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管理溝通

(201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管理溝通》是由趙洱崬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於2017年出版的中國大學MOOC教材。該教材可以作為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的管理溝通課程教材,亦可作為高等院校開展通識教育的管理類公選課課程教材,還可以作為對於社會各界人士學習溝通知識、企業管理人員開展溝通培訓的教材 [1] 
該教材共7章,是一本集管理溝通理論講解與實踐運用於一體的通識性應用型管理類專業教材,主要內容包括溝通力的元解析、溝通與執行力、溝通與人際力等 [1] 
書    名
管理溝通
別    名
管理溝通——原理、策略及應用
作    者
趙洱崬
類    別
中國大學MOOC教材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7年4月18日
頁    數
287 頁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040474732
版面字數
400千字
CIP核字號
2017027860 [2] 

管理溝通成書過程

管理溝通編寫情況

《管理溝通》是為了中國大學MOOC“管理溝通”、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溝通的力量”、edX全球MOOC平台“Management Communication”課程而特別編著的配套教材 [2] 
2015年,為了讓學生們獲得更好的在線開放課程學習成效,趙洱崬立足於“溝通的力量”和“管理溝通”這兩門課程,並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支持下,編寫了該教材。該教材主要是為適應在線開放課程的應用以及優化學習者的學習體驗、提高線上課程與線下學習相融合的學習效果而設計的新形態教材 [2] 

管理溝通出版工作

2017年4月18日,《管理溝通》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1] 
《管理溝通》出版工作人員
責任校對
殷然
責任編輯/策劃編輯
曾飛華
責任印製
韓剛
封面設計
趙陽
插圖繪製
杜曉丹
版式設計
馬雲 [2] 

管理溝通內容簡介

《管理溝通》全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為基礎理論部分,聚焦四個關鍵管理問題“執行力、人際力、領導力、組織力”,推概念出模型、由內涵及外延,從不同角度對管理溝通的行為學原理進行闡釋;下篇為實踐應用部分,立足企業管理,以提升個體和組織溝通技能為着眼點,從演講、傾聽、非言語溝通、筆頭溝通、會議、面談六個方面為學習者提供管理溝通實踐指南。《管理溝通》結尾附以名著導讀,向讀者推薦經典溝通著作以延伸學習體系 [1] 

