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紀信

(秦漢之際劉邦麾下將領)

鎖定
紀信(?-前204年 [1]  ),秦時隴西成紀(今天水 [36]  )人——一説漢安漢縣(今西充縣)人 [35]  [37]  ,秦漢之際漢王劉邦將領。 [34] 
紀信在秦朝末年加入劉邦的軍隊,擔任將軍,隨同劉邦西進滅秦。漢王元年(前206年),護送劉邦參加鴻門宴 [32-33] 
漢王三年(前204年),項羽圍攻劉邦於滎陽,形勢危急。紀信偽裝成劉邦,假意出城投降楚軍,以分散楚軍注意,劉邦得以乘機逃脱,紀信最終被項羽燒殺。 [32-33] 
(概述圖片來源 [28] 
所處時代
漢朝
民族族羣
漢族
逝世日期
公元前 204年
主要成就
滎陽城危時假冒劉邦助其脱險
本    名
紀信

紀信人物生平

紀信鴻門赴宴

公元前206年十月(秦歷以十月為首,接着是十一月、十二月,端月、二月到九月歲終),沛公劉邦率軍至灞上,秦王子嬰出降, [2]  劉邦進入咸陽後,採納了樊噲張良的意見,封閉了秦朝的府庫,把軍隊撤到灞上 [3] 
十一月,他與諸父老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秦朝的嚴荊苛法一律廢除。贏得了民心,提高了聲譽。 [4]  同時,他還接受部下的建議,派兵扼守函谷關(今河南靈寶東北)。 [5]  十二月,項羽率大兵40萬攻破函谷關,引兵至戲,屯兵鴻門(戲和鴻門均在今陝西臨潼縣東北),準備殺劉邦。 [6]  當時劉邦只有10萬兵,軍事力量上處於劣勢,為了避免與項羽交鋒,聽取了張良的意見,去鴻門向項羽謝罪,言和求好。
在向項羽説明雖然有楚懷王“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的約定,但在入關破秦後未敢輕動,立即封府庫,廢苛法和約法三章等情後,項羽轉怒為喜,設宴相待。席間項莊舞劍,欲殺劉邦。 [7]  此時,張良令樊噲入席,保護劉邦。 [8]  坐了一會兒,劉邦離席如廁,招呼樊噲出去。其後項羽讓陳平叫劉邦回席,劉邦與樊噲、張良商議後決定先行離開,讓張良留下與項羽周旋。 [9]  在這緊急關頭,紀信和樊噲、夏侯嬰靳強力保劉邦抄小道飛快逃出,返回灞上,脱離了險境,使劉邦轉危為安。 [23]  [24]  端月(即正月),項羽在戲這個地方召集會議,大搞分封,自立為西楚霸王 [10]  把劉邦封為漢王,劃給遙遠閉塞的巴、蜀、漢中為封地。 [11] 

紀信蹈火殉節

紀信蹈火 紀信蹈火 [31]
漢王劉邦駐軍在滎陽南面,修築甬道與黃河相連,以便取用敖倉的糧食。與項羽對峙了一年多。項羽多次奪取了漢軍的甬道,劉邦缺少糧食,項羽於是圍攻劉邦。劉邦請求講和,劃分滎陽以西的土地歸漢。項羽沒有同意。劉邦憂慮,就採取陳平的計策,給陳平黃金四萬斤,用來離間楚國君臣。於是項羽對亞父范增產生了懷疑。范增這時勸項羽乘勢攻下滎陽,等到他知道已被懷疑,就很生氣,推託自己年老,要求乞身引退,回家鄉當老百姓。項羽答應了,范增沒有到達彭城就死了。 [29] 
公元前204年夏天的四月,項羽派兵攻打漢軍,城內缺糧,將士也精疲力竭,劉邦十分着急。五月的時候,漢軍將領紀信勸劉邦説:“形勢已經很危急了,請讓我假裝成大王替你去矇騙楚軍,大王可以乘機逃出城去。”於是劉邦夜間從滎陽東門放出兩千名身穿鎧甲的婦女,楚軍從四面圍擊。紀信乘坐黃屋車,左邊的車衡上豎立着大纛旗,漢軍衞士大聲地説:“城中糧食吃光了,漢王投降。”楚軍都高聲呼喊着萬歲,圍城的士兵爭相跑到城東去看。劉邦和幾十名騎兵從西門出城,奔向成皋。項羽見到紀信,問他:“漢王在哪裏?”紀信説:“漢王已經出城了。”項羽於是把紀信給燒死了。 [30] 

