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腸桿菌科

鎖定
腸桿菌科細菌分佈廣,寄主範圍大,人、動物、植物都有寄生或共生、附生、腐生,也可在土壤或水中生存,與人類關係密切。腸桿菌科細菌易於培養,繁殖快(在適宜條件下每20~30分鐘可增殖1代)。有些種如大腸桿菌是研究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的重要材料。
中文名
腸桿菌科
拉丁學名
Enterobacteriaceae
細菌界
變形菌門(Proteobacteria)
γ-變形菌綱(γ-proteobacteria)
腸桿菌目(Enterobacteriales)

腸桿菌科主要功能

腸桿菌科包括無芽孢、周身鞭毛或無鞭毛的革蘭氏染色陰性直杆菌。
化能有機營養,兼營呼吸代謝和發酵代謝;可通過氧化多種簡單有機化合物或發酵糖、有機酸多元醇來獲取能量;大部分能在含有一種碳源的無機氮培養基上生長;有些種生長時需要某種氨基酸或水溶性維生素;除個別血清型外,接觸酶均為陽性,氧化酶陰性;除歐文氏菌屬中的少數種外,均還原硝酸鹽亞硝酸鹽;DNA(脱氧核糖核酸)中的G+C(鳥嘌呤胞嘧啶)克分子含量為39~59%。

腸桿菌科生物學特性

腸桿菌科細菌共有的生物學特性:革蘭陰性桿菌或球杆菌、無芽胞、多數有鞭毛,能運動;營養要求不高:在普通培養基和麥康凱培養基上生長良好。主要的生化特點:發酵葡萄糖產酸或產氣、觸酶陽性、氧化酶陰性、可將硝酸鹽還原至亞硝酸鹽。 [1] 

腸桿菌科分類依據

1937年拉恩提出建立腸桿菌科以來,所含屬的範圍幾經變動。一般該科下分5族、12屬,發酵反應和血清反應是腸桿菌科細菌分類的重要依據。對糖類發酵有兩個主要途徑:一是代謝主要終產物為混合有機酸,包括琥珀酸、乳酸、乙酸和甲酸;另一代謝主要終產物為中性溶劑,包括乙醇和丁二醇。在前一途徑中如有甲酸脱氫酶,則該種細菌發酵糖類產生相當數量的二氧化碳和氫氣,比值為1∶1。後一途徑在形成丁二醇時產生二氧化碳,而且二氧化碳與氫氣的比例大於1。發酵途徑的檢測和能利用某些糖發酵為腸桿菌科分族和屬的重要依據。
鑑別特徵
族和屬
G+C克分子%
最適生長温度
發酵產物
動力
對乳糖發酵
從糖產氣
備註
1、埃希氏菌族







50-53
37℃
混合酸
+
+
+
腸道病菌
50-53
37℃
混合酸
+
+
腸道病菌
50-53
37℃
混合酸
+
+
+
腸道病菌
50-53
37℃
混合酸
+
+
腸道病菌
50-53
37℃
混合酸
多數陰性
腸道病菌
2、克雷伯氏菌族







52-59
37℃
中性溶劑
±
+
呼吸道病菌,產紅色素
52-59
37℃
中性溶劑
+
+
+
呼吸道病菌,產紅色素
52-59
37℃
中性溶劑
+
+(遲)
+
呼吸道病菌,產紅色素
52-59
37℃
中性溶劑
+
±(遲)
±
呼吸道病菌,產紅色素
3、變形桿菌族







