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清朝皇家陵寢

鎖定
清代帝王陵寢,從建陵年代和地理位置,可分為清初關外三陵、清東陵和清西陵三個陵區。 [2]  清朝自定都北京後,仿照前朝建陵規制,興建了規模宏大的陵園。入關後經歷的10個皇帝,除末代皇帝溥儀未建陵外,從順治到光緒9個皇帝和他們的后妃分別葬在位於河北省遵化市的清東陵和位於保定市易縣的清西陵。 [3] 
2000年11月30日,遵化市清東陵作為中國明清皇家陵寢之一,與清西陵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締約國大會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4] 
中文名
清朝皇家陵寢
地理位置
遼寧瀋陽、新賓滿族自治縣;河北遵化、易縣 [1] 
所處時代
清代
著名景點
孝陵、泰陵等 [2] 
範    圍
清初關外三陵、清東陵和清西陵

清朝皇家陵寢建築形制

清代帝王陵寢,從建陵年代和地理位置,可分為清初關外三陵、清東陵和清西陵三個陵區。清東陵和清西陵的陵墓從規劃建制到建築造型均仿照明朝,採用集中陵區的手法,安排總入口,從正紅門開端,經統一的神道石像生、碑亭及華表,然後分達各陵區。其佈局順序為:五孔石券橋、牌樓、碑亭、三孔券橋,大月台、宮門、隆恩殿及左右配殿,而後為石平橋、月台、琉璃門、五供、方城(上立明樓)、月牙城、寶城、寶頂。皇帝、皇后、親王、公主、嬪妃的陵制級別相當嚴格,形成了一套程式化的規則。 [18] 

清朝皇家陵寢清東陵

清東陵位於河北省遵化市以西23公里的昌瑞山,距北京125公里。始建於順治十八年(1661年),佔地面積2500平方公里,是中國現存規模龐大,建築帝王陵墓羣之一。清東陵自1661年開始營建,歷時247年才告結束。共建有皇帝陵五座,有順治皇帝孝陵康熙皇帝景陵乾隆皇帝裕陵咸豐皇帝定陵、同治皇帝的惠陵,皇后陵四座,即孝莊文皇后昭西陵孝惠章皇后孝東陵、以及慈安、慈禧的定東陵兩座,妃園寢五座,即景陵皇貴妃園寢、景陵妃園寢裕陵妃園寢、定陵妃園寢、惠陵妃園寢,公主陵一座,共計埋葬14個皇后和136個妃嬪。

清朝皇家陵寢孝陵

清孝陵 清孝陵 [5]
孝陵是清世祖福臨(順治皇帝)的陵寢,是清王朝入關後在關內營建的第一座陵寢,是清東陵的首陵(也稱主陵),也是清陵中規模最大的陵寢。孝陵以昌瑞山為祖山(靠山),以影壁山為案山,以金星山為朝山(也稱照山),其數十座建築和石雕沿着這三山的連線疏密有致地排列開來,長達6km,成為氣勢磅礴的陵園中軸線。
孝陵坐北朝南,從第一座建築石牌坊起,向北依次為:下馬碑、東西班房、大紅門、具服殿、聖德神功碑樓、石像生、東西班房、龍鳳門、一孔橋、七孔橋、五孔橋、下馬碑、三路三孔拱橋、神道碑亭、東西朝房、東西班房、隆恩門、東西焚帛爐、東西配殿、隆恩殿、三座門、二柱門、石祭台、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寶頂下是地宮,陵前左側是神廚庫。這數十座形式各異、大小不一的建築和石雕由一條寬約10米以磚石鋪砌的神道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序列。 [5] 
孝陵的陵址是世祖福臨親自選定的,但由於當時仍在定鼎初期,戰爭不斷,災害頻仍,國庫空虛,加之福臨英年早逝,其生前未建陵寢。福臨駕崩當年,即順治十八年(1661年)開始籌建陵寢,康熙元年(1662年)九月破土,康熙二年(1663年)二月動工興建。由於當時經費不足,福臨又停靈待葬,清廷不得已拆用了北京北海西岸的一組明代建築--清馥殿的部分舊料。地宮建成後,福臨及其二位皇后先行入葬,地面其它建築繼續營建,大約完工於康熙十二年(1673年)以後。 [5] 
孝陵地宮內共葬3人,即清世祖福臨、孝康章皇后和孝獻皇后。由於當時清朝仍盛行關外的火化舊俗,所以福臨及其二位皇后死後均為火化,地宮內並無棺槨,只有3個“寶宮”。 [5] 
孝陵是清王朝仿照明陵規制在關內營建的第一座皇陵,成為後世清陵的模式和藍本。 [5] 

