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菲根鮑姆超聲心動圖學

鎖定
《菲根鮑姆超聲心動圖學》是2009年人民衞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Harvey Feigenbaum、Wiliam F.Armstrong、Thomas Ryan、張運 [1] 
中文名
菲根鮑姆超聲心動圖學
作    者
Harvey Feigenbaum
Wiliam F.Armstrong
Thomas Ryan
張運
原作品
Feigenbanm's Echocardiography
譯    者
王志斌
出版社
人民衞生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9月1日
頁    數
686 頁
開    本
16 開
裝    幀
精裝
ISBN
9787117119719

目錄

菲根鮑姆超聲心動圖學內容簡介

《菲根鮑姆超聲心動圖學(第6版)》內容簡介:最新版《菲根鮑姆超聲心動圖學》的主要變化不僅反映在關於超聲心動圖的具體內容方面,而且還體現在這部著作的歷史變遷。與以前發行的版本一樣,本版同樣包含了許多反映當代超聲心動圖學領域最新變化的重要進展。目前一個更為重要的變化是超聲心動圖學已經成為了心臟影像醫學的支柱,並且是臨牀心臟病學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着圖像獲取和顯示的數字化,超聲心動圖報告及圖像已經無所不在,醫生在整個臨牀醫療場所到處都能夠獲得並使用它們。現在幾乎在每一個地方,包括急診室、辦公室、門診部,甚至旅館和家裏,都可以得到超聲心動圖報告和圖像。 [1] 

