經教導當地百姓如何養蠶。在蠶叢的帶動下,四川的養蠶業逐漸發達起來。蜀字的本義,就是蠶的意思。蠶叢這一族人,眼睛生得很特別,是向上直豎的。他死後,用石棺埋藏,百姓也都仿效他的做法。後人稱這種用石棺埋藏的墳,叫叢目人家。蠶叢死了以後,由柏灌當王,然後由魚鳧當王。在魚鳧領導下,蜀國百姓的生活不斷得到改善。魚鳧後來打獵時得道成仙。關於古代蜀國,人們所知道的,基本上就是這些了。
時間不知不覺地流逝。不知過了多少年,忽然有一個青年男子,叫杜宇的,從天上降了下來,成了蜀國的國王,號望帝。望帝當國王的時候,很關心老百姓的生活,教導老百姓怎樣種植莊稼,叮囑人民要遵循農時,搞好生產。他熱愛百姓,因此百姓對他十分擁護。
那時蜀國經常鬧水災。望帝也想盡各種方法來治理水災,但始終不能從根本上根除水患。有一年,忽然從河裏逆流漂來一具男屍。人們見了感到十分驚奇。因為河流上的東西總是順流而下,怎麼這個屍體卻是順流而上?好事者便把這個屍體打撈上來。更令人吃驚的是,屍體剛一打撈上來,便復活了,開口講話,稱自己是楚國人,名叫,因失足落水,從家鄉一直漂到這裏。這個消息讓望帝知道後,望帝便叫人把他叫來想見。兩人一見面,便一見如故,談得十分投機,大有相見恨晚之感覺。望帝覺得鱉靈是個難得的人材,便任命他為蜀國的宰相。
鱉靈到來不久,一場大洪水爆發了。這場洪水之大,和當年堯時候的洪水幾乎不相上下。老百姓深受其害,死的死,逃的逃,國家陷入一片混亂。蜀國人口鋭減了百分之六七十。鱉靈受望帝的委任,擔任治理洪水的任務。在治水上,鱉靈顯示出過人的才幹。他帶領民眾治理洪水,打通了巫山,使水流從蜀國流到長江。這樣,使水患得到解除,蜀國人民又可以安居樂業了。鱉靈在治水上立下了汗馬功勞,杜宇十分感謝,便自願把王位禪讓給鱉靈,鱉靈受了禪讓,號稱開明帝,又叫叢帝。望帝死後,靈魂化成杜鵑。他生前愛護人民,死了仍然惦念百姓的生活,每到清明、穀雨、立夏、小滿,就飛到田間一聲聲地鳴叫。人們聽見這種聲音,都説:這是我們的望帝杜宇啊!於是相互提醒:是時候了,快播種吧。或者説:是時候了,快插秧吧。人們因此又把杜鵑叫做知更鳥、催工鳥。
杜宇傳帝位給鱉靈,鱉靈把帝位傳給自己的子孫。後來,他們又把首都遷移到新都。當時強大的秦國,常想吞滅蜀國。但是蜀國地勢險要,蜀話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軍隊不容易通行,硬攻顯然不是辦法。三國演義中,鄧艾軍隊進攻蜀國,也是用偷襲才得手的。狡猾的秦惠王便想出一條妙計:叫人作了五頭石牛,每天在石牛屁股後面擺上一堆金子,謊稱石牛是金牛,每天能拉一堆金子。貪婪的蜀王聽到這個消息,想要得到這些所謂的金牛,便託人向秦王索求,秦王馬上答應了。但是石牛很重,怎麼搬取?當時蜀國有五個大力士,力大無比,叫五丁力士。蜀王就叫他們去鑿山開路,把金牛拉回來。五丁力士好不容易開出一條金牛路,拉回這些所謂的金牛,回到成都,才發現他們不過是石牛,方知上當受騙。蜀王后來託人狠狠地罵了秦國國君言而無信,並把這些石牛運回秦國。秦王説聽講金牛道已打通,十分高興。但十分覬諱五丁力士,因為其力無窮,不敢馬上進攻。於是又生出一計,託人向蜀王講:金牛是沒有,但是我們有五個天仙似的小姑娘,比金子還珍貴,如果蜀國國王要的話,願意無私奉獻。秦王的本意,想用美女計,來迷惑蜀國國王。美女計,比三十六計還靈,英雄難過美人關。蜀王本是好色之徒,聽了以 後,欣喜若狂。再次叫五大力士到秦國去一趟,要他們把五位美女及早接回來。五丁力士帶着五位美女回家路上,經過梓潼這個地方,忽然看到一條大蛇正向一座山洞鑽去。五丁力士中的一位,趕緊跑過去抓住它的尾巴,一個勁地往外拉,企圖把蛇殺死,為民除害。但蛇很大,一個人拖不動,於是五個兄弟一起過來。這時蛇頭已進入洞內,蛇尾巴正在洞口。他們幾人聯合用手技去拖蛇的尾巴。過了一段時間。巨蛇才一點點地從山洞裏拖了出來,弟兄們十分高興。忽然妖風作怪,只聽到一聲巨響,地動山搖,大山崩塌下來,耍那間五個壯士和五個美女都被壓死了,化為血泥,一座大山化為五座峯嶺!蜀國國王聽了這個消息,悲痛欲絕。他是做夢也想得到這五位美女,供他尋歡作樂啊。他親自登臨這五座山,進行厚顏無恥的悼念,並且命名這五座山為五婦 ,至於死了五位壯士,卻一點也不心疼。人民對這個昏君的行為十分看不慣,他們們十分熱愛這五大力士,便稱這五座山為五丁。
秦王聽説五丁壯士已死,蜀道已通,知道進攻蜀國的時機已經成熟,不由得心花怒放,就派大軍從金牛道進攻蜀國,很快便消滅了蜀國,並把蜀王殺死了。這時那望帝魂靈變化成的杜鵑鳥,眼見故國滅亡,內心十分痛苦,每當桃花盛開之際,便一聲聲地叫喊着;不如歸去,不如歸去。蜀國人民一聽到這個聲音,就知道他們的國君又在思念自己的故國了。
以上這些傳説,在李白的《蜀道難》詩歌中有所反映:噫吁戲,危呼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茫。爾來四萬八千歲,乃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勾連。

