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

鎖定
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為革蘭氏陰性桿菌或球杆菌,大小為1-3.5×0.5-1.3μm,多單個散在,有時排列成短鏈或成堆。 [1] 
中文名
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
拉丁學名
Y.enterocolitica
細菌界
耶爾森氏菌屬(Yersinia)
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Y.enterocolitica)
中文學名
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

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生物學特性

本菌為革蘭氏陰性桿菌或球杆菌,大小為1-3.5×0.5-1.3μm,多單個散在,有時排列成短鏈或成堆。本菌不形成芽胞,無莢膜,有周鞭毛;但其鞭毛在30℃以下培養條件形成,温度較高時即喪失,因此表現為30℃以下有動力,而35℃以上則無動力。
本菌生長温度為30-37℃,但在22-29℃才能使本菌的某些特性出現。4℃時能保存和繁殖。本菌世代時間長,最短亦需40分鐘左右。在SS或麥康凱瓊脂上於25℃經24小時培養,菌落細小,至48小時直徑才增大成0.5-3.0mm。菌落圓整、光滑、濕潤、扁平或稍隆起,透明或半透明;在麥康凱瓊脂上菌落淡黃色,如若微帶紅色,則菌落中心的紅色常稍深。本菌在肉湯中生長呈均勻混濁,一般不形成菌膜。 [1] 

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檢測方法

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設備和材料

除微生物實驗室常規滅菌及培養設備外,其他設備和材料如下:
1.1 冰箱:0℃~4℃。
1.2 恆温培養箱:26℃±1℃、36℃±1℃。
1.3 顯微鏡:10倍~100倍。
1.4 均質器。
1.5 天平:感量0.1g。
1.6 滅菌試管:16mm×160mm、15mm×100mm。
1.7 滅菌吸管:1mL (具0.01mL刻度)、10mL (具0.1mL刻度)。
1.8 錐形瓶:200mL、500mL。
1.9 滅菌平皿:直徑90mm。
1.10 微生物生化鑑定試劑盒或微生物生化鑑定系統。

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培養基和試劑

2.1 改良磷酸鹽緩衝液:
2.2 CIN-1培養基(CepulodinIrgasanNovobiocinAgar)
2.3 改良Y培養基(AgarY,Modified)
2.4 改良克氏雙糖培養基。
2.5 糖發酵管
2.6 鳥氨酸脱羧酶試驗培養基。
2.7 半固體瓊脂
2.8 緩衝葡萄糖蛋白腖水[甲基紅(MR)和V-P試驗用]。
2.9 鹼處理液
2.10 尿素培養基
2.11 營養瓊脂
2.12 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診斷血清。

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操作步驟

3.1 增菌
以無菌操作取25g(或25mL)樣品放入含有225mL改良磷酸鹽緩衝液增菌液的無菌均質杯或均質袋內,以8000r/min均質1min或拍擊式均質器均質1min。液體樣品或粉末狀樣品,應振盪混勻。均質後於26℃±1℃增菌48h~72h。增菌時間長短可根據對樣品污染程度的估計來確定。
3.2 鹼處理
除乳與乳製品外,其他食品的增菌液0.5mL與鹼處理液4.5mL充分混合15s。
3.3 分離
將乳與乳製品增菌液或經過鹼處理的其他食品增菌液分別接種於CIN-1瓊脂平板和改良Y 瓊脂平板,26℃±1℃培養48h±2h。典型菌落在CIN-1上為深紅色中心,周圍具有無色透明圈(紅色牛眼狀菌落),菌落大小為1mm~2mm,在改良Y瓊脂平板上為無色透明、不黏稠的菌落。
3.4 改良克氏雙糖試驗
分別挑取5.3中的可疑菌落3個~5個,分別接種於改良克氏雙糖鐵瓊脂,接種時先在斜面劃線,再於底層穿刺,26℃±1℃培養24h,將斜面和底部皆變黃且不產氣的培養物做進一步的生化鑑定。
3.5 尿素酶試驗和動力觀察
用接種環挑取一滿環5.4得到的可疑培養物,接種到尿素培養基中,接種量應足夠大,振搖幾秒鐘,26℃±1℃培養2h~4h。將尿素酶試驗陽性菌落分別接種於兩管半固體培養基中,於26℃±1℃和36℃±1℃培養24h。將在26℃有動力而36℃無動力的可疑菌培養物劃線接種營養瓊脂平板,進行純化培養,用純化物進行革蘭氏染色鏡檢和生化試驗。
3.6 革蘭氏染色鏡檢
將純化的可疑菌進行革蘭染色。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呈革蘭氏陰性球杆菌,有時呈橢圓或桿狀,大小為(0.8μm~3.0μm)×0.8μm
3.7 生化鑑定
3.7.1 從5.5中的營養瓊脂平板上挑取單個菌落接種生化反應管,生化反應在26℃±1℃進行。
3.7.2 如選擇微生物生化鑑定試劑盒或微生物生化鑑定系統,可根據5.6鏡檢結果,選擇革蘭陰性球杆菌菌落作為可疑菌落,從5.5所接種的營養瓊脂平板上挑取單菌落,使用微生物生化鑑定試劑盒或微生物生化鑑定系統進行鑑定。
3.8 血清型鑑定
除進行生化鑑定外,可選擇做血清型鑑定。在潔淨的載玻片上加一滴O 因子血清,將待試培養物混入其內,使成為均一性混濁懸液,將玻片輕輕搖動0.5min~1min,在黑色背景下觀察反應。如在2min內出現比較明顯的小顆粒狀凝集者,即為陽性反應,反之則為陰性,另用生理鹽水作對照試驗,以檢查有無自凝現象

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結果與報告

[2]  綜合以上及生化特徵報告結果,報告25g(或25mL)樣品中檢出或未檢出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

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流行病學特點

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分佈很廣,可存在於生的蔬菜、乳和乳製品、肉類、豆製品、沙拉、牡蠣、蛤和蝦。也存在於環境中,如湖泊、河流、土壤和植被。已從家畜、狗、貓、山羊、灰鼠、水貂和靈長類動物的糞便中分離出該菌。在港灣周圍,許多鳥類包括水禽和海鷗可能是帶菌者。
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是30年代引起注意的急性胃腸炎型食物中毒的病原菌,為人畜共患病。潛伏期約攝食後3-7天,也有報導11天才發病。病程一般為1-3天,但有些病例持續5-14天或更長。主要症狀表現為發熱、腹痛、腹瀉、嘔吐、關節炎、敗血症等。耶爾森氏菌病典型症狀常為胃腸炎症狀、發熱、亦可引起闌尾炎。有的引起反應性關節炎,另一個併發症是敗血症,即血液系統感染,儘管較少見,但死亡率較高。  本菌對易染人羣為嬰幼兒,常引起發熱、腹痛和帶血的腹瀉。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