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蠶叢

鎖定
蠶叢(cán cóng),又稱蠶叢氏,古代神話傳説中的蠶神。是蜀國首位稱王的人,他是位養蠶專家,據説他的眼睛跟螃蟹一樣是向前突起,頭髮在腦後梳成“椎髻”,衣服樣式向左交叉,他最早居住在岷山石室(今四川茂縣北疊溪)中。後來蠶叢為了養蠶事業,率領部族從岷山到成都居住。
中文名
蠶叢
又    稱
蠶叢氏 冉駹
地    位
蜀國首位稱王的人
副    業
養蠶專家
釋    義
借指蜀地
出    處
神話傳説
地    區
中國
參考書籍
《古蜀史説》
作    者
古蜀成丹

蠶叢釋義

1.借指蜀地。
2.見“蠶叢路”。
3.蜀國首位稱王的人。
釋義3相關介紹

蠶叢蜀人祖先

神話中蜀人的祖先是“蠶叢”和“魚鳧”。蜀與“鐲”通,即野蠶。蠶叢“目縱”,居岷山下的石穴裏,蠶叢、柏砱、魚鳧三代都有數百歲,“神化不死”。他主要的功績是“教民蠶桑”。從《蜀王本紀》到今日川西地方民間口頭故事都有很多這方面的故事。《華陽國志-蜀志》中有着這樣的記載:有蜀侯蠶叢,其縱目。蠶叢,即蠶叢氏,是蜀人的先王。
魚鳧田於湔山,得仙,今廟祀之於湔。“(《蜀王本紀》)”魚鳧王田於湔山,忽得仙道,蜀人思之,為立祠。”(《華陽國志》)還有一個版本的《蜀工本紀》則説:“(魚鳧)王獵至湔山,便仙去,今廟祀之於湔。”(引《御覽》卷八八八)這就紿後來的學者和作家留了極大的想象空間。
蜀人的祖先,從“教民養蠶”的蠶叢到“教民捕魚”的魚鳧,到“教民務農”的杜宇,治水的開明,都和農業生產有關。

蠶叢人物介紹

蠶從面具 蠶從面具
蠶叢何許人也?他是“蜀”的化身,是古蜀國第一個蜀王。他“衣青衣,勸農桑,創石棺”,以其偉大的膽略和超羣的智慧,在成都平原發展生產和經濟,鑄就了古蜀國的歷史輝煌。瞿上城,是蠶叢在成都平原立國治蜀建立的第一個都城(在今天成都市雙流區城南牧馬山),是蠶叢王創造輝煌古蜀國曆史的第一個“指揮所”。 唐代大詩人李白在《蜀道難》一文中感慨道:“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他説的是傳説中的古蜀國。

蠶叢成都歷史

成都正式的建城史始於張儀築龜化城,那麼成都的人文歷史從哪裏開始呢?我們説,應當從一個名叫“蠶叢”的酋長開始。
蜀王本紀》載:“蜀之先王名蠶叢,後代曰柏灌,又次者曰魚鳧。”
那麼,這個“創世紀”的蠶叢到底是成都平原的人還是盆地周邊的人呢?他是從蜀地百姓中成長起來的,還是從其他地方遷徙入蜀並最終取得統治地位的呢?據章樵注《蜀都賦》引《蜀王本紀》説:“蠶叢始居岷山石室中。”按史家考證,這個蠶叢氏部落是氐族的一支,他們世代居住在岷山一帶,由於山高路險,當然不能像平原居民那樣建起“木骨泥牆”的房屋,使生活過得比較舒適,而是因地制宜,在山崖上鑿起窯洞似的“石室”來居住。這是一個善於養蠶的部族,他們的長相和穿着都很奇特,“是時人萌,椎髻左衽,其目縱,不曉文字,未有禮樂”。也就是説他們的眼睛是像螃蟹一樣向前突起的,頭髮在腦後梳成“椎髻”,衣服的樣式是左邊斜着分了叉的。蠶叢氏成天坐在密不透風的石室中思考問題,想尋找一塊更好的地方安居樂業,因為山地生活十分艱苦,對養蠶事業的發展也十分不利。後來,他聽説成都平原地勢開闊,沃野千里,於是就率領他的部族從岷山向成都平原遷徙,一路風餐露宿到了廣漢三星堆一帶。可能當時三星堆一帶已有部落聚居,但勢力都不夠強大,自然很快就被蠶叢氏吞併或同化了。這一次遷徙在沿途留下了許多古地名,從中可以看清當時蠶叢從岷江向南遷入成都平原的線路,如《蜀中名勝記》就先後記載有蠶崖關、蠶崖石、蠶崖市等。