蜀族其他傳説

關於望帝化杜鵑,還有多種傳説。下面再補充兩種傳説:一、鱉靈治水期間,望帝在家和鱉靈的妻子私通。鱉靈治水成功回家後,望帝感到對不起鱉靈,心中非常慚愧,才跑到深山裏去隱居。後來死了,靈魂就化做杜鵑鳥。望帝儘管有一些缺點,但他愛人民,其總體上説,是一位好國君。人民一聽到杜鵑的叫聲,就聯想到望帝生前的好處來,自然就感到杜鵑的叫聲充滿着悲哀。二、鱉靈治水有功,望帝把帝位讓給他,自己隱居在西山。而鱉靈卻趁機佔有瞭望帝的妻子。望帝聽到這個消息,內心十分痛苦。但鱉靈大權在手,望帝對付不過他,無可奈何,只有一天到頭悲憤、哀泣而已。後來,杜宇臨死時,囑咐西山的杜鵑説:杜鵑鳥,你叫吧,把我的心情,叫給人民聽吧。從此,杜鵑就飛在蜀國境內,日夜哀鳴,直到它的口中流血。
後人對於望帝,批評的少,同情的多。因為無論如何,望帝在愛情上,是個失敗者。而且又有喪國之恨。李商隱: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這首詩主要敍述望帝在愛情上很不得意。他與他心愛的人,無法相聚,只好藉助杜鵑聲聲,表達自己對情人無限的思念。

