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泰山石刻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鎖定
泰山石刻,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境內。秦泰山刻石立於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是泰山石刻中年代最早的作品。 [3] 
泰山石刻涵括了整個中國的書法史,展示了中國書法藝術形變神異、一脈相承的發展脈絡,書法藝術在泰山主要以石刻形式保存下來,其中大部為自然石刻,少量為碑碣。 [4]  泰山石刻刻石原文222字,歷經滄桑,現僅殘存10字:“臣去疾臣請矣臣”7字完整,“斯昧死”3字殘缺 [3] 
2001年6月25日,泰山石刻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 
中文名
泰山石刻
地理位置
山東省泰安市泰安高新區北集坡街道聖元村 [2] 
所處時代
北齊至唐 [5] 
保護級別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 
氣候條件
全年 8:00-17:00
始建於
公元前219年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5-0454-4-12 [5] 

泰山石刻歷史沿革

“泰山石刻”又名“封泰山碑”,石四面刻字。秦泰山刻石立於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是泰山石刻中年代最早的作品。此刻石原分為兩部分:前半部系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東巡泰山時所刻,共144字;後半部為秦二世胡亥即位第一年(公元前209年)刻制,共78字。它是秦始皇為記頌其德而命丞相李斯作,上面鐫刻着秦始皇功德銘和二世詔書等內容,現位於岱廟東御座大殿露台前西側。刻石原在泰山頂玉女池旁,後來移到碧霞元君祠之東廡。清乾隆五年(1740年),祠遇火災,刻石不見了。直到嘉慶二十年(1796年)才從池中搜得,已斷為兩塊,後移至岱廟。刻石原文222字,歷經滄桑,現僅殘存10字:“臣去疾臣請矣臣”7字完整,“斯昧死”3字殘缺。 [3]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自統一天下的第三年即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9年)開始東巡,為彰顯自己“橫掃六合,威震四海”的統一功績,在各地共立了6塊小篆碑刻,分別為峯山石刻、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芝罘刻石、碣石刻石和會稽刻石。前四處刻石皆在山東,嶧山石刻真跡到唐時已毀,杜甫有詩為證曰:“嶧山之碑野火焚,棗木傳刻肥失真。”而芝罘早已不知去向。碣石不詳所指,或以為在當今之河北境內。會稽為今浙江之紹興,會稽石刻唐時尚好,至宋則已不見諸着錄。今所存者僅泰山石刻、琅琊台石刻,而琅琊台刻石僅86字清晰。泰山石刻宋歐陽修、趙明誠皆曾目擊。泰山石刻的拓本以明安國所藏北宋拓本最好,存165字。 [3] 

泰山石刻遺址特點

泰山石刻 泰山石刻
泰山刻石字體是小篆,字形修長工整,筆畫圓轉勻稱,是秦代篆書法的經典代表,體現了秦代書法的藝術風格。小篆的特點是對均衡、形體修長,它也容易板滯,但是泰山石刻卻克服了這種弊病,在對稱中藴含着飄逸秀美,如仙子臨風,儀態萬方。唐朝李嗣真《後品》説:“李斯小篆之精,古今絕妙。秦望諸山及皇帝玉璽,猶夫千鈞強弩,萬石洪鐘,豈徒學之宗匠,亦是傳國之遺寶。” [3] 
泰山石刻 泰山石刻
縱觀泰山石刻,從內容上説,大體可分為4類:一為帝王封禪石刻,記載帝王成功告天,事關國家大局;二為大臣和百姓的祭祀石刻,可見各個歷史時期社會、人文心態;三是文人墨客登山抒情,體現他們的智慧與藝術情操;四是具有鮮明宗教特徵的石刻,借泰山以宣傳各自宗教的信仰,以吸引信眾。從形式上説,泰山石刻主要分為三大類:一為碑碣,長方形的石刻叫作“碑”,把圓首形的或形在方圓之間,上小下大的石刻,叫“碣”,後來多把碑與碣混二為一,簡稱“碑碣”;二為摩崖石刻,即為鐫刻在岩石、山崖石壁上的摩崖文字;三為楹聯石刻,於石亭、廟宇、石坊等處,隨處可見。就文字的特徵而言,真草行楷隸篆,眾體兼備,全山上下,不啻是一座博大的書法藝術寶庫 [4] 
泰山石刻 泰山石刻
泰山石刻的種類繁多,從細目上分不下30餘種。但從形制上分,大致可分為石碣、石闕、碑刻、摩崖碑刻、墓誌、經幢造像記石造像畫像石和題名題詩題記等9種。 [6] 