紀信歷史評價

陸機:“紀信誑項,軺軒是乘。攝齊赴節,用死孰懲。身與煙消,名與風興。周苛慷慨,心若懷冰。刑可以暴,志不可凌。貞軌偕沒,亮跡雙升。帝疇爾庸,後嗣是膺。” [14] 
盧藏用:“感將軍之發憤兮,壯大義之在茲,仰前修以砥節兮,顧車回而馬遲。嗚呼!身既焚兮業既昌,楚歌絕兮漢道光。君不旌兮史不揚,功不錄兮歿不殤。奄孤墳以載葬,抑千祀而為荒。”“紀公推天曆之在劉,顧臣節以自僨,躬載黃屋,出東門而詫之,沮百萬之氣,頓強楚之威,奪諸侯之魄,回霸王之機。身焚孤城之下,功濟廟堂之上,高祖因之以成帝業。雖宏演納肝而無悔,化頹朧付不疑,公孫抱子而為詐,孟陽寢牀以自欺:其忠則然,於大業不可以希也。”
薛稷:“若同義變力,古人中求,則紀信誑項以免君,王經刎頸以紓國。”
胡曾:“漢祖東征屈未伸,滎陽失律紀生焚。當時天下方龍戰,誰為將軍作誄文。” [15] 
文彥博:“死節古來雖有矣,大都死節少如公。” [16] 
邵博:“漢高帝之興,有天命哉。方因困於滎陽,其勢甚危,一時謀臣多亡去者,獨將軍死焉,嗚呼!古固有死,貴成天下事也,若將軍之死。”
王禹偁:“紀信生降為沛公,草荒孤壘想英風。漢家青史緣何事,卻道蕭何第一功。”
徐鈞:“誑楚言降樂受烹,重圍得脱漢基成。論封無爵死無傳,幸有唐碑為發明。”
盧雍:“順慶名忠義之邦,重紀信之節也。監察御史東吳盧雍為之贊。道經靈泉,僧摩崖請題。按察司僉事劉成德曰盍書是贊,從之。巴人舊封,安漢故地,屹為巨邦,號稱忠義。維昔紀信,委質高祖,滎陽圍困,乃請誑楚。脱王之厄,甘焚其身,豈不愛身,義重君臣。炎漢開基,信功維元,當時不錄,帝亦少恩。大節精忠,皎如日月,邦有若人,允矣豪傑。忠義之理,人心同具,百世而下,孰不歆慕。賢士輩出,民俗淳美,將軍之風,使人興起。我秉憲節,同爰諮詢,爰作讚詞,以示邦人。”
李棠:“漢業艱難百戰秋,焚身原不為封侯,敢於誑楚乘黃幄,遂使捐軀重泰丘。隆準單騎從此脱,重瞳雙眼笑誰酬?天今荒草空祠宇,一片忠魂萬古留。” [17] 

紀信人物爭議

四川南充市開漢樓紀信雕像 四川南充市開漢樓紀信雕像
關於紀信、紀成、紀通三人的關係,存在爭議。三國時曹魏人張晏在註解《史記》時,曾聲稱紀通是紀信之子。但《史記·功臣表》《漢書·功臣表》等史料反映出,紀通之父名叫紀成,平定三秦有功,在好疇戰死; [18-19]  而紀信則是被項羽燒殺的, [1]  後代情況不見直接記載。這一點,西晉人晉灼已有辨正。而唐代顏師古漢書注 [20] 李善《昭明文選注》 [14] 司馬貞史記索隱 [19]  [21]  也均採信晉灼的説法,認為紀信與紀成顯非一人,紀通是紀成之子而不是紀信之子。李善並且指出,陸機説紀信“後嗣是膺”等,是犯了和張晏一樣的錯誤。 [14]  [22] 
此外,關於《史記》記載的鴻門宴上紀信掩護劉邦逃走一事, [23]  《漢書》也有不同記載。傳世本《漢書·高帝紀》中未記載“紀信”,卻記“紀成”; [24]  而《史記索隱》在提到《漢書》的記載與《史記》的不同時,卻又説《漢書》記載的是紀成之子紀通。 [1]  [25] 漢書補註》徵引的錢大昭之語指出了《漢書》的版本差異,但未在《漢書》的不同版本以及《史記》《漢書》的不同記載中進行可靠性的判別。 [26] 