蜀族蠶叢

相傳為蜀王的先祖﹐教人蠶桑。
蠶叢何許人也?他是“蜀”的化身,是中國華夏第一個把山上野蠶變為家蠶的人。是古蜀國第一個蜀王。他“衣青衣,勸農桑,創石棺”,以其偉大的膽略和超羣的智慧,在成都平原發展生產和經濟,鑄就了古蜀國的歷史輝煌。瞿上城,是蠶叢在成都平原立國治蜀建立的第一個都城。是蠶叢王創造輝煌古蜀國曆史的第一個“指揮所”。
蠶叢王究竟是啥樣?蠶從王又是怎樣到的瞿上及當時到瞿上立國的情景如何?四千年前,古蜀歷史沒有文字記載,更沒有留下任何圖片文獻。廣漢三星堆發掘出眾多貼金縱目人面像,有説那個長長眼珠的就是蠶叢王的化身,但也有學者予以否認。蠶叢王究竟啥模樣?所有這些都成為蜀人一道千古之謎。
岷江是個“太史公”,神筆書寫天地史。岷江奇石通靈,理解人間後來必有人要考證,必然會將蠶叢王的當時身影感應石上。這塊乾乾淨淨的石面上,青白線條相間。那挫落有致的青色線條中明顯呈現出一個古蜀人圖案。夕陽西照,這古蜀人高高個子,穿着青衣,後腦勻上一束長長翹起的頭髮,臉部上兩眼縱目,雙手曲拱,連夕照的身影都表現了出來。看那神情,他在瞿正拱手向一座山峯相拜,像是在默默地述説:“四處輾轉,我終於到了我該來的地方!”庚即向隨從傳言,“立國此地也,名瞿上,意為我到了我該來的地方!”
四川著名歷史學家李澄波考證,瞿上城在雙流縣南牧馬山九倒拐。實地查看,"九倒拐"山勢特殊,暗藏玄機。山前,八百多米寬的歷史洪江古河、楊柳河匯合後,浩浩蕩蕩從九倒拐山腳下流過,江中有豐富的魚羣;洪江對面,是一馬平川的平地,溝河縱橫,土壤肥沃,可供種糧,發展農業生產;山後,山巒重疊,綿綿起伏,兩條九彎八拐的山溝從山腳通向山頂,與其它山地交匯。在那茂密陰深的山地中,野免、野羊、野狼成羣,還有老虎出沒,可以狩獵,為這裏生存提供肉食蛋白之源;兩溝間的半山腰,是一塊梯度平地,山勢就象一把巨大的交椅穩穩安放在兩山溝壑之間;兩側,綿綿山巒伸向遠方,就象一隻巨鷹的雙翅。如果把兩溝間半山腰那塊梯度平地比着一隻鷹身,前面那塊山包比着鷹頭,後面的諸山比着鷹尾,從歷史洪江對面遠看過來,這裏地勢就象一隻將要離地騰飛的巨膺。從山體的石質看,多為砂石巖,是開山鑿洞居穴和生息繁衍的好地方。地勢可進,可退,可守,方便外界聯繫,讓人一看,這裏就是一塊"風水"寶地。蠶叢王率部駕着木筏順着岷江洪江古河道考察,或沿着岸邊長途跋涉來到牧馬山腳下,一眼看中九倒拐這塊地方,決定在此立國治蜀,並取名"瞿上"。意為縱目人建立蜀國治所選擇的最好的地方。四川省文史館已故李金彝先生認為"瞿上"可作"瞿到"解,説瞿父之山的人到過這裏,尤今言"上街"可言為"到街"。前輩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民國二十九年考察雙流牧馬山後得出結論説:"這是平原西部的一座開頭的山,雖甚低小,而岡阜縈迴,彷彿城垣一般,防守極便,立國在這裏可以控制平原,山上又好耕種,足以自給。假使我是當時的王者,走到這個形勝所在,也不肯把它放棄的"。"我敢臆斷,牧馬山定是一塊好地方,蠶叢和杜宇的都城遺址有尋得的可能,古墓更有大批發掘出來的希望"。
該石甚奇,翻轉背面,石上還呈現一幅圖案,在急流湍急的江面上,一位古模樣的人正手揮竹杆撐筏靠岸,其意又合蠶叢當時是率部是從岷江上游順江水上到的瞿上。把該石定名為《蠶叢王瞿上》再合適不過了。