蠶叢考古研究

從今天的考古材料看,三星堆的確出土了不少與蠶叢氏相貌一致的器物,如人像面具中的縱目式面具和椎髻左衽服飾等,這是否就是蠶叢部族留下的生活遺蹟呢?廣漢三星堆一帶建城很早,而且曾經多次發生過部族間的爭鬥,這其間是否有蠶叢取代其他部族或魚鳧柏灌取代蠶叢的爭鬥呢?明曹學詮《蜀中廣記》引《仙傳拾遺》記載一則故事,就説到當時三星堆一帶部族間的爭鬥情況:“蠶女者,當高辛氏之世,蜀地未立君長,各所統攝,其人聚族而居,遂相浸噬,廣漢之墟,有人為鄰土掠去已逾年,惟所乘之馬猶在。其女思父,語焉:‘若得父歸,吾將嫁汝。’馬遂迎父歸。乃父不欲踐言,馬蹌嘶不齕,父殺之。曝皮於庖中。女行過其側,馬皮蹶然而起,卷女飛去。旬日見皮棲於桑樹之上,女化為蠶,食桑葉,吐絲成繭。”

蠶叢故事大意

故事大意説:有個叫蠶女的嫺淑女子,生活在“高辛氏”年代,當時蜀地沒有蜀王,都是些零零星星的小部落,人民也在這些部落首領的統攝下各自過着聚族而居的生活,這樣的生活狀態難免會引起部落與部落之間的吞併和戰爭。有一次,廣漢城址被相鄰的部落燒殺劫掠,蠶女的父親也被抓去做了人質,家中只剩下一匹父親平時乘坐的老馬。蠶女非常思念父親,於是就對馬説:馬啊,如果你去把我父親救回來,我就嫁給你做老婆。這馬聽了蠶女的話,高興得不得了,便偷偷地跑去把主人馱了回來。但是這個被救回的父親一聽説要把女兒嫁給馬做老婆,就不幹;馬當然很生氣,又是跳又是嘶鳴,還以絕食相威脅,蠶女的父親也不是好惹的(可能他是部落中的一個首領),就一氣之下把馬殺了,剝下的皮和肉都晾在廚房中。這天蠶女從廚房中經過,那張馬皮突然跳起來,一陣風似的把蠶女捲走了;過了幾天,人們看見馬皮落在對面的樹上,蠶女變成了一條蠶,正在一邊吃桑葉,一邊吐絲把自己裹住成為一隻繭。這則故事雖為神話,但它記錄了古蜀時期“廣漢之墟”各部落間的矛盾關係,故顯得十分珍貴。