清朝皇家陵寢景陵

景陵是清聖祖康熙皇帝玄燁的陵寢。康熙十三年(1674年),玄燁的嫡皇后孝誠皇后崩逝。嫡後應與皇帝合葬,在此情形下,玄燁不得不把營建山陵之事提到日程上來。經大臣們精心相度,玄燁欽定,陵址選定在河北遵化馬蘭峪清孝陵東南二里之地。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月初十日正式興工,康熙二十年(1681年)景陵基本建成。其建築規制除不建石牌坊、大紅門、具服殿、石像生外,基本與孝陵相同。弘曆即位後,為景陵補建了石像生。 [6] 
景陵規制雖然效法孝陵,但又有許多重大的改進和創新。孝陵聖德神功碑樓仿明陵制度,立石碑一座,所不同的是用滿、漢兩種文字鐫刻碑文,均刻在碑陽。建景陵聖德神功碑樓時,因聖祖在位日久,功行隆盛,碑文較長,兩種文字於一碑不能盡載,世宗決定豎立兩碑,左碑刻滿文,右碑刻漢字。世宗首立雙碑,自此成為定製。 [6] 
自景陵二碑三匾上的文字由世宗親筆御書並鈐用“雍正尊親之寶”後,各帝陵以及後陵碑匾上的文字均由嗣皇帝御書並鈐用寶文,成為定製。自景陵開始,凡碑匾上的三種文字字體均大小一致,顯示了清朝統治者在處理民族關係上已有了明顯的進步。 [6] 
景陵在喪葬制度方面也有諸多重要的改變。景陵首開皇帝陵內袝葬皇貴妃的先例;景陵是清朝皇家陵寢中第一個廢除火化、將屍體葬入棺槨的陵寢;景陵開創了皇帝陵內先葬皇后、不閉石門、以待皇帝的制度。上述景陵的重大改革和創新使清朝的陵寢制度更為完善,對後世清陵產生了重要影響。 [6] 
雍正元年(1723年)九月初一日,聖祖玄燁葬入景陵地宮,景陵同時還葬有孝誠、孝昭、孝懿、孝恭4位皇后並袝葬敬敏皇貴妃。 [6] 

