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武陵山經濟協作區

鎖定
武陵山經濟協作區幅員達10餘萬平方公里,集中了重慶貴州湖南湖北等四省市的區域,轄區人口近3000萬,主要聚集了一些少數民族。目的在於謀致富新出路,為全國民族地區、貧困地區協作發展探索新路。
國家提出了“加快老、少、邊、窮地區經濟發展”的戰略構想,國務院3號文件也明確提出:協調黔、渝、湘、鄂四省市毗鄰地區成立武陵山經濟協作區,組織編制區域發展規劃,促進經濟協作和功能互補。 [1] 
武陵山經濟協作區是西南地區重要的區域性合作組織之一。協作區成員間相互實施合作項目、技術項目,推進接邊地區公路鐵路建設及解決各類糾紛爭議增進了民族團結和邊界穩定。
中文名
武陵山經濟協作區
外文名
Wuling mountain economic cooperation zone
別    名
武陵山區
機構類型
區域經濟組織
區    域
湖南湖北重慶貴州交界區域
依    據
《武陵山經濟協作區章程》
主要城市
懷化恩施銅仁吉首張家界
面    積
10餘萬平方公里
人口數量
約 3000 萬

武陵山經濟協作區基本概念

根據國務院(國發〔2009〕3號)文件要求,協調渝鄂湘黔四省市毗鄰地區發展,成立國家戰略層面的“武陵山經濟協作區”,是加快推進以土家族、苗族、侗族等聚居主體的武陵山老、少、邊、貧地區經濟協作和功能互補的迫切需要,是在新的起點上進一步實施西部大開發的重要舉措,是促進我國東中西部地區協調發展的戰略選擇,也是低碳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任務。 [2] 

武陵山經濟協作區範圍及區域

武陵山經濟協作區範圍

武陵山經濟協作區,屬於區域經濟組織, 系渝鄂湘黔四省市毗鄰地區的湖南省三市州。

武陵山經濟協作區區域

武陵山經濟協作區 武陵山經濟協作區
湖南:張家界市懷化市、湘西自治州 [3] 
湖北:恩施自治州
重慶:一區(黔江區)五縣(武隆、石柱、彭水、秀山、酉陽)
貴州:銅仁市
基本涵蓋了其地理區位內自然功能與經濟社會基礎水平的同質性區域。 [2] 
《武陵山經濟協作區章程》規定,武陵山經濟協作區成員實行准入制。

武陵山經濟協作區協作區定位

武陵山經濟協作區國際旅遊勝地

武陵山經濟協作區 武陵山經濟協作區
旅遊發展方式得到顯著轉變,旅遊產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取得突破性進展,形成旅遊產品特色化、旅遊服務國際化、旅客進出便利化、生態環境優質化的國際旅遊勝地。

武陵山經濟協作區中國生態綠心

武陵山地處中國地理版圖的心臟位置,也是中國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的核心區域,根據其良好的綠色植被資源,充分發揮水土保持、物種保育、水源涵養、氣候調節等自然功能,培育中國生態“綠心”。