紀信後世紀念

紀信祭祀追封

劉邦統一全國,建立漢朝後,便於第二年將紀信家鄉從閬中縣分出,漢高祖御賜“安漢”,屬充國縣。598年(隋開皇十八年)改安漢縣為“南充縣”。621年(唐武德四年)又將紀信家鄉從南充縣分出,新置西充縣。故紀信為今西充縣人。
四川省西充縣紀信廣場青銅雕塑《紀信駕漢王駟馬而來慷慨起義》 四川省西充縣紀信廣場青銅雕塑《紀信駕漢王駟馬而來慷慨起義》
由於紀信為保劉安漢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後人立廟以祀。歷代王朝都有追封:
隋唐以後官方屢有封敕和祭祀,宋封“忠祐安漢公”,元封“輔德顯忠康濟王”,明封“忠烈侯”。
唐尚書右丞盧藏用曾作過《吊紀信文》。宋代果州南充郡郡守邵博在《紀將軍廟碑記》中力贊紀信。宋果州太守楊濟有感紀信誑楚成漢,書刻“忠義之邦”4字於南充城西金泉山
明西充知縣馬騰雲豎“漢將軍紀信故里”碑於今西充縣木角鄉黃桷埡。清西育縣令李棠在《題紀將軍廟》讚頌紀信。

紀信紀信墓

紀信墓位於城固縣柳林鋪街北。紀信被封為輔德王,故當地人呼為王墳。墓前有清光緒十年(1884)陝西提學使金城史彪為立1碑,上刻“漢紀將軍墓”。墓前有“漢輔德王墓”廟1座。因傳説紀信死後為城隍神,當地人稱墓廟為城隍廟。“文化大革命”中,墓圮碑殘,廟改建為柳林鎮人民政府。1995年,羣眾又在原墓址建墓,並建紀信祠3楹,樹碑1通。史載,紀信為漢王劉邦大將,假代劉邦出降,被項羽所殺,死葬河南滎陽。 [27] 

紀信紀信祠

紀信祠就是現在的城隍廟,據《秦州志》記載,城隍廟為成紀縣衙所治,位於天水市大城北街的十字路口,創建年月不詳,明朝初廢縣,改建為紀信祠,門口有高大巍峨的木結構牌坊一座,高十餘米,斗拱密密層層,宛如蜂房,工藝精湛,構思奇巧,並有木刻的八仙等人物,形態逼真,古樸自然,有于右任先生撰寫的“漢忠烈紀將軍祠”大匾一幅,筆法流暢,雋秀飄逸,牌坊上的琉璃瓦金碧輝煌,閃閃發光,飛檐的鈴鐺發出悦耳的聲音,更加顯示了廟宇的宏偉和肅穆。 [12] 
廟內還保留着十幾塊石碑,大殿還有30多平米精美的壁畫,這都為我們研究紀信祠變遷的歷史和人文景觀提供了佐證。祠堂歷經明、清、民國幾個朝代,多次修繕,解放後作為省級文物進行保護。隨着西部大開發的浪潮和天水旅遊業的發展,政府撥款和羣眾募捐又對這座古老建築羣進行了修葺,已基本回復了原貌,又向遊人展示着昔日的風采。 [12] 

紀信軼事典故

城隍老爺的傳説
漢王鄉三華山下有個紀莊村,相傳西漢名將紀信就出在這個村住。秦朝末年,天下大亂。身為秦朝縣令的紀信,也脱下官服參加起義,投到劉邦帳下當了一員部將。後來,楚漢相爭,劉邦被項羽圍困在滎陽,外無援兵,內無糧草,形勢緊急。紀信求見劉邦説:“我的臉型很像大王,請你脱下衣服給我穿上,我冒充大王向敵人投降,你帶領人馬乘機衝出去。”劉邦依計而行,果然衝出重圍,紀信則被楚兵捉住活活燒死。 [13] 
劉邦戰勝項羽後,建都長安,在慶功會上想起了紀信的功勞,就對滿朝文武大臣説:“紀信功高德重,沒有他獻計獻策,怎能有我劉邦的今天?我封他為督城隍,把他的家鄉改名為我先前的封號——漢王,把他的骨灰送家鄉安葬,並建廟塑像,永遠享受香火。”後來劉邦還下令全國各縣城建城隍廟。故後人稱紀信廟為“城隍廟”,紀信塑像為“城隍老爺”。