清朝皇家陵寢裕陵

裕陵是清高宗弘曆(乾隆皇帝)的陵寢,位於孝陵西側的勝水峪,始建於乾隆八年(1743年)二月初十日丑時,完工於乾隆十七年(1752年),耗用白銀178萬多兩。 [7] 
裕陵 裕陵
裕陵的建築規制與景陵基本相同,營建時正值清朝的鼎盛時期,國泰民安,財力雄厚,因此建築規模宏大,材料精良,富麗堂皇,多有創新。與景陵、泰陵相比,裕陵石像生增加了麒麟、駱駝、狻猊,共有8對,其數量在清代陵寢中居於第二位;隆恩殿內東暖閣被闢為佛樓,從此以後,凡帝陵東暖閣皆建為佛樓,成為定製;其它帝陵陵寢門前的玉帶河上都建三座小平橋,唯獨裕陵修建了三座規制相同的一孔拱橋,龍鳳柱頭欄杆兩端不用抱鼓石,改用靠山龍,在清陵中僅此一例;隆恩門前的三路三孔拱橋兩側各建一座對稱的平橋,自此成為定製。裕陵聖德神功碑樓仿景陵聖德神功碑樓式樣,立雙碑,東碑刻滿文,西碑刻漢字。值得一提的是碑文由仁宗(嘉慶皇帝)顒琰撰寫,而漢字則由高宗弘曆的第十一子、以書法見長的成親王永瑆書寫。因此,此功德碑不僅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而且還有極高的書法價值。 [7] 
裕陵最值得稱道、最富文化內涵的是地宮。其地宮為傳統的拱券式石結構,由九券四門構成。從第一道石門起到最後的金券,券頂、平水牆、月光石上都佈滿佛教題材的石雕圖案,堪稱莊嚴肅穆的地下佛堂。四道石門上有八大菩薩像,第一層門洞券內平水牆上有四大天王像,明堂券頂部有五方佛,穿堂券東西牆壁上有相同的兩組五欲供,明堂券和金券東西兩壁的月光石上有八寶、法杵、寶珠、喇嘛塔、執壺等圖案,還有用29,464個藏文和647個梵文鐫刻的佛經咒語。這些石雕形象生動,佈局嚴謹,刻技精湛,被譽為石雕的藝術寶庫。在明堂券內東西平水牆下設有四組冊寶座。金券內設有石制的須彌座形的棺牀,棺牀正中安設高宗的梓宮,棺下有金井一眼。高宗棺柩左右為孝賢、孝儀兩位皇后以及慧賢、哲憫、淑嘉皇貴妃的棺槨。裕陵地宮對於研究清代陵寢、乾隆皇帝的生平以及佛教石刻具有極為珍貴的價值,而裕陵地宮的未解之謎更吸引着人們不斷地探求。 [7] 
1928年,發生了震驚中外、駭人聽聞的孫殿英東陵盜寶案,裕陵地宮被盜掘。1975年對地宮進行過清理,1977年對裕陵建築進行了全面修繕,1978年裕陵及地宮對外開放。 [7] 

清朝皇家陵寢定陵

定陵 定陵
定陵是清文宗奕詝(咸豐皇帝)的陵寢,位於清東陵最西端的平安峪。定陵於咸豐九年(1859年)四月動工,至同治五年(1866年)告竣,耗銀313萬多兩。同時,定陵也有一些獨創,如取消隆恩殿東西北三面的石欄杆;在方城的月台和礓兩側增加石欄杆;方城前礓改為上下兩段,中間設緩步平台等。定陵的規制為後來穆宗的惠陵和德宗的崇陵所效仿,因此,它起到了承前啓後的作用,在清代陵寢史上是一個轉折點。 [14] 
由於定陵的營建正處於清王朝的危難時期,其間先後經歷了太平天國起義、捻軍起義、第二次鴉片戰爭、圓明園被毀、文宗出逃並死於避暑山莊,內外交困,財政極度困難,所以工程曾一度中斷。且為了解決經費不足的問題,不得不大量使用寶華峪舊料。因此與其它陵寢相比,定陵不僅工期長,而且質量也較差。 [14] 
文宗死後,因定陵尚未建成,其梓宮及其原配嫡皇后孝德顯皇后的梓宮先在東陵隆福寺行宮暫安。同治四年(1865年)定陵基本建成,同年九月二十二日,文宗和孝德顯皇后的梓宮同時葬入定陵地宮。 [14] 

