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清景陵

鎖定
清景陵,位於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馬蘭峪鎮清東陵內,是康熙皇帝孝誠仁皇后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孝恭仁皇后以及敬敏皇貴妃的合葬墓。始建於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是清朝皇家陵寢中第一個廢除火化、將屍體葬入棺槨的陵寢 [2] 
清景陵北依昌瑞山,建築佈局由南往北依次為:聖德神功碑樓、五孔拱橋、望柱、石像生、下馬碑、神廚庫、牌樓門、神道碑亭、欞星門、石五供、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寶頂下是地宮 [14]  。清景陵聖德神功碑碑文由雍正皇帝親自撰寫,長達4300多字,是研究康熙朝歷史的珍貴史料 [14] 
1961年3月4日,清景陵在內的清東陵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清景陵
地理位置
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馬蘭峪鎮清東陵內
所處時代
清朝
開放時間
9:00—16:00

清景陵歷史沿革

清景陵被雷火燒燬的大碑樓 清景陵被雷火燒燬的大碑樓
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清景陵正式興建。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景陵基本建成 [2]  。同年,孝誠仁皇后、孝昭仁皇后入葬 [13]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在清景陵風水牆外,大紅門東側建造暫安奉殿 [13]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孝懿仁皇后入葬清景陵。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敬敏皇貴妃葬入清景陵妃園寢。
清雍正元年(1723年),康熙皇帝、孝恭仁皇后入葬清景陵 [2]  。同年,敬敏皇貴妃遷葬清景陵。
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清景陵西朝房南次間後檐發生人為火災。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清景陵隆恩殿全部被燒燬。
民國十七年(1928年)7月,孫殿英部隊盜掘清景陵,由於清景陵地宮冒出大水,無法進行盜掘被迫終止。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2月22日,以田紹義為首的盜陵團伙盜掘清景陵,康熙等六人屍骨因盜取棺內陪葬品而被拋屍在地宮積水內。
1952年,清景陵聖德神功碑樓被雷擊擊中,引起大火,被徹底燒燬。同年,清景陵地宮的盜洞口被封閉。
1995年至1996年,清東陵文物管理處對清景陵的地面建築進行全面修繕。
2001年,修復清景陵聖德神功碑樓的兩統石碑。
2004年,清景陵聖德神功碑樓修復開工 [20] 

清景陵建築格局

清景陵
清景陵(3張)
清景陵北依昌瑞山,建築佈局由南往北依次為:聖德神功碑樓、五孔拱橋、石像生、下馬碑、牌樓門、神廚庫、神道碑亭、隆恩門、隆恩殿、欞星門、石五供、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寶頂下是地宮。這些建築以一條寬9.7米的神路貫穿成一個完整的序列,神路南與、清孝陵神路銜接,北端直達寶城,彎環盤曲 [14] 
清景陵是清五朝在清東陵界內營建的第二座皇帝陵,其建築規模稍遜於清孝陵,建築規模總體上是以清孝陵為藍本,但局部又有所改創。如聖德神功碑亭內立雙碑;石像生縮減為5對;改龍鳳門為牌樓門等。清景陵在葬制上也有重大變革,開創了先葬皇后,附葬皇貴妃的制度;另外還摒棄了屍體火化入葬的傳統而改為土葬。清景陵的建築風格及喪葬形式大多為後世所效仿,起到了承上啓下的作用 [14] 

清景陵主要建築

清景陵聖德神功碑樓

聖德神功碑樓,俗稱大碑樓,是為所葬皇帝歌功頌德的主要建築。樓內正中豎石碑,碑文由嗣皇帝撰寫,用滿、漢兩種文字鐫刻,記敍已故皇帝一生的功績 [19]  。因清聖祖在位日久,功行隆盛,碑文較長,兩種文字於一碑不能盡載,清世宗決定豎立兩碑,左碑刻滿文,右碑刻漢字。清世宗首立雙碑,自此成為定製 [2] 

清景陵石像生

石像生
石像生(3張)
清景陵初建時沒有石像生,為乾隆年間補建。和清孝陵的18對石像生比較,清景陵石像生在種類、數量和體量上大為縮減,但注重細部的精雕細琢 [3]  。自五孔橋至牌樓門段的神路由於地形的影響而呈彎環的曲線,於是根據神路走向順地制宜、隨曲就彎的進行設置,一改其呆板的模式而呈現出靈活多變、步移景換的效果 [14] 

清景陵下馬碑

下馬碑由青白石雕琢而成,形似石碑,碑身下部四角分別戧以石抱鼓,碑及石抱鼓下承以三層石條壘砌的方形基座。碑正反兩面以滿、蒙、漢三種文字鐫刻,均刻“官員人等至此下馬”八字 [15] 

清景陵神廚庫

神廚庫位於陵前左側,獨立成院。院內有東房,稱為神廚,面闊5間,進深2間,黃琉璃瓦懸山式頂,是祭祀時製作供品的地方。神廚前有南、北房兩座稱為神庫,均面闊3間,進深2間,黃琉璃瓦懸山式頂,是專門存儲原料和放置供品的庫房。神廚南側有省牲廳一座,黃琉璃瓦重檐歇山式頂,是專供禮部屠户殺牛宰羊的地方 [16] 

