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甚,漢語常用字(一級字) [1]  ,讀作shèn或者shén,會意字,最早見於西周金文 [2]  。本義是特別安樂,此義在“甚”的後出分化字“湛”中有體現;由本義引申為過分、過度;又引申為厲害、嚴重、太、深、很、極、超過;由很、極等義又引申為的確、實在等副詞義。
(基本信息欄參考資料: [3] 
中文名
拼    音
shèn;shén
部    首
字    級
一級字、常用字 [1] 
平水韻
二十六寢 上聲 [4] 
鄭    碼
ecz
注    音
ㄕㄣˋ;ㄕㄣˊ
總筆畫
9
結    構
上下結構
倉頡碼
tmmv
四角號碼
44718
筆順編號
122111345
五筆86|98
adwn|dwnb
異體字
𠥄、𠯕、𢍩、𤯅、𥱅
統一碼
基本區 U+751A

字源演變

字形演變 字形演變
甚,會意字。初文從甘,從“匕”形。“匕”形其意未詳。“甚”字在西周晚期已經增繁,“匕”形漸變成“七”形,中間又增添了“八”形短畫,至秦漢時代混似“匹”字,所以《説文》誤解作“從匹”。“甚”字上部本作“甘”,但從西周起就有省作“口”形的,戰國楚系文字中還有把“匕”形上之“口”與“匕”形內之“八”形交換位置的。戰國後期,秦系文字把“圖3”右上部形頂橫向左右延長穿透而寫作“甘”形,雖然未被小篆接受,卻被秦隸及漢隸承襲,因此“甚”字整體近似於“其”在“L”上之形,所以西漢及東漢隸書都常把此處的“甘”形寫成“圖10上部”(“其”之異體“圖10上部”)。東漢隸書開始把“甘”形左右兩豎筆向下延長,觸及“匹”之近似形的頂橫上,就完全看不出從“甘”了,從而開啓了後世“甚”字的楷書形式。 [5] 
《説文》:“甚,尤安樂也。”本義是特別安樂,此義在“甚”的後出分化字“湛”中有體現。《詩·小雅·賓之初筵》:“錫(cì)爾純嘏(gǔ),子孫其湛(dān)。”由本義引申為過分、過度,又引申為厲害、嚴重、太、深、很、極、超過,由很、極等義又引申為的確、實在等副詞義。隋唐以後,“甚”字有疑問代詞的用法,相當於何、什麼,或怎、怎麼之義,這是假借義。《敦煌曲子詞·失調名八》:“蟬蠙(鬢)因何亂?金釵為甚分?”這一意義在現代漢語音shén,現代漢語寫作“什”(五代時已經可以這樣寫),敦煌變文中的“甚沒”,現代漢語寫作“什麼”。 [5]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shèn
形容詞
異常安樂;特別安樂。
indulge in
《説文》:“甚,尤安樂也。”徐灝注:“甚,古今字。女部。‘樂也。’通作耽、湛。”

過分。
overdo
《詩·小雅·巷伯》:“彼譖人者,亦已大甚。”
莊子·至樂》:“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漢書·東方朔傳》:“臣聞樂太甚則陽溢,哀太甚則陰損。”
甚泰
厲害;嚴重。
terrible
《穀梁傳·文公三年》:“雨螽於宋。外災不志,此何以志也?曰:災甚也。其甚奈何?茅茨盡矣。”
桓寬《鹽鐵論·申韓》:“衣缺不補則日以甚,防漏不塞則日以滋。”
梅堯臣四月二十八日記與王正仲及舍弟飲》詩:“仲氏又發霍,洞下忽焉甚,湯劑不能勝,悶絕口已噤。”

盛,大。
prevailing
《左傳·昭公十八年》:“戊寅,風甚。”
後漢書·齊武王劉縯傳》:“自是兄弟威名益甚。”
《北史·魏紀三》:“二月甲辰,幸八公山。路中雨甚,詔去蓋。”

很;極。

《國語·晉語一》:“吾聞甲生甚好仁而彊,甚寬惠而慈於民。”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吳起為西河守,甚有聲名。”
韓愈《考功員外盧君墓銘》:“夫人李姓,隴西人。君在,配君子無違德;君歿,訓子女得母道甚。”

深厚。
deep
《楚辭·九歌·湘君》:“心不同兮媒勞,恩不甚兮輕絕。”
南朝齊謝朓《休沐重還道中》詩:“志狹輕軒冕,恩甚戀重闈。”

多。

《漢書·王莽傳上》:“庶民、諸生、郎吏以上守闕上書者日千餘人……莽遣長史以下分部曉止公卿及諸生,而上書者愈甚。”

