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華表柱

鎖定
華表柱是一種中國傳統建築形式。相傳華表是部落時代的一種圖騰標誌,古代設在宮殿、陵墓等大建築物前面做裝飾用的大石柱,柱身多雕刻龍鳳等圖案,上部橫插着雕花的石板。
中文名
華表柱
外文名
ornamental columns erected in front of palaces, tombs, etc
拼    音
huá biǎo zhù
類    型
中國傳統建築形式

目錄

華表柱簡介

明十三陵華表 明十三陵華表
【詞語】華表柱
華表柱 華表柱
【拼音】 huá biǎo zhù
【出處】
遼陽城內鼓樓東,昔丁令威家此,學道得仙,化鶴來歸,止華表柱,以咮畫表,雲:“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歲今始歸,城郭雖是人民非,何不學仙冢累累。”
摘自明張岱所著《夜航船
【解釋】
華表 huábiǎo [ornamental columns erected in front of palaces, tombs, etc.] 也稱“華表柱”。古代設在宮殿、陵墓等大建築物做裝飾用的大石柱,柱身多雕刻龍鳳等圖案,上部橫插着雕花的石板。

華表柱其他信息

《明會典》稱之為擎天柱。聳立在天安門前的高大漢白玉華表,圍繞着天安門共有四座。華表的上部有兩個圓盤形的柱帽稱為承露盤,其上雕刻着蹲立的龍狀神獸。這樣的華表在明十三陵也有兩對。在清代陵墓中也有,只是柱頭有所變化,明華表柱頭多為神獸,而清陵柱頭多為蓮花頭或寶瓶狀。
天安門的華表 天安門的華表
天安門的華表前後各有一對,“門外華表柱二,金水橋環之,門內亦華表柱二”。與天安門同建於明永樂年間,迄今已有500多年曆史。
每根華表由須彌座柱礎、柱身和承露盤組成,通高為9.57米,重20000多公斤。在直徑為98釐米帶有層層迴環不斷的雲朵石柱上,盤繞着一條巨龍,龍四足,無爪雕飾得卓約生動,躍然飛舞,可謂鱗角崢嶸,臂爪勁健,給人以玉龍遨遊雲天之感。在雕龍巨柱頂端,橫叉着白石雲翅,呈朵狀。雲翅上面是圓型承露盤,盤上有一蹲獸,名“望天”。在八角形漢白玉須彌座四面雕刻雲龍,外面四周環繞白石雕花欄杆,欄杆四角柱頭上,雕有四隻憨態可掬的小石獅子,它們頭朝的方向與“望天”的方向一致。亭亭玉立,造型精美的華表,是主體建築天安門的極好裝飾,使得天安門更加威嚴壯麗。
對於天安門的兩對華表,北京曾經流傳過耐人尋味的古老傳説。
據説華表頂上的蹲獸叫吼(音),是龍的九子之一,有守望的習性。天安門前面那對華表上的石面向南,望着皇宮外頭,人們叫它“望君歸”。它們負責注視皇帝外出時的行為,盼望皇帝早日回宮,不要老在宮外尋歡作樂,久出不歸,荒廢朝政。當皇帝外出遊玩久久不歸的時候,“望君歸”就説話了:“君主啊,你不要在外面遊逛了,你回來料理國事吧,我們日夜盼望你回來,把眼睛都快望穿了。”在天安門後面的一對華表上面向北的石,翹首宮內,人們叫它“望君出”。它們負責監視皇帝的宮廷生活,如果皇帝深居後宮,不經常出來查看民情,便勸戒皇帝説:“君主啊,你不要老是呆在宮殿裏,只顧和后妃取樂,你該出來看看人民的苦難吧!我們日夜盼望你出來,把眼睛都快望穿了。”
封建社會裏,老百姓希望遇到“太平盛世”,希望遇到開明的好皇帝,於是就產生了“望君歸”、“望君出”的民間故事。它表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對他們用自己雙手建築起來的美麗華表的深厚感情。同時,也流露出人民樸素的願望和對統治者奢靡生活的不滿情緒。
天安門前金水橋畔兩根對稱的華表,原來並不在現今的位置。在共和國誕生後的前幾年裏,天安門廣場的國慶節時都要舉行盛大的遊行機會等羣眾活動。為方便遊行隊伍和交通的便利,1950年8月把華表和石獅向北挪移了6米。搬動兩萬多公斤的華表,説起來也不怎麼費力,但考慮到華表柱身上的精雕細刻不至於受到絲毫損壞,最後決定用衫蒿杆、麻繩和吊鏈等傳統的起重方法,把華表移到了現今這個地方。整個挪移工作分為瓦工、扎架、石工、搬運四部分,各環節相互配合,組織工作非常嚴密。在華表遷移中,一位祖上五輩都為宮廷建築搭架子,15歲入清內務府營造司房庫,年已64歲的老搭材匠徐榮起了技術上的指導作用。
從華表等精美的古建築中,足見中華民族高超的藝術才能和智慧。
燕園文物之華表