蜀族柏灌

柏灌之名,晉人常璩的《華陽國志》、六朝《文選·蜀都賦》、宋朝《太平御覽》皆雲蜀國“次王曰柏灌”。唯獨《蜀王本紀》記載的叫“柏濩”(音貨)。唐人在《藝文類聚》中説得更玄,“蜀王始曰蠶叢,次曰伯雍”,把柏灌換成了伯雍,不知道根據是什麼。由此可見,柏灌的生平,雖然沒有記載,其名字卻仍然是歷代史官爭論的焦點。也許,他們也曾急切地想揭開這個接近無解的謎團。
柏灌姓名之謎
為何關於柏灌的名字會有如此多的分歧?究其原因,歷史上,在文字產生之前,古人一般用史詩記載本族的歷史。部落的祭司是這些史詩的保存者,一到祭祀、施法時,便吟唱出來,祭司死後,將史詩背給繼任者,這樣一代一代傳承下來。古文獻對於遠古歷史的記載,常常依據這些口傳下來的史詩。西漢揚雄的《蜀王本紀》大抵也不會例外,當時的蜀人大抵還會流傳着一些先王的傳説。據此,揚雄寫道,“蜀王之先名蠶叢,後代名曰柏濩,後者名魚鳧。此三代各數百歲,皆神化不死,其民亦頗隨王去”,“魚鳧田於湔山,得仙。今廟祀之於湔。時蜀民稀少”。在這裏,揚雄筆下的蜀王,都是一些神仙。不過,他並沒有單獨論及柏灌,由此可以判斷,自西漢以來,關於蜀王柏灌的記載或傳説,便鮮有人聞,揚雄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到了兩晉,蜀人常璩根據《蜀王本紀》、《本蜀論》等史料寫成《華陽國志》。也許是手中史料更多的緣故,常璩補充了蜀王蠶叢的生平,他説,“周失綱紀,蜀先稱王。有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死,作石棺、石槨。國人從之。故俗以石棺槨為縱目人冢也”。時間雖錯了,卻仍不失為寶貴的原始史料。然而,讓後人詫異的是,關於柏灌的記載,常璩的記載非但沒有增多,反而減少了,只剩下了“次王曰柏灌”一句話。常璩並沒有沿用揚雄的觀點。這不禁讓我們陡生疑惑:為何常璩不沿用揚雄的觀點?在兩晉,關於蜀王柏灌的爭論,似乎空前激烈過。
常璩的反常讓我們覺得柏灌很是可疑,他究竟是否存在過?他究竟是怎樣一位蜀王?對照史料和近年來的考古發現,我們不妨對柏灌做一次鑑定。古蜀的歷史,始於蠶叢。一般的觀點認為,蠶叢是岷江上游的古羌人,其年代上限大約距今3600年左右,大約相當於中原地區的商朝。《蜀王本紀》説“此三代各數百歲”,證明三代蜀王各自延續了數百年左右。商代末期,魚鳧王派兵伐紂,反被土著偷襲得手,蜀國由此滅亡。商朝滅亡是在公元前1046年,距今約3050年,從3600年到3050年,其中有550年的時間。柏灌的“數百年”,應該有充足的時間。
從考古學上看,自1986年以來,成都平原陸續發現了幾處遺址。金沙遺址的年代大抵距今2000多年左右,與柏灌時間不符;三星堆遺址的古文化年代,延續了大約800年,可以分為四期,中間曾經有過嬗變,如果正如某些考古學家所云,三星堆早期跟蜀王蠶叢有關的話,三星堆遺址很可能也是柏灌的國度。蜀王柏灌在考古學上也是説得通的。
在史料和考古學上,我們都不能對柏灌加以否定。在3000多年前,這位蜀王如何神不知鬼不覺地統治着古蜀,不給我們留下一絲痕跡?
柏灌原來是柏鶴
柏灌的歷史緣何古史無解?或許,這跟他的族屬有關。
考古學上,不少考古學家曾經把蠶叢、柏灌、魚鳧稱為蜀族,説他們是一脈相承的。蜀族是古羌人的一支,古羌人從甘肅、陝西一帶遷徙至岷江上游,擊敗戈基人,歷經磨難,在岷山站穩腳跟,並更名為蜀族。因此,學者任乃強猜測,柏灌跟蠶叢、魚鳧同屬蜀族,當年曾是岷江上游赫赫有名的蜀山氏。任乃強把蜀族的歷史,劃分成了三個階段。最早的蜀族,生活在岷江上游;自蜀王柏灌以來,蜀族開始向外遷徙;到了魚鳧時,從彭縣海窩子進入成都平原,建立蜀國。任乃強撰寫《四川上古史新探》時,三星堆遺址尚未發現,因此,三星堆遺址與蜀族的關係,他並未論及。
