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詞條缺少概述图,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
歷史文化遺產是指具有一定歷史意義,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存在歷史價值的文物,其主要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 中文名
- 歷史文化遺產
- 外文名
-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 發 佈
- 國家
- 包 括
- 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
- 發佈時間
- 2005年12月22日
歷史文化遺產引言
編輯《國務院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 (國發[2005]42號)於2005年12月22日下發。這一通知首次明確了我國曆史文化遺產概念,指出:“文化遺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羣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 統文化表現形式
歷史文化遺產文化遺產
編輯是指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具有普遍價值的建築物、雕刻、繪畫、遺物、銘文等文物;在景觀,建築樣式結合等方面具有突出價值的建築或建築羣體;從歷史、美學和人種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人工物品或人與自然共同創造的物品和工程,如故宮、秦始皇兵馬俑等。
歷史文化遺產自然遺產
編輯- 詞條統計
-
- 瀏覽次數:次
- 編輯次數:11次歷史版本
- 最近更新: w_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