在辦公樓前開闊的草坪上,矗立着一對高大峻拔、雕刻精美的華表。它們歷經百年滄桑,給這個古老而年輕的校園增添了幾分典雅與莊重 在談到這對華表之前,有必要簡略回顧一番華表在我國演變的歷史。從我國曆史上來看,華表起源甚早。相傳堯舜時在交通要道講究豎立木牌,讓人在上面寫諫言,名曰“誹謗木”,或簡稱“謗木”,也叫“華表木”。《淮南子·主木訓》記載:“臣聞堯舜之時,諫鼓謗木,立之於朝。”最初這種“謗木”多豎立在交通要道,供人們寫諫,評論時政,同時也能起到路標作用
到了漢代,華表木就發展演變為通衢大道的標誌。因為這種標誌遠看好似花朵,故稱“華表”(古時,“花”同“華”)。漢代還講究在郵亭的地方豎立華表,可使送信人不致迷失方向。《説文·木部》:“桓,亭郵表也。”古人徐鍇又作了進一步説明:“亭郵立木為表……表雙立為桓。”因此,華表亦稱為“桓表”。
後來,華表逐漸發展成為裝飾建築品,多設在橋樑、宮殿、城垣或陵墓前做為標誌。立在陵墓前的叫“墓表”,多數為石造,柱身雕有蟠龍等紋飾,頂端是雲板或蹲獸,表上的蹲獸叫“望天犼”。北宋大畫家張擇端畫的《清明上河圖》中,汴梁虹橋兩端就畫有兩對高大的華表,頂端白鶴佇立,神態生動各異。唐詩人杜甫有詩曰:“天寒白鶴歸華表,日落青龍見水中。”始建於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的石造聯拱橋,即著名的盧溝橋,其兩頭也有華表四座,高4.65米,石柱上端橫貫着雲板,柱頂有蓮座圓盤,圓盤上雕有石獅子,莊嚴秀美,氣勢非凡,為石橋增添了富有民族特色的裝飾。明永樂年間建造承天門(即今天安門)時也建有兩對華表。
華表頂上的異獸,是古時傳説中的一種神奇動物,其特性善吼叫,名曰“吼”(亦作“犼”)。放在皇宮門裏的華表,犼衝着北方,名叫“望君出”,每當民間發生災害時,望君出就呼喚君王出宮;宮門外的華表上,犼衝着南方,叫“望君歸”,君王如果在宮外玩的太久,望君歸就會提醒説:回來吧,君王。
關於華表,流沙河先生也曾撰文《華表用來報時》,文中這樣説道:
“今人衣裘,毛向裏面。古人衣裘,毛向外面。所以表字篆文是由衣毛二字組成,意謂裘衣以毛為表。從此引申出了外表、儀表、表面、表現等義。古代官方廣設木柱,張貼布告,並讓民間在柱上寫批評意見,用來表示政務公開,故名華表。暴秦極端獨裁,取消華表。秦亡漢興,重設華表。古代民主精神,微弱一線,賴以傳承華表柱頂,兩木水平正交,各指東西南北,故又名交午木。十字形正交,古謂之交午。在太陽下,觀察華表投影,若指向正北了,便是地方時的白晝十二點了。可見華表又有報時功能。今之計時器,名之曰表者,由華表來也。
古代天文學家立竿測影,憑竿影的長短推定夏至冬至,然後算出曆法,敬授民時。那一根竿名之曰表,這就是華表的胚胎。後有圭表之設。只須在斜置的圭版上插一木籤,視其投影所指,便能讀出時間,這就是日晷了。
這麼看來,華表的用途和內涵還是相當豐富的,它既體現着民主精神,又在一定意義上是權力的象徵,還有計時、裝飾之用,真可謂是實用性與藝術性的完美結合。
燕園裏的這對華表由漢白玉雕成,通高約8米,下方的八方形、須彌座高為1.24米。華表柱身刻有云彩和姿態各異的蟠龍,是凝結了中國雕刻藝術、極具美學價值的精品。
這兩座華表來自何處呢?説起來這其中還有一段典故。原來這兩座華表是圓明園安佑宮中的遺物之一,當年被安放在安佑宮琉璃坊前。在清末民初崇彝的《道鹹以來朝野雜記》中有記載曰:
鴻慈永祜,在月地雲居之後,循山徑入,其中為安佑宮,乾隆七年建,其前琉璃坊三座,左右華表刻雲氣,甚精巧,民國十四年猶及見之。聞人言:今已為燕京大學所取。
根據這段記載,這兩座華表至遲當建於乾隆七年(1742)。至於如何從圓明園移到燕園,當年的《燕京大學校刊》曾對此有較為詳細的記載,稱移此華表時,曾“商諸圓明園之主管者,擬將此石柱移歸本校保存,並經地方當事人之認可,遂鳩工起運,陸續移來三座……”,“國立北平圖書館落成,商準北平市政府,將存放天安門前之石柱移歸該館,同時函商本校,請將所存之三柱移贈其一,……當即準如所請,函報市政府備案,並聲明尚存二柱,仍由本校保存,旋得市政府認可,於是本校行政執行委員會乃決議將此二柱豎立於貝公樓前,以資瞻仰。此項豎立費及配製柱頂之鎮物費,為數約一千數百元。
但是仔細觀察一下這對華表,會發現一粗一細,並非一對。原來1925年燕京大學建校舍時,只從圓明園運來了3根,第四根卻被運到城裏,1931年曾橫卧在天安門前道南。當北京圖書館建文津街新館時,欲將燕大多餘的一根華表搬走與天安門前的另一根合成一對,不料搬運時陰錯陽差,結果燕大和北圖的華表皆不成對,成就了這一樁趣事。
1952年,北大離開了沙灘的民主廣場,來到了華表的跟前,而北大關注社會的天性也同華表一般亙古不 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