蠶叢相關推測

蠶叢在蜀地三星堆一帶做了多少年的部落“酋長”?《蜀王本紀》記載説:“蜀王之先名蠶叢,後代曰柏灌,後者名魚鳧。此三代各數百歲,皆神化不死,其民亦頗隨王化去。”可見蠶叢氏在蜀統治的時間有“數百歲”,當然這不可能是指蠶叢氏本人做了幾百年的部族首領,而是以蠶叢為名號的時代持續過幾百年。蠶叢死後,《華陽國志》記載説:“死,作石棺石槨,國人從之,故俗以石棺槨為縱目人冢也。”看來這個蠶叢也是故鄉觀念濃厚的人,人都死了,還念念不忘當年居住在石室中的那份感覺,因而把棺材和墓坑都做成石頭的,以後人們看見類似的墳墓都會説,嘿,你看,這就是那些“縱目人”的墳。
蠶叢氏在蜀為王的年代,據有些考古學家推測,應早在商之前的夏代,因為三星堆遺址出土的城牆築於早商時期,是魚鳧王統一蜀國後才修建的,而蠶叢又比魚鳧早兩個“數百歲”,所以其年代應與夏代相當。當時蠶叢雖然“始稱王”,但明顯地還不具備國家君主的性質,可能僅是以血緣為紐帶的部落集團酋長,當時正處於原始社會末葉的晚期,而奴隸制的曙光正在慢慢到來。
由來
西周以前是否存在着古蜀王國?有關古蜀初期蠶叢和魚鳧兩代的記載,只有史料中的寥寥數十字而已。他們究竟是古蜀人想象中的祖先?還是確實存在過的君王?史學家們長期沒有定論。
1929年,四川廣漢三星堆月亮灣的一位農民在挖掘水坑時,發現了一塊雕刻精美的玉器,這是古蜀文明展露給世人的第一縷光輝。幾十年來,零散出土的文物引起了國內外廣泛的關注。直到1986年,對三星堆遺址的大規模考古發掘才揭開了古蜀王國的面紗。遺址的出土文物表明,距今4000多年前,在川西平原上曾存在過一個獨特的高度發達的文明,蠶叢和魚鳧也確有其人,他們統治的時代就是以他們的名字來稱呼的。
華陽國志》雲:“有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次王曰柏灌。次王曰魚鳧。”三星堆遺址祭祀坑中出土了幾件大型縱目人面和鷹鳥形象的青銅器與文獻所載對照,印證了古蜀傳奇人物——蠶叢和魚鳧的存在。“縱目”是蠶叢的形象特徵。三星堆青銅縱目人面像的眼球向前凸出於眼眶十幾釐米,有些人面的鼻樑上還鑄有一條龍。魚鳧就是魚鷹。鷹鳥等飛禽目光敏鋭,足爪有力,御風而行,古蜀先民對他們充滿了幻想和仰慕,是我國古代敬鳥最甚的民族。古蜀人將鳥的形象賦予祖先,還不辭辛苦地鑄造了巨型鷹首、人首鳥身、人身鷹爪等形象的青銅禮器。這些文物在三星堆遺址的二號坑多有出土。
學術界比較認可一種説法:上古西南的大部分民族是居住在古康青藏大高原(包括四川甘孜、阿壩兩縣、青海和西藏的全部地面)的古羌族支派。公元前五世紀前後,他們向東進入平原,與土生的華人雜居融合,孕育中華文化。他們的一支向東南遷居進入岷山地區,依山勢而居,壘石為穴。後又循河谷進入成都平原,開始漁獵生活,並撿拾野蠶抽絲。後人將這些居住在岷山河谷的人稱為蜀山氏。大約在公元前三千年,蜀山氏的女子嫁給黃帝為妃,所生的後代就是古蜀王國的開山鼻祖——蠶叢,他是後來三星堆蜀人的嫡系祖先。
蠶叢之前的古蜀人以牧業為主要生活來源,兼營狩獵和養殖。養殖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養蠶繅絲。蠶叢帶領族人繼續向東南方向遷徙,他們經過今茂縣汶川之間的茂汶盆地後,逐漸發展農耕。夏商之際,是第三代蜀王魚鳧時代,蜀人再次東遷,從茂汶盆地東南而下經過成都平原北端進入廣漢平原。這時的古蜀王國已經完成了由原始氏族公社制向奴隸制的轉變,魚鳧是這個奴隸制政權的第一位統治者。