管理溝通教材目錄

前輔文
第1章 溝通力的元解析
知識結構圖
知識訴求
溝通名句
溝通的自我診斷
1.1 溝通的層次
1.1.1 自我溝通
1.1.2 人際溝通
1.1.3 組織溝通
1.2 溝通的功效
1.2.1 有效溝通的內涵
1.2.2 溝通的功能
1.2.3 溝通的作用
1.3 溝通的種類
1.3.1 正式溝通與非正式溝通
1.3.2 下行溝通、上行溝通、平行溝通、斜向溝通
1.3.3 口頭溝通、書面溝通及電子溝通
1.3.4 單向溝通與雙向溝通
1.3.5 言語溝通與非言語溝通
1.4 溝通的模型
1.4.1 信源
1.4.2 信道
1.4.3 信宿
1.4.4 噪聲
1.4.5 反饋
1.5 溝通的障礙
1.5.1 語言障礙
1.5.2 觀念障礙
1.5.3 文化差異
1.5.4 時間限制
1.5.5 經驗的影響
1.5.6 距離的障礙
1.5.7 地位障礙
1.5.8 環境干擾
1.6 溝通的行為學機理
1.6.1 西方的主要人性假設
1.6.2 中國的主要人性假設
1.6.3 人性假設與管理溝通
1.6.4 組織行為學中的溝通影響因素
1.7 溝通的力量
1.7.1 概念界定
1.7.2 執行力
1.7.3 人際力
1.7.4 領導力
1.7.5 組織力
案例分析
參考文獻
來自MOOC的聲音
第2章 溝通與執行力
知識結構圖
知識訴求
溝通名句
個人執行力測試
組織執行力測試
溝通影響力測試
2.1 執行力的內涵
2.1.1 組織執行力
2.1.2 執行智商(XQ)
2.2 執行力與溝通之間的關係
2.2.1 組織溝通與有效管理
2.2.2 溝通是實現執行力的保障
2.3 提高組織執行力的溝通策略
2.3.1 確定溝通目標
2.3.2 傳遞組織需要
2.3.3 使員工認同溝通目標
2.3.4 溝通推動執行力提升
2.4 商務表述
2.4.1 商務表述的重要理念
2.4.2 商務表述的語言技巧
2.4.3 商務表述的非語言技巧
2.4.4 商務談判
案例分析
翻轉課堂
參考文獻
來自MOOC的聲音
第3章 溝通與人際力
知識結構圖
知識訴求
溝通名句
人際力的自我診斷
3.1 人際力的內涵
3.1.1 什麼是人際力
3.1.2 人際技能是管理者的重要技能
3.1.3 組織中的人際溝通
3.1.4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人際溝通
3.2 情商與人際力
3.2.1 智商與情商
3.2.2 情商是溝通的根基
3.2.3 情商與人際力的相互關係
3.3 組織內部溝通
3.3.1 如何與上級相處
3.3.2 如何與同級相處
3.3.3 如何與下級相處
3.4 組織外部溝通
3.4.1 公共關係的含義與特性
3.4.2 組織外部溝通對象
3.4.3 組織外部的溝通策略
案例分析
案例討論
參考文獻
來自MOOC的聲音
第4章 溝通與領導力
知識結構圖
知識訴求
溝通名句
領導力自我評估
4.1 領導力解析
4.1.1 領導與領導力
4.1.2 領導理論的發展
4.1.3 領導的有效溝通
4.2 溝通中的領導者與被領導者
4.2.1 員工的特質
4.2.2 領導的特質
4.2.3 如何發揮和使用領導力
4.3 領導力溝通
4.3.1 溝通與領導力之間的關係
4.3.2 領導溝通與領導力獲得
4.3.3 文化溝通與領導力滲透
案例分析
案例討論
參考文獻
來自MOOC的聲音
第5章 溝通與組織力
知識結構圖
知識訴求
溝通名句
績效溝通行為測試
5.1 組織力的內涵
5.1.1 組織力的定義
5.1.2 組織力的構成
5.1.3 組織力的實現——績效管理
5.1.4 績效管理的重要手段——績效考核
5.2 組織力與績效溝通
5.2.1 績效溝通概述
5.2.2 績效溝通與組織力提升
5.3 績效溝通的策略
5.3.1 績效溝通的重點
5.3.2 績效溝通的程序
5.3.3 績效溝通的技巧
情景模擬
案例討論
參考文獻
來自MOOC的聲音
第6章 個人溝通技能提升
知識結構圖
知識訴求
溝通名句
測試(一)——演講能力 自我評估
測試(二)——傾聽能力 測試問卷
6.1 演講技能
6.1.1 影響演講能力的障礙
6.1.2 演講目的的界定
6.1.3 如何做好有效的演講
6.2 傾聽技能
6.2.1 聽與傾聽
6.2.2 傾聽的重要性
6.2.3 傾聽的障礙
6.2.4 傾聽的過程
6.2.5 如何傾聽
6.2.6 傾聽的技巧
6.3 非言語溝通
6.3.1 非言語溝通及言語溝通的關聯形式
6.3.2 身體言語解析
6.3.3 環境言語解析
6.3.4 不同文化下非言語溝通差異
6.4 筆頭溝通技能
6.4.1 認識筆頭溝通的價值
6.4.2 撰寫工作計劃、工作總結的技巧
案例分析
案例討論
參考文獻
來自MOOC的聲音
第7章 組織溝通技能提升
知識結構圖
知識訴求
溝通名句
溝通能力的測試
7.1 會議溝通
7.1.1 正確認識會議溝通
7.1.2 怎樣組織有效的會議
7.1.3 會議溝通的重要技巧
7.2 面談
7.2.1 面談的內涵和特性
7.2.2 如何開展有效的面談
7.2.3 面談技巧
7.2.4 面談類型及具體實施
案例分析
案例討論
參考文獻
來自MOOC的聲音
附錄 名著賞析
知識結構圖
第一部分 中國古典名著 推薦
1.1 《論語》
正文賞析
作者簡介
1.2 《道德經》
正文賞析
作者簡介
1.3 《周易》
正文賞析
1.4 《中庸》
正文賞析
作者簡介
第二部分 外國名著推薦
2.1 《真北》
正文賞析
作者簡介
延伸閲讀
2.2 《影響力》
正文賞析
作者簡介
延伸閲讀
2.3 《管理溝通:原理與實踐》
正文賞析
作者簡介
延伸閲讀
2.4 《溝通與人際關係》
正文賞析
作者簡介
延伸閲讀
2.5 《溝通的藝術:看入人裏,看出人外》
正文賞析
作者簡介
延伸閲讀
2.6 《溝通力》
正文賞析
作者簡介
延伸閲讀
2.7 《情商》
正文賞析
作者簡介
延伸閲讀
2.8 《人際交往的技巧》
正文賞析
作者簡介
延伸閲讀
2.9 《傾聽的藝術》
正文賞析
作者簡介
延伸閲讀 [1] 