清朝皇家陵寢惠陵

惠陵是清穆宗載淳(同治皇帝)的陵寢,位於清東陵境內東南之雙山峪,是清代皇家在東陵興建的最後一座皇帝陵。按照封建定製,新君即位後就應相度萬年吉地,營建陵寢。但穆宗在13年中未提及此事。穆宗駕崩後,建陵一事才被提到日程上來。穆宗逝後10天,兩宮皇太后頒發懿旨,決定為大行皇帝選吉地建陵。派出的相度大臣都是朝中的親信重臣,他們在東陵、西陵界內遍行相度,找到了數處備選吉地。經過反覆比較,認為在東陵以雙山峪最好,西陵則以金龍峪最佳。經兩宮皇太后懿旨,最後確定東陵的雙山峪為穆宗的萬年吉地。任命奕譞、魁齡、榮祿、翁同龢為承修大臣,於光緒元年(1875年)三月十二日午時破土,八月初三日午時動工營建。規制仿定陵。光緒四年(1878年)九月惠陵及妃園寢全工告竣,歷時3年。惠陵實用銀4,359,110.89兩,妃園寢用銀517,775.428兩。 [13] 
惠陵及妃園寢各建築的主體架樑及大木構件均使用棪楠木。光緒五年(1879年)三月二十六日,穆宗載淳和孝哲皇后梓宮葬入惠陵地宮。 [13] 

清朝皇家陵寢菩陀峪定東陵

定東陵是清文宗孝貞顯皇后(慈安)和清文宗孝欽顯皇后(慈禧)的陵寢。因位在咸豐定陵東側,所以稱定東陵。慈安之陵位於普祥峪,慈禧之陵位於菩陀峪,為示區別,慈安陵又稱普祥峪定東陵,慈禧陵又稱菩陀峪定東陵。 [8] 
定東陵 定東陵
定東陵始建於同治五年(1866年),完成於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歷時42年。建陵之初,兩宮皇太后就派體仁閣大學士周祖培、理藩院左侍郎英元、左都御史全慶到東陵相度萬年吉地。同治十二年(1873年)三月,兩宮皇太后借謁陵之時親臨閲視,確定普祥峪、菩陀峪為兩太后的萬年吉地,並任命兩陵的承修大臣。同治十二年八月二十日兩陵同時破土動工,歷經6年,於光緒五年(1879年)六月完工。兩陵並排,規制相同,中間只隔一條馬槽溝。慈安陵用銀2,665,743.823兩,慈禧陵用銀2,275,818.046兩。兩陵規制在孝東陵的基礎上又增建了神道碑亭和下馬碑,用料講究,質量優良,在皇陵中堪稱上乘。光緒七年(1881年)三月慈安崩逝,同年九月入葬。 [8]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慈禧以年久失修為由,對剛建成16年的菩陀峪定東陵進行了重修。重修工程由慶親王奕劻和文淵閣大學士榮祿主持。隆恩殿、東西配殿、方城、明樓均拆除重建,並對其餘建築揭瓦大修,歷時13年,至慈禧臨死前幾天才全工告竣。重修後的慈禧陵,特別是隆恩殿和東西配殿構件改用名貴的黃花梨木、油飾彩繪全部貼金等在明清兩代皇陵中獨一無二,更顯精美豪華,金碧輝煌。 [8] 
慈禧於宣統元年(1909年)十月初四日葬入地宮。1928年,發生了震驚中外、駭人聽聞的孫殿英東陵盜寶案,慈禧陵墓內的金珍玉寶被洗劫一空。1979年和1983年,文物工作者先後對其地宮和內棺進行了清理。目前,慈禧陵地上建築和地宮均已向遊人開放。 [8] 

