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巴族

鎖定
巴族是中國古代歷史中的古老族羣。 [8] 
中文名
巴族
外文名
Ba people
地    區
川東鄂西為中心,北達陝南,南及黔中湘西 [5] 
來源追溯
五帝時代
遺    址
羅家壩遺址城壩遺址

巴族巴族介紹

四川省歷史學會會長譚繼和表示,古巴人分為兩支,一支是清江流域的廩君蠻,另一支是嘉陵江渠江流域的板楯蠻,這是巴人不同的兩支來源。廩君蠻的習俗是崇拜白虎,從“廩君死,魂魄世為白虎”的傳説化出為尊白虎為祖先的習俗。(見《後漢書·巴郡南郡蠻》)而板楯蠻習俗是“專以射白虎為事”,又號“白虎復夷”“弜頭虎子”,實質是敬畏白虎,他們的信仰不一樣。不過,不管是拜還是畏,對白虎“敬”的本質是一致的,白虎是巴人的文化標誌。 [3] 
巴人浮雕 巴人浮雕
巴國的地域範圍,按《華陽國志》的説法,大致北起漢中、南至恩施,東起峽江、西及瀘黔。廣義的巴人,凡是在巴國屬地的各個族羣,皆可稱作巴人,即如《華陽國志·巴志》:“其屬有濮、苴、獽、共、奴、蜑之蠻”。學界先後舉出好幾個巴人羣落,近年亦有泛巴山之巴論者。而狹義的巴人,主要有兩支:廩君白虎之巴,射殺白虎的巴蛇之巴。西漢楊雄蜀都賦》:“東有巴賨,綿亙百濮”;西晉左思《蜀都賦》:“左綿巴中,百濮所充。”概括基本到位,表明是一種民族雜居共處狀態。 [1] 
傳説周朝以前居住在今甘肅南部,後遷到武落鍾離山(今湖北長陽西北),以廩(音lǐn)君為首領,本有巴、樊、瞫(音shěn)、相、鄭五姓。秦滅巴以後,巴人的一支遷至今鄂東,東漢時稱江夏蠻,西晉、南北朝時稱五水蠻;另一支遷至今湘西,構成武陵蠻的一部分。
留在四川、重慶境內的,部分叫板楯(音dùn)蠻,南北朝時因大量遷移,大都先後與漢族同化。賨(音cónɡ)人,板楯蠻的別稱,是土著民族之一,其中心在今四川省渠縣一帶,系古代巴人的一支。板楯蠻這個名稱,來源於賨人善用一種叫板楯的武器,賨的名稱則由於板楯蠻“歲出賨錢”的緣故。板楯蠻有七姓,以盧(或作羅)、樸(或作胡)、沓(音dá。或作昝)、鄂、度(或作杜)、夕、龔等七個姓氏組成的酋幫,叫賨國。板楯蠻古時居住在嘉陵江和渠江兩岸,北及漢中東部,東及長江三峽,遍及整個今重慶和川東地區,是巴國各族中分佈最廣的民族之一。 [9] 
春秋戰國時期,巴族主要活動在川東、鄂西、陝西漢中一帶,東到魚復(今奉節),西至僰道(今宜賓),北接漢中(今陝南一帶),南極黔(今湘西、黔東相連地帶)涪(彭水縣),與楚、蜀、秦為鄰。隨着巴國強大,巴楚交惡,數相攻伐。公元前689年,巴、楚激戰於那處(今湖北荊門縣東南),雙方相持數月,巴人不敵而歸。 [4] 
巴族地圖 巴族地圖
最早對“巴”的地域作出明確記載的是《華陽國志》的《巴志》:“其地東至魚復,西至道,北接漢中南極黔涪”。 [7] 

