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百回本紅樓夢

鎖定
曹雪芹温皓然百回本《紅樓夢》,前八十回精選最能反映曹雪芹《紅樓夢》原始面貌、更多地保留曹雪芹語言個性和思想鋒芒的庚辰本為底本,同時參考了甲戌本、乙卯本進行整理完成的,以温皓然創作的後二十回續作合併成的一部百回本長篇小説。温皓然的續作在主旨和語言風格上都比較貼近曹雪芹原著,似可延續曹公本義,為諸多紅學研究者看好。
作品名稱
曹雪芹温皓然百回本紅樓夢
作品別名
百回本紅樓夢
作    者
曹雪芹
温皓然
創作年代
清代、現代
作品出處
九州出版社
文學體裁
長篇小説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3年8月1日
ISBN
9787510822483 [3] 
頁    數
952 頁

百回本紅樓夢作品目錄

第一回 甄士隱夢幻識通靈 賈雨村風塵懷閨秀
第二回 賈夫人仙逝揚州城 冷子興演説榮國府
第三回 金陵城起復賈雨村 榮國府收養林黛玉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 葫蘆僧亂判葫蘆案
第五回 遊幻境指迷十二釵 飲仙醪曲演紅樓夢
第六回 賈寶玉初試雲雨情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
第七回 送宮花賈璉戲熙鳳 宴寧府寶玉會秦鍾
第八回 比通靈金鶯微露意 探寶釵黛玉半含酸
第九回 戀風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頑童鬧學堂
第十回 金寡婦貪利權受辱 張太醫論病細窮源
第十一回慶壽辰寧府排家宴 見熙鳳賈瑞起淫心
第十二回王熙鳳毒設相思局 賈天祥正照風月鑑
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龍禁尉 王熙鳳協理寧國府
第十四回林如海捐館揚州城 賈寶玉路謁北靜王
第十五回王鳳姐弄權鐵檻寺 秦鯨卿得趣饅頭庵
第十六回賈元春才選鳳藻宮 秦鯨卿夭逝黃泉路
第十七、十八回大觀園試才題對額 榮國府歸省慶元宵
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語 意綿綿靜日玉生香
第二十回王熙鳳正言彈妒意 林黛玉俏語謔嬌音
第二十一回賢襲人嬌嗔箴寶玉 俏平兒軟語救賈璉
第二十二回聽曲文寶玉悟禪機 制燈謎賈政悲讖語
第二十三回西廂記妙詞通戲語 牡丹亭豔曲警芳心
第二十四回醉金剛輕財尚義俠 痴女兒遺帕惹相思
第二十五回魘魔法姊弟逢五鬼 紅樓夢通靈遇雙真
第二十六回蜂腰橋設言傳蜜意 瀟湘館春困發幽情
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楊妃戲彩蝶 埋香冢飛燕泣殘紅
第二十八回蔣玉菡情贈茜香羅 薛寶釵羞籠紅麝串
第二十九回享福人福深還禱福 痴情女情重愈斟情
第三十回 寶釵借扇機帶雙敲 齡官劃薔痴及局外
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雙星
第三十二回訴肺腑心迷活寶玉 含恥辱情烈死金釧
第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動唇舌 不肖種種大承笞撻
第三十四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錯裏錯以錯勸哥哥
第三十五回白玉釧親嘗蓮葉羹 黃金鶯巧結梅花絡
第三十六回繡鴛鴦夢兆絳芸軒 識分定情悟梨香院
第三十八回林瀟湘魁奪菊花詩 薛蘅蕪諷和螃蟹詠
第三十九回村姥姥是信口開河 情哥哥偏尋根究底
第四十回 史太君兩宴大觀園 金鴛鴦三宣牙牌令
第四十一回賈寶玉品茶櫳翠庵 劉姥姥醉卧怡紅院