清朝皇家陵寢清西陵

清西陵是清朝帝王兩大陵寢之一,位於河北省易縣城西15公里處的永寧山下,離北京120多公里。周界約100公里,陵域北起奇峯嶺,南到大雁橋,東自梁各莊,西止紫荊關,面積達800餘平方公里。是清入關後營建的又 一處規模較大的陵墓區,也是歷代帝王陵園建築保存比較完整的一處。這裏北依峯巒疊翠的永寧山,南傍蜿蜒流淌的易水河,古木參天,景態雄偉。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選此為陵址。雍正的陵址本來是選在清東陵九鳳朝陽山,但他認為“規模雖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帶砂石,實不可用”,因而將原址廢掉,命另選“萬年吉地”。選陵址者奏稱,易縣永寧山下是“乾坤聚秀之區,陰陽匯合之所,龍穴砂水,無美不收。形勢理氣,諸吉鹹備。”雍正皇帝覽奏後十分高興,也認為這裏“山脈水法,條理詳明,洵為上吉之壤”。自此,清各代皇帝便間隔分葬於遵化和易縣東、西兩大陵墓。
清西陵自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首建泰陵,至公元1915年光緒的崇陵建成,歷經186年,共建有皇帝陵四座,即雍正帝的泰陵、嘉慶帝的昌陵、道光帝的慕陵和光緒帝的崇陵,皇后陵三座,分別為孝聖憲皇后的泰東陵、孝和睿皇后的昌西陵、孝靜成皇后的慕東陵,王公、公主、妃嬪園寢7座,埋葬着雍正、嘉慶、道光、光緒4個皇帝,9個皇后,56個妃嬪及王公、公主等共80人。建築面積達5萬多平方米,共有宮殿1000多間,石雕刻和石建築100多座,構成了一個規模宏大、富麗堂皇的古建築羣。
清西陵還有一座沒有建成的帝陵,是中國末代皇帝溥儀的陵墓。溥儀去世後,骨灰曾歸葬八寶山公墓;據報載,1994年,溥儀的骨灰又葬入清西陵。

清朝皇家陵寢泰陵

泰陵坐落於今河北省易縣西15km永寧山下的太平峪。是清雍正皇帝的陵墓,其陵寢規模之宏大、體系之完備、建築之精美,堪稱清西陵諸陵之首。雍正帝登基後曾在遵化州九鳳朝陽山選定陵址,後因風水原因而廢棄,命親王允祥和兩江總督高其倬另覓新址,改選在易州永寧山下,首闢西陵。泰陵於雍正八年(1730年)始建,雍正十六年(1738年)建成。雍正皇帝及其孝敬憲皇后、敦肅皇貴妃奉安於泰陵地宮。 [9] 
泰陵由南至北第一座建築是五孔石拱橋,流經橋下的北易水清澈透底,常年不息。跨過五孔橋便是西陵最具代表性的建築——巍峨壯觀的三架石牌坊。過石牌坊即是泰陵的門户——大紅門。聖德神功碑樓穩坐於神路正中,建築形式為四面闢門,重檐九脊歇山頂,黃琉璃瓦。樓內中間有一對高大的贔屓馱着石碑,碑高13.2m,寬2.25m,厚0.60m,碑身陰刻滿、漢兩種文字頌揚雍正皇帝的功德。神道東側則是皇帝祭祀前更衣之處——具服殿。碑樓外廣場四角分別矗立着華表,華表通高12m,直徑約1.5m,通身浮雕盤繞向上的巨龍,望天吼蹲坐柱頂,兩個面南,兩個朝北。聖德神功碑樓北面為七孔橋,是陵區最大的橋樑。橋北有5對石像生,分別為獅子、大象、駿馬和文臣、武將。繞過作為影壁的蜘蛛山,穿過龍鳳門,一組富麗堂皇的宮殿區便展現開來。近處是神道碑亭。3座三孔石橋並排跨過小河。橋北東側為神廚庫、井亭。廣場北面平台上有東西朝房各5間,東西守護班房各3間。 [9] 
隆恩門內左右各有焚帛爐一座,爐高4m,長3m,寬2.13m。正殿為隆恩殿,面闊5間,進深3間,重檐歇山式,頂覆黃琉璃瓦,下檐重昂,上檐單翹。明柱瀝粉貼金包裹,殿頂有旋子彩畫,梁枋上裝飾金線大點金,枋心彩畫是“江山一統”和“普照乾坤”。左右為東西配殿。隆恩殿後是三座門、二柱門、石祭台、方城、明樓。方城呈正方形,長、寬各20.55m,高15.4m。明樓位於方城枱面正中,重檐歇山頂。從明樓有馬道通往寶城,寶城上部為寶頂,下部為地宮。 [9] 