紀信藝術形象

電視劇《楚漢傳奇》紀信劇照 電視劇《楚漢傳奇》紀信劇照
2004年《楚漢驕雄》:郭卓樺飾演紀信
2005年《楚漢風雲》:劉冬飾演紀信
2011年《楚漢傳奇》:彭國斌飾演紀信
參考資料
  • 1.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9-10-10]
  • 2.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漢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諸侯至霸上。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繫頸以組,封皇帝璽符節,降軹道旁。
  • 3.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樊噲、張良諫,乃封秦重寶財物府庫,還軍霸上。
  • 4.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諸縣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誹謗者族,偶語者棄巿。與諸侯約,先入關者王之,吾當王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餘悉除去秦法。諸吏人皆案堵如故。
  • 5.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或説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彊。今聞章邯降項羽,項羽乃號為雍王,王關中。今則來,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關,無內諸侯軍,稍徵關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計,從之。十一月中,項羽果率諸侯兵西,欲入關,關門閉。
  • 6.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聞沛公已定關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關。十二月中,遂至戲。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聞項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項羽曰:“沛公欲王關中,令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欲以求封。
  • 7.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莊則入為壽,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項王曰:“諾。”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
  • 8.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於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噲曰:“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交戟之衞士欲止不內,樊噲側其盾以撞,士仆地,噲遂入,披帷西鄉立,瞋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眥盡裂。
  • 9.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坐須臾,沛公起如廁,因招樊噲出。沛公已出,項王使都尉陳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辭也,為之柰何?”樊噲曰:“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於是遂去。乃令張良留謝。
  • 10.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
  • 11.    《漢書·卷一上·高帝紀第一上 》二月,羽自立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背約,更立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中四十一縣,都南鄭。
  • 12.    城隍廟與紀信  .天水在線[引用日期2014-06-02]
  • 13.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於是漢王夜出女子滎陽東門被甲二千人,楚兵四面擊之。紀信乘黃屋車,傅左纛,曰:“城中食盡,漢王降。”楚軍皆呼萬歲。漢王亦與數十騎從城西門出,走成皋。項王見紀信,問:“漢王安在?”曰:“漢王已出矣。”項王燒殺紀信。
  • 14.    文選·卷四十七·頌、贊·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9-10-10]
  • 15.    詠史詩·滎陽  .古詩詞大全網[引用日期2014-06-02]
  • 16.    文潞公詩校注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14-06-02]
  • 17.    李裳·《題紀將軍廟》
  • 18.    史記·卷十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10-10]
  • 19.    《三家注史記》 卷九《呂太后本紀第九》:襄平侯通尚符節。◇集解徐廣曰:“姓紀。”張晏曰:“紀信字也。尚,主也。今符節令。”○索隱張晏雲:“紀信子。”又晉灼雲:“信被楚燒死,不見有後。按功臣表襄平侯紀通,父成以將軍定三秦,死事,子侯。”則通非信子,張説誤矣。
  • 20.    漢書·卷三·高後紀第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10-10]
  • 21.    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第九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9-10-10]
  • 22.    《昭明文選注·卷四十七》:漢書曰:苛子成,以父死王事,封為高景侯。又曰:襄平侯紀通尚符節。張晏曰:紀信子也。晉灼曰:紀信焚死,不見其後。功臣表曰:襄平侯紀通,父成,以將軍從定三秦,死王事,子侯,然則通非信子也。機之此言,與晏同誤也。
  • 23.    《史記·項羽本紀》:與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等四人持劍盾步走,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
  • 24.    《漢書·高帝紀》:獨騎,樊噲、靳彊、滕公、紀成步,從間道走軍。
  • 25.    《史記·項羽本紀》:沛公則置車騎,脱身獨騎,與樊噲、夏侯嬰、靳彊、紀信等○索隱:《漢書》作“紀通”。通,紀成之子。
  • 26.    漢)班固撰;(清)王先謙補註;上海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整理.漢書補註 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42
  • 27.    遺蹟·文物  .漢中地情網[引用日期2014-06-02]
  • 28.    【紀信雕像】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紀公廟
  • 29.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漢王軍滎陽南,築甬道屬之河,以取敖倉。與項羽相距歲餘。項羽數侵奪漢甬道,漢軍乏食,遂圍漢王。漢王請和,割滎陽以西者為漢。項王不聽。漢王患之,乃用陳平之計,予陳平金四萬斤,以閒疏楚君臣。於是項羽乃疑亞父。亞父是時勸項羽遂下滎陽,及其見疑,乃怒,辭老,願賜骸骨歸卒伍,未至彭城而死。
  • 30.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漢將紀信説漢王曰:“事已急矣,請為王誑楚為王,王可以間出。”於是漢王夜出女子滎陽東門被甲二千人,楚兵四面擊之。紀信乘黃屋車,傅左纛,曰:“城中食盡,漢王降。”楚軍皆呼萬歲。漢王亦與數十騎從城西門出,走成皋。項王見紀信,問:“漢王安在?”曰:“漢王已出矣。”項王燒殺紀信。
  • 31.    【紀信浮雕】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紀信祠
  • 32.    倉修良 主編.《史記辭典》:山東教育出版社,1991年6月:第378頁
  • 33.    段國超、丁德科 主編.《史記人物大辭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11月:第367頁
  • 34.    甘肅天水古建築——紀信祠  .學習強國[引用日期2023-09-13]
  • 35.    紀信簡介  .秦州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12-23]
  • 36.    天水城裏的門樓  .天水市人民政府—文化和旅遊局[引用日期2024-02-24]
  • 37.    紀信  .南充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4-04-0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