39-42
37℃
混合酸和中性溶劑
+
+

4、耶爾森氏菌族







45-47
30-37℃
混合酸
±
多數陰性(遲)
齧齒類和人類致病菌
5、歐文氏菌族







①歐文氏菌屬
50-58
27-30℃
混合酸和中性溶劑
+
±
植物致病菌
大腸桿菌 大腸桿菌
+:陽性;±:多數陽性;-:陰性

腸桿菌科主要菌屬

腸桿菌科大腸埃希菌屬

1.致病性:大腸埃希菌可致:(1)腸道外感染;(2)腸道內感染。據血清型、毒力和所致疾病臨牀症狀的不同,將致腹瀉的大腸埃希菌分為五類,即腸毒性大腸埃希菌、腸致病性大腸埃希菌、腸侵襲性大腸埃希菌、腸出血型大腸埃希菌和腸凝集型大腸埃希菌。
2.生物學特性:大腸埃希菌為革蘭陰性直短桿菌,多數有鞭毛,動力陽性;普通培養基上生長良好,形成較大的圓形、光滑、濕潤、灰白色的菌落,某些菌株可產生β一溶血。能發酵多種糖產酸產氣,吲哚、甲基紅、V-P、枸櫞酸鹽試驗的結果為(++--),在克氏鐵瓊脂上斜面和底層均產酸、產氣,H2S陰性,在動力、吲哚、脲酶培養基上的反應結果為(++-)。
3.鑑別要點
(1)培養特性:腸道選擇培養基上為EMB上呈扁平、粉紅色;麥康凱培養基上粉紅色或紅色;SS上為紅色、粉紅色或中央為粉紅色,周圍無色的菌落。
(2)生化反應進行鑑別:常用三糖鐵瓊脂和KIA/MIU(AA+-/++-)和IMVC(++-)進行初步鑑定。
(3)利用血清學試驗鑑別腸道內感染的標本。 [1] 

腸桿菌科沙門氏菌屬

1.致病性:沙門氏菌可引起多種感染。
(1)胃腸炎:最為常見,引起輕型或暴發性腹瀉,伴低熱,噁心,嘔吐。
(2)菌血症和敗血症:以豬霍亂沙門菌引菌血症多見,表現為寒戰、高熱,往往出現血培養陽性而便培養陰性的結果。
(3)腸熱症:即指傷寒和副傷寒。由傷寒沙門菌引起的傷寒,表現為發熱、血培養或肥達反應陽性。
(4)攜帶者:感染傷寒沙門菌後約3%的患者可成為攜帶者,在糞便中可持續排菌長達1年或以上。
2.生物學特性:革蘭陰性直杆菌,多數有周鞭毛,動力陽性;沙門菌的抗原主要有三種,即菌體(O)抗原、鞭毛(H)抗原及表面抗原(Vi)等,為血清學分型的主要依據;沙門菌對營養要求不高,普通培養基上菌落為圓形、光滑、濕潤、半透明、邊緣整齊的菌落,在腸道選擇性培養基上菌落小至中等,透明或半透明,乳糖不發酵,與志賀菌的菌落相似,有些能產生硫化氫的菌落,在SS瓊脂上形成中心黑色的菌落。
3.鑑別要點
(1)基本生化反應特徵:乳糖陰性、在三糖鐵瓊脂中表現為產鹼,產酸或產鹼/產酸產氣,H2S陽性、枸櫞酸鹽陽性或陰性,脲酶陰性、吲哚陰性、動力陽性、VP陰性、鳥氨酸陽性。
(2)血清學分型:95%以上的臨牀分離株都屬於A-F羣。 [1] 

腸桿菌科志賀菌屬

1.致病性
(1)可引起急性細菌性痢疾,又分為典型的細菌性痢疾,非典型的細菌性痢疾和中毒型細菌性痢疾
(3)攜帶者。
2.鑑別要點
(1)初步鑑定:革蘭陰性桿菌,菌體短小,無莢膜,無鞭毛。取MAC上無色不透明菌落,或者SS上不透明或透明菌落。
(2)基本生化反應特徵:三糖鐵瓊脂中產酸/產氣,枸櫞酸鹽陰性,脲酶陰性,動力陰性,VP試驗陰性。
(3)血清學試驗:符合生化反應的志賀菌均需做血清學鑑定,可先用志賀菌屬4種多價血清做玻片凝集,陽性者進一步定型鑑定。菌羣間的鑑定依據為痢疾志賀菌甘露醇陰性,宋內志賀菌β-半乳糖苷酶和鳥氨酸脱羧酶陽性。我國報道的志賀菌感染以B羣福氏志賀菌為多見,約佔70%以上,其次為D羣宋內志賀菌及A羣2型。 [1] 