清朝皇家陵寢昌陵

昌陵是清仁宗顒琰(嘉慶皇帝)的陵寢,位於今河北省易縣永寧山太平峪,是清西陵建成的第二座帝陵,東距泰陵0.5km,與泰陵平行走向。太平峪原是乾隆皇帝為自己選定的陵址,後來乾隆皇帝頒佈“昭穆相建”的兆葬之制,另在東陵勝水峪卜選萬年吉地,將太平峪賜予其子嘉慶。嘉慶八年(1803年)昌陵建成,葬入孝淑睿皇后。道光元年(1821年)嘉慶皇帝梓宮奉安昌陵。 [12] 
陵寢從南到北依次為:五孔橋、華表、石像生、龍鳳門、五孔橋、三路三孔橋、神道碑亭、東西班房、東西朝房、隆恩門、神廚庫、井亭,隆恩門內兩側為東西焚帛爐、東西配殿,隆恩殿後是三座門、二柱門、石祭台、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地宮。昌陵的建築規模遜於泰陵,但昌陵的許多單體建築如聖德神功碑樓、隆恩殿、隆恩門、明樓、東西配殿,在建築面積和高度上又比泰陵有所增益,更顯宏偉壯麗。昌陵隆恩殿明柱包金飾雲龍,金碧輝煌。清代皇陵的隆恩殿均採用金磚鋪墁,唯獨昌陵隆恩殿的地面採用紫花石墁地,每塊62cm×62cm,磨光燙蠟,不滑不澀。石面呈黃色,上有天然紫色花紋,陽光照射下五彩繽紛,如滿堂寶石。昌陵隆恩殿的東暖閣佛樓分上下兩層,上層的金漆木雕垂花花紋圖案細膩玲瓏,堪稱佳作。 [12] 

清朝皇家陵寢慕陵

慕陵是道光皇帝的陵墓,位於陵區西側。按照“昭穆相建”之制,嘉慶皇帝葬西陵,道光皇帝則應葬在東陵。道光皇帝登基伊始,也曾花費7年時間在東陵寶華峪建陵,不料竣工後僅隔一年便發現地宮滲水。道光帝盛怒之下,將這座陵墓全部拆除,另在西陵選吉地建陵。為此不惜揹負“違背祖制”的名聲。 [10] 
慕陵 慕陵
慕陵建於道光十二年(1832年)至道光十六年(1836年),由寵極一時的大臣穆彰阿主持建造。選址時吸取了東陵寶華峪陵寢滲水的教訓, 選擇了高平之地龍泉峪為陵址。鑑於地勢的限制,並根據 “總以地臻全美為重, 不在宮殿壯麗, 以侈觀瞻”的宗旨, 道光皇帝對慕陵的建築規制進行了大膽的改革與創新:建築規模顯著縮小,裁撤了聖德神功碑樓、石像生、二柱門、方城、明樓等大型建築,僅有建築27座, 佔地3.04公頃, 比清西陵之泰陵縮小近5.3公頃。同時對主體建築結構進行了改革:地宮由傳統的九券四門改為四券二門, 地宮內增設龍鬚溝;隆恩殿的屋頂由重檐歇山頂、面闊5間改為單檐歇山頂,面闊3間,帶回廊。殿外不設石欄。月台上裁撤了銅鶴、銅鹿,增設了石幢和石日晷;東西配殿由傳統的面闊5間改為面闊3間;陵寢門由三座門改為三間四柱石牌坊;隆恩門前馬槽溝上的三座三孔拱券橋改為一座三孔拱券橋,兩側各加一座五孔平橋。慕陵的建造對後世陵寢產生了較大影響,此後的帝陵都不再建聖德神功碑樓、二柱門。 [10] 
雖然慕陵在外觀上體現了“節儉”之意,但其建築形式和材質的使用卻異常精美。其圍牆採用磨磚對縫,幹擺灌漿到頂做法;隆恩殿、東西配殿所有木構件全部採用珍貴的金絲楠木,不飾彩畫,外露楠木本色,直接在楠木上以蠟塗燙,並在天花、雀替、槅扇、門窗上裝飾了1,318條楠木雕龍,僅隆恩殿就有雕龍1,096條。隆恩殿的每一塊天花板都是一件雕龍藝術的傑作。匠師們用高浮雕加鏤空的手法刻成在雲霧中舞動俯視的游龍,龍頭突出平面達半尺多高,張口鼓腮,彷彿羣龍聚會,遨遊天際。慕陵兩建一拆,耗銀440多萬兩,超過了西陵的任何一座陵墓。 [10] 