在另一本《霧中王國》中,作者劉少匆補充説,商朝時期,蜀王蠶叢不屈服商朝人的迫害,領導蜀人奮起反抗,結果弱不勝強,戰死岷山。蜀國國破,蜀人四處逃散,他們的一支,“從茂汶盆地的東面翻過與岷山相連的玉壘山脈進入四川盆地的西北沿”,蜀人此舉,志在伺機復國,因此不願意遠離岷山。然而,商朝人卻遲遲沒有給蜀人復國的機會,岷山一帶仍然處於商朝人的壓迫之下。戰不能勝,經年累月的等待讓進入四川盆地的蜀人感到絕望。他們不得不放棄了在岷山復國的夢想,轉而向盆地腹地進發。
不過,並非所有的學者都贊成這個觀點。段渝就認為三代蜀王的來源各不相同,進入成都平原的時間也不一樣。段渝説蠶叢是氐族的一支,魚鳧是羌人的一支。不過,他並沒有論及柏灌的族屬。只引用了民族學家蒙默的觀點,“柏灌可能是成都平原西北地區今都江堰市‘灌口’、‘觀坂’一帶的土著”。成都平原上的土著,有冉人、濮人等等,大大小小,蒙文通認為其土著部落多達百數十個,究竟誰才是柏灌?
相比較而言,任乃強、劉少匆則勾勒出了柏灌的族屬與地域,甚至得名的原因。蜀人來到彭縣,這裏“高山下白水河與白鹿河分別匯聚成小溪,流入湔江。白水河和白鹿河兩岸層巒疊嶂、竹林茂盛,有很多宜於放牧和耕作的台地。”尤為重要的是,此處還有豐富的銅礦和玉石、陶土,是蜀人走向文明必不可少的原材料。蜀人暫時安居了下來。
白水河和白鹿河的高山上有不少大柏樹,上面經常棲息着許多吉祥的靈鳥、白鶴。此時,蠶叢已死,蜀人大抵是認為再繼續叫蠶叢,於情於理都説不過去。劉少匆認為,蜀人看到柏樹白鶴,覺得新鮮,就把自己的部落改為柏鶴氏。但是,他們的口音有問題,常常把“鶴”念成“濩”,在別人聽來就是“柏濩”。到了西漢,蜀人揚雄根據蜀地口口相傳的傳説,寫成《蜀王本紀》,記載的其實就是“柏濩”。揚雄另著有《方言》十三卷,加上他又是蜀人,記載的“柏濩”,當是蜀人原話。至於為何以後的古文獻中出現的都是柏灌,可能是後世史官的眼誤。不過以訛傳訛,後人都用柏灌來稱呼這位第二代蜀王了。
從蠶叢、魚鳧的事蹟來看,我們其實也可以看出此説的合理性:“蠶叢”兩字,跟蠶有關,而蜀王蠶叢的功績就是教民蠶桑;“魚鳧”二字,跟魚有關,魚鳧的政績便是教民漁獵。由此來看,蜀王的名字,當與其生平有關,由此推測柏灌得名,出於“柏”和“鶴”,並不為過。今日的彭縣,仍然有村莊叫“白鶴村”,其來歷似乎可以説明其與柏灌部落的絲絲聯繫。或許,傳承的正是柏灌部落的名稱。
此時,蜀族返回茂汶故土的希望已經徹底破滅了,他們在彭縣一帶安居下來,並一度試圖南下。三星堆出土的青銅器、玉石器上有鶴的模樣,料想可能跟柏灌部落有關。他們的勢力,似乎一度滲透到了三星堆一帶。
如果柏灌是蜀族的一支,流落到彭縣、乃至三星堆的話。另一個問題便迎刃而解了:蜀人在柏灌王時,隱居彭縣,伺機復國,處於守勢,並未形成一個國家。因此,柏灌的事蹟與生平,也絕少為外人知曉。史書中説,蠶叢“教民蠶桑”,魚鳧“教民漁獵”。蜀王柏灌並無此等讓人久久銘記之功績。或許,這兩個原因,就是柏灌無史可載的原因。
柏灌遷到了山東
柏灌的族屬和生平無史記載,他的命運,更是個謎團。今天的温江壽安鎮長青村,有座方圓4畝,高3米的圓形土丘,當地人叫它“八卦山”或“八卦墓”。古人有崇拜八卦的傳統,認為八卦藴藏着乾坤,司馬遷的墓也叫“八卦墓”,本不足奇。然而,《温江縣誌》卻記載説,此地“歷代相傳為蜀王柏灌之墓”,八卦是柏灌之訛。《温江縣誌》之説,不知源於何處。
柏灌王的命運到底如何?學者譚繼和還提出了一個猜測。這個觀點不僅揭示了柏灌部落的命運,還可以解釋為何柏灌典籍無載之謎,不過這個猜測,卻已經將柏灌的年代拉到了4000多年前的夏代。

