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清昌陵

鎖定
清昌陵,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易縣永寧山清西陵境內的太平峪,東距泰陵0.5千米,與泰陵平行走向。清昌陵是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嘉慶皇帝)和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 [10]  的合葬陵寢,也是清西陵建成的第二座帝陵。太平峪原是乾隆皇帝為自己選定的陵址,後來乾隆皇帝頒佈“昭穆相建”的兆葬之制,另在清東陵勝水峪卜選萬年吉地,將太平峪賜予其子嘉慶皇帝。 [3]  清嘉慶五年(1800年)三月,開始興建太平峪昌陵萬年吉地, [1]  清嘉慶八年(1803年),昌陵建成。 [3] 
清昌陵的規制除不建石牌坊、大紅門、更衣殿外,地面建築 [1]  基本與泰陵一致。其建築由南到北依次是:聖德神功碑樓 [16]  、五孔拱橋、石像生、龍鳳門、五孔拱橋 [3]  、三路三孔拱橋、神道碑亭、東西朝房、東西值班房、隆恩門、東西燎爐、東西配殿、隆恩殿、陵寢門、二柱門、石五供、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寶頂下是地宮。昌陵的神道與泰陵主神道相接,是清西陵區內唯一與主神道相連的帝陵。同時,清代皇陵的隆恩殿均採用金磚鋪墁,唯獨昌陵隆恩殿的地面採用了紫花石墁地。 [1]  [8] 
1961年3月4日,包含清昌陵在內的清西陵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 
中文名
清昌陵
所屬年代
清代 [14] 
類    別
古墓葬 [14] 
地理位置
河北省保定市易縣永寧山清西陵境內的太平峪 [3] 
保護級別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 [14-15] 
開放時間
清昌陵內部暫不對遊客開放,僅可參觀外圍建築 [11-12] 

清昌陵歷史沿革

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乾隆皇帝將皇位傳位於嘉慶皇帝,並頒佈“昭穆相建”的兆葬之制,為嘉慶皇帝在泰陵西南選好太平峪陵址,而太平峪也是乾隆皇帝原為自己選定過的陵址。 [2-3] 
清嘉慶二年(1797年)五月二十一日,嘉慶皇帝任命户部尚書範宜恆、禮部尚書德明、禮部左侍郎鐵保、工部左侍郎成德、趙佑、總管內務府大臣緼布為總理太平峪(昌陵)萬年吉地工程的承修大臣。 [1] 
清嘉慶五年(1800年)三月,太平峪(昌陵)萬年吉地工程在架木運到的情況下正式開始興建。 [1] 
清嘉慶八年(1803年),昌陵建成,葬入孝淑睿皇后。 [3] 
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二十五日,嘉慶皇帝病逝於避暑山莊。東閣大學士託津等奉命為大行皇帝山陵擬定陵名。同年九月初六日,託津等擬定“昌、定、康、穆、惠、熙”6個陵名上奏道光皇帝,道光皇帝欽定大行皇帝山陵名為“昌陵”。 [1] 
清道光元年(1821年),嘉慶皇帝梓宮奉安昌陵。 [3] 
清昌陵全景圖(三路三孔拱橋之後) 清昌陵全景圖(三路三孔拱橋之後)

清昌陵建築格局

清昌陵佈局

清昌陵的規制除不建石牌坊、大紅門、更衣殿外,地面建築 [1]  基本與泰陵一致。其建築由南到北依次是:聖德神功碑樓 [16]  、五孔拱橋、石像生、龍鳳門、五孔拱橋 [3]  、三路三孔拱橋、神道碑亭、東西朝房、東西值班房、隆恩門、東西燎爐、東西配殿、隆恩殿、陵寢門、二柱門、石五供、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寶頂下是地宮。神道碑亭之左為神廚庫。神廚庫坐東朝西,內建神廚、南北神庫、省牲亭,環以紅牆,南牆外是井亭。昌陵的神道與泰陵主神道相接,是清西陵區內唯一與主神道相連的帝陵。 [1]  [8] 
清昌陵全景圖(正向) 清昌陵全景圖(正向)
清昌陵全景圖(背向) 清昌陵全景圖(背向)

清昌陵特點

清昌陵的建築規模遜於泰陵,但昌陵的許多單體建築如聖德神功碑樓、隆恩殿、隆恩門、明樓、東西配殿,在建築面積和高度上又比泰陵有所增益。昌陵隆恩殿明柱包金飾雲龍,金碧輝煌。清代皇陵的隆恩殿均採用金磚鋪墁,唯獨昌陵隆恩殿的地面採用紫花石墁地,每塊62釐米×62釐米,磨光燙蠟,不滑不澀。石面呈黃色,上有天然紫色花紋,陽光照射下呈現為五彩繽紛狀,如滿堂寶石。據明朝正德年間《大同府志·土產》記載:“花斑石,蔚州及屬縣出。”因此,昌陵隆恩殿地面所用的紫花石應為就地取材。昌陵隆恩殿的東暖閣佛樓分上下兩層,上層的金漆木雕垂花花紋圖案細膩玲瓏,被譽為佳作。 [3] 
昌陵隆恩殿紫花石地面 昌陵隆恩殿紫花石地面 [3]