巴族歷史記載

山海經•海內經》稱“西南有巴國。太皞生鹹鳥,鹹鳥生乘釐,乘釐生後照,後照是始為巴人。” [8] 
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中有一段較完整的記載,曰:“巴郡南郡蠻,本有五姓:巴氏、樊氏、暉(音審)氏、相氏、鄭氏。皆出於武落鍾離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於赤穴,四姓之子皆生於黑穴。未有君長,俱事鬼,乃共擲劍於石穴,約能中者,奉以為君。巴氏子務相乃獨中之,眾皆嘆。又令各乘土船,約能浮者,當以為君。 [7] 
余姓悉沉,惟務相浮。因共立之,是為廩君。乃乘土船,從夷水至鹽陽。鹽水有神女,謂廩君日:‘此地廣大,魚鹽所出,願留共居。’廩君不許。鹽神暮輒來取宿,旦即化為蟲,與諸蟲羣飛,掩蔽日光,天地晦冥。積十餘日,廩君伺其便,因射殺之,天乃開明。廩君於是君乎夷城,四姓皆臣之。廩君死,魂魄世為白虎。巴氏以虎飲人血,遂以人祠焉。”④夷水即今湖北鄂西清江,武落鍾離山即今湖北鄂西長陽縣境內假山,夷城即今恩思。巴、樊、暉、相、鄭五個部落,互爭雄長,最終以巴部落酋長務相獲勝,成為這五個部落的統帥——廩君,其餘四個部落“皆臣之”,形成以巴為首的部落聯盟,並不斷髮展、壯大。 [7] 
關於古代巴人的活動,史書亦有記載,《華陽國志·巴志》載:“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著乎《尚書》。巴師勇鋭,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稱之日:‘武王伐紂,前歌後舞’也。武王既克殷,以其家姬封於巴,爵之以子……古者遠國最大,爵不過子,故吳楚及巴皆日子。”⑤説明巴不僅參加了討伐商紂王的戰鬥,而且得到最高的封賞。建立巴子國後的活動,該志書中有詳細的記載。 [7] 
華陽國志》對巴國境內居民的記載,日:“其屬有濮、賁、苴、共、奴、猿、夷繭之蠻。” [7] 
巴族法師在做祭祀 巴族法師在做祭祀
巴作為一個部族,在夏朝統治時期尚無文獻資料可考,但至殷商時代已開始有所記載。《尚書·牧誓》即記載隨周討伐的部隊為“西土之人”。殷代中葉高宗武丁統治時期,殷王朝不斷對外用兵,用武力征服了四周若干方國部族,巴也是其中之一,史籍記載,高宗武丁派其妻婦好率師進軍沔水一帶的時候,同巴人發生了激烈的戰爭。結果,巴人被強大的殷王朝軍隊所征服。 到了商紂時代,殷商王朝的朝政更加腐敗,經濟凋蔽、民怨沸騰,整個統治搖搖欲墜。這時,在殷王朝西方崛起的周逐漸強大。在其首領姬昌(周文王)的統率下,積極準備滅商大計。他們聯合了不甘忍受殷商王朝的壓迫奴役的方國部族作為基本力量,積極實施興周滅紂的各項部署。如前所述,巴人作為“西土之人”,巴人對殷商極為忿恨,於是便十分自然地加入了反殷的周姬集團。姬昌死後,其子武王姬發繼續聚集力量,招兵買馬,終於在公元前1099——前1066年發動了滅殷之役,在這場戰爭中,參與了牧野誓師,對商紂政權的覆亡和周姬王朝的建立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西周王朝建立後,大封諸侯,巴也被周王室正式冊封為諸侯,建立子國(與楚等),其首領稱為巴子。從此,巴族首領從帶有原始性質的部族頭人轉化為有土有民有封號的君主。
公元前12世紀開始,巴地的族人從陝西的城固開始,經過安康,再到湖北的襄陽,隨後又折回巴東、魚復(今奉節),溯江而上,抵上江州(今重慶)。 [2] 
巴國遷徙示意圖 巴國遷徙示意圖
春秋時期,楚國在南方不斷崛起,由於地緣關係,最初巴與楚、鄧等國結成聯盟,但後來又數度互相攻伐。最後,迫於楚國凌厲的攻勢,巴國不得不向南遷徙於長江流域的夔、巫一帶,並逐步進入川東,開闢新的疆土。從客觀上講,這對鄂西和川東的開發具有積極的意義。而正是從這時起,“川東巴國,川西蜀國”的局面才正式形成。
戰國初期,巴國的疆域“東至魚腹(今奉節),西至僰道(今宜賓),北接漢中、南極黔涪”,大約在嘉陵江、長江、烏江流域之間而以川東地區為腹心,可謂泱泱大國。但是,巴國建立之初,既無固定疆域,又無固定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戰國中葉以後,楚國進一步向巴國大舉進攻,大約在公元前4世紀前期,巴國在陝南湘西南、川東南和黔北的領土全部喪失。但是,即使此時,巴國的版圖仍不算小,今廣元以東,奉節以西,陝西漢中以南,閬遂以北的廣大地區仍是巴族的生息繁衍之區,巴人在這裏頑強的生活着,勤勞地開墾着。
除此之外,對巴族的記載在地方誌《華陽國志·巴志》《白虎通·禮樂》中有與巴族相關的記載。
關於巴的範圍,據《漢書》《後漢書》《華陽國志》等所載,周秦之世,其疆域“東至魚復,西至僰道,北接漢中,南及黔涪”[1]2,“巴”的地域範圍大體已包括今天的湖南、湖北、陝南、四川、重慶、雲南、貴州等部分地域,而川東達州、巴中、重慶等地正在其轄境之腹心。 [10] 