武陵山經濟協作區城際中央公園

充分依託自然景觀、人文風情的獨特資源,激發優勢潛能,深度融入成渝都市圈、長株潭城市羣武漢都市圈珠三角都市圈,創建連接並服務大都市圈的巨型原生境中央公園。

武陵山經濟協作區碳匯儲備基地

探索大空間、多層面、跨行業的生態補償碳匯交易,建立域外橫向支付的生態資源互換機制,成為以低碳發展、循環經濟生態文明為主要標誌的國家示範性先導區

武陵山經濟協作區內陸和美新區

通過點軸開發,推進區域一體,實現設施共建,資源共享,市場共治,品牌共創,培育具有強勢性後發競爭力的內陸腹地新興增長極

武陵山經濟協作區戰略佈局

武陵山經濟協作區 武陵山經濟協作區
經濟協作區中心城市為依託,以交通幹線為骨架,以資源環境承裁能力好的地區為開發重點,沿路興城、以點帶線、以城帶鄉、城鄉互動,加快形成以“一縱三橫”“豐”字型經濟帶為骨架,以懷化吉首張家界黔江恩施銅仁等中心城市為支撐,以縣(市)城為基本單元的空間發展格局。為此,必須優化四大布局:
首先是優化城鎮佈局。中心城市是帶動區域大發展的重要“引擎”,優化城鎮佈局關鍵在於培育中心城市增長極。根據武陵山經濟協作區的實際情況,按照土地集約、產業集合、人口集中的原則,夯實基礎設施,改善投資環境,優化工業佈局,提升產業層次,形成較大規模的產業集聚和較高水平的工業園區。適當擴大城市空間,提升城市服務功能,有序承接人口轉移。加快建設懷化吉首、張家界、黔江、恩施、銅仁凱里等綜合服務和集聚輻射功能強大的區域經濟增長極,以此帶動地區工業化、城鎮化進程。
第二是優化園區佈局,武陵山區資源豐富,立體氣候明顯,名優特產眾多,落實國家主體功能區劃,發揮比較優勢,堅持產業佈局與區域功能相結合、產業發展與城鎮建設相協調,積極探索產業分工協作和加強產業集聚的有較途徑,從培育和發展山地型生態農業、特色資源加工業、民俗風情旅遊業和區域商貿物流業等特色產業出發,重點建設一批特色產業基地和產業園區,形成對區域經濟具有主導性、支撐性和基礎性影響的產業集羣,提高區域核心競爭力
武陵山經濟協作區 武陵山經濟協作區
第三是優化交通佈局,以資源開發為主旨,以中心城市為樞紐,以跨域連接為取向,加快公路、鐵路、航空、城市交通等大空間、多層次的綜合運輸網絡建設,不斷改善鄉、村出入通行條件,擴大覆蓋範圍,提高交通設施水平,全面實現區域交通主骨架內的幹線互通,構建暢達省會城市、區域中心城市的大通道,形成連接重點景區、景點的旅遊環線和方便快捷的現代化運力體系,締造聯接長沙、武漢、重慶、貴陽、南寧等周邊特大城市的3小時旅遊經濟圈,培育吸納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羣核心城市及哈爾濱、呼和浩特、烏魯木齊、拉薩、昆明等重要城市的旅遊熱線,開闢直達歐、美、日、韓、俄、澳及東南亞各國遊客來往的航空大通道。
第四是優化生態環境佈局,樹立生態先導觀,優化水源涵養和生態保持功能。根據區域自然與經濟發展特點,合理劃分生態功能區域,做好本區生態建設規劃方案,重點是小流域規劃生態林基地規劃、生態景觀規劃、生態縣規劃。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生態建設方案,按照地理條件的客觀實際和自然規律集中成片建設武陵山地區生態基地,建設中國亞熱帶和温帶物種基因庫。建成中國綠心,加大武陵山環境保護力度。