蜀族魚鳧

傳説中古蜀國帝王名。
神話中蜀人的祖先是“蠶叢”和“魚鳧”。蜀與“鐲”通,即野蠶。蠶叢“目縱”,居岷山下的石穴裏,蠶叢、柏砱、魚鳧三代都有數百歲,“神化不死”。他主要的功績是“教民蠶桑”。從《蜀王本記》到今日川西民間口頭故事都有很多這方面的故事。《華陽國志-蜀志》中有着這樣的記載:有蜀侯蠶叢,其縱目。蠶叢,即蠶叢氏,是蜀人的先王。
魚鳧即魚老鴰,本是一種捕魚的水鳥,這是神話中蜀人祖先,部落的圖騰,現温江縣一帶有不少關於魚鳧的故事和遺蹟。關於魚鳧國破,古文獻的記載都寥寥數語。“魚鳧田於湔山,得仙,今廟祀之於湔。“(《蜀王本紀》)”魚鳧王田於湔山,忽得仙道,蜀人思之,為立祠。”(《華陽國志》)還有一個版本的《蜀工本紀》則説:“(魚鳧)王獵至湔山,便仙去,今廟祀之於湔。”(引《御覽》卷八八八)這就紿後來的學者和作家留了極大的想象空間。
蜀人的祖先,從“教民養蠶”的蠶叢到“教民捕魚”的魚鳧,到“教民務農”的杜宇,治水的開明,都和農業生產有關。

蜀族杜宇

杜宇的故事最多、最美,傳播也最廣。史書上説:“七國稱王,杜宇稱帝”,號曰望帝。時間約在公元前666年以前的春秋時代。
據説,杜宇是“從天而降”的,他的妻子則是從井中出來的。他的最大功績是“教民務農”,以致他“仙去”後化為杜鵑鳥,每到春天來臨便啼叫不止,催民春耕春種,以致啼出血來。
傳説蜀人最崇奉的祖先杜宇,當他的部下鱉靈帶領人馬去治水之際,他卻和鱉靈的妻子私通,鱉靈歸來,一種説法是他“自以為德行不如鱉靈”學堯之禪讓,委國而去;另一種説法則是鱉靈用武力將他趕走,因此後人的詩中才有“蜀魂千年尚怨誰”,“似向春風訴國亡”這樣的句子。《四川通志》有“望帝自逃之後,欲復位不得,死化為鵑”的説法。望帝化鵑的故事,除《蜀王本紀》中只有簡短的記載,但在民間傳説中卻派生出許多美麗動人的故事。把他樹成理想之君。

蜀族開明

傳説中中國古代蜀國國王,又有説法認為是蜀國朝代名,其時代大約為中原春秋時。傳説開明原名鱉靈,開明為號,原是蜀王杜宇(望帝)之相。因治水有功,使蜀國“民得陸處”,接替杜宇為王,稱叢帝。傳至開明十二世時,蜀國於前316年為秦國所滅。
取代杜宇之後開創“開明”王朝的鱉靈,據説是從楚國漂上來的一具死屍,到紋山下復活了。被杜宇任為相,以治水有功而得王位。接着的開明王朝,又因好色而帶來滅頂之災的。

蜀族三星堆遺址

Sanxingdui Site
中國新石器時代至商周蜀文化遺址。位於四川省廣漢市南興鎮北面。遺址主要分佈在鴨子河和馬牧河兩岸的脊背形台地上。總面積約 12 平方公里。分佈最集中、堆積最豐富的地點有仁勝、真武、三星、回龍 4村。年代距今約4800~2800年。1931年因發現大批玉石器而引起社會重視。1934年,華西大學博物館D.C.葛維漢、林名均等進行過試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和四川大學考古專業作過多次調查。1980~1989年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博物館先後進行了 7次發掘。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蜀族城址

平面呈南寬北窄的梯形,現存面積 2.6平方公里,以城垣和河流互相結合為防禦體系。東城牆和西城牆橫跨鴨子河與馬牧河之間,東城牆長1800餘米,北偏東12°;西城牆被鴨子河洪水沖刷破壞,殘存 800餘米,北偏東25°。南城牆築在馬牧河幾字形彎道上,長約 210餘米。北面未發現城牆,可能是以鴨子河為天然屏障。城垣由主城牆、內側牆和外側牆三部分組成,寬40餘米,分段夯築。主城牆多夯築成平行夯層,內側牆和外側牆多為斜行夯層。主城牆中部用土坯壘砌。城牆外側有壕溝。
城遺址西南部和北部一帶遺蹟分佈較密集,發現大量房屋居址、灰坑等。房屋系在原生土地面上挖溝槽立柱,抹草拌泥為牆。面積在15~30平方米左右,結構簡單,當是居民區。北部真武村一帶出土磨石一坑 400多件,月亮灣出土玉器一坑,推測這一帶為玉石手工業作坊所在。