泰山石刻文物遺存

泰山石刻碑刻

古代刻辭碑的形制受官階和社會地位的制約。柳宗元敍唐代葬令時雲:“凡五品以上為碑,龜趺螭首;降五品為碣,方趺圓首。”泰山現存的碑刻,凡皇帝或省布政使以上官員所立,大都龜趺螭首,且形制高大華麗 [6] 

泰山石刻摩崖碑刻

泰山石刻 泰山石刻
所謂摩崖,是指利用天然壁刻文記事的石刻。摩崖石刻是中國出現最早的一種石刻形式,遠在商周以前已有之。秦始皇所刻的7處刻石中,碣石一刻很可能是摩崖石刻。泰山現存的石刻中,摩崖石刻佔57%以上,重要的如唐《紀泰山銘》摩崖石刻、經石峪《金剛經》摩崖石刻、《宋摩崖》和元《天門銘》摩崖石刻等,其他刻於自然石上的題名、題記、題詩,幾乎遍佈泰山上 [6] 

泰山石刻墓誌

墓誌是埋於墓穴內,用以表彰死者功德、標明死者生卒年月及身份的石刻。墓誌之制始於魏晉,極盛於唐,宋以後逐漸衰落,而正式以“墓誌”為名始於北朝。
墓誌的形制初無定製,有圭首似碑的,有圓首似碣的,有方板者,有長板者,也有陰及側並刻銘文的。後逐步定型為方板,縱橫一般為二三尺。泰山現存北魏羊祉墓誌,長寬皆82釐米,刻文44行,滿行45字。初始的墓誌本無蓋,有蓋的墓誌始於北魏,盛於隋唐。

泰山石刻經幢

泰山石刻 泰山石刻
泰山岱廟先後收存經幢七座,其中一座無文字,不知建於何代,今存岱廟天貺殿前西側。另一座為唐廣明二年建,刻讚語、尊勝陀羅尼經序和咒語等,原立肥城幽棲寺,1977年,收存岱廟,今存岱廟碑廊。其他5座皆五代時物,經文多剝蝕,原在資福寺,今收存岱廟漢柏院。經幢之制,始於隋,盛於唐,至宋元逐步衰落。它是研究佛教文化的寶貴資 [6] 

泰山石刻碑龕

泰山石刻
泰山石刻(3張)
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泰安舊尹蔣因培帶領同邑柴蘭皋在山頂玉女池中搜得殘石2塊,尚存10個字,遂將殘碑嵌於岱頂東嶽廟壁上。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東嶽廟牆坍塌,泰安知縣徐宗幹“亟索殘石於瓦礫中”,囑道人劉傳業將殘石移到山下,嵌置在岱廟碑牆內,並寫跋記其經過。光緒十六年(1890年),石被盜,縣令毛大索十日,得石於城北門橋下,後重置於岱廟院內。宣統二年(1910年)知縣俞慶瀾為防刻石遭風雨剝蝕,在岱廟環詠亭造石屋一所,將秦泰山刻石及徐宗乾的跋和自己寫的序共3石嵌於石屋內,周圍加鐵柵欄保護。民國十七年(1928年),遷於岱廟東御座內,修築一座門式碑龕,將以上3石壘砌其中。建國後,於碑龕正面鑲裝玻璃保護。