武陵山經濟協作區合作機制

武陵山經濟協作區 武陵山經濟協作區
推進武陵山經濟協作區的發展,應建立健全省際高層決策會商、專家諮詢論證與地方協作共治制度,探索省(市)際參事共聘、資源開發共謀、設施配置共建、市場營運共體、生態環境保育共治等經濟社會發展新機制,構建中央主導、省(市)際聯動、城市引領、業界響應、大眾參與的區域協作模式。
武陵山地區的各省、市、區、縣因行政治區的地理屬性與發展層級勢差,束縛於各自為政的傳統觀念,加之交通網絡體系的連通性與容納性尚低,區域旅遊資源深廣開發的結構性對接不緊,客源融通與旅行社主體橫向運作的優勢潛能未有效發揮,一體化的無障礙旅遊市場亟待培育成長。
按“整體規劃、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客源互送、產品共推、功利互創”的原則,加速構建區域內一體化、多層面運營的旅遊市場體系,消除行政壁壘和人為障礙,促進各地旅行社按有關規定在本省開辦分支機構,利用各自的客源優勢,互為組團地、地接地,共同策劃和推廣區域精品旅遊線路,制定區域總體形象宣傳口號,指導和鼓勵投資者獨資或聯合開發旅遊資源。通過區域全面合作,實現市場共建、客源互動、協作共贏;通過建立廣闊的武陵山片區旅遊市場,整合旅遊資源,串聯經典產品於精品線路之中,全方位延展旅遊觸角,營建集神秘山水、原始生態、民族風情、遊憩體驗於一體的中國內陸腹地的黃金旅遊區。
具體來説,一是在省際高層引導下,創建區域旅遊市場協同開發機制,共建區域旅遊品牌;二是開展區域執法聯動,有效維護旅遊消費者和旅遊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三是大力倡導和支持旅遊教育、旅遊裝備、旅遊傳媒、旅遊諮詢等新興寄生產業的發展;四是全面開放區域旅遊市場和服務,健全區域旅遊安全服務體系,創建暢遊武陵網,構築集成化的旅遊電子商務平台,積極對接外域旅遊市場,不斷提升區域旅遊產品的國際影響力與美譽度,使其加速成長為國際頂級生態旅遊經濟區
利用優勢,突出特色
武陵山經濟協作區 武陵山經濟協作區
如今武陵山地區的即期工業化水平相對低弱,生態環境受破壞程度普遍輕微,其綠色生態環境空間既具有獨特的視覺景觀吸引力,又具有可享受性的養生宜居魅力,宜將其規劃為國際低碳文明示範區,延續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低碳模式與低碳路線。武陵山地區的低碳性生態資源是中國未來國土開發的重要功能保育區,保持低碳化發展是實現區域協作的最佳路徑。應重點支持培育發展以高度信息化、低碳化為技術支撐基礎的環保型、觀賞型、遊憩型、養生型、創藝型、科研型等無污染、無危害、無破壞產業,如在鄉村與景區大力發展綠色農業、有機農業特別是山地中藥材種植加工業、園藝花卉業,乃至因地制宜興辦藝術創作基地、宜居養生基地、原生態博物園、田園生活館等具有山野風情的休憩服務業;在城市積極創興移動辦公、遠程商務、國際教育、文體競技、休閒保健等當代新型服務業。
武陵山地區作為中國第二級階梯向第三級階梯過渡區域,山同脈、水同源、民同俗、經濟同型,歷史以來,當地聚居的各族祖先共同創造了特色鮮明而神秘的武陵文化:一是以濮文化、巴文化、楚文化、苗文化、越文化為源頭的原始文化;二是以土家、苗族和侗族文化為主體的民族文化;三是以民間信仰和儒道釋融為一體為特徵的宗教文化;四是以賀龍周逸羣賀錦齋袁任遠廖漢生為首創造的紅色文化;五是以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服飾為標識的服飾文化;六是以湘西北“湘菜”和渝東南“川菜”為特色的飲食文化;七是以轉角樓、吊腳樓鼓樓和“三房一照壁”為標誌的建築文化,是中華多民族民俗文化中一方色彩瑰麗的活化石
該區域地緣性人文歷史聯繫密切而久遠,社會發展狀況具有一定的整體相似性。長期閉塞的自然環境、社會經濟發展特別是工業化進程的滯緩以及現代化影響程度的相對低弱,老、少、邊、貧地區居多,不僅更好地保護了區域空間優良的自然生態資源,也更多地保存並延續了本土豐富多彩的傳統民俗文化,尤其是古樸神秘、勇毅剛烈、清逸豔美的少數民族風情在融入現代化過程中更富有備受世人矚目的個性魅力。
當地社會經濟結構明顯偏重於傳統農業,生產力水平大多處於相對粗放的擴張狀態,主導產業的市場競爭力普遍較弱,經濟總量規模小,工業化與城市化程度較低。
當前正面臨着全球一體化挑戰、經濟區域化競爭、新型工業化發育、新型城市化構造以及市場深度化推展的更多壓力,擔負着本土獨特自然生態資源和社會人文資源開發保育、區域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城際功能配置優化、綠境空間市場整合直至生態文明建設等科學發展的艱鉅使命,區域整體開放開發與科學發展的任務十分繁重。
根據獨特的區域民情,可劃定土家族、苗族、侗族原生態環境文化遺產保護地,深度開發民俗文化,重點保護並傳承民族民間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興建高品位、規模化的民俗文化博物館、民族歷史展覽館等永久性文化工程設施,在區域內各區市縣的共同努力下,使其成為全國首個集中連片的土家、苗族、侗族民俗文化保護區和中華民俗文化的重要研究地。
參考資料