菲根鮑姆超聲心動圖學目錄

第一章 超聲心動圖學發展史
各種超聲心動圖技術的發展
超聲心動圖的記錄
心臟超聲技術員
超聲心動圖的教育與組織
參考文獻
第二章 心臟超聲診斷物理基礎與技術原理
物理基礎
超聲波與組織之間的相互作用
探頭
超聲束的調控
分辨力
超聲圖像的產生
超聲波能量的發射
圖像顯示方式
成像過程中的限制性
信號處理
組織諧波成像
偽像
多普勒超聲基本原理
多普勒技術類型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的限制性
多普勒偽像
組織多普勒成像
超聲波的生物效應
建議閲讀文獻
第三章 超聲心動圖技術類型
成像裝置與方法
彩色B型掃描
多普勒成像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彩色M型多普勒成像
組織多普勒成像
組織定徵
心臟超聲波信息的獲取
經胸超聲心動圖
手提式超聲儀
專用單聲束掃描探頭
三維超聲心動圖
心外膜成像
心腔內超聲心動圖
血管內超聲
數字化超聲心動圖室
建議閲讀文獻
第四章 造影超聲心動圖
超聲造影原理
臨牀應用
超聲與造影劑的相互作用
檢查方法
間歇成像
低機械指數成像
影響造影效果的其他機械因素
多普勒成像
造影偽像
心腔造影及其臨牀應用
多普勒頻譜信號的增強
檢測分流
其他疾病的檢測
心肌灌注聲學造影
建議閲讀文獻
第五章 超聲心動圖檢查方法
探頭的選擇
患者的體位
探頭的放置
經胸超聲心動圖檢查的步驟
胸骨旁長軸切面
胸骨旁短軸切面
心尖切面
劍突下檢查
胸骨上窩切面
二維圖像的方向
左心室室壁節段
經食管超聲心動圖的切面
超聲心動圖用於篩查
超聲心動圖培訓
建議閲讀文獻
第六章 左心室功能評價
一般原理
線性測量
M型超聲評價左心室功能的間接指標
二維超聲的測量
左心室質量的測定
生理性肥厚與病理性肥厚
左心室的局部功能
非缺血性室壁運動異常
人工起搏心律
心室預激
術後心臟的運動
心包縮窄
左心室整體功能的多普勒評價
測定左心室收縮功能的其他技術
左心室dP/dt的測定
多普勒組織速度
應變率成像及其他多普勒組織參數
舒張功能的評價
舒張功能的評價方法
M型超聲心動圖,
二維超聲心動圖
多普勒評價舒張功能
二尖瓣前向血流的評價
等容舒張時間的測定
肺靜脈血流的評價
組織多普勒成像
彩色M型多普勒成像
二尖瓣血流彌散
左心房容量及大小
舒張功能的評價小結
建議閲讀文獻
第七章 左右心房和右心室
左心房
左心房的大小和容量
左心房的功能
肺靜脈
右心房
右心房血栓
右心房的血流
右心室
右心室的大小和容量
右心室負荷過重
右心室發育不良
建議閲讀文獻
第八章 血流動力學
M型和二維超聲心動圖的應用
血流定量
血流測量的臨牀應用
壓力階差的測量
Bemoulli方程的應用
壓差半降時間的測定
連續性方程
心肌做功指數
左心室充盈壓的估測
建議閲讀文獻
第九章 心包疾病
超聲心動圖評價心包
心包積液的檢測和定量
心包的直接觀察
心包積液與胸腔積液的鑑別
心包填塞
心包填塞的超聲心動圖表現
心包填塞的多普勒表現
心包縮窄
超聲心動圖診斷
心包縮窄的多普勒表現
縮窄性心包炎與限制型心肌病的鑑別
其他心包疾病及其監測
術後心包積液
超聲心動圖引導下的心包穿刺
建議閲讀文獻
主動脈瓣狹窄的多普勒評價
主動脈瓣狹窄的其他定量方法
多巴酚丁胺負荷超聲心動圖評價主動脈瓣狹窄
臨牀決策的制定
M型和二維超聲心動圖檢查
主動脈瓣反流的確診
主動脈瓣反流程度的評估
急性與慢性主動脈瓣反流
左心室的評價
其他主動脈瓣異常
建議閲讀文獻
第十一章 二尖瓣疾病
二尖瓣的解剖
二尖瓣疾病的生理學
M型超聲心動圖表現
經食管超聲心動圖
三維超聲心動圖
二尖瓣狹窄程度的解剖學測定
多普勒測定二尖瓣狹窄程度
運動壓差
二尖瓣狹窄的繼發表現
繼發性肺動脈高壓
手術治療時機的選擇
多普勒評價二尖瓣反流
二尖瓣反流程度的測定
評價二尖瓣反流的其他影響因素
連枷瓣葉
其他二尖瓣異常
二尖瓣腫瘤
二尖瓣動脈瘤
二尖瓣穿孔
瓣環膿腫
瓣環斷裂
類癌與減肥藥所致的瓣膜病
建議閲讀文獻_
第十二章 三尖瓣和肺動脈瓣
臨牀概述
肺動脈瓣
肺動脈瓣反流
右室流出道的評估
肺動脈瓣的其他病變
三尖瓣
三尖瓣的多普勒評價
估測右心室收縮壓
其他疾病
Ebstein畸形
起搏器和導管
三尖瓣切除術
心肌活檢
三尖瓣腫瘤
缺血性心臟病
建議閲讀文獻
臨牀概述
贅生物的超聲特點
超聲診斷的準確性
診斷標準的評價
心內膜炎的併發症
預後與風險預測
心內裝置的感染
右心心內膜炎
心內膜炎的檢查步驟
建議閲讀文獻
第十四章 人工心臟瓣膜
人工瓣膜的種類
正常人工瓣膜的功能
一般成像方法
人工主動脈瓣
人工二尖瓣
人工瓣功能障礙的明確病因
梗阻
機械衰竭
右心人工瓣
建議閲讀文獻
第十五章 冠心病
臨牀概述
冠狀動脈綜合徵的病理生理學
室壁運動異常的檢測和定量
心肌應變和應變率成像
評價心肌缺血的其他方法
超聲心動圖評價臨牀綜合徵
心絞痛
室壁運動異常的演變
預後評價
急性心肌梗死時收縮和舒張功能的多普勒
評價
急性心肌梗死的併發症
心包積液
梗死膨展
遊離壁破裂
左心室血栓形成
右心室心肌梗死
室間隔破裂
慢性冠心病
左心室室壁瘤
假性室壁瘤
慢性重構
附壁血栓
二尖瓣反流
冠狀動脈直接顯像
川崎病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直接顯像
建議閲讀文獻
生理基礎
檢查方法
平板運動試驗
踏車運動試驗
多巴酚丁胺負荷超聲心動圖
雙嘧達莫和腺苷
負荷試驗類型的選擇
負荷超聲心動圖的解讀
室壁運動分級
負荷狀態的室壁運動反應
冠狀動脈病變的定位
與症狀及心電圖變化的相關性
冠心病的檢測
與核素顯像技術的比較
負荷超聲心動圖的應用
負荷超聲心動圖評價預後的價值
負荷超聲心動圖在心肌梗死後的應用
負荷超聲心動圖在血管再通後的應用
術前風險評估
負荷超聲心動圖在女性中的應用
負荷超聲心動圖評價心肌存活性
心肌造影負荷超聲心動圖的應用
負荷超聲心動圖在瓣膜性心臟病中的
應用
建議閲讀文獻
第十七章 心肌病
概述
左心室收縮和舒張功能的多普勒評價
舒張功能的評價
……
第十八章 先天性心臟病
第十九章 超聲心動圖在ICU和術中的應用
第二十章 主動脈疾病
第二十一章 腫瘤與血栓
第二十二章 超聲心動圖與全身性疾病
索引