清昌陵主要建築

清昌陵的主要建築
建築名稱
建築介紹
建築圖片
聖德神功碑樓
聖德神功碑樓俗稱大碑樓,是為所葬皇帝歌功頌德的主要建築。樓內正中豎石碑,碑文由嗣皇帝撰寫,用滿、漢兩種文字鐫刻,記敍已故皇帝一生的功績。昌陵的聖德神功碑亭是清朝帝陵中的最後一座。 [8]  [16] 
石像生
石像生也稱陵墓表飾雕塑。指設立於陵墓表面起警示、標誌作用的石人、石獸等儀衞性雕塑。 [17]  清西陵中,泰陵和昌陵設有石像生,昌陵的石像生共有5對。 [11]  [18] 
龍鳳門
龍鳳門屬清代陵制,牌坊式建築。起到收攏視線、突出石像生的作用。龍鳳門是一座三門六柱的牌坊式建築。其六柱均以白石雕成,上穿雲板,頂雕蹲龍如華表制,但各個蹲龍朝向均向門內,兩龍呈相對之形。柱間均有石刻的梓框門簪,上面安裝小額枋、絛環板和大額枋。三門大額枋上還各有石雕的寶珠火焰裝飾,因此,此門又有“火焰牌坊”之稱。在清西陵中,昌陵的龍鳳門位於石像生的北側。昌陵的龍鳳門特點是,雲板上三個小孔,小尾巴距離小屋頂比較近,火焰寶珠比較細長。 [19] 
神道碑亭
神道碑亭又稱小碑樓。重檐歇山頂,黃琉璃瓦頂,四面各有一個拱券門。樓內正中巨大的神道碑豎立在石雕的贔屓背上。碑身的陽面用滿、蒙、漢三種文字鐫刻皇帝的廟號和諡號。 [20] 
隆恩殿
隆恩殿又稱享殿,是陵寢中最重要的殿宇之一,為陵寢祭祀的主要場所。每年清明、中元、冬至、歲暮、忌辰五大祭,每月朔、望兩小祭都在這裏舉行。 [22] 
方城明樓
方城是指明樓下面的方形城台,枱面東、西、南三面邊沿上砌成鋸齒狀的垛口,北面砌女兒牆。 [23]  明樓又稱廟號碑樓,建在方城頂上,為整座陵寢建築的至高點。樓內樹聖號碑,以朱漆塗碑。聖號碑正面用滿、漢、蒙三種文字鐫刻皇帝的廟號。 [24] 
方城明樓 方城明樓 [21]
參考資料: [3]  [8]  [11]  [16-18]  [20-22] 

清昌陵歷史文化

清昌陵相關人物

  • 嘉慶皇帝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嘉慶皇帝),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月六日,生於圓明園天地一家春。清高宗乾隆皇帝第十五子。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被密建為皇儲。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封為嘉親王。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被正式立為皇太子。翌年正月初一日,受乾隆帝內禪,即帝位,年號嘉慶。嘉慶帝面對乾隆末年危機四伏的政局,打出“鹹與維新”的旗號,整飭內政,整肅綱紀。誅殺權臣和珅,罷黜、囚禁和珅親信死黨。詔求直言,廣開言路,祛邪扶正,褒獎起復乾隆朝以言獲罪的官員。詔罷貢獻,黜奢崇儉。要求地方官員對民隱民情“纖悉無隱”,據實陳報,力戒欺隱、粉飾、怠惰之風。但其對內政的有限整頓,未能從根本上扭轉清朝政局的頹敗。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二十五日,嘉慶帝卒於避暑山莊。諡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廟號仁宗。道光帝即位,於“孝恭”前加上“光裕”二字。葬河北易縣清西陵之昌陵。 [8-9] 
嘉慶皇帝畫像 嘉慶皇帝畫像
  • 孝淑睿皇后
清仁宗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副都統內務府總管和爾經額之女。仁宗為皇子時之嫡福晉,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為清高宗所冊。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八月,生第二子綿寧(即宣宗道光皇帝)。清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仁宗繼位立之為後。清嘉慶二年(1797年)卒。清嘉慶八年(1803年)葬清西陵之太平峪(昌陵)。道光、咸豐朝累加諡,為孝淑端和仁莊慈懿敦裕昭肅光天佑聖睿皇后。 [10] 
孝淑睿皇后畫像 孝淑睿皇后畫像