清景陵神道碑亭

神道碑亭也稱小碑樓,重檐歇山頂,亭內碑身陽面用滿、蒙、漢三種文字鐫刻康熙皇帝的諡號 [4] 

清景陵欞星門

欞星門以木石合造,柱為出頭式,一間二柱,故又稱二柱門。其建築形制起源於古代的“烏頭染”,是象徵王制的尊者之門 [17] 

清景陵石五供

石五供及明樓 石五供及明樓
石五供位於明樓、寶頂前,每次帝、後、妃們謁陵,都要在石祭台前奠酒、行禮、舉哀,而隨駕近臣只能在陵寢門外按翼排立,不能走近。祭台上有香爐、花瓶、燭台三種五件供品,均為石製品,所以又叫石五供。祭台為須彌座,束腰部位雕刻“八寶”及“八仙”器物圖案 [18] 

清景陵歷史文化

清景陵相關人物

  • 康熙皇帝
清聖祖康熙皇帝名玄燁,愛新覺羅氏。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三月十八日生於紫禁城景仁宮。清世祖順治皇帝第三子,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7] 
  • 孝誠仁皇后
清聖祖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1653—1674年),輔政大臣索尼之孫女,領侍衞內大臣噶布喇之女。清康熙四年(1665年)七月行納聘禮,九月立為皇后,時年13歲,長聖祖1歲。清康熙八年(1669年)生皇長子承祐,4歲夭折。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生皇二子允礽後,當日喪生 [8] 
  • 孝昭仁皇后
清聖祖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1678年),輔政大臣遏必隆之女。初為妃。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八月,冊為皇后。次年二月卒。閏三月,上諡號。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三月,與孝誠仁皇后同葬清景陵。清雍正元年(1723年)九月,加諡,升祔太廟。乾隆、嘉慶朝累加諡,為孝昭靜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欽天順聖仁皇后 [9] 
  • 孝懿仁皇后
清聖祖孝懿仁皇后佟佳氏(?—1689年),領侍衞內大臣佟國維之女,清世祖孝康章皇后之親侄女。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冊為貴妃。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晉為皇貴妃。生皇八女,夭折。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七月病危,初九日,冊為皇后,初十日卒。九月,諡為孝懿皇后。十月,葬於景陵。雍正、乾隆朝累加諡,為孝懿温誠端仁憲穆和恪慈惠奉天佐聖仁皇后 [10] 
  • 孝恭仁皇后
清聖祖孝恭仁皇后烏雅氏(1660—1723年),護軍參領威武之女。被選入宮。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十月,生皇四子胤禛。次年,冊封為德嬪。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晉為德妃。又生皇六子允祚,6歲夭折;生皇七女,2歲夭折;生皇十四子允禵。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世宗繼位,擬上徽號為仁壽皇太后 [11] 
  • 敬敏皇貴妃
敬敏皇貴妃(?—1699年),章佳氏,滿洲鑲黃旗包衣。清朝康熙帝嬪妃。初為宮女,得到康熙帝寵幸,先後生下和碩怡親王允祥、和碩温恪公主和碩敦恪公主。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冊封為嬪。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去世,追封敏妃。雍正帝即位,追贈皇考皇貴妃,諡號敬敏,陪葬於清景陵 [12] 

清景陵學術研究

清景陵以前,清帝后陵寢的硃砂碑、神道碑和明樓、隆恩殿、隆恩門斗匾上的文字均由臣工書寫。自清景陵二碑三匾上的文字由世宗親筆御書並鈐用“雍正尊親之寶”後,各帝陵以及後陵碑匾上的文字均由嗣皇帝御書並鈐用寶文,成為定製 [2] 
清景陵以前,清帝后陵寢碑匾上的滿、蒙、漢三種文字,以中間的滿文字體最大,兩旁的蒙、漢兩種文字明顯較小,意在突出滿族的統治地位。自清景陵開始,凡碑匾上的三種文字字體均大小一致,顯示了清朝統治者在處理民族關係上已有了明顯的進步 [2] 
清景陵在喪葬制度方面有諸多重要的改變。清景陵首開皇帝陵內袝葬皇貴妃的先例;清景陵是清朝皇家陵寢中第一個廢除火化、將屍體葬入棺槨的陵寢;清景陵開創了皇帝陵內先葬皇后、不閉石門、以待皇帝的制度 [2] 

清景陵文物價值

清朝皇陵中的聖神功碑亭是由嗣皇帝興建的,用以彰揚先皇一生的功業,清景陵聖德神功碑亭建於清雍正三年至五年(1725—1727年)。按照雍正皇帝的意願,亭內豎立了兩塊石碑,分別鐫刻滿文、漢字,用以記述康熙皇帝60多年的功德。碑文由雍正皇帝親自撰寫,長達4300多字,是研究康熙朝歷史的珍貴史料 [14] 

清景陵文物保護

1961年3月4日,清景陵在內的清東陵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清景陵旅遊信息

清景陵地理位置

清景陵位於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馬蘭峪鎮清東陵內。

清景陵門票價格

清東陵聯票:108元/張(含孝陵主神道、裕陵、裕妃陵、定東陵(慈禧陵)、景陵);淡季價格80元/人 [6] 

清景陵交通路線

  • 公交
遵化市內乘坐平50路公交車,在東陵站下車前往。
  • 駕車
遵化市人民政府距離清景陵28.1千米,駕車約46分鐘到達 [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