有關古蜀人與他國的戰事並無傳世記載,但考古實物卻證明確有其事。在殷墟周原卜辭中,出現了“蜀受年”、“徵蜀”、“至蜀有事”的記載,可見當時商蜀之間紛爭不斷。魚鳧時代,商王朝的政權已接近沒落,蜀國順理成章地參加了周武王會盟,懷着復仇的心態在伐紂的隊伍中勇往直前,故《尚書》説:“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根據年代分析,三星堆遺址至少有兩個祭祀坑是屬於魚鳧王時代的,出土的大量戈、劍、矛等兵器和禮器是蜀人尚武之風的最佳印證。
儘管與商朝戰事頻繁,古蜀人獨立的經濟生活模式卻未受影響。這全憑着蜀國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江流奔湧,泉水充盈,土壤肥沃,地下有豐富的金、銀、玉、銅、鐵、鉛、錫等礦藏,培養了古蜀人高超的青銅鑄造工藝。蜀地山林茂盛,犀牛犛牛、大象等野生動物出沒其間,瓜果四季皆熟,漆、麻、桑蠶雌黃、白土等物產豐饒。古蜀人的繅絲髹漆工藝堪稱一流。滿山遍野的子解決了住房的問題。從三星堆晚期房址出土的木棍、泥塊、竹片等痕跡看,古蜀先民根據川西平原多雨潮濕的特點,因地制宜地製造了竹編木骨泥牆幹欄式建築。他們就地取材,用木、竹構起屋架,用木棍和竹片編成籬笆,在其裏外兩面塗草抹泥,以茅竹覆蓋在屋頂上。在今天四川貧困地區仍有類似的茅草房。
蜀國北邊“以褒斜為前門”,即到了今天陝西漢中一帶,與秦國接壤。南邊以“熊耳、靈關為後”,即到了今天四川青神蘆山一帶,與越族相鄰。西面依靠九頂山峨眉山。東邊接於巴族,以“工、潛、綿、洛為池澤”,利用江河之便利發展漁業。
與古蜀國聯繫最密切的是生活在長江三峽地區的巴族和巫耋人。遠古的羌人在成都平原發展成蜀族以後,碰上了一個始料未及的大問題:四川盆地食鹽缺乏。羌族池鹽遠在千里之外,又有重山阻隔很難運送,所以只能依仗巫、巴之鹽。巫耋和巴人生活在長江三峽川東一帶,此地鹽泉密集,很久以前巫耋和巴人就與鹽泉相伴,伐木煎煮泉水,用晶鹽與四周的居民交易。
從蠶叢到魚鳧時代,古蜀人曾到川東三峽地區,購回食鹽。巫耋和巴人自然不會放棄川西這個大市場,紛紛溯江而上運送食鹽。在鹽利的分享上巫、巴間也存在矛盾,巫耋的鹽產量高於巴人,而巴人緊鄰長江,得舟楫之便,雙方若發生爭執,不論哪一方失利,都會影響到古蜀王國的食鹽供給。作為西南最強大的政權,魚鳧派出一支隊伍駐紮在瞿塘峽以西地區,在巴巫之間建立“非軍事區”,保護“國際鹽利”和長江鹽運暢通無阻。暗地裏他們也自己動手鹽制鹽,保證古蜀王國的食鹽供給不會因巫巴之爭而間斷。這支隊伍在今奉節縣白帝城西的河灘上壘石紮營,據説石壘縱橫八行,共64壘。據專家考證,這就是晉人誤傳諸葛亮為阻擊東吳陸遜追兵而設的“八陣圖”。隋唐以來,人們對此説法深信不疑,不曾想到這是古蜀王國“維和部隊”的大本營。
春秋初年,古蜀國處在杜宇時代,來自長江中游荊地的鱉靈借蜀中治水之機趕走了杜宇,自立為蜀王,號開明。開明王朝憑着國力雄厚繼續擴張,曾東伐楚國,並與西秦抗爭。戰國初年,古蜀國在成都建都,成都從此成為全蜀的政治文化中心。蠶叢和魚鳧兩位國王為生存發展所進行的漫長遷徙到此畫上了句號。