巴族巴國

用來出氣的木頭人 用來出氣的木頭人
巴人建國於夏末商初。居住長江北面的丹陽、丹山一帶,受孟塗泊訟的這支風姓巴人,在夏末商初,陸續循巴山南北遷徙於漢中平原大巴山米倉段。他們在開拓巴嶺路---大行道,於大小巴山之南--如今的巴中建立了古代的巴國。巴國在公元前316年被秦國所滅。
巴國極盛時期,東至魚復(今奉節)西至道(今宜賓市)北接漢中(陝西地面)南極黔涪(今烏江流域,赤水河流域)與楚、蜀、秦為鄰。公元前689年周莊王起,巴楚關係惡化互相攻伐,在楚國強大攻勢下,巴國領地盡失,節節敗退,最後終被楚佔領了都城江州。巴人不得不向閬中一帶退卻。周慎靚王五年(公元前316年),巴國被秦國所滅。
三峽地區,自忠州而上,河面明顯開闊,耕地面積漸自擴大,加之鹽業輔佐,是容留各歷史時期過境移民的理想之地。沿江的巴王台,巴王廟、得勝台、巴子營等古文化遺址和數座漢闕等遺存可以作為歷史佐證。
1997年、1998年發掘的忠縣井溝遺址可説是代表重地區土著人的新石器晚期文化,其分佈範圍以忠縣井溝為中心,幾乎遍及重慶地區的長江、嘉陵江、烏江流域。"烏江畫廊"地區(指烏江與長江匯合處,涪陵至貴州沿河縣城可通航河段)是巴人初期遷徙的天然走廊和巴國被秦國滅亡後被迫回遷的主要去處。涪陵小溪巴王陵,小溪出土文物編鐘武隆土坎出土文物虎鈕鐓以及彭水、酉陽、沿河等地的許多遺風,都是以證明,"烏江畫廊"地區有着深厚的巴文化底藴

巴族巴文化

巴文化是源於巴人巴國、植根於巴地、由巴地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地域文化,厚重燦爛,是中華文化多元一體格局中極為重要的區域文化,是秦巴地區人民的精神家園、情感紐帶和身份認同。共同研究和保護巴文化,將有利於大力傳承弘揚巴文化,充分挖掘巴文化優質歷史資源,推動巴文化優秀價值的當代型轉化。 [3] 
2018年初,四川省達州市委出台《達州市推進全國巴文化高地建設實施方案》,確保將達州建成全國巴文化“考古發掘中心、遺址保護示範中心、研究中心、展示中心、旅遊中心”。 [3] 
巴人故里——達州 巴人故里——達州 [6]
  2019年5月1日起,《達州市巴遺址遺蹟保護條例》正式施行。 [3] 
戰國以前的巴文化,包括巴國文化和巴地文化兩部分。巴國文化是一種方國文明,巴地文化則是一種地緣文化。
(1)巴國文化:商代晚期和西周時代,主要以漢水上游為基本地域依託;春秋時代,巴國文化有所擴展,南及大巴山北緣,東至襄陽;戰國初,巴國舉國南遷至長江幹流,先後在清江、川峽之間至川東立國。這幾個地方,留下了巴國文化的大量遺蹟。
(2)巴地文化:包括川東、長江三峽和鄂西南的土著新石器文化,考古學上稱之為早期巴文化。從新石器時代到春秋末葉,這些文化在當地發展演變,盛衰興替已達一二千年之久。
(3)完整意義的巴文化:戰國初,巴國溯江進入川東,始將青銅文化與當地的土著新石器文化融合起來,也將巴國文化與巴地文化融合起來。這才形成了完整意義上的巴文化。
學術界對巴文化的源流至少提出了三種觀點:一説巴文化源自殷周文化;一説巴文化是在楚文化的強大影響下產生的;一説巴文化是一種地域文化,與楚文化、蜀文化並駕齊驅,但又互相影響和滲透,故有“巴楚文化”與“巴蜀文化”之稱。
巴文化的主要代表
(1)“巴渝舞”
“巴渝舞”,是古代巴渝地區民間武舞
中國古代典籍記載最古老的音樂創作產生於巴地。巴渝舞來源於商末巴師伐紂時的“前歌後舞”。巴渝舞特點:舞風剛烈,音樂鏗鏘有力,屬武舞、戰舞類型。“劍弩齊列,戈矛為之始。進退疾鷹鷂,龍戰而弱起”,“退若激,進若飛。五聲協,八音諧”,由此可見巴渝舞驚心動魄的藝術效果
漢初,巴渝舞被漢高祖劉邦移入宮中,成為宮廷樂舞,既供宮中觀賞。三國曹魏時巴渝舞更名為“昭武舞”,西晉時將“昭武舞”易名為“宣武舞”。唐時,巴渝舞仍為宮廷樂舞之一,唐以後,巴渝舞便從宮廷樂舞中消失了。儘管如此,在民間,巴渝舞遺風猶存,現今的薅草鑼鼓、花鼓調、花燈調蓮花落川劇幫腔、川江號子船工號子勞動號子翻山鉸子等都和巴渝舞曲密不可分。
(2)“巴鄉清
古代巴人的酒,以“巴鄉清”著稱於世。《水經·江水注》記載:“江水又逕魚腹縣(今奉節)之故陵……江之左岸有巴鄉村,村人善釀,故俗稱‘巴鄉清’,郡出名酒。”清酒釀造時間長,冬釀夏熟,色清味重,為酒中上品。巴人善釀清酒,表明其釀酒技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3)巴人神話
巴人自然神話有:“比翼齊飛”、“巴蛇吞象”、“白虎神話”。巴人神女傳奇有:“巫山神女”、“鹽水神女”。
巴文化雕塑區位於重慶歌樂山風景區內。重慶是古代巴國的首都,在這裏,巴族先民創造了獨具特色的古代文化,屬於中華民族古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歌樂山風景區“巴文化雕塑區”旨在把這段文明從史料和博物館中引出來,進入大眾空間。
根據考古發掘,巴文化代表還包含巴人詩作、巴國符號文字和青銅文化等內容。由於秦朝大規模的“焚書坑儒”,加之戰亂、災荒和歷史年代久遠等,其史料逐漸絕跡,巴文化已埋藏在滾滾的歷史長河中,融化在大巴山人民的民俗文化裏。對巴文化的更深層次研究,有待依賴考古新發現
巴文化是巴國王族巴地各族所共同創造的全部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及其社會結構的總和。巴人或巴族是中國古代西南及中南地區的一個族羣,從甲骨文字中“巴”的字形來看,它的命名同中國文化中對“狄、戎、夷、蠻、苗”等的命名一樣,既具指正其地域與族羣性特徵,也揭示了其族屬生活的方式和形態,這從今天的文化人類學者對中西方人類學的研究中可以不斷得到印證。 [10] 

