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闕

(建築術語)

鎖定
石闕是古代石築的。多立於宮廟陵墓之前,作銘記官爵、功績或裝飾用。 [2] 
中文名
石闕
所屬年代
古代
用    途
銘記官爵、功績或裝飾
位    置
立於宮廟陵墓之前

目錄

石闕文物介紹

漢陽陵闕門遺址 漢陽陵闕門遺址 [1]
漢 劉向 《説苑·反質》:“立石闕 東海 上 胊山 界中,以為 秦 東門。”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濟水二》:“南有 漢 荊州 刺史 李剛 墓……有石闕,祠堂石室三間。” 清 許承欽 《次韻贈鄧孝威》:“如銜石闕難為語,屢卸金貂不破愁。” 清 丘逢甲 《謁潮陽東山張許二公祠》詩:“石闕苔荒一徑深,悲秋懷古此登臨。” 徐遲 《鳳翔》:“各地宗教文物,以及許多的古代宮殿,陵寢,寺廟,城牆,橋樑,石闕,磚塔,木塔……這一切都在他心上,都屬於他的工作。”
式樣和牌坊相似,只是沒有橫樑。闕有木製,也有石制,木製易朽,難於長久保存,現存比較古老的闕都是石闕,其中年代最久的是河南省登封縣的漢代三闕。

石闕規模

漢代三闕分別叫做太室闕、少室闕、啓母闕,位於登封縣嵩山南麓,是著名的嵩山中嶽廟的建築之一,三闕的結構大體相同,每闕由正、幅闕組成,各闕又分為闕基、闕身、闕頂三部分,都仿照磚木結構的形制,四壁浮雕有不同內容的畫像。
太寶闕是嵩山中嶽廟的象徵性大門,建於東漢元初五年(118 年),是用雕琢整齊的青石塊壘砌而成的。主、副闕成東西排列,相距8 米。闕高約4 米,寬約2 米,厚約0.7 米。頂部各有石刻屋頂,壓以脊獸。闕身刻篆體銘文和浮雕。銘額題為“中嶽太室闕銘”。浮雕內容是車馬出行、四神、樹木、禽獸及各種花紋。圖案大方,簡煉樸實,富有生活氣息。
這座石闕是三座闕中建造年代最早的一座。 少室闕在登封縣城西北6 公里的少室廟遺址前,建於東漢延光二年(公元123 年),其式樣、尺度和太室闕相似,西面闕上有6 字篆體銘文:“少室神道之闕”。闕身前後分別有浮雕狐追兔、賽馬、踢球、射獵、角力以及山水等圖案。 啓母闕在峻極蜂下的啓母廟前,與少室闕同時建造,因避漢景帝劉啓之諱,改名為“開母闕”。闕上篆書闕名為“開母廟神道石闕”。
銘文主要內容是敍述怕鯀、大禹治水的事蹟和讚賞啓母的功績。啓母是大禹的妻子、夏啓的母親。闕上浮雕的內容,大致與少室闕相同。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