蜀族陶器

以夾砂褐陶為多數,多輪制,手製極少。炊器一般摻石英砂較多。食器、炊器等精小器皿多數表面打磨光滑。器形有罐、豆、盤、杯、盉、尊、觚、?,並有鴞、鳥、豬頭人面像、人面鳥等多種陶塑藝術品。陶器紋飾有繩紋、劃紋、弦紋,附加堆紋和各種雲雷紋等。小平底罐(缽)、尖底杯、高柄豆、鳥頭形器、尖底盞等一組器形最具地方特點,是蜀文化中有代表性的一組器物,而尊、盉、觚、?等器形,則與中原地區夏商時期同類器物近似,説明蜀文化曾受到中原文化的強烈影響。
陶器可分為四大期。一期陶器主要為夾砂褐陶和泥質灰陶兩類。陶器完整者極少。器形主要有鋸齒形、花邊形口沿罐,大翻領圓腹罐,圈足豆等。紋飾有線紋、繩紋、藍紋、重疊繩紋、網格紋、米粒紋、鏤孔、細弦紋、齒紋等。這一期遺存與川北、川東新石器時代遺存有一定聯繫,是四川盆地內有代表性的一支新石器時代文化。絕對年代距今約4800~4000年左右。第二期陶器以夾砂褐陶為主,器形主要有小平底罐、高柄豆、圈足豆、盉、平底盤、圈足盤、鳥頭柄器、缸、甕、器蓋、紡輪等。素面較少,紋飾主要有繩紋、附加堆紋、雲雷紋等。時代相當夏至商代早期。第三期陶器仍以夾砂陶為主,有灰褐和黑灰兩色。器形新出現有尊形器、觚形器、甗形器等。素面陶增多,紋飾主要有粗繩紋、凹弦紋、附加堆紋、網格紋、鏤孔、雲雷紋等,時代相當於商代中期至晚期前段。第四期陶器以夾砂灰褐陶為主,泥質灰陶比例大增。器形有較大變化。陶器多素面,紋飾以粗繩紋和凹弦紋為主。年代約相當於商代晚期後段至西周早期。第一期文化與二、三、四期文化有較大的差別,但也存在一定的承襲關係;二、三、四期文化之間互相緊密聯繫。反映了蜀文化的發展進程。

蜀族祭祀坑

發現兩個,在南城牆外側60多米處。1號坑長4.6米,寬3.5米,深1.6米;2號坑長5.3米,寬2.3米,深1.55米。兩坑共出土青銅、金、玉石、象牙各種祭祀用器 700餘件。

蜀族青銅器

一類是禮器,有尊、缶、彝、盤等。稍早的器物,形制風格基本上同於中原地區的同類商器;較晚的器物形制風格接近於長江中、下游地區及陝南地區出土的晚商青銅器。但均在花紋佈局上略有不同,應是蜀人自己鑄造的。另一類是具有濃郁宗教色彩的神像、偶像等。青銅大型立人像通高2.62米,重 180多千克,大眼睛,直挺的鼻樑,方頤大耳,耳垂穿孔。腦後垂長髮辮,頭戴華麗高冠。身穿滿飾龍紋、雲霄紋的左襖長袍。左臂上舉,右臂曲至胸前,雙手極大,握手環形。雙腳赤裸,站在方座之上。銅像採用分段澆鑄法鑄成。青銅人頭像,青銅面具形態不同,大小有序。其中 1件大型面具,寬 138釐米,高65釐米,重數十斤。神樹高 4米左右,立於三山正中,上有花蕾、果實、飛禽走獸。

蜀族金器

有杖、面罩、箔飾等。金杖長1.42米,重約500 克,其上有平雕的人頭、鳥、魚、穗等精美的花紋圖案。

蜀族玉器

禮玉兵器和工具。兵器和工具刃部犀利如新,器身薄,應是禮儀用品而非實用器。
1987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建立工作站,1989年修築鴨子河防護堤。