第四十二回蘅蕪君蘭言解疑癖 瀟湘子雅謔補餘香
第四十三回閒取樂偶攢金慶壽 不了情暫撮土為香
第四十四回變生不測鳳姐潑醋 喜出望外平兒理妝
第四十五回金蘭契互剖金蘭語 風雨夕悶制風雨詞
第四十六回尷尬人難免尷尬事 鴛鴦女誓絕鴛鴦偶
第四十七回呆霸王調情遭苦打 冷郎君懼禍走他鄉
第四十八回濫情人情誤思遊藝 慕雅女雅集苦吟詩
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紅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羶
第五十回 蘆雪庵爭聯即景詩 暖香塢雅制春燈謎
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編懷古詩 胡庸醫亂用虎狼藥
第五十二回俏平兒情掩蝦鬚鐲 勇晴雯病補雀金裘
第五十三回寧國府除夕祭宗祠 榮國府元宵開夜宴
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陳腐舊 王熙鳳效戲彩斑衣
第五十五回辱親女愚妾爭閒氣 欺幼主刁奴蓄險心
第五十六回敏探春興利除宿弊 賢寶釵小惠全大體
五十七回慧紫鵑情辭試莽玉 慈姨媽愛語慰痴顰
第五十八回杏子陰假鳳泣虛凰 茜紗窗真情揆痴理
第五十九回柳葉渚邊嗔鶯吒燕 絳雲軒裏召將飛符
第六十回 茉莉粉替去薔薇硝 玫瑰露引來茯苓霜
第六十一回投鼠忌器寶玉瞞 判冤決獄平兒行權
第六十二回憨湘雲醉眠芍藥香菱情解石榴裙
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羣芳開夜宴 死金丹獨豔理親喪
第六十四回幽淑女悲題五美吟 浪蕩子情遺九龍佩
第六十五回賈二舍偷娶尤二姨 尤三姐思嫁柳二郎
第六十六回情小妹恥情歸地府 冷二郎一冷入空門
第六十七回見土儀顰卿思故里 聞秘事鳳姐訊家童
第六十八回苦尤娘賺入大觀園 酸鳳姐大鬧寧國府
第六十九回弄小巧用借劍殺人 覺大限吞生金自逝
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雲偶填柳絮詞
第七十一回嫌隙人有心生嫌隙 鴛鴦女無意遇鴛鴦
第七十二回王熙鳳恃強羞説病 來旺婦倚勢霸成親
第七十三回痴丫頭誤拾繡春囊 小姐不問累金鳳
第七十四回惑奸讒抄檢大觀園 矢孤介杜絕寧國府
第七十五回開夜宴異兆發悲音 賞中秋新詞得佳讖
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悽清 凹晶館聯詩悲寂寞
第七十七回俏丫嬛抱屈夭風流 美優伶斬情歸水月
第七十八回老學士閒徵姽嫿詞 痴公子杜撰芙蓉誄
第七十九回薛文起悔娶河東獅 賈迎春誤嫁中山狼
第八十回 美香菱屈受貪夫棒 王道士胡謅妒婦方
第八十一回甄英蓮魂斷返故鄉 賈寶玉情傷歸舊地
第八十二回喻仙機帝都降祥瑞 顯奇能公府展妙才
第八十三回大觀園外殞身捨命 瀟湘館內啜茗調琴
第八十四回沐天恩賈政拜郎中 嗟往事湘雲做新婦
第八十五回韶華盛極鸞喜呈瑞 落紅悽迷病符飛災
第八十六回失通靈手足結深恨 聞讒言婆媳添新怨
第八十七回南安王兵敗蠻夷地 薛文起罹禍桃源鄉
第八十八回沉酣夢詳破鴛鴦侶 酴醿架驚現木石盟
第八十九回欲救主花襲人易主 為和親蕉下客辭親
第九十回高 陽徒苦遭五鬼煞 瀟湘子悲撰十獨吟
第九十一回苦絳珠魂歸離恨天 病神瑛淚灑相思地
第九十二回薛寶釵藉詞含諷諫 王熙鳳知命強英雄
第九十三回孤藕榭出家悟虛化 懦菱洲夭逝還真元
第九十四回嘆榮華恰似三更夢 恨無常還同九月霜
第九十五回史太君壽終歸地府 王熙鳳性迷赴冥曹
第九十六回獄神廟忠僕慰舊主 沁芳橋寒塘渡鶴影
第九十七回懺宿冤茜雪感痴郎 孽債妙玉從枯骨
第九十八回走窮途寶玉耐嗷嘈 得生路巧姐出鬼蜮
第九十九回青楓林下寒煙漠漠 白楊村裏落葉蕭蕭
第一百回青梗峯懸崖撒手棄凡塵空靈殿轉破情機悟情榜 [3] 