管理溝通教學資源

課程資源
《管理溝通》為慕課課程“管理溝通”的配套教材 [3] 
課程名稱
建設院校
授課教師
授課平台
管理溝通
趙洱崬

管理溝通教材特色

該教材以在線開放課程為載體,以新形態二維碼教材為工具,構建一個“一核六面”的立體化範式的學習生態,即: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為核心,體現學術性、普適性、趣味性、應用性、可視性、便捷性六個特徵的教學新模式。所謂“一個核心”,就是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為核心,時刻意識到這些信息化時代的學生有着不同的學習習慣、興趣愛好、心理傾向,以學生愛看、愛聽、愛學為先導思維來重構教師的教學生態,考慮什麼教學內容、什麼教學形式更適合他們,更能調動其學習積極性;所謂“六面”,就是確立適應“互聯網原住民”學生的六個教學標準,這也是該教材編寫的定位,具體而言包括:
(1)學術性。教材內容要能夠引領學生掌握課程的基本原理、科學規律,並能夠積極參與探究和互動,夯實理論基礎,提供行為依據。
(2)普適性。要做適應大規模學習形式的MOOC教材,就要從適應對象更廣泛、更多元的角度出發,為課程學習者傳遞具有通用價值、影響範圍更廣的理論知識體系和實踐技能體系。
(3)趣味性。該教材將生動幽默的溝通故事、異彩紛呈的視頻內容與特點鮮明的案例分析相融合,努力調動學習者的積極性。
(4)應用性。該教材以提升實際應用技能為導向,以活學活用為原則,設計單元化、功能性內容培養學習者的職業技能。
(5)可視性。該教材當中設計了和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溝通的力量”、中國大學MOOC“管理溝通”中相關視頻內容鏈接的多個二維碼,實現可視化學習。
(6)便捷性。該教材無論是教材內容的設計與編寫,還是視頻內容的關聯,都具備了模塊化學習的特點,既可以系統全面學習,更可以碎片化、目標化學習 [2] 

管理溝通作者簡介

趙洱崬,男,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工商管理和電力經濟等領域教學及科研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發改委項目、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等縱向課題 [4] 
參考資料
  • 1.    管理溝通  .高等教育出版社[引用日期2021-11-23]
  • 2.    趙洱崬.管理溝通: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版權頁,前言頁
  • 3.    管理溝通  .中國大學MOOC[引用日期2021-11-23]
  • 4.    趙洱崬  .北京理工大學[引用日期202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