清昌陵學術研究

  • 昌陵“外式照泰陵,內式照裕陵”的原因
根據《清西陵史話》一書中的分析,嘉慶皇帝之所以採取“外式照泰陵,內式照裕陵”的做法,是基於他對泰陵裕陵兩陵的深刻了解。泰陵是西陵的主陵,建有主陵才會設置的石牌坊、大紅門、具服殿等一系列建築,而從大碑樓往北的主要建築則與景陵並無二致。而內葬他皇父、生母的裕陵,他多次拜謁,自然非常熟悉。從大碑樓往北的一系列建築與泰陵相比,不僅毫不遜色,而且還多有超越之處。泰陵石像生為5對,而裕陵則為8對,多了駱駝、麒麟、狻猊各1對。裕陵陵寢門前有一道玉帶河,河上建有三座精巧華美並排的單孔拱券橋,而泰陵陵寢門前沒有玉帶河,當然也就沒有橋座之設。裕陵石五供的爐、瓶、燭台身上雕滿了獸面紋,而且爐頂、瓶花、蠟燭都是用名貴的紫砂石雕刻的,而泰陵的爐頂、瓶花、蠟燭與器物本身都是用一塊石料雕刻的,器物身上皆光素無雕刻紋飾。對於泰陵和裕陵地宮形制,嘉慶皇帝既可以從檔案中得到了解,也可以從大臣的口中知道。護送其父母入葬裕陵地宮時,他也有機會目睹佈滿石雕圖案的裕陵地宮的豪華。而泰陵地宮內不僅沒有經文、佛像的雕刻,而且地面是用磚鋪墁的,不如用青白石鋪墁堅固耐久。昌陵近依泰陵,又非主陵,如果外式照裕陵而建,則明顯與“遜避祖陵”的做法相違,而且也顯得對皇祖世宗憲皇帝不敬不孝。如果內式也仿泰陵而建,則明顯遜於裕陵,非嘉慶帝心中所願。外式照泰陵,既遜避了祖陵,又表達了對皇祖的恭敬之意,給世人留下了敬孝的美名。“外式照泰陵,內式照裕陵”讓昌陵的規制沒有明顯低於裕陵,達到的嘉慶皇帝兩全其美的夙願。 [1] 

清昌陵文物價值

清昌陵石像生以北仿泰陵設龍鳳門,並未仿景陵和裕陵的五間六柱沖天式牌樓門,從而改變了明十三陵和清東陵僅主陵設龍鳳門的成規。昌陵的這一做法對後來的慕陵產生了影響,道光帝的慕陵和昌陵一樣,作為非主陵設置了龍鳳門,而非牌樓門 [4]  。昌陵是清朝建立後,最後一座設聖德神功碑亭的帝陵,此後清朝皇帝各陵均不再建聖德神功碑亭。 [8]  因此,昌陵對於清代帝陵規制的變遷具有相應的研究價值。 [1] 

清昌陵文物保護

1961年3月4日,清昌陵(作為清西陵的組成部分)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 
2021年7月,清西陵昌陵保護維修工程通過省級技術驗收,本次維修工程包括30餘項單體工程,涵蓋了木結構維修、琉璃仿木結構補配、石橋歸安、城牆修復、海墁地面鋪墁、磚石駁岸整修等工程內容。修復工程按照“原形制、原材料、原工藝、原做法”的要求,保障文物的價值和安全。 [6] 

清昌陵機構設置

清昌陵所在的清西陵陵區設有管理部門“清西陵文物管理處”。清西陵文物管理處主要職能是對清西陵整個陵區進行保護、研究與合理的開發利用。具體職責為對清西陵文物本體的保護、維修及周邊風貌原始性的保護;對清西陵進行文化挖掘與清史研究;在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保護方針下,對清西陵進行適度開發利用。 [7] 

清昌陵旅遊信息

清昌陵地理位置

清昌陵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易縣永寧山清西陵境內的太平峪,東距泰陵0.5千米,與泰陵平行走向。 [3] 
昌陵在清西陵的地理位置 昌陵在清西陵的地理位置

清昌陵開放時間

清昌陵內部暫不對遊客開放,僅可參觀外圍建築。 [11-12] 

清昌陵門票信息

清昌陵內部暫不對遊客開放,僅可參觀外圍建築,暫不收取門票。 [11-12] 

清昌陵外部交通

  • 公共交通
遊客可乘坐火車從保定和高碑店火車站下車。保定站下車後從保定中心客運站乘坐通往易縣汽車站的681路和981路客車可以到達易縣,然後在易縣汽車站乘坐9路公交車可以直達清西陵景區綜合服務中心(售票處);在高碑店下車後,可在112國道乘坐通往易縣汽車站的班車,然後在易縣汽車站再乘坐9路公交車直達清西陵景區綜合服務中心(售票處)。 [13] 
  • 自駕出行
清西陵景區自駕出行指南
出發方向
行駛路線
北京
京昆高速轉張石高速西陵出口下道,右轉直行2千米後可以到達清西陵景區綜合服務中心(售票處),車程98千米,1小時左右
石家莊
京昆高速轉張石高速西陵出口下道,右轉直行2千米可以到達清西陵景區綜合服務中心(售票處),車程160千米,3小時左右
天津
榮烏高速轉京昆高速北行再轉張石高速西陵出口下道,右轉直行2千米可以到達清西陵景區綜合服務中心(售票處),車程160千米,3小時左右
大同
張家口
京大高速轉張石高速清西陵出口下道,可以到達清西陵景區綜合服務中心(售票處),車程180千米,3個半小時左右
太原
石太高速轉京昆高速北行再轉張石高速西陵出口下道,右轉直行2千米可以到達清西陵景區綜合服務中心(售票處),車程400千米,5小時左右
參考資料: [1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