腸桿菌科克雷伯菌屬

鑑別要點:①挑選EMB上大的、黏稠、紅色、融合成一片的菌落,或MAC上粉紅色黏稠的菌落,SS上紅色或粉紅色,或具有粉紅色中心的無色菌落;②初步鑑定:氧化酶陰性,三糖鐵中產酸/產酸產氣或產酸/產酸、枸櫞酸鹽陽性、脲酶陽性/陰性、吲哚陰性、V-P陽性、動力陰性、鳥氨酸陰性、丙二酸鹽陽性、DNA酶陰性。 [1] 

腸桿菌科耶爾森菌屬

耶爾森菌屬引起動物源性感染,通常先引起齧齒類、小動物和鳥類感染,人類通過吸血性節肢動物叮咬或食用污染性食物等途徑而受感染。耶爾森菌屬細菌包括11個菌種,至少有2種是人類致病菌,有鼠疫耶爾森菌小腸結腸炎耶爾森菌和假結核耶爾森菌。鼠疫耶爾森是甲類傳染病鼠疫的病原菌。 [1] 

腸桿菌科枸櫞酸桿菌屬

1.培養特性:MAC上無色透明或紅色,SS上菌落中央黑色,周圍透明的菌落。
2.生化反應:枸櫞酸桿菌屬的基本特性:氧化酶陰性,觸酶陽性,葡萄糖發酵產酸產氣,還原硝酸鹽,KIA:AA++或KA++:枸櫞酸桿菌的基本生化反應:三糖鐵產酸/產酸產氣或產鹼/產酸、產氣、產硫化氫,枸櫞酸鹽陽性,吲哚陽性/陰性,動力陽性,V-P陰性,鳥氨酸陽性/陰性,精氨酸陽性,賴氨酸陰性。 [1] 

腸桿菌科腸桿菌屬

腸桿菌屬細菌是腸道的正常菌羣,臨牀分離率較高的有陰溝腸桿菌產氣腸桿菌坂崎腸桿菌。此類細菌在抗菌治療過程中產生多重耐藥性,日益引起臨牀的重視。腸桿菌屬的基本生化反應特性:TSI(三糖鐵)產酸,產酸產氣或產酸/產酸,CIT(枸櫞酸鹽)陽性,URE(脲酶)和IND(吲哚)陽性/陰性,MOT(動力)陽性,V-P陽性/陰性,ORN(鳥氨酸脱羧酶)陽性。 [1] 

腸桿菌科沙雷菌屬

沙雷菌屬細菌主要包括黏質沙雷菌和液化沙雷菌等。由於具有侵襲性並且對多種常用抗生素耐藥,現已成為一種重要的條件致病菌。沙雷菌對營養要求不高,形成不透明的白色或有色(紅色、粉紅色)的菌落,產生的色素是非水溶性的靈菌紅素和水溶性的吡羧酸。此點在與其他菌屬細菌鑑別時有重要的鑑別意義。 [1] 

腸桿菌科變形桿菌屬

變形桿菌屬於腸道正常菌羣,在環境中廣泛存在,易引起醫源性感染。變形桿菌屬臨牀上分離率較高的是奇異變形桿菌普通變形桿菌,也是泌尿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變形桿菌屬細菌動力活潑,產硫化氫,苯丙氨酸脱氨酶和脲酶均陽性。 [1] 
參考資料
  • 1.    中公教育醫療衞生系統考試研究院編著.醫學檢驗專業知識:世界圖書北京出版公司,2014:268-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