蠶叢歷史地位

在西周末與東周初,蜀中蠶叢(前800一前730年),以蠶桑興邦,建立了蜀國,使這個以牧為生的遊牧民族——羌族的大部分人定居下來,跨入了農耕時代。從此蜀國以絲綢之邦而光耀於中國的史冊之中。
開發蠶桑
——被老百姓尊為青衣神
蠶叢的祖先系五帝之中的顓頊。他的家系支庶,分封到蜀地作侯伯。蠶叢巡行郊野常着青衣,因此被人們呼為青衣神。
蠶叢見岷江中游和若水流域江邊的壩子很適宜桑葉生長,於是到處勸農種桑養蠶。當時蜀地居住的民族是從川西北高原上沿邛崍山脈下來的羌人(也稱邛人)。他們以羊為其民族的圖騰,作為其民族的名稱——羊人(羊羌古語中同音),經過蠶叢的勸導。終於使大部分羌民定居下來,跨入農桑時代。
古羌人是非常淳厚質樸的。後來蠶叢死了,羌人們悲慟萬分,將其安葬在蜀山(瓦屋山),修建了巨大的廟堂——“川主”、“聖德”、“薄山”、“遣福”、“萬安”來祭祀青衣神,使蜀山(瓦屋山)成為聞名遐邇的“青羌之祀”。
同時他們仿照青衣神之衣着,着青衣,裹青帕,代代相傳,以為永久之紀念。
為了讓青衣神的業績永誌不忘,他們將蠶叢的出生地叫做青神縣,並將他耗去畢生精力的若水地區之若水叫做青衣江——這是四川境內唯一一條用人名命名之江。
以蠶桑絲綢興邦立國
——“蜀”成為國家的標誌
蠶叢以蠶桑興邦——蜀地的經濟迅速勃興,“周失綱紀,蜀先稱王,有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華陽國志》第181頁)。
在西周末,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自亂朝綱。此時的蜀地在蠶叢治理下,經濟勃興,人民安定,國力已強大到足可以和周天子分庭抗禮,因此他乘此機會在蜀中稱王建立了蜀國,而周幽王的兒子——姬宜臼鎬京已被四夷包圍,帶着官員逃到洛陽,建立了東周,這就是“平王東遷”。
蜀國的蜀字是一棵彎曲的桑樹,樹下一隻蟲(就是蠶之蟲)而構成的。從此蜀國成為蠶桑絲綢之邦而蜚聲海內外,直到如今。
底定“天府”基礎
蠶叢以農桑興邦,開蜀地百代鴻業,底定“天府之國”的基礎。
四川周圍高山環抱,川西沃野千里,氣候温和,雨量充沛,為發展農業提供了極有利的條件。而蠶桑絲綢在男耕女織的農耕時代更是一項佔盡先機的大宗產品。因為穿綢着緞,對於上層社會是一宗必不可少的商品。於是蜀錦蜀繡,嘉定(樂山)大綢、順慶府綢、“錦官城”等一大串和絲綢相關的名字蜚聲四海,“天府之國”成為世人仰羨的地方。
秦始皇滅六國後,將其王族後裔盡遷蜀中,使中原文化蜀文化來了一次大融合,蜀地相繼出現一大批頗有影響的文化人登上歷史舞台,司馬相如陳壽陳子昂、李白、薛濤蘇東坡、郭沫若、巴金等像一串閃灼光輝的星星輝耀着我國文壇。蜀人多文采,這是歷史的評價,也是蜀地富庶的一個重要的標誌。
然而蠶叢開始農桑鴻篇的重大影響,還在於由於衣食足,禮義興,在蜀中許多地方仍然保持蜀有淳厚這一千古遺風,在蠶叢主要的活動區的青衣江流域,在東漢時張陵創立了道教,直到今天這些地方仍然是一派桃花源似的鄉風民俗,人們仍然着青衣裹青帕,唱着祭祀青衣神的帶哭腔的山歌,懷念青衣神。
青衣一曲繞山水,青衣神在白雲端。”
蠶叢——青衣神將和他開創的農桑業一樣在蜀中大地上長久地流傳下去。