百回本紅樓夢作者簡介

曹雪芹 (約1715—1763),清代小説家,名霑,號雪芹,又號芹圃、芹溪。曹雪芹創作長篇小説《紅樓夢》,於悼紅軒中,披閲十載,增刪五次,因貧病交加,加之妻、子先後離世而悲傷過度,全書未盡而與世長辭,為後人留下了堪稱千古絕唱的《紅樓夢》前八十回。
温皓然 中國當代著名作家,有“女文豪”“天津小龍女”之美譽,其續寫的《紅樓夢》八十一回至一百回,被譽為兩百多年來《紅樓夢》續書史上最優秀的一部。 [2] 

百回本紅樓夢作品評價

近日讀温皓然續寫的《紅樓夢》(曹雪芹、温皓然百回本《紅樓夢》),大感驚異。《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小説巔峯之作,二百多年來,多少作家都把它當作標杆,但大都不能望其項背,至今無出其右者。這是不可企及也不會重複的文學史奇蹟。但温皓然這樣一個當代年輕的女子,卻初生牛犢不怕虎,居然要穿越歷史,去續寫這部經典,這本身就是極為大膽的。我認真拜讀温皓然的續書,邊讀邊想象這是否地道和本然,是否符合原著的精神血脈。我的感覺是,温皓然的續寫是成功的,在《紅樓夢》的眾多續書中,這可能是極為難得的優等品
温皓然續寫《紅樓夢》,其成功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情節結構的延續,不説天衣無縫,也可以説是合情合理。接續的20回“情節紋理”非常自然,基本上就是順着前面80回的“勢頭”發展而來,並非向壁虛構。看得出温皓然的續寫是盡心研究並梳理原80回的脈絡,看其走勢,特別注意原著的某些伏筆、預兆、讖語(特別是對前5回中判詞的呼應),温皓然有意順着這些細節去想象和展開。比如原著第76回寫到史湘雲林黛玉凹晶館聯詩:“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的詩句,就是預兆,温皓然在續書中對這兩個人物的命運結局,就做了很好的處理和呼應。温續91回乾脆就處理成“苦絳珠魂歸離恨天,病神瑛淚灑相思地”。另外,温皓然還吸收了紅學研究“探軼”的成果,運用到續寫中。如第97回“紅顏枯骨”,就是按照脂硯齋的點評展開的。續寫的整個20回是大結局,悲劇氛圍營造非常濃厚,而又帶有某些超越的悲憫之心。這符合《紅樓夢》的基調。《紅樓夢》比許多古代經典小説還要高出一大截,主要就在“悲憫”二字。温皓然的續書在這方面下了功夫。
二是語言仿擬惟妙惟肖。《紅樓夢》是200多年前曹雪芹所寫,用的是明清白話,但又有書卷氣,非常典雅藴藉,由於時代遠隔,現代人雖然能欣賞,但很難寫作。温皓然這方面是下了大工夫的。讀起來不隔,是明清白話的那種語感,又是曹雪芹獨有的那種語言韻味。文學是語言的藝術,傑作的語言總是獨特的,難於仿效的,續書之難,最難就難在語言。但温皓然續寫後20回和前80回的語感不會斷,不會隔,是很自然接續的上的。這效果真令人讚佩。
第三續書續寫人物事件,涉及很多人情風物,典章民俗,比如不同居所有哪些不同擺設,人物關係有哪些細節安排,還有哪些禮儀習俗,不是把原著寫到的重寫一遍就可以了,還需要根據情節發展去設置張羅,這就牽涉到很多文化歷史知識。温著這方面做得也很周到細緻,温皓然的描寫是細膩逼真,又十分有質感的,能把人帶進200多年前的歷史場景中。
四,既忠實於原著脈絡氣息,力圖做到自然合體,又大膽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感悟力,寫出自己的感覺。主要是加強了佛家的超越感和夢幻色彩。作品中很多詩詞是很難寫的,弄不好露怯。但都寫的很傳神很有韻味。
續書是難事,“苦差事”,帶着鐐銬跳舞,往往吃力不討好。但續書又自有其魅力。要順乎原著,又要挑戰原著,同時挑戰自己,是一種高難度的“遊戲”,也是別有情趣的創作。想來,温皓然必然也樂在其中吧。我們來讀這部續書,很自然會用“互文”的辦法,不時對照原著,又不時省查是否續得有理有味,發現破綻會融入想象,看如何才是合理;看到好處便擊節讚賞。這“讀者反應”的情形是一般小説閲讀時難得有的,又何樂而不為。
——北京大學原中文系主任 博士生導師 温儒敏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