泰山石刻摹刻拓本

泰山王母賜福石刻 泰山王母賜福石刻 [1]
秦泰山刻石歷代多有摹刻拓本,現存清聶劍光摹刻的明拓本29字和徐宗幹摹刻的舊拓本29字兩塊刻石,均陳列於岱廟碑廊。1987年泰安市博物館複製秦刻石全文立於岱廟後寢宮

泰山石刻歷史文化

  • 石刻價值
泰山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是中華文化史的局部縮影,其“天然的石刻博物館”則是這部文化史的重要篇章。遍佈泰山上下1800餘處的泰山石刻,其歷史、內涵、書法、造型等石刻價值在全國的名山大川中佔據着重要位置(苑勝龍、張東珍,2009 )。泰山是中華民族的偉大象徵,民族文化的縮影,是東方文化的寶庫,在世界文明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4] 
  • 相關書籍
為系統整理這份歷史文化遺產中華書局於2007年出版了由山東泰安袁明英主編的、由季羨林任繼愈歐陽中石先生為編委主任的《泰山石刻》(十卷本)一書。該書共輯錄泰山及其周圍自遠古至現代的各類石刻、石碑六千餘種,其中二百餘種不見於歷代相關著作的著錄,具有蒐羅宏富、標識準確,照片、拓片及錄文俱全等特點,對研究泰山乃至中國古代歷史、文學、書法、旅遊、宗教、美學、哲學以及民俗學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

泰山石刻文物價值

泰山石刻歷史價值

數量繁多、內容各異的泰山石刻不僅展示了數千年間泰山文化的繁榮與昌盛,而且從中也反映出中國歷史興衰起伏的軌跡,實屬不可多得的歷史資料。諸多史料,不僅為泰山碑刻獨有,而且在補史證史方面有很大的價值。泰山石刻中現存最早的是秦泰山石刻,歷代史家均視為研究秦史之首選文獻 [4] 
由於泰山石刻延續時間長,泰山祭祀又是國之定製,從某一方面能反映中國幾千年歷史的變革是顯而易見的。特別是碑刻所載多為地方誌史性質的內容,因此研究泰山的歷史自然會首選泰山石刻。 [4] 

泰山石刻藝術價值

泰山石刻歷史悠久,延續不斷,受歷史文化發展變化的影響,形成豐富多彩的藝術表現形式。就其書法藝術而言,自秦至今,名碑名品,眾彩紛呈,書意各代不同,其作品之多,時代承續性之強,書藝之精湛,讓泰山石刻堪稱一部書法藝術史,而泰山成為一座自然的書法藝術博物館。泰山石刻,“自秦至清,歷代皆有鉅製。基本上概括了中華民族成長的過程,展示了書法發展的歷史”。泰山最早的石刻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封禪泰山所留下的紀功刻石,為李斯小篆。小篆既是全國書同文的開始,也是書法藝術大眾化的開端。泰山石刻縱貫中國書法史,而在書體上,也眾彩紛呈,是一部生動的書法教材。在泰山石刻中,有隸書、楷書、行書、篆書和草書,這與泰山沉穩雄渾的內在精神相關聯,其書體選擇就會有所差異。書法藝術自產生以來,發展數千年,並在石刻中找到了一個新的藝術途徑並得到價值的昇華。泰山倍受書法家推崇,歷代書法家競秀,各派書體紛呈,涵括了整個中國的書法史,展示了中國書法藝術形變神異、一脈相承的發展脈絡,同時展現了中國石刻藝術的多姿多彩,使泰山成為一座天然的書法藝術寶庫。 [4] 

泰山石刻保護措施

2001年6月25日,泰山石刻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 

泰山石刻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泰山石刻山東省泰安市境內。
  • 交通信息
從朝陽洞往上走約50米可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