巴族巴蜀文化

關於古代巴蜀歷史的研究,這方面的材料較少,而且零星,主要是根據傳説材料整理而成,這就不免帶有神話色彩和後來整理者的觀點,特別是漢、晉時期的大一統思想。這樣無論在史料方面和我們的認識方面,都受到一定的侷限,給研究巴蜀歷史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近代考古學的興起,為歷史科學的研究開闢了另一條途徑。為四川的考古學家們取得了豐富的巴蜀文化考古材料,做了許多研究。這些成果為研究古代巴蜀歷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根據考古學研究的結果,巴文化蜀文化是兩支不同的考古學文化,它們有各自的分佈地區。蜀文化分佈的中心是以成都平原(原川西壩子)為中心的川西地區;巴文化分佈的中心是湖北西部的長江沿岸,後來向西遷徙到川東地區。蜀文化淵源於四川盆地西部的新石器晚期文化;巴文化淵源於長江三峽地區新石器晚期的季家湖文化(類型)。這兩支考古學文化之間是有來往、互有影響的。
考古學文化是一個特定的社會集團的物質遺存,根據巴文化和蜀文化研究的結果,它們是各自有發展、有繼承的考古學文化,其發展譜系是清楚的,這些就是古代巴蜀給我們留下的實物史料。由於所處地理環境自然條件相同,所以在生活習俗、傳統方面,他們和巴、蜀近似,這就形成了在物質文化遺存方面的近似,現今的巴文化、蜀文化大約可以涵蓋他們。以後考古材料的積累和認識的逐步深化,或許會有新的體會。
巴蜀文化一開始即和外界,主要是指中原的夏、商、周文化有交往、有影響;在他們更早之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這種交往和影響就已經存在。所以《尚書-牧誓》所記參加周武王伐紂的蜀,就是四川盆地西部的蜀,這從廣漢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青銅器、玉器和彭縣竹瓦街窖藏青銅器上可以得到證明。蜀人已經參加了中原地區的重大政治活動,《尚書·牧誓》的記載是可信的。正因為蜀人很早就和中原地區發生交往,在中原文化強烈地影響下,相當於商、周時期的蜀文化已經進入文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