菲根鮑姆超聲心動圖學序言

最新版《菲根鮑姆超聲心動圖學》的主要變化不僅反映在關於超聲心動圖的具體內容方面,而且還體現在這部著作的歷史變遷。與以前發行的版本一樣,本版同樣包含了許多反映當代超聲心動圖學領域最新變化的重要進展。目前一個更為重要的變化是超聲心動圖學已經成為了心臟影像醫學的支柱,並且是臨牀心臟病學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着圖像獲取和顯示的數字化,超聲心動圖報告及圖像已經無所不在,醫生在整個臨牀醫療場所到處都能夠獲得並使用它們。現在幾乎在每一個地方,包括急診室、辦公室、門診部,甚至旅館和家裏,都可以得到超聲心動圖報告和圖像。
超聲心動圖在臨牀心臟病學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凡是心臟疾病的描述和分析幾乎總是涉及超聲心動圖檢查結果,所以心內科醫生必須要熟悉超聲心動圖。鑑於超聲心動圖在臨牀工作中日益重要的地位與作用,第6版《菲根鮑姆超聲心動圖學》在內容上更加註重於臨牀,較以前版本更加強調了如何將超聲心動圖技術與臨牀實踐相結合,每一章節對於超聲心動圖具有應用價值的臨牀問題都做了一個簡要性回顧。
在以前版本中,大部分插圖是從以往出版的文獻中複製而來,而第6版所有的插圖都是數字化圖像,從而使插圖質量得到了提高。更有價值的是,本版配有DVD光盤,提供了大量的二維和彩色多普勒超聲的動態圖像。超聲心動圖是一種影像技術,所以大量的插圖對於正確地認識和理解這一診斷技術是非常必要的。
第6版與以前版本最重要的區別在於它不再是由一位作者完成的著作。本書前三版全部章節均由我自己撰寫,而第4版的一個章節由William Arm-strong撰寫,第5版的一個章節由Tom Ryan完成。第6版由我們三人共同撰寫,除極少數情況外,大部分工作是Bill和Tom完成的。本書作者的變化是基於多方面的原因。首先,現在由一位作者單獨完成一部涵蓋超聲心動圖學全部內容的優秀著作幾乎是不可能的。超聲心動圖技術近年來進展迅速,關於它在臨牀心臟病學中的應用幾乎能寫成一部小型心臟病學專著。其次,我認為Bill和Tom是超聲心動圖學界下一代資深權威的代表,這部著作理應在他們的關心與愛護下繼續發展。
儘管本書由多位作者撰寫,但是我們竭力使它讀起來好像出自一人之手。這一點對我來説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體會到如果所有的章節都是以同一種風格寫作並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將會使讀者更好地進行閲讀與理解。Bill和Tom都是在印第安納大學開始其超聲心動圖學術生涯,我們對超聲心動圖的認識有着共同的基礎,並且兩人都參與了以前版本的撰寫,所以他們自然也就成為了最新版的主要作者。我們三人對全書的每一個章節都進行了閲讀,提出了修改意見。我們盡最大努力保證每一個章節的寫作風格相同,使讀者難以分辨到底出自誰之手。本版本幾乎所有插圖都是原始資料,而任何一家研究機構單獨擁有這些涉及超聲心動圖所有問題的圖譜都是非常困難的,這也是本書為多家研究機構共同創作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本書所有插圖來自於我們三家研究機構,內容覆蓋面極為廣泛。
在以前版本中,我非常詳盡地羅列了大量參考文獻,目的在於可以作為一個參考文獻圖書館來使用。在當今的信息網絡時代,參考文獻的獲取變得十分容易,因此,本版本不再羅列大量參考文獻,不過我們仍然為讀者提供了一些相關文獻閲讀指導,以便讀者能夠了解到在何處可以發現更多的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