蠶叢考證

岷江是個“太史公”,神筆書寫天地史。岷江奇石通靈,理解人間後來必有人要考證,必然會將蠶叢王的當時身影感應石上。這塊乾乾淨淨的石面上,青白線條相間。那挫落有致的青色線條中明顯呈現出一個古蜀人圖案。夕陽西照,這古蜀人高高個子,穿着青衣,後腦勻上一束長長翹起的頭髮,臉部上兩眼縱目,雙手曲拱,連夕照的身影都表現了出來。看那神情,他在瞿正拱手向一座山峯相拜,像是在默默地述説:“四處輾轉,我終於到了我該來的地方!”庚即向隨從傳言,“立國此地也,名瞿上,意為我到了我該來的地方!”
四川著名歷史學家李澄波考證,瞿上城雙流縣南牧馬山九倒拐。實地查看,"九倒拐"山勢特殊,暗藏玄機。山前,八百多米寬的歷史洪江古河楊柳河匯合後,浩浩蕩蕩從九倒拐山腳下流過,江中有豐富的魚羣;洪江對面,是一馬平川的平地,溝河縱橫,土壤肥沃,可供種糧,發展農業生產;山後,山巒重疊,綿綿起伏,兩條九彎八拐的山溝從山腳通向山頂,與其它山地交匯。在那茂密陰深的山地中,野兔、野羊、野成羣,還有老虎出沒,可以狩獵,為這裏生存提供肉食蛋白之源;兩溝間的半山腰,是一塊梯度平地,山勢就象一把巨大的交椅穩穩安放在兩山溝壑之間;兩側,綿綿山巒伸向遠方,就象一隻巨鷹的雙翅。如果把兩溝間半山腰那塊梯度平地比着一隻鷹身,前面那塊山包比着鷹頭,後面的諸山比着鷹尾,從歷史洪江對面遠看過來,這裏地勢就象一隻將要離地騰飛的巨鷹。從山體的石質看,多為砂石巖,是開山鑿洞居穴和生息繁衍的好地方。地勢可進,可退,可守,方便外界聯繫,讓人一看,這裏就是一塊"風水"寶地。蠶叢王率部駕着木筏順着岷江洪江古河道考察,或沿着岸邊長途跋涉來到牧馬山腳下,一眼看中九倒拐這塊地方,決定在此立國治蜀,並取名"瞿上"。意為縱目人建立蜀國治所選擇的最好的地方。四川省文史館已故李金彝先生認為"瞿上"可作"瞿到"解,説瞿父之山的人到過這裏,尤今言"上街"可言為"到街"。前輩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民國二十九年考察雙流牧馬山後得出結論説:"這是平原西部的一座開頭的山,雖甚低小,而岡阜縈迴,彷彿城垣一般,防守極便,立國在這裏可以控制平原,山上又好耕種,足以自給。假使我是當時的王者,走到這個形勝所在,也不肯把它放棄的"。"我敢臆斷,牧馬山定是一塊好地方,蠶叢和杜宇的都城遺址有尋得的可能,古墓更有大批發掘出來的希望"。 [1] 
該石甚奇,翻轉背面,石上還呈現一幅圖案,在急流湍急的江面上,一位古模樣的人正手揮竹杆撐筏靠岸,其意又合蠶叢當時是率部是從岷江上游順江水上到的瞿上。把該石定名為《蠶叢王瞿上》再合適不過了。
參考資料
  • 1.    蠶叢  .漢典 .2015-11-08[引用日期2015-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