重要。
important
馮夢龍《智囊補·兵智總敍》:“嶽忠武論兵曰:‘仁智信勇嚴,缺一不可。’愚以為智尤甚焉。”

動詞
超過;勝過。
more than
《國語·周語上》:“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史記·遊俠列傳》:“專趨人之急,甚己之私。”
元稹《告畲三陽神文》:“功不甚農,虛不勝實,乃勸居人,大課芟銍。”
甚於
責備。
blame
《穀梁傳·隱公元年》:“賤段而甚鄭伯也。何甚乎鄭伯?甚鄭伯之處心積慮,成於殺也。”
蘇軾《田表聖奏議敍》:“方漢文時,刑措不用,兵革不試。而賈誼之言曰,天下有可長太息者,有可流涕者,有可痛哭者。後世不以是少漢文,亦不以是甚賈誼。”

引申為寵愛配偶。
dote on spouse


副詞
真是;的確。
certainly
《戰國策·秦策四》:“王曰:‘……今以無能之如耳、魏齊,帥弱韓魏以攻秦,其無奈寡人何,亦明矣!’左右皆曰:‘甚然。’”高誘注:“甚,謂誠也。”
歐陽修《錦香囊》詞:“一寸相思無着處,甚夜長難度。”
甚然
極端,極其;非常,異常。
very
周敦頤愛蓮説》:“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林覺民與妻書》:“吾家後日當甚貧。”
甚是次第;甚為怏怏;甚溥
連詞
甚至。
even
周亮工《書影》卷一:“公雖廿日令,然頗有惠聲。其逮也,士民數千人攀轅痛哭……甚有矇瞍孤貧,鳩杖鶉衣,亦視力投金錢檻車贐之。”
甚且
shén
代詞
亦作“什”;何,什麼。
what
《敦煌曲子詞·失調名八》:“蟬玭(鬢)因何亂,金釵為甚分。”
宋歐陽修《摸魚兒》詞:“那堪更趁涼景,追尋甚處垂楊曲。”
儒林外史》第二五回:“你有甚心事?”
甚般;甚的;甚末;甚實
亦作“什”;怎麼,為什麼。
why
辛棄疾《八聲甘州·夜讀李廣傳》詞:“甚當時,健者也曾閒?”
宋周密《一枝春·酒邊聞歌》詞:“東風尚淺,甚先有,翠嬌紅嫵。”
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四:“紅娘,你好不分曉,甚把我攔截?”
甚地 [3]  [6]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尤安樂也。從甘,從匹耦也。𠯕,古文甚。常枕切文五 重二 [3] 

説文解字注

甚,尤安樂也。
尤甘也。引伸凡殊尤皆曰甚。
從甘匹。
句。匹各本誤甘。依韻會正。常枕切。七部。
匹、
逗。
耦也。
説從匹之意。人情所尤安樂者、必在所溺愛也。
𠯕,古文甚。
從口猶從甘也。 [3] 

康熙字典

古文:𠯕、𥱅。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時鴆切。音任。《説文》:尤安樂也。《廣韻》:劇過也。《韻會》:尤也,深也。《易·繫辭》:其道甚大,百物不廢。《詩·小雅》:彼譖人者,亦已大甚。《淮南子·修務訓》:由此觀之,則聖人之憂勞百姓甚矣。
又《唐韻》常枕切。《集韻》《韻會》食荏切。《正韻》食枕切。𠀤音忍。義同。潘岳《關中詩》:主憂臣勞,孰不祇懍。愧無獻納,屍素以甚。葉上寢稔。 [2]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 字形對比(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字形
韻書
聲調
韻目
字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上聲

全濁
常枕切/時鴆切
ʑjem
去聲

全濁
時鴆切/常枕切
ʑjem
集韻
上聲
𡪢

全濁
食荏切
ʑiem
去聲

船/常
全濁
時鴆切
dʑiem
韻略

上聲





食荏切


去聲





時鴆切

增韻

上聲





食枕切


去聲





時鴆切


去聲
侵尋



全清

ʂiəm
中州音韻

去聲
尋侵





葉深去聲


上聲


全濁
食枕切
ʒiəm

去聲


全濁
時鴆切
ʒiəm [7] 

上中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ȡ
i̯əm
王力系統
ʑ
ǐəm
董同龢系統
ʑ
jəm
周法高系統
d
jiəm
李方桂系統
d
jəmx


jəm


jəm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jəm
北魏後期北齊

jəm
齊梁陳北周隋

jəm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ʑ
i̯əm
擬音/王力系統

ʑ
ǐěm
擬音/董同龢系統

ʑ
jem
擬音/周法高系統

iɪm
擬音/李方桂系統

ź
jəm
擬音/陳新雄系統

ʑ
ǐəm [8-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