蜀族遺址相關

中國西南地區青銅時代遺址。位於四川廣漢南興鎮 。1980年起發掘。在遺址中發現城址1座 ,據認為 ,其建造年代至遲為商代早期。已知東城牆長1100米 , 南牆180米,西牆600米,為人工夯築而成。清理出房屋基址 、灰坑墓葬、祭祀坑等。房基有圓形、方形 、長方形3種 ,多為地面木構建築。自1931年以後在這裏曾多次發現祭祀坑,坑內大多埋放玉石器和青銅器。1986年發現的兩座大型祭祀坑,出土有大量青銅器玉石器象牙、貝、陶器和金器等。金器中的金杖和金面罩製作精美。青銅器除外,還有大小人頭像 、立人像 、爬龍柱形器銅鳥 、銅鹿等 。其中,青銅人頭像形象誇張,極富地方特色;立人像連座高2.62米,大眼直鼻,方頤大耳,戴冠,穿左衽長袍,佩腳鐲,是難得的研究蜀人體質與服飾的資料。祭祀坑的年代約當商末周初,被認為是蜀人祭祀天地山川諸自然神祗的遺蹟。
1號祭祀坑全貌
三星堆遺址位於中國四川廣漢城西7公里處,距離成都約40公里。

蜀族發掘的歷程

1929年春當地農民燕青保和兄弟三人在宅旁挖蓄水溝時發現一坑精美玉石器,消息傳出引起關注,古董商蜂擁而至。
1934年3月15日,華西大學博物館館長美國人葛維漢與副館長林名均教授組建考古發掘隊,在月亮灣進行發掘工作,揭開了中國川西平原考古的序幕。
1953年西南博物院院長馮漢驥先生等人重新提出三星堆一帶有古文化遺產的可能。
1956年四川省博物館王家佑、江甸潮在三星堆—月亮灣一帶進行考古調查。
1960年四川大學歷史系考古研究組全面調查了三星堆月亮灣等地的文化遺存。
1980年5月四川省考古隊對三星堆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發現龍山時代和3000年—4000年前的房屋基址18座,墓葬4座,出土數百件陶器石器玉器文物和數萬片陶片標本。
1982年中國國家文物局決定對三星堆進行專款專項考古發掘。
1986年四川省考古所在陳德安、陳顯丹帶領下對三星堆進行大規模發掘工作,發現兩座商代大型祭祀坑,坑內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包括造型怪異的青銅面具、精美的玉器等稀世之寶,這次發掘發現的文物震驚了世界。

蜀族歷史學價值

發現三星堆遺址對歷史學的重要意義有以下各點:
(一)令人重新認識巴蜀文化。因為三星堆遺址的發現,與長期以來歷史學界對巴蜀文化的認識大相徑庭,有些地方甚至完全不同。例如歷史學界一向認為,與中原地區相比,古代巴蜀地區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地方,與中原文明沒有關聯或很少有交往。而三星堆遺址證明,它應是中國商周時期前後一個重要的諸侯國,它的文化雖然具有獨特性,但與中原文化有着一定的淵源。他的文化並不落後於中原地區。
(二)驗證了古代文獻中對古蜀國記載的真實性。
(三)以前歷史學界認為,中華文化的發祥地是黃河流域,然後漸漸的傳播到全中國。而三星堆的發現將古蜀國的歷史推前到5000年前,證明了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一樣同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中華文化的發祥地不只一個,而有多個。

蜀族重要文物

青銅獸面具、黃金面罩金杖青銅大立人青銅神樹、青銅太陽輪、跪坐人像

蜀族相關條目

三星堆文化

蜀族參考資料

《三星堆·消失與復活》 中國中央電視台特別節目
千古之謎—三星堆 人民網專題
外部鏈接
三星堆博物館 三星堆官方網站
參考資料
  • 1.    《華陽國志.卷三.蜀志》:“蜀之為國肇於人皇,與巴同囿,至黃帝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髙陽,是為帝嚳,封其支庶於蜀,世為侯伯,歴夏商,周武王伐紂,蜀與焉,其地東接於巴,南接于越,北與秦分,西奄峨嶓,地稱天府,原曰華陽,故其精靈則井絡垂耀江漢遵流,河圖括地象曰岷山之下為井絡,帝以㑹昌,神以建福。夏書曰岷山導江東別為沱,泉源深盛為四瀆之首,而分為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