清朝皇家陵寢崇陵

崇陵是清德宗載湉(光緒皇帝)的陵寢,位於清西陵的金龍峪。宣統元年(1909年)始建,1915年竣工。崇陵地宮內安葬着光緒皇帝和孝定景皇后(隆裕皇后)。 [11] 
崇陵 崇陵
光緒十三年(1887年)三月,光緒皇帝侍奉慈禧太后謁西陵時選定金龍峪為其萬年吉地。當時,清王朝正面臨着深重的內憂外患,加之皇帝和太后之間的矛盾日益激烈,慈禧專權,以至陵墓一直未能動工。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光緒皇帝在幽禁中死去,因尚未建陵,其梓宮暫安在景山觀德殿。宣統元年三月,又移至清西陵梁各莊行宮停放。一起一落,共耗銀438,400兩。宣統元年(1909年)開始營建崇陵。宣統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崇陵工程尚未過半,宣統皇帝退位時向民國政府提出優待條件,其中第五款:“德宗崇陵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禮,仍如舊制,所有實用經費,均由中華民國支出。”當時南京臨時政府的議和代表伍廷芳和各省督應允了這些條件,立即撥款趕修崇陵。1913年崇陵地宮先期建成,光緒皇帝的梓宮才奉安於此,同年病逝的隆裕皇后也同時葬入。1915年陵寢工程全部完成。 [11] 
崇陵陵制是參照惠陵設計建造的,建築規模上雖不如泰陵宏偉,卻有其獨到之處。其隆恩殿的木結構均為名貴的梴楠木,質地堅硬,如銅似鐵,被譽為“銅梁鐵柱”。殿內四根明柱瀝粉貼金,底部飾海水江涯圖案,柱身飾金龍一條盤繞而上,富麗堂皇。地宮內鑿有14個水眼與龍鬚溝相通,每座宮殿基部有5尺寬的散水,這些設施增強了崇陵的排水功能。地宮為四門九券、無樑無柱的石結構建築,墓道全長63.19m。四道石門上分別雕刻八大菩薩立像。金券內的寶牀正中停放着光緒皇帝的梓宮,隆裕皇后的梓宮居左。由於經費困難,崇陵工程中沒有植樹項目。崇陵建成後,清廷遺老梁鼎芬激勵皇室後裔捐資,為崇陵栽植松、柏、楓、楊等樹40,601棵。三座門內栽有18棵雲杉分列左右,象徵十八羅漢為光緒守陵。隆恩門內兩側、寶頂周圍植有白皮松。這些樹木已成為清代陵寢古樹名木中的珍品。 [11] 
1938年秋,崇陵地宮被不明身份的軍隊盜掘,至今,地宮內仍保留有當年盜墓的痕跡。1980年6月,清西陵文物管理處將地宮清理整修,向國內外遊客開放,它是迄今為止清西陵唯一一座對外開放的地下宮殿。 [11] 

清朝皇家陵寢關外三陵

關外陵寢埋葬的都是清入關以前的皇帝及其後妃,其中有的是被追尊的帝、後。在這些陵寢旁也建有許多陪葬墓。由於都是始建於入關之前,年代較早,所以頗具特色,對於研究清初歷史彌足珍貴。

清朝皇家陵寢永陵

清永陵位於遼寧省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是清太祖努爾哈赤以上四代父祖的陵寢,它與瀋陽葬努爾哈赤的福陵(東陵)、葬皇太極的昭陵(北陵)合稱盛京三陵。因永陵建築年代遠在清朝定都北京之前,且墓主人輩份又高,因此永陵稱“三陵之首”,是清王朝的關外第一陵。 [15] 
永陵始稱興京陵,順治十六年(1659)年改稱永陵,寓意大清王朝“江山永固”之意。陵中葬有努爾哈赤六世祖猛特穆、曾祖福滿、祖父覺昌安、父親塔克世,四人各設一座神功聖德碑樓,此外,努爾哈赤的伯父禮敦、叔父塔察篇古兩人,也葬於陵中。 [15] 
清永陵建築吸收中原帝陵前設享殿,後為寶頂,周以方垣,均衡對稱的陵寢體制,同時保持了清朝先世木柵為門的本色面貌,是滿族文化最為濃郁的陵寢建築羣。清永陵處在啓運山的庇護之中,其選址是中國風水理論運用的傑出代表之一。清朝皇帝康熙、乾隆、嘉慶、道光等曾先後九次親臨永陵謁陵祭祖,使永陵祭祀活動成為清代的國家典制。2004年7月1日在第二十八屆世界文化遺產大會上,清永陵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15] 

清朝皇家陵寢褔陵

清福陵 清福陵 [17]
清福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與孝慈高皇后葉赫那拉氏的陵墓,位於瀋陽城東北二十華里,因此也俗稱東陵。清福陵始建於後金天聰三年(1629年),同年葬清太祖努爾哈赤及皇后於陵內。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改元稱帝時,尊其父墓地為福陵,是清朝命名的第一座皇陵。順治八年(1651年)清福陵初建完成,康熙、乾隆等朝又曾增建和改建並形成最後面貌。 [16] 
清福陵保護區佔地54萬平方米,現存古建築32座(組)。古建築羣佈局因地勢呈前低後高、南北狹長的形狀,建築羣以神道為中軸線對稱分佈,平面佈局規整,層次分明。由南向北依次為下馬碑、石碑坊、望柱、正紅門、石像生、一百單八磴、神功聖德碑亭、方城、隆恩門與隆恩樓、角樓、隆恩殿、東配殿、西配殿、明樓、寶城、寶頂。古建築周邊及神道兩側種植着數以千計的古松,形成萬松夾道之勢,營造出了皇陵紀念和永恆氣氛。從山下眺望皇陵,則可見金碧輝煌的殿堂掩映在蓊鬱的古松之中,皇陵肅穆莊嚴,雄踞山巔,睃睨來者。 [16] 
清福陵作為皇室祖陵清代受到嚴格的保護,朝廷在這裏設有專門的機構管理和保護皇陵,每年都要舉行大小不等的祭祀活動,清朝入關後,更有康熙、乾隆、嘉慶、道光四朝四帝先後十次親祭福陵。 [16] 
1929年,以福陵古建築羣為中心的皇陵被闢為公園對公眾開放。1988年國務院公佈清福陵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7月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清福陵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16] 

清朝皇家陵寢昭陵

始建於清崇德八年(1643年),竣工於順治八年(1651年),後經康熙、嘉慶二帝增建,才成規模。陵內葬有清太宗皇太極及其皇后博爾濟吉特氏。昭陵不依山傍水,而是直接建在平地上。四周護以繚